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一
《伊索寓言》》這本童話書我在二年級已經讀過了。這次放寒假,我又認真地讀了一遍。我喜歡這本書,不僅因為書中的故事幽默風趣,更因為故事之中所蘊含的哲理發(fā)人深思。
我看過這本書的時侯,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弱小的老鼠居然能救出強壯的獅子;小山羊用智慧叫跑了兇惡的狼;自大的熊被野豬用計謀殺死了,這么多鮮活的形象開啟了一個幻想的王國。
你們看過《狼來了》這個故事嗎?我上幼兒園的時侯奶奶就聽過,說的是一個牧羊人說慌騙鄉(xiāng)親,放的羊被狼吃掉的故事。其實,我在學習、在生活中也有說慌的事發(fā)生,有一次我小考考了89分,我騙媽媽考了93分?,F在想想我說慌的毛病和牧羊人一樣,當時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彩,但結果是自己不努力,成績退步的下場。
《伊索寓言》這本書給我的啟發(fā)很多,我準備再讀一讀,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建議你也讀一讀,一定會有很大收獲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二
晚上八點整,我看了一本《伊索寓言》里的老人與死神,我感覺這個故事又驚險,很有趣。
有一位砍柴的老人,他從七歲就以砍柴為生,現在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他越老越衰弱。但他每天還是要上山砍柴。他原先都是挑著柴下山,現在,只有把一捆柴扛在肩上,慢慢的下山。
一天,天氣悶熱,山林間一下子變暗了,老人感覺背上的柴越來越重,最終,老人被累暈了。
就在那時,死神來了。他跑進了老人的身體里說:“你已經被累死了,我可以幫你復活,但第一次你沒有復活,因為那只是你的靈魂,你要去黃河里找一根骨頭,這樣你就能復活了?!?/p>
然后,老人就跳進了黃河里,后來,老人就變成了死神。
我感覺這個老人很可伶。一直靠砍柴為生,辛苦勞累一輩子,最終卻被死神以“復活”的謊言,騙他跳進黃河,導致老人真的變成了死神。
故事里的死神就像我們班的伊隆,有一次他在我們同學的水杯里偷加了顏料水,那同學沒注意喝了下去,幸好那同學喝下去沒事,否則也會象老人一樣變成死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要做壞事、惡事,要多做好事、善事,否則很容易傷及別人。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三
《伊索寓言》原書名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經后人加工,成為現在流傳的《伊索寓言》?!兑了髟⒀浴肥且徊渴澜缟献钤绲脑⒀怨适录?。同時,《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之一。以下是幾篇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戳艘粫?,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p>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y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蜢也會統(tǒng)統(tǒng)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qū)別對待他們。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zhèn)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惫窖蛲饬怂奶嶙h,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后才去做。
有個寡婦養(yǎng)著一只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于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借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小山羊站在屋頂上,看見狼從底下走過,便謾罵他,嘲笑他。狼說道:“啊,伙計,罵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處的地勢?!?/p>
這故事說明,地利與天機常常給人勇氣去與強者抗爭。
有一次,一座大山發(fā)生了大震動,震動發(fā)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云集在山下觀看,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里,擔心看到什么不祥之兆時,僅看見從山里跑出一只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一條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從未向森林中任何野獸屈服過,年老后,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頭野豬,他勇敢地撲上去咬住野豬的耳朵。由于他的牙齒老化無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豬逃跑了。主人跑過來后大失所望,痛罵他一頓。年老的獵狗抬起頭來說:“主人??!這不能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輕時是一樣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規(guī)律。從前我的行為受到了你的稱贊,現在也不應受到你的責備?!?/p>
這是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
夏天,別的動物都悠閑地生活,只有螞蟻在田里跑來跑去,搜集小麥和大麥,給自己貯存冬季吃的食物。屎殼郎驚奇地問他為何這般勤勞。螞蟻當時什么也沒說。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饑餓的屎殼郎,走到螞蟻那里乞食,螞蟻對他說:“喂,伙計,如果當時在我勞動時,你不是批評我,而是也去做工,現在就不會忍饑挨餓了?!?/p>
這是說,盡管風云變化萬千,未雨綢繆的人都能避免災難。
一只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fā)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fā)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狗的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p>
這故事說明,激勵那些天生膽小、軟弱的人毫無用處。
普羅米修斯創(chuàng)造了人,又在他們每人脖子上掛了兩只口袋,一只裝別人的缺點,另一只裝自己的。他把那只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只則掛在背后。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
這故事說明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從前,有個馬夫,他偷偷地把喂馬的大麥賣掉了,但仍每天給馬擦洗,用梳子梳理馬毛。馬對馬夫說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長得美,就不要再賣掉喂我的大麥了?!?/p>
這是說,那些虛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語和小恩小惠去賄賂別人,卻把別人最必需的東西奪走了。
冬天,農夫發(fā)現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蛇溫暖后,蘇醒了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前說:“我該死,我憐憫惡人,應該受惡報?!?/p>
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四
終于讀完了本學期的必讀書目————《伊索寓言》,我回憶著書中的小故事,覺得他們不僅有趣還很有道理。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古希臘著名的寓言作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還有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
在這本書中,伊索運用了神、人和各種動植物,編出了許多故事來說明一些道理?!渡靳嚭腿恕犯嬖V我們設計陷害朋友的人,最終也不會有好下場;《誰的力量大》告訴我們拳頭不是最厲害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戰(zhàn)勝困難;《大鴉和赫爾墨斯》告訴我們蒙恩而不思圖報者,一旦陷入困境,沒有人回去幫助他。
眾多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偷和他的母親》,它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生活。這篇故事講的是一個孩子,從小就開始偷東西,他的母親也不制止他,終于在孩子長大后的一天,他在偷東西的時候被現場抓住,最后,他責怪母親當初沒有教育好自己。
讀到這,我想到了自己,幼兒園的時候,我看見同桌有一塊五顏六色的鴿子形狀的橡皮,非常好看,我想擁有它,便趁同桌不在的時候,收起了橡皮,塞進書包。晚上,媽媽發(fā)現了這塊不屬于我的橡皮,便問我從哪里來的,我支吾半天也沒有說出來,媽媽似乎察覺到了什么,便給我講了《狼來了》的故事,還一再強調誠實的重要性,我才明白這個道理,現在想想,還得感謝媽媽!
《伊索寓言》如同一本人生哲理書,教給了我許多道理,在我面前的點亮了路燈,使我少走許多不該走的路!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五
《伊索寓言》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能自高自大,要從別人的缺點上吸取教訓,不能犯同樣的錯誤,還告訴我們要以恩報恩。
這則寓言可以講給那些自高自大的人聽,他們喜好背后詆毀比他們強很多的人,然而等那些比他們強的人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就立即畏縮了。
《獅子和老鼠》獅子正在睡覺,一只老鼠爬到他身上。獅子站起身來,抓住老鼠,想把老鼠吃了。老鼠求獅子放了他,說若能夠不死,必定報答他。獅子一笑,把老鼠放了。過了不久,獅子真的由于老鼠報恩而得救。原來,獅子被一伙獵人逮住了,用繩子綁在一棵大樹上。老鼠聽見了獅子的嘆息聲,便跑過去,咬斷了繩子,把獅子放了,對獅子說:你當時曾經笑話我,不指望從我這兒得到回報,可如今你算知道了,老鼠也是能夠報恩的。
這則寓言說明,時運變換莫測,有時甚至強者也需要弱者的幫助。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六
寒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可是我最喜歡的是《伊索寓言》。它由許多小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里都有大道理。
《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一位曾經是奴隸可是因為具有聰慧才氣而被釋放的人——伊索所著的,正是擁有了這種歷史,才使我開始看上這本書。
伊索內容的人物設定很有特點,絕大多數是以動物與人或者全都是動物為主角的,這樣的優(yōu)勢是很明顯的。作者不用再去費時間來描述主角、配角的獨自性格。只要寫出一種動物就會馬上使人們聯想到其本質,從而很好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對于寓言的寓意。而且這種用動物代替人的手法也十分地生動典型,狼代表奸詐、狐貍代表狡猾、牛代表老實、兔子代表急躁或機智、老鷹代表有志氣的人。伊索寓言的內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練,沒有任何過長的背景描寫或者是心理描繪。幾乎只是像“流水賬”一般的簡潔明了,一篇富含深涵的文章就只有四五百字。盡管只是簡單的敘述和對話,去更給了讀者更大的空間去思索。所謂“橫看成林側成風”,在不同的人眼里對于同一個寓言里都會自有一番見解。簡單的構造使得讀者可以自由地深掘故事的本質。伊索的故事往往是以某些主角(動物)在悲慘的下場下來京時告誡人們,如:《烏鴉與狐貍》、《鹿的腳與角》、《羊與狼》等等,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就給于了人們強而有力的說服,使人不得不點頭贊同。
由于《伊索寓言》是否確有其人現在仍有爭論,并且由于在中世紀的一些寓言也被冠于了“伊索”之名,因此現在的《伊索寓言》的版本不盡相同,其中的故事也有些良莠不齊。當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在看《伊索寓言》時,發(fā)現往往在《農夫與蛇》等故事中的寓意很深刻簡易,可是有部分的寓言實在難以理解,不知作者在講什么,甚至有一些寓言荒誕極了,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而編者的一段話解說了原因:因為《伊索寓言》中有的故事良莠不齊,因此不必一定要從一個寓言中獲得什么教訓,僅僅作為消遣的小故事略讀一番即可。看完后,我也覺得的確我太鉆“牛角尖”了。而《伊索寓言》中有些寓言可能只因為作者怕讀者太難理解,所以在最后添上一句:“這說明xxxxxxxx”,看上去實在是把我的想法給抑制住了,反而不太合適,有了畫蛇添足之感。
總的.來說,《伊索寓言》值得學習牢記在心的教訓是很多的,故事內容也相對比較精彩,而2分鐘就能看完、看懂一篇寓言了,所以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很不錯的。
這則寓言講的是一只蚊子自認為能戰(zhàn)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著喇叭飛到獅子那里,向獅子挑戰(zhàn)。它沖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要求停戰(zhàn)。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xù)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zhàn)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后面有能人。驕傲自滿的人一定會得到懲罰,最終會落到和蚊子一樣的下場。在我平時的學習中,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穩(wěn)定,有時候能考出全班矚目的第一名,有時又只能考七、八十分。過去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讀了這則寓言,我終于明白了那是驕傲自滿的緣故。每當考了第一名時,我總是沾沾自喜,認為下一次的第一名也是穩(wěn)拿,可下一次考試時成績總是不理想。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七
在書里,每個簡短的故事背后,都有著許多深刻的含義呢?《兩只青蛙》——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烏龜和老鷹》——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馱鹽的驢》——告訴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等。
還記得我看過一則寓言:一只饑腸轆轆的狐貍經過葡萄架下,看見翡翠般的葡萄懸掛在上面,饑腸轆轆的狐貍頓時滿嘴流出了口水。它拼命的點著腳尖兒,想摘一些嘗嘗,卻怎么也夠不著,他又搬來一塊石頭踩上去,結果還是夠不著。狐貍沒辦法了,滿不甘心的狐貍地走了,邊走還邊自言自語地說:葡萄一定是酸的”自我安慰到。
我讀完這個故事以后就想:無論做什么事,首先要去考慮事情的結果,然后再去做。也就是說,不能盲目地聽信別人的話。要是不考慮結果,盲目地去做的話,就容易上當受騙。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很大危險。世上有很多心口不一的人,不能隨便聽信這些人的話。還有許多壞人,用甜言蜜語誘騙人們,所以更要認清這種人的真面目,時時刻刻提防他們,否則到時候就會后悔莫及了。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讀這本書使我獲得深刻的人生智慧,使我受益匪淺。面對寓言大師伊索的文章,會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它可以培養(yǎng)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諦,領略到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讀一篇寓言,我就好象長大了一歲,又積累到了一點經驗,對生活看得更透徹了。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fā)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這就是伊索寓言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
用大家最熟悉的幾個寓言來舉例吧。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于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另我感觸最深的是《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這部寓言流傳至今,只因為它反映著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智慧。它可以告訴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如:做人必須誠實;不能懶惰;也不要借著任何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錯誤;不要只看見自己的好,而放大別人的壞;做什么事都不要太糊涂,要想清楚是不是對自己有利,是不是對自己有害;自己完全可以辦到的事情不要加壓與他人;同時也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壓在別人身上,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匆妱e人有困難,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推辭,否則自己的責任將會更重;更不要一味的貪婪,過度的貪婪只會將自己陷入困境。
總而言之,我覺得《伊索寓言》表現了古人智慧的結晶,表現了優(yōu)良品質和好的思想言行。今天我讀了這本書,受益匪淺。它的語言并不深奧,但道理卻耐人尋味。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八
雅典舊城的殘日映著巴特農神廟,斷臂維納斯托起神圣的奧林匹亞。偉大的巴爾干,你注定是不凡的。讀了《伊索寓言》后,我內心的感觸頗深?;蛟S,人生最大的遺憾便是沒能做真實的自己吧。
《伊索寓言》中大多故事是通過動物的本性相互之間的刻畫和描寫,從而幫助人們懂得為人處世的規(guī)律和道理,這些故事雖然所用筆墨篇幅較少,但其寓意深刻,讀完后引人深思,可謂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桶黃金,為西方哲理寓言文學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鷹、寒鴉和牧人中》,鷹從懸崖縱身一躍,掠過草原,抓走了一只羔羊,而寒鴉看到鷹那華麗的身姿,也妄想模仿,于是飛到公羊身上。然而,當它把自己的爪子伸進羊毛里后,想飛出來時卻發(fā)現自己的爪子已經被羊毛纏住。牧人看見這一幕,跑過去將不自量力的寒鴉捉住了。這則寓言說明了:人要對自我有清楚的認知,不要刻意而盲目地模仿他人,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寒鴉對自己能力沒有清楚的認識就去模仿鷹,結果可想而知。就像中國歷史上的東施效顰,不但模仿的沒有沒有西施美麗,還反到遭到嘲諷。
又例如在《貓和母雞》中,貓聽說母雞們生病了,便將自己偽裝成醫(yī)生。來到雞舍前,問道:母雞們,你們的身體怎么樣了?母雞們答到:只要你從這里離開,我們就很好。這就是說,即使壞人把自己偽裝的很友善,也欺騙不了聰明的人。越喜歡偽裝自己的人,越怕別人發(fā)現真實的自己,也越容易被別人發(fā)現,原先的本性還是會暴露。
《伊索寓言》這部簡短卻寓意深刻的寓言,通過動物們之間的小故事,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珍貴的哲理。它猶如愛琴文明永遠散發(fā)著光芒的一座燈塔,在漫長的歷史夜空中照亮著整個大洋,啟迪了無數有著各種各樣缺點的人們,也讓我懂得了不少的人生哲理。也許人生就應該像古希臘寓言家伊索說的那樣:自夸的人的虛榮的性格顯示他的隱秘的罪惡。
而我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九
《牛和蛙》的故事則告訴了我們另外一種道理。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后,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最終卻把自己的肚子撐的爆裂了。我覺得這個青蛙好笨呀!它不應該和牛比到底誰大,而要和牛比誰比嬌小,這樣不就取人之短,補己之長了嗎?也不會再出現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們現實社會上,不也是這樣想的嗎?我們的每一種缺陷不是都有補償嗎?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
愛
的女人,也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都會相安無事。但如果都像那只青蛙一樣的話,那世界將會變成一個什么
樣子呢?真是無從想象
。《烏龜和老鷹》通過一只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學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性,決不可違背這個規(guī)律。這篇寓言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那就是《揠苗助長》?!掇朊缰L》講述了一個農民嫌自己的莊稼長的太慢,便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聰明但實際上卻很愚蠢的辦法。他花了一上午的時間把自己地里的秧苗都一個個的拔高了許多,這樣看起來,它的苗子確實長的很快??杉依锶寺犝f這事之后,就又馬上跑到了菜地里看了看,只見地里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長高了,而是全都枯萎了。這個小小的成語故事和《老鷹和烏龜》的意思相同,它讓我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有順其自然. ——《伊索寓言》“鹿和葡萄樹”
鹿為了逃避獵人而躲在葡萄樹下,獵人走不遠,鹿以為
安全
了,便大口把葡萄樹的樹葉兒吃了,葉子的晃動聲引回了獵人,獵人把鹿刺死了。多么愚蠢的鹿!把讓它暫且逃過危險的救命恩人吃了,結果呢?自己也受到了懲罰。恩將仇報的下場就是這樣!
《牧人和驢》
一個牧人在打獵的時候,發(fā)現了一只小狼,他見它可憐,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養(yǎng)著,它們長大后,就看護羊。
有一天,一匹狼夜里來叼走了一只羊,狼就去追,可這羊已經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這時候才發(fā)現,羊肉是那么好吃。
回家后,它什么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來偷羊,家狼就假裝去追那只狼,跑出去后,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
野狼好幾天都不來了,狼就把羊叼來和狗一起吃。這一切都被牧羊人盡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給殺了。
人不能相信惡的東西,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是這樣。
——《驢和馬》,古時候,有一個國家總是發(fā)生
戰(zhàn)爭
,所以,人們家里都要養(yǎng)一匹戰(zhàn)馬,準備在戰(zhàn)爭的時候騎。一個年輕人,養(yǎng)了一匹非常好的戰(zhàn)馬和一頭很普通的驢,戰(zhàn)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驢天天干重活不說,吃的也不如戰(zhàn)馬。
驢不明白,就問馬:你為什么吃的好,還不用干活?而我一天天卻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為什么要對我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頭驢都是要干重活的?!斌H不說什么了。
不幾天,又要發(fā)起戰(zhàn)爭了。戰(zhàn)場離這個年輕人家很近,年輕人騎著戰(zhàn)馬去打仗了。
驢跑去看,他看見所有人都在打仗。這時候,他的主人被別人砍死了,馬在他身邊很難過。敵人看不過去,把馬也砍死了。
驢回到家,傷心極了,知道主人為什么對馬這么好了,它也不計較了。
安逸的
生活
的背后是時時刻刻都會發(fā)生危險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卻可以平安無事。《膽小鬼》這個故事,他講了一個人,膽子很小,生活條件不好,卻很貪財,總想得到不勞而獲的財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極了,背著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腳下的一條小路上,看見了一頭金色的獅子,他不敢碰,心想:這到底是活的,還是雕像呢。那獅子一動不動,也不出聲音,一定是雕像,這是神恩賜給我的,看我這樣的窮,想讓我賣一個好價錢。
他向四周巡視了一遍,確定沒有人,就抓起“獅子”的前爪和后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來。他好像很聰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嗎,我回去把家人找來一起搬。之后,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找來時,那個金獅子已經不見了。
他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果斷,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則,什么事情都變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效率就是金錢”。做事要講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辦不好了。這就叫做“一事無成”。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十
再次翻開早已讀完的《伊索寓言》,回顧著以前讀過的一篇篇寓言故事,我似乎又從中漸漸明白了許多。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fā)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就一定能領悟到許多。
大多故事中體現了生活經驗和非凡智慧。有的故事教導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如《兩只青蛙》;有的則說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如《揠苗助長》;還有的告訴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如《馱鹽的驢》等等。
在所有故事中,我認為最有說服力的要數《目光短淺的鶇鳥》了。故事講的是一只美麗的鶇鳥每年秋天都要去吃那桃金娘樹上的果實。有一年,桃金娘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成熟,鶇鳥便每天跑到桃金娘樹上唱歌:“美好的生活呀就要來臨了,我的心里是多么歡唱,望著那兒的花兒在開放,我對它是多么向往?!本瓦@樣鶇鳥每天都去,每天都唱。一個獵人發(fā)現了,便守候在那。等果實結出,鶇鳥每天都來吃一整天。終于被獵人用粘棍粘住了。它又唱:“桃金娘的果實是如此甜美啊,把我害苦的卻是你,因為我太貪戀你那無比的香甜,因而送掉了我自己的性命……”
這則寓言讓我們明白了,不要過于貪戀某種事物,這樣會讓我們葬送掉性命的。要目光遠大,不能像鶇鳥那樣鼠目寸光,否則,當你完全沉浸在其中的時候,不幸將會降臨。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十一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yè)后,終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zhèn)?、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于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fā)軟,四肢發(fā)抖,舌頭發(fā)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fā)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tài)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鄙n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慢慢適應環(huán)境,融入環(huán)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么無知的懶散?!边@真是本好書。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伊索寓言》。這本書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兩千年來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藝術魅力受到各國人民尤其是隱射當時社會現實的,更多的篇章表現的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和智慧,還有不少故事是借動物形象嘲諷人類缺點的。
《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有意義的故事。我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蚊子和獅子》,因為它讓我懂了一個道理。
《蚊子和獅子》主要講了一只蚊子向一只獅子發(fā)起挑戰(zhàn),雖然贏了兇惡強大的獅子,但是最后卻被弱小的蜘蛛消滅掉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不要驕傲自大,忘乎所以,最后驕兵必敗。
驕兵必敗不只是蚊子,我也一樣。
記得小學有一次考試,我靠自己的努力得了全班第一,這是我小學歷史以來成績最好的一次。這個成績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在我心里有說不出的自豪甚至有些飄飄然了,我把我的喜訊傳給了我的家人,他們都夸獎了我。后來,我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結果,還在課堂上開小差,回答問題時很不連貫,斷斷續(xù)續(xù)。結果被老師批評了一頓,而且老師還給我媽媽打電話了,回到家,不說也知道,肯定會被批評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人不能有虛榮心,凡事不能驕傲!”媽媽的這一句話讓我受用一生,它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十二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知道發(fā)生過多少點點滴滴的小事,而在這些小事里又蘊含著某種意義。準確的說應該叫真理。有一本書不僅讓我學會去發(fā)現他們,也告訴了我不少的真理。他就是由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伊索收集創(chuàng)作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原書名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經后人加工,成為現在流傳的《伊索寓言》。它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不僅富有極強的童話且寓意深刻。特點是多擬人化的動物故事為主,也包括阿拉伯故事和印度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偷和他的母親》。
《小偷和他的母親》這篇故事講了有個小孩在學校里偷了同學一塊寫字石板,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不但沒批評,反而還夸他能干。后來他又繼續(xù)偷。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孩長大成小伙子了,便開始去偷更大的東西。有一次,他被當場捉住,反綁著雙手,被押送到劊子手那里。他母親跟在后面,捶胸痛哭。這時,小偷說,他想和母親貼耳說一句話。他母親馬上走了上去,兒子一下猛地用力咬住她的耳朵,并撕了下來。母親罵他不孝,犯殺頭之罪還不夠,還要使母親致殘。兒子說道:“我初次偷石板交給你時,如果你能打我一頓,今天我何至于落到這種可悲的結局,被押去處死呢?”這故事說明,小錯起初不懲治,必將釀成大錯。我也曾今犯過和小偷一樣的錯,可媽媽卻狠狠的教訓了我一頓。我很不甘心,因為我認為偷了也不會怎么樣。可是當我讀了《伊索寓言》后,我終于明白了媽媽當初為什么打我了。還記得我買那本書的時候,售貨員對我說:“我認為《伊索寓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世界名著?!爆F在我也認同他的觀點,它告訴我了如何做人,也諷刺了社會上的一些人,他們身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告訴了我真理?!兑了髟⒀浴房烧媸且槐竞脮槐静豢啥嗟玫暮脮?
小學五年級寒假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伊索寓言》,說對我有好處。我看了后真的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里總是想著這本書的內容,里面的人物、動物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人們在生活中好多事的批判、啟示和教訓。比如在《農夫和蛇》的故事里一個農夫為了可憐一條被凍僵的蛇,把它放入懷中溫暖過來后倒被蛇咬中毒而死,這告訴我壞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即使你對他仁至義盡可反過來還會害你。
還有一個故事是《龜兔賽跑》,講的是驕傲的兔子看不起烏龜,賽跑時看見烏龜還差很遠躺在路邊呼呼大睡,烏龜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兔子醒來后跑到終點贏得勝利,爸爸告訴我這就是驕兵必敗的原因,弱者只要堅持信念通過努力一樣能夠戰(zhàn)勝強敵。對我最有啟發(fā)的還是《牧童和狼》的故事,它講的是一個放羊的牧童三番五次的欺騙村民大喊狼來了,等大家都來幫助他時牧童卻譏笑大家伙慌慌張張的樣子,后來狼真來吃羊時他喊破嗓子也沒人來幫他,這故事告戒人們總說謊的人即使說真話也沒人相信了,爸爸教導我這就是信用的意思,就和現在歐盟不給希臘國貸款一樣,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信用”兩個字!
《伊索寓言》真是本好書!它內容豐富,寓言中還用了很多借動物之間對話的方式形象地說出道德、思想和生活經驗,使我們能得到相應的教訓,教導人要多正直、勤勞,勸導我們少驕傲、說謊和作壞事,對我以后有很大的意義。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三年級篇十三
今天,我在《伊索寓言》中看到了兩個讓我記憶深刻的'小故事,它們是《放羊娃和狼》和《兩只青蛙》。
放羊娃和狼主要內容是:
從前,在一個村子里有一個放羊娃,他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看照著一群羊。
有一天,他覺得很沒意思,很無趣,就三番五次的大叫:“狼來了!!狼來了!!狼來了!!……”一連叫了三次,驚的全村的百姓都紛紛跑過來幫忙,而他每次都要讓鄉(xiāng)親們白跑一趟,還取笑他們愚蠢。
有一天,狼真的來了!
放羊娃好害怕,驚恐的高聲呼喊:“狼來了!狼來了!狼來了!……”
但是,一個前來幫助的人也沒有,鄉(xiāng)親們再也不理睬他了。
于是,狼就肆無忌憚的把放羊娃的羊吃光了,還把放羊娃也吃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慣于說謊的人,即使一時間說了真話也會被認為是在撒謊,所以,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不說謊的好習慣!拒絕撒謊!
兩只青蛙內容則是:
兩只青蛙做了鄰居。
其中一只青蛙生活在一處偏僻的深水池里,遠離公眾的視線:另一只側住在鄉(xiāng)間大道上的被雨水沖出的一道水溝里,溝里只有一點點的水。
住在水池里的青蛙勸它趕快搬家,并且邀請他來自己的家住,說那里即安全又有豐富的食物,它們會生活的很快樂。
住在水溝里的青蛙說搬家太麻煩,不愿離開自己住慣了的地方。
沒過幾天,一輛大卡車行了過去,把住在水溝里的青蛙軋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執(zhí)迷不悟往往會自其滅亡,不要像故事中住在水溝里的青蛙一樣,自取滅亡!我們應當理智的分析自己的處境,選擇有利的方向。
這本書中還有好多的故事給我啟發(fā),讓我受益終生,我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