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一
春節(jié)的`時候,對于我們來說,什么游戲最好玩?不用說,當然是放鞭炮了!
那時我和堂姐買了好多的鞭炮,有擦炮;有扔炮;有大地開花;還有的鞭炮我連名字都說不出來,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但是能玩鞭炮大戰(zhàn)的鞭炮只有一種,那就是扔炮。因為扔炮不僅威力小,也不會怎么傷人,而且,也不需要點火,就不用擔心,衣服被燒個小洞洞了。
我們叫上了幾個伙伴,分好組后,就決定開戰(zhàn)。第一戰(zhàn):地雷戰(zhàn)。在一塊撒滿鞭炮碎屑的石板上,埋上五枚扔炮。(扔炮受到重壓也會引爆)然后一隊從上面經過,每人至少走三步,如果踩上引爆了,則輸了,換下一個人,過一個,記一分。埋好“地雷”后,我們就開始行動了。沒想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男隊友,這么不給力,一上去就給我們組引爆了三個,(有人腳大一次引爆了兩個)只剩下我這個“頂梁柱”。我仔細的看了一遍,小心翼翼地邁著,每踩一步都思考許久,已過了兩步,就看最后一步了,此時我手心額頭都冒汗了。這一步可要小心,我再三斟酌著,賭一把吧,就踩在這里。耶!我為我們男生隊得了一分。當時女生隊基本上都從石板邊緣走,而扔炮,幾乎是埋在中間的,所以她們得了兩分,比我們隊高一分,唉,出師不利啊!
第二戰(zhàn),也是總決賽。只要把鞭炮扔到對方某隊友所在的石板上并且引爆,那么此隊友就淘汰了,剩下幾人,就得幾分。比賽開始了!我們每人拿了一盒扔炮,跑到了賽前說好了的掩護地點??删驮谡l都不會想到的時刻,我發(fā)起了進攻。即在別人還在跑向掩護點的過程中,(我們并沒規(guī)定在跑的過程中不能攻擊)我就花費了好幾個鞭炮,干掉對方一個。俗話說的好“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沒過多久,我們隊就剩我一人在孤軍奮戰(zhàn)了。沒一會兒,比賽結果就出來了,我贏了。我們兩隊打成平局了!
比賽還在激烈的繼續(xù)著,噼里啪啦聲、歡笑聲······組成一首美妙的交響曲!
春節(jié)鞭炮大戰(zhàn)可是我最喜歡的游戲!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二
再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最盛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忙忙碌碌......
今年是鼠年,下午爸爸帶我去看老虎。目前,動物園里有四大虎種,分別是白虎、黑虎、東北虎、孟加拉虎。它們都有自己的獨立館舍;而且每個展館都有相應的虎種介紹、生活性等科普小知識,還有關于老虎的小趣聞展示給大家呢!真是鼠年吉祥,虎虎生威。
到了晚上,爸爸說:“我們去放煙花吧!”“好啊”我說。于是我們捧著煙花,來到外面,爸爸點燃了煙花,過了一會兒,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我急了,問媽媽:“怎們還沒有啊!”媽媽說:“不要著急嗎?”“砰”的一聲,五顏六色的煙花騰空升起,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降落傘,有的像牡丹花……美麗的煙花仿佛在祝福新的一年會幸福、美滿。我入神地看著,陶醉在這歡樂的海洋里。
春節(jié)讓我知道自己又長大了一歲,責任有多了一些,我一定要更加懂事。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三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獲的象征,所謂五谷熟曰年。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獸,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來。它一上岸,所到之處便是洪水泛濫。后來人們在家門口貼起紅紙,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fā)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貼對聯(lián),掛彩燈,穿新衣,還要剁餃餡包餃子,晚上還要攏旺火、燒柴禾,---這就是年了。那么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年節(jié)歌―――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寫聯(lián)對,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頭兒,初三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這年才是過完了。那么我們追溯古人的年步,先來祭灶――灶王爺可是年節(jié)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臉的一尊,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說中,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得象個美女。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他除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
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爆竹最初是巫術的一種工具,作用是驅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現(xiàn)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燒竹子,發(fā)出噼叭之聲,驚嚇鬼怪。屠蘇即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jù)說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jié)喝的酒統(tǒng)稱屠蘇酒。桃符又稱桃版,是春聯(lián)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桃符轉化成春聯(lián)據(jù)說緣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紙制的春聯(lián)則是明、清才興盛起來。今天的春聯(lián)意在于渲染年節(jié)氣氛,祝吉求祥,已經失去了舊時春聯(lián)的驅辟作用,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寫了聯(lián)對,接下來該準備過年的食物了,年節(jié)飲食很多,諸如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等。另外還有巫術味很濃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辛盤。桃湯是用桃煮的湯,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飲用,意為避邪祈福。五辛盤即以蔥、姜等五種辛辣食品置盤中,又稱春盤。俗謂可以辟惡、除瘟、通五臟,也有賀新的意思。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至連監(jiān)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后闔家團坐守歲。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后世則多借此表示親情愛意。團年飯后還要消夜,一家人吃著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癡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兇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愿。
鄉(xiāng)村里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卻打動到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fā)現(xiàn)迎春花開了。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于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著拜年賀節(jié)。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fā)展成虛文的禮節(jié),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有詩為證: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說,初五這天商家開業(yè)。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四
伴隨著春節(jié)的爆竹聲,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人們都換上了新衣服,小孩兒們都要像大人們拜年要壓歲錢,還要回自己的奶奶姥姥家吃餃子過大年,還要去超市里買年貨,而我和他們一樣。
快過年了,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大張超市購買年貨。剛到超市門口,就聽見里面一片熱鬧聲,走進超市,只見里面人山人海,走了沒幾步,我感覺就擠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了。在各色商品前,擠滿了挑選年貨的人,人們有點瘋狂地購買著年貨,給人感覺買東西好像不要錢似的,付款柜前也排成了一條條長龍。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啊!看得我都有點眼花繚亂了。我東瞧瞧,西看看,對爸爸說,好想把超市搬回家,爸爸對我哈哈一笑,說你這傻孩子。我們買了過年的東西,又給爺爺奶奶買了奶類、水果、一些牛肉等,就回家了。
今天是除夕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吃餃子,一到奶奶家,我就被濃濃的年味迷住了,家里貼著對聯(lián),天花板上掛著一排排小紅燈籠,把整個屋子都染紅了,墻前的玻璃上掛掛著一串串假的.紅鞭炮,整家人都沉浸在年的氣氛里。大家在一起互相說著:新年快樂。沒過多久,奶奶和爺爺端上來,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媽媽還在里面包了兩個花生,一個核桃,看誰的夫妻號能吃到,我和兩個姐姐三個小孩爭先恐后的搶著吃餃子,生怕誰先把花生吃了似的,結果,我和大姐姐一人吃了一個,二姐姐吃的餃子最多,卻一個也沒吃到,很是氣憤。吃完餃子后,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回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精彩的節(jié)目深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其中,我喜歡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唱的茉莉花、喜歡郭德綱的相聲······我最喜歡劉謙的魔術。
這次過年真令我高興又難過。
文檔為doc格式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五
今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早晨我還沒醒,就聽到了鞭炮的'聲音。平靜的社區(qū),今日顯得熱鬧非凡。這熱鬧的喧囂,把我的睡意一股腦的全都打撒開來。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連早飯都來不及吃就沖到門外,看著各家各戶的炮竹,煙花。接著就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樂”“王阿姨,工作順了”“劉奶奶,身體健康”跟所有的長輩們拜過年之后,媽媽提議說:一會,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氣氛。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熱鬧了。人們手里有提著大袋大袋的菜,身邊的孩子手上握著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著???!我左邊的一位四、五歲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轉過頭對一位滿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著:“爸爸,快點!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著那邊超市發(fā)的小氣球的,紅的,黃的,綠的,還有藍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著手說說笑笑的姑娘們,小伙子們,忙綠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這個時候應該是大家最放松,最高興的時候。你看,路燈上還掛著兩個小紅燈,喜氣洋洋的。就像在說,“我們也要過新年,我們也要過新年”。
一進菜市場,那才更熱鬧呢!人流竄動,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見,全是人。還有那翠綠的黃瓜,可真新鮮哪,你看,那金黃色的小花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多么的生機勃勃啊。那鯽魚,鰱魚,青魚,草魚等等在水里游來游去,真是印證了我們中國的老話:年年有魚(余)!黃的韭菜,紅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蘿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鞍眩】烧鎵驍D的?!蔽亦止玖艘痪?。跟著媽媽買了幾個我愛吃的菜,結完帳就走出了菜場。超市里的收銀臺前也早已排起了長龍。傍晚時分,街上,又漸漸安靜下來。店主們把店子關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許關門。大家都提著東西回家過年去了。
到了晚上6點左右,社區(qū)漸漸安靜,孩子們都回家吃團圓飯去了。吃完團圓飯7、8點的樣子社區(qū)又重新熱鬧起來。孩子們全都出來放花炮了。這個放個“降落傘,”那個又放個“天女撒花”各式各樣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個都會聚集好幾個孩子,他們在討論誰的花炮最美麗,誰的花炮顏色最多,之后又是陣陣歡笑。大人們或幾個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將;或幾個坐在一起嗑瓜子,剝花生;或看著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爾還要幫他們一下。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是自己獨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們陸陸續(xù)續(xù)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勸說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熱鬧景象漸漸被夜幕包圍。我不禁感嘆又是一年到,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一家人團坐一起吃年夜飯,也是除夕夜的“必選曲目”.如今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穿新衣、戴新帽、吃好飯、放花炮的誘惑已經不能再吸引誰了,過年已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一個符號,一個象征團圓、喜慶、歡樂、幸福的符號。所以今年我家的年夜飯也來了個與時俱進,您一定覺得很好奇吧,那就請您往下瞧.
今年,剛一放寒假,我和爸爸就為這次不一樣的年夜飯忙活開了.先是忙著找場地,又是忙著聯(lián)絡參加的人員,還編制了一份詳細的年夜飯活動計劃書,我們還給這次的年夜飯起了個特別的名字——除夕夜狂歡派對.這一切都搞定了,除夕夜狂歡派對也正式開場了.我們的派對選在一家自助餐廳舉行,只見,爸爸大大方方地走到餐廳中間,面帶微笑,彬彬有禮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又用響亮的聲音宣布道:“除夕夜狂歡派對現(xiàn)在開始!”餐廳里響起了一陣掌聲。接著爸爸清了清嗓子,繼續(xù)說道:“在這一年一度的除夕,我們全家舉辦這場派對,希望大家好好表現(xiàn),不要光顧著吃,每家是要表演節(jié)目的,表現(xiàn)最牛的,有大獎。下面我們家先為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歌曲大聯(lián)唱.”隨著音樂的響起,爺爺先唱起了一首革命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接著爸爸又唱了一首大中國,媽媽和我的一曲小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將節(jié)目推向了高潮.這邊,我們家的節(jié)目剛結束,那邊姑媽家的節(jié)目又粉墨登場了,他們表演的是趙本山的小品《不差錢》,姑夫那模樣和神態(tài),像極了小沈陽,逗得我們哄堂大笑,姑媽演的女版趙本山也是活靈活現(xiàn),姐姐演的丫蛋那更是不用說,她們精彩的表演結束后,把腰彎的像大蝦似的連連鞠躬,還模仿港臺歌星的派頭,給大家來了個飛吻,大家再次捧腹大笑,我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接著爸爸的好朋友家也來了一個節(jié)目——古靈精怪魔術表演,表演的可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你們可別小看了她,雖說她人小,可表演起來可是有模有樣,她給我們表演了撲克牌魔術、絲巾消失,我們都被她高超的表演吸引了,大家都還沒回過神來,過了好一會兒,全場爆發(fā)出了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不用說,今晚最牛表演者一定非她莫屬。時間過的真快,我們的狂歡派對在一陣又一陣的掌聲、笑聲中就要結束了,我覺得我家的“除夕狂歡派對”真是太新鮮、太有趣了。您覺得呢?真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像我家這樣舉辦這么有意思的、新鮮的、有趣兒的活動,在快樂中度過除夕。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七
伴隨著春節(jié)的爆竹聲,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人們都換上了新衣服,小孩兒們都要像大人們拜年要壓歲錢,還要回自己的奶奶姥姥家吃餃子過大年,還要去超市里買年貨,而我和他們一樣。
快過年了,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大張超市購買年貨。剛到超市門口,就聽見里面一片熱鬧聲,走進超市,只見里面人山人海,走了沒幾步,我感覺就擠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了。在各色商品前,擠滿了挑選年貨的人,人們有點瘋狂地購買著年貨,給人感覺買東西好像不要錢似的,付款柜前也排成了一條條長龍。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啊!看得我都有點眼花繚亂了。我東瞧瞧,西看看,對爸爸說,好想把超市搬回家,爸爸對我哈哈一笑,說你這傻孩子。我們買了過年的東西,又給爺爺奶奶買了奶類、水果、一些牛肉等,就回家了。
今天是除夕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吃餃子,一到奶奶家,我就被濃濃的年味迷住了,家里貼著對聯(lián),天花板上掛著一排排小紅燈籠,把整個屋子都染紅了,墻前的玻璃上掛掛著一串串假的紅鞭炮,整家人都沉浸在年的氣氛里。大家在一起互相說著:新年快樂。沒過多久,奶奶和爺爺端上來,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媽媽還在里面包了兩個花生,一個核桃,看誰的夫妻號能吃到,我和兩個姐姐三個小孩爭先恐后的搶著吃餃子,生怕誰先把花生吃了似的,結果,我和大姐姐一人吃了一個,二姐姐吃的餃子最多,卻一個也沒吃到,很是氣憤。吃完餃子后,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回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精彩的.節(jié)目深深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其中,我喜歡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唱的茉莉花、喜歡郭德綱的相聲······我最喜歡劉謙的魔術。
這次過年真令我高興又難過。
中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篇八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次過年的時候,整個城市都忙了起來,大家都在忙碌著。有的人趕著回家、有的人在準備年貨、有的人在大聲吆喝賣東西,可謂是最熱鬧的時候了,我眼中的春節(jié)是這樣的——我眼中的春節(jié)是個快樂的節(jié)日——人人都期盼著團聚,所以才會更加珍惜。
人們走親戚,拜朋友,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把自家豐盛的食物都拿出來,和親戚朋友一起分享。
桌子上擺出的菜,香氣撲鼻,誰也按耐不住,“狼吞虎咽”的大吃起來,長輩也會露出欣慰笑容。整個屋子都沉浸在這種快樂的氣氛中。
我眼中的春節(jié)又是熱鬧的節(jié)日,孩子們在街上放鞭炮,大人們則拎著一大袋一大袋的年貨,年味馬上就濃了起來。
對孩子們來說,最有意思的就是放鞭炮了,我也不例外,但我覺得要有節(jié)制,污染的是我們寶貴的空氣,留下的是一大堆的垃圾,給清潔工增加很多的負擔,適可而止。圖的就是一個過年的氣氛。
我眼中的.春節(jié)還是個紅色的節(jié)日,人們把最吉祥的話語寫成對聯(lián),貼在們兩邊,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紅色,包含著吉祥,存留著幸福,飽含了快樂,是個祝福的象征。門中的一個“?!弊忠馕吨鴣砟晔且黄瑹狒[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