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果(優(yōu)質(zhì)19篇)

2023年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果(優(yōu)質(zhì)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8 22:14:06
2023年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果(優(yōu)質(zhì)19篇)
時間:2023-10-28 22:14:06     小編:文鋒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一

1、愿意與大家分享水果,體驗分享到快樂。

2、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見到或吃過的各種水果的.名稱、形狀、味道等特點。

3、能通過觀察、觸摸、品嘗等方法,感知水果的多種多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1、經(jīng)驗準備:認識常見的水果,參觀水果超市,找一找各種水果。

2、物質(zhì)準備:

(1)多種多樣的水果ppt,盤子,一次性手套

(2)準備一個“水果魔箱”,里面放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3)收集各種各樣的水果。

(4)盤子,一次性手套,水果刀

一、幼兒聽音樂,進入水果王國。

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水果王國的國王,水果王國里有許多水果寶寶,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瞧,它們都躲起來了,它們在和我們玩游戲呢。

二、幼兒認識水果,了解其典型特征

1.看圖猜水果寶寶

2.猜中以后出示水果實物通過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感知水果的特點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百寶箱看看藏起來的水果寶寶在不在里面好嗎,我們一起呼喊它“xx,xx”快出來。

幼兒:xx,xx快出來

水果從寶箱里滾出來,師:哇,xx寶寶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認識xx寶寶吧。

(1)看水果,知道水果的名稱,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師:xx寶寶叫什么名字?

xx寶寶穿了件什么顏色的衣服?

xx寶寶長的什么樣?

(2)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表皮特征。

師:請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水果寶寶的表皮怎么樣?水果寶寶的下面有什么?

(3)切開水果,了解水果的內(nèi)部特征。

師:把水果寶寶切開,看看水果寶寶里面有什么?

(4)嘗水果,了解水果的味道。

師:請小朋友互相嘗一嘗,水果寶寶的果肉是什么味道?

小結(jié):我們在水果王國里認識了蘋果寶寶、梨寶寶、桔子寶寶、香蕉寶寶。蘋果寶寶長得圓圓的,有的紅,有的青,表皮很光滑,果肉里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梨寶寶上邊小下邊大,表皮上有小黑點,果肉里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水分多;桔子寶寶是扁圓形的,表皮粗糙,果肉是一瓣一瓣的里面有籽,果肉又酸又甜,水分多,有營養(yǎng);香蕉寶寶長得象彎彎的月亮,果皮是黃色的,果肉又香又甜。

三、感知水果的多樣性。

師:小朋友,快來看,這里還有許多漂亮的水果寶寶的照片呢!都有些什么水果呢?(蘋果、梨、桔子、香蕉、草莓、西瓜、櫻桃、葡萄、芒果、桃、荔枝、……)

小結(jié):水果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圓的、橢圓的、長的、扁的;有各種顏色,紅的、黃的、橘紅的、紫的、綠的;還有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又甜又酸的、又甜又苦的。并且要多吃水果能使身體更健康,所以我們要每天吃水果。

四,欣賞水果拼盤

師:各種各樣的水果寶寶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美麗的水果拼盤,讓我們看看水果拼盤里都有哪些水果寶寶吧。

請幼兒說說水果拼盤由哪些水果拼成

五、制作水果拼盤。

六、分享水果拼盤

師:寶貝們的水果拼盤做的真漂亮,現(xiàn)在就請寶寶們邀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水果拼盤吧,吃之前請你們向爸爸媽媽介紹一下你的拼盤是用什么水果組合成的。

七、活動自然結(jié)束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二

活動意圖:我們幼兒園里面的小區(qū)就有健身器械,每次散步的時候小孩都特別感興趣,都想去玩玩。但有些器械師不適合幼兒玩的。通過這節(jié)課,想讓孩子都能了解各種器械的用處,并能知道獨自玩這些器械可能發(fā)生的危害。

活動目標:

1、認識、了解小區(qū)里運動器械的名稱、作用。

2、知道多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但有些器械不能獨自玩耍,會造成傷害。

活動準備:小區(qū)健身地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二、觀察各種器械,了解各種器械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上面怎么有個大圓圈???”

——“上面是扶手”

——“這個上面有個大腳丫是什么意思呢?”

——“是可以踩到上面的.”

——“哦,是踩到上面然后扶住扶手?!蹦悄銈儾虏逻@個是鍛煉什么的呢?

——幼兒相互猜測。教師可以示范模擬。

——原來這個事鍛煉腰部的,叫扭腰器。

——教師一一帶幼兒進行探索了解。

三、了解各類器械的危險性

——教師故意不按健身規(guī)則進行活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存在的安全隱患

——引導幼兒知道獨自玩這種器械的危害。

四、鞏固認識

——回到教室,師幼討論。

——你最喜歡的器械?是怎么玩的?幾個人可以一起玩?

——教師總結(jié)。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三

1.觀察比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發(fā)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系,知道要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于5-6個透明玻璃瓶內(nèi),用紗布封住瓶口。

2.記錄表、記錄筆5-6套。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fā)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猜對后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為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匆豢此鼈兩砩隙奸L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fā)現(xiàn)在記錄表里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fā)現(xiàn),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只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獲。請幼兒根據(jù)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fā)現(xiàn)。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jié),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征。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稱是什么?

小結(jié):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jié):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叢里,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于昆蟲的經(jīng)驗

活動延伸

1.將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帶領幼兒飼養(yǎng)并繼續(xù)觀察,一段時間后帶領幼兒進行放生活動。

2.結(jié)合有關昆蟲的視頻,或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蟋蟀等昆蟲,觀察它們的活動,了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知。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四

《認識寬窄》是中班上學期科學領域的教學活動。我通過設計有趣的情景游戲,引導幼兒用目測、比較的方法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認識寬窄、比較寬窄、區(qū)分寬窄,從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主動探索,學會表達和交流。

2.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qū)分寬窄。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寬窄的概念

難點:調(diào)寬窄距離

活動準備

課件、故事、音樂、紙條、剪刀、圖片。

活動過程

1.律動

2.用已經(jīng)學過的長短,大小來引題。

1)草地競賽場上來了很多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有誰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2)比較長短、大小。(如:比較兔子尾巴和小貓的尾巴、大象和老鼠等)

3)出示比較寬窄的圖片。

(小熊和熊貓各拿著自己的圍巾,他們比較什么呢?)

3.幼兒操作:

1)小朋友們互相交流比較兩個紙圍巾。

2)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寬窄。

3)認識寬窄。

4.物體比較:

1)看圖比較寬窄

2)實物比較

5.用幼兒的小手和跟同伴合作來表示寬窄。

1)小朋友們用我們的身體來怎么形容寬窄呢?

2)小朋友們找一位朋友,用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來表示寬窄。

3)小朋友們互相手牽著手表示一下距離的寬窄。

6.音樂游戲:《走遍森林》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上森林旅行吧。(跟音樂邊跳邊走時聽教師的口令調(diào)節(jié)一下寬窄距離。)

7.看圖聽故事《小熊的旅行記》,幫助小熊解決問題。

1)小朋友們,小熊遇到了什么困難了呢?(不知道用哪個橋過更安全一些。)

2)請小朋友們幫忙。為什么真么想?

3)小熊又遇到困難了,請小朋友們幫忙。(碰見后背上面沒有房子的蝸牛了,怎么幫這兩只蝸牛做房子呢?)

8.延伸活動:幫組蝸牛做房子。

1)兩只不同的蝸牛,給它們做不同的兩個房子。

3)用剪刀剪下來給兩只蝸牛后背上貼上去。

4)展示作品。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五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猜對后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為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們身上都長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fā)現(xiàn)在記錄表里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fā)現(xiàn),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只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獲。請幼兒根據(jù)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fā)現(xiàn)。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jié),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征。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稱是什么?

小結(jié):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jié):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叢里,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于昆蟲的經(jīng)驗。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學計劃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感知左右對稱。

2、在理解對稱概念的基礎上幫助瓢蟲裝扮翅膀并體驗裝扮的快樂。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點:

活動材料:

ppt、幼兒操作瓢蟲、黑點粘紙、貼有數(shù)字(4、6、8、)的展示板

活動過程:

意圖:引出話題

1、(播放ppt1、2)幼兒觀察圖片,感受舞會的歡樂氣氛。

2、(播放音效)幼兒觀察舞會上哪些昆蟲沒有來。

意圖:初步感知對稱1、(播放ppt3)提問:小蝴蝶怎么哭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過渡語:我這里正好有三件蝴蝶的衣服,你們覺得哪一件最漂亮最特別。

3、(播放ppt4)引導幼兒觀察第二件衣服左右的顏色、花紋、位置。

4、總結(jié):原來左邊和右邊的顏色、花紋、大小、位置完全一樣,這樣的表現(xiàn)方式叫做左右對稱。對稱的圖案會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漂亮。

意圖:尋找對稱

6、(播放ppt6)幼兒尋找圖片中對稱的事物,特別討論兩棵大樹是否都對稱。

意圖:表現(xiàn)對稱

1、(播放音效、ppt7)過渡語:是誰在花叢里說悄悄話?原來小瓢蟲正在用小黑點裝扮自己的翅膀,他們也想學小蝴蝶穿一件左右對稱的衣服。(播放ppt8)看,小瓢蟲的一只翅膀已經(jīng)打扮好了,可是右邊翅膀上的黑點怎么貼才可以和左邊的翅膀?qū)ΨQ呢?(關注黑點的數(shù)量、大小位置)

2、操作要求:出示小瓢蟲和操作粘紙。我這里有許多大小不一樣的小黑點粘紙,請你選擇一只自己喜歡的小瓢蟲,先看看它左邊翅膀上的小黑點的數(shù)量、大小以及點子的位置,然后用對稱的方法裝扮它另一只翅膀。不要弄錯哦!

引起小朋友操作的愿望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4、集體檢驗

意圖:嘗試分類 體驗快樂

1、過渡語:小瓢蟲邀請你們一同參加舞會。

3、舞會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倒計,迎接舞會的開始。

4、幼兒一同倒數(shù),和昆蟲一起狂歡跳舞。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七

1、師:現(xiàn)在進入什么季節(jié)了?(冬天)冬天是什么哪?冬天有些什么變化哪?

2、教師鼓勵幼兒進行回答,并及時的表揚回答積極的幼兒。

3、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后再請幼兒進行回答冬天的特征。

4、教師小結(jié):重點關注冬天動物遷徙、人們衣著等方面的變化(冬天人們換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戲:找冬天

1、師:冬天還是怎樣的哪?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在眾多圖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圖片,并說說為什么?

3、以散文《冬天來》進行小結(jié)。

(三)閱讀《冬天是什么》

1、請幼兒打開自制圖書《冬天是什么》,邊看圖書邊欣賞教師朗誦散文

2、師:冬天是什么?

重點:引導幼兒邊看圖書邊根據(jù)圖書內(nèi)容進行回答。

3、師:冬天還是什么哪?我們到處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進行延伸活動——續(xù)編散文《冬天是什么》)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八

寬窄是指面積、范圍大小的程度。今天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為大家?guī)砹酥邪嗫茖W教案:認識寬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

 

《認識寬窄》是中班上學期科學領域的教學活動。我通過設計有趣的情景游戲,引導幼兒用目測、比較的方法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認識寬窄、比較寬窄、區(qū)分寬窄,從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1. 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主動探索,學會表達和交流。

2. 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qū)分寬窄。

3.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認識寬窄的概念

難點:調(diào)寬窄距離

 

課件、故事、音樂、紙條、剪刀、圖片。

 

1. 律動

2. 用已經(jīng)學過的長短,大小來引題。

1) 草地競賽場上來了很多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有誰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2) 比較長短、大小。(如:比較兔子尾巴和小貓的尾巴、大象和老鼠 等)

3) 出示比較寬窄的圖片。

(小熊和熊貓各拿著自己的圍巾,他們比較什么呢?)

3. 幼兒操作:

1)小朋友們互相交流比較兩個紙圍巾。

2)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寬窄。

3)認識寬窄。

4. 物體比較:

1) 看圖比較寬窄

2) 實物比較

5. 用幼兒的小手和跟同伴合作來表示寬窄。

1) 小朋友們用我們的身體來怎么形容寬窄呢?

2) 小朋友們找一位朋友,用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來表示寬窄。

3) 小朋友們互相手牽著手表示一下距離的寬窄。

6. 音樂游戲:《走遍森林》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上森林旅行吧。(跟音樂邊跳邊走時聽教師的口令調(diào)節(jié)一下寬窄距離。)

7. 看圖聽故事《小熊的旅行記》,幫助小熊解決問題。

1) 小朋友們,小熊遇到了什么困難了呢?(不知道用哪個橋過更安全一些。)

2) 請小朋友們幫忙。為什么真么想?

3) 小熊又遇到困難了,請小朋友們幫忙。(碰見后背上面沒有房子的蝸牛了,怎么幫這兩只蝸牛做房子呢?)

8. 延伸活動:幫組蝸牛做房子。

1) 兩只不同的蝸牛,給它們做不同的兩個房子。

3) 用剪刀剪下來給兩只蝸牛后背上貼上去。

4) 展示作品。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九

昨天晚上,我滿腦子都在想廈門方特游樂園。我想:暑假快過了,如果還不去好好地玩一次,恐怕要等到明年了。今天早上,雖然火辣辣的太陽高高掛在天上,但是我、舅舅、舅媽和哥哥依然要去廈門方特游樂園玩。

早就聽說那里有過山車、水世界影視城、火流星、未來警察、聊齋等有趣又好玩的地方。我的心早就飛到了那里。

我最喜歡的,也是最有趣的是乘坐的“星際航班”。因為那種游戲像在坐飛機。我們剛坐上星際航班,它就起動了。剛飛的時候,差點要撞上了旁邊高樓大廈。我趕緊抓牢扶手,雙腳縮得緊緊的心里超級恐懼,心臟撲嗵撲嗵地直跳,節(jié)奏越來越快,差點就跳出胸口了。說時遲,那時快,“飛機”在千鈞一發(fā)時刻,把我們拉到了東方明珠,眼看又要撞上了,“飛機”又隨身一變,把我們送到了長城……好在有驚無險,我們終于安全著陸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廈門方特游樂園真好玩。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蔬菜圖片若干、疏菜整株與部分的課件。

一、回憶蔬菜

1、幫助幼兒回憶都吃過什么蔬菜?

2、是什么樣子的?

師:蔬菜王國里有很多蔬菜,現(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nèi)タ?。(看課件)

二、蔬菜是怎樣長出來的?

教師出示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蔬菜如:西紅柿、白菜、土豆、蘿卜請小朋友辨別一下是哪種蔬菜,并找出我們吃的部分。

教師出示蔬菜的整體與局部的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有的長在土里;有的長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莖葉;有的吃底下的莖)

1、看到蔬菜的圖片,認識蔬菜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2、猜猜看:看課件引導幼兒猜出謎語(西紅柿)。

3、列舉植物的果實: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幼兒說說這些蔬菜可以怎么吃。

4、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蘿卜”的謎語。出示課件讓幼兒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5、出示吃葉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6、蔬菜的塊莖:土豆、藕。

三、蔬菜分類。

1、出示多種整株蔬菜,請幼兒根據(jù)我們吃的部分進行分類。大體分為(葉菜類、瓜果類、根莖類)

2、出圖說一說這些蔬菜分別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戲:找朋友(給蔬菜找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認識更多的植物。

2、為植物做卡片。

3、欣賞幾種有趣的植物

4、種植一種喜歡的植物。

5、介紹植樹節(jié)。

活動重難點

為植物做卡片、種植一種喜歡的植物。

活動準備

幾種植物的.圖片(梅蘭竹菊)、一盆含羞草、有關植物(如豬籠草)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小朋友,你們認識哪些植物?

2、小朋友們請把你們認識的植物畫出來,并把它們介紹個大家。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植物的圖片,你們來看看是什么植物?(出示植物的圖片)

二、活動進行中

1、讓小朋友根據(jù)圖片說出梅蘭竹菊分別有哪些特征;

2、介紹梅花、蘭花、菊花分別在哪個季節(jié)開放;

3、帶小朋友在幼兒園以及周圍參觀植物,介紹植物特點;

5、給小朋友觀看有關植物的視頻,如豬籠草食蟲過程等。

三、回家任務

1、讓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為幼兒園里的植物制作介紹卡片,掛到相應的植物上;

2、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進行種植。

四、活動后續(xù)

1、觀察小朋友們種植的植物,一段時間后帶到幼兒園,大家共同欣賞;

2、鼓勵小朋友們在每年的植樹節(jié)都進行植樹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二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感官,培養(yǎng)幼兒對人體秘密的興趣。

2、通過看看、說說、摸摸、畫畫等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頭發(fā)的一些簡單的特征、用處及保護。

重點難點:

怎樣讓幼兒簡單明了的了解頭發(fā)的特點、用途。

活動準備:

1、假發(fā)套一個、鏡子若干;

2、蠟筆、紙每人一份;

3、關于頭發(fā)的課件。

活動過程:

1、通過看看、摸摸、比比了解頭發(fā)的簡單特點。

(1)看看:幼兒自己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頭發(fā)是什么樣的?(顏色、長短……)

摸摸:每位幼兒自摸頭發(fā),什么感覺?(彈性、柔軟、光滑、硬毛糙……)

(2)比比:幼兒自己結(jié)伴,互相觀察頭發(fā)(從顏色、粗細、多少、硬軟上去比較)

2、并初步了解頭發(fā)的用處及保護。

(1)你們最喜歡什么頭發(fā)(泛講)

(2)你們知道自己的頭發(fā)有什么用呢?(美化自己,保護頭皮……)

(3)頭發(fā)在我們?nèi)松眢w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勤洗頭、勤理發(fā),小朋友不要燙頭發(fā)……)

3、簡單了解頭發(fā)的生長過程。

4、引導幼兒討論:

(1)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來就有這樣美麗的頭發(fā)?

(2)嬰兒的頭發(fā)是怎樣的?(光頭、頭發(fā)很少)實物投影儀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3)年老者的頭發(fā)圖片。

5、玩假發(fā)套。

出示假發(fā)套,提問:這是干什么用的?

活動結(jié)束:

提問幼兒在這堂課里學到了些什么,并鼓勵今天表現(xiàn)好的幼兒。

延伸活動:

為自己設計發(fā)型。幼兒人手一紙、筆等等,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設計一種和本來不一樣的發(fā)型。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三

一、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

二、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ppt課件、裝有幾何圖形的信封若干、包含有梯形的幾何圖形貼畫若干、音樂。

一、通過情景,復習以前學過的幾何圖形,引出梯形。

"小兔子的這座房子是什么樣的?""是由什么幾何圖形組成的?"

總結(jié):這是一座特別的房子,都由幾何圖形組成的,有梯形的房頂,圓形的窗戶,正方形的身體,長方形的門和正方形的門,在黑板上一一出示梯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二、觀察圖形

(一)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大家仔細看看梯形是什么樣子的?""和長方形相比呢?"總結(jié):原來梯形有四個角、四條邊,上下兩條邊是平平的、不一樣長,左右兩條邊是斜的。

(二)情景,找一找梯形"小兔子的家周圍有梯形嗎?有幾個?"引導幼兒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

(三)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梯形變換梯形的位置,(拿梯形教具演示)讓幼兒明白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斜著放、隨便朝那邊放,它還是梯形。(課件展示不同擺放位置的梯形)。

三、游戲操作

(一)找一找、貼一貼小兔子設計了一條漂亮的幾何圖形的路,請小朋友幫小兔子把路鋪好,從信封里的幾何圖形中找出梯形,鋪在梯形的磚上,要注意有的梯形寶寶是經(jīng)過變魔術(shù)的,其他的圖形歸類放好,師幼找錯糾正。

(二)走一走小兔子的路鋪好了,我們一起去找小兔子郊游吧,大家排好隊,踩著梯形的磚鋪路,一起去郊游(游戲中結(jié)束)。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xiàn)象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較連貫的講述能力。

3.讓幼兒了解哪些動物有預測天氣的本領。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各種動物頭飾跟幼兒人數(shù)一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觀察并討論今天是什么天氣,怎樣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氣?(聽廣播、看電視、看報紙等)。

2.教師播放雷雨交加的聲音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燈片:

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幅圖片中的小動物,它們的活動與平時有什么不同,在觀察過程中,教師引導孩子們了解一些動物預測天氣變化的相關知識。并提問:小朋友,要下雨了,圖中的小動物在干什么?(蜻蜓在捉蟲子吃,好多的螞蟻在運食物呢,烏龜公公的背濕了……),那它們?yōu)槭裁催@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幼兒討論)嗯,小朋友們真聰明,因為要下雨了,所以它們都在準備下雨前的工作啊。

2.教師小結(jié):《下雨早知道》:

要下雨了,蜻蜓飛的低。這時候空氣潮濕,小蟲子飛不高,蜻蜓就低飛去捉它們。(蜻蜓低飛要下雨)

要下雨了,空氣里有許多水氣,凝成了許多小水珠留在了烏龜公公的背上,烏龜公公的背就濕了。(烏龜公公的背濕了,要下雨)

要下雨了,螞蟻忙著把家搬到高處,免得被雨水淹了。(螞蟻成群,明天不晴)

3.讓幼兒說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動物有預測天氣的本領。

那小朋友們,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小動物跟平時不一樣嗎?

(孩子們互相討論)

4.重點讓孩子們了解幾種動物的俗語:

“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狗洗臉,貓吃草,不到三天雨來到”;“狗咬青草晴,貓咬青草雨”;“狗臥灰堆,天陰雨催。蜜蜂窩里叫,大雨就來到;”“蜜蜂不出窩,風雨快如梭”?!拔浵伵懦尚校笥昝C?螞蟻搬家,大雨嘩嘩,螞蟻銜蛋跑,大雨就來到。”等等。

5.幼兒完整聽一遍故事《要下雨了》。

6.請小朋友選擇動物頭飾,進行下雨前的準備活動狀態(tài)。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加深印象。

幼兒自由表演,老師及時觀察表演到位的幼兒。

讓表演好的幼兒做示范動作,全體幼兒一起跟學。

老師說出動物名稱,幼兒學下雨前的動態(tài)。

三、結(jié)束部分

隨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走出活動室,觀察今天的天氣有什么變化?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五

活動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以幼兒為中心開展活動,要求為幼兒提供可變化的情形以激發(fā)他們的探索精神。打氣筒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設計本次活動《打氣筒》。讓孩子們動手動腦了解打氣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構(gòu)造,并使幼兒樹立起“實踐來檢驗真理”的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了解打氣筒的使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節(jié)日來臨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在裝扮教室的過程中,感知打氣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捷,體驗成功的喜悅和節(jié)日到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

正確使用打氣筒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幼兒有玩過手動、腳踩打氣筒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

各種顏色氣球若干;手動、腳踩打氣筒14個;電動打氣筒一個;自制ppt。

3、環(huán)境準備

背景音樂《wewishyouamerrychristmas》;彩帶布置的活動室。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室里為什么掛上了彩帶?

還可以掛些什么?

幫我吹氣球?

2、幼兒吹氣球

你把氣球吹大了么?

吹完氣球你有什么感覺?

3、小結(jié):用嘴巴吹氣球吹不大也很累。

二、操作交流分享

你有什么好辦法吹氣球?(打氣筒)

第一次操作

每人選擇一種打氣筒嘗試打氣球。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2、個別幼兒介紹。

你用的是那種打氣筒?你的氣球有沒有變大?

介紹打氣筒的名稱手推打氣筒和腳踩打氣筒

3、教師演示手推打氣筒。

氣球套在打氣筒的口子,一只小手捏緊,一只小手不停地拉推打氣,氣球才會變大。

4、介紹腳踩打氣筒的使用方法

有誰用了另一種打氣筒?

你是怎么打氣的?

5、小結(jié):不論手動和腳踩的打氣筒都要先把氣球套進出氣孔,捏緊不讓它漏氣,然后不停的打氣,這樣才能把氣球吹大。

第二次操作

用剛才我們說的方法來打氣球,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看看誰打的氣球多。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放音樂)

注意安全,不要太大,以免氣球爆掉。

打完一個可以繼續(xù)打。

2、我們用氣球打扮教室漂亮么?

你覺得自己吹氣球和用打氣筒那個方便?

小結(jié):使用打氣筒打氣球比較方便,但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才能讓氣球變大。

3、演示電動打氣筒

你們發(fā)現(xiàn)電動打氣筒和剛才的打氣筒那個更快呀?

活動延伸:

1、你知道哪些地方需使用打氣筒么?

2、播放幻燈片(打氣筒的用途)

3、還有許多工具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找一找。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繼續(xù)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jié)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系。

2.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3.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作寬窄比較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寬窄不一的毛巾、圍巾、手絹、紙板若干。

2.幼兒掛書第16頁。

活動過程:

1.使用幼兒用書第16頁。

(1)請幼兒看一看:圖中有哪兩個動物?它們長得怎樣?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張床最寬?哪張床最窄?它們分別是誰的?請把動物與相應的床連線。

2.使用準備好的物品作寬窄比較。

(1)教師兩兩拿出物品,請幼兒說一說:這兩個物品哪個寬?哪個窄?你怎么知道的呢?

(2)教師提問:“我們除了用眼睛看,還能夠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兩個物體的寬和窄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筋思考。

(3)請幼兒嘗試用書本、積木等物品來對對別的物品作寬窄的測量。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七

1、讓幼兒了解一年和半年、四季、十二個月之間的關系。

2、幼兒學習制作“年輪”的小書。

3、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獨立性,體驗成功感。

1、教具:四個季節(jié)的圓拼盤

2、幼兒用制作小書用具,畫紙,筆等。

一、音樂活動導入

幼兒聽音樂走線,依次拿“坐墊”。

音樂停,幼兒按老師要求的方式--盤腿坐。

二、年輪的認識

1、告訴幼兒我們今天進行“年輪的認識”。

2、老師示范操作:

(1)老師取來一個圓告訴幼兒:“這是一年!”

提問:“那你們知道圓可以分成幾個半圓嗎?”

(分成兩個半圓),

教師:對了,可以分成兩個半圓,那一個半圓我們叫它為半年,那另一個呢?(也叫半年)

兩個半年合起來是一年。

(2)提問:那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嗎?(有四個季節(jié))

他們的名字叫什么呢?(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教師:你們看,這四個季節(jié)合起來變成了一個圓,(是一年)

(3)教師:那你能來試試擺嗎?(幼兒操作)

(4)教師:你們能告訴老師一年有幾個月嗎?”(12個月)

老師取來綠色的春天,上面寫著三月、四月、五月,幼兒認識。

用同樣的方法介紹夏天、秋天、冬天,了解十二個月與一年的關系。

(5)請幼兒操作,老師并給幼兒復習一遍。

三、制作--年輪的小書

1、教師:有誰愿意跟老師來制作--年輪的小書?

2、幼兒自愿跟老師制作小書,其余幼兒自選工作。

3、老師記錄下幼兒的認識結(jié)果。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八

《認識寬窄》是中班上學期科學領域的教學活動。我通過設計有趣的情景游戲,引導幼兒用目測、比較的方法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認識寬窄、比較寬窄、區(qū)分寬窄,從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主動探索,學會表達和交流。

2.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qū)分寬窄。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寬窄的概念

難點:調(diào)寬窄距離

活動準備

課件、故事、音樂、紙條、剪刀、圖片。

活動過程

1.律動

2.用已經(jīng)學過的長短,大小來引題。

1)草地競賽場上來了很多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有誰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2)比較長短、大小。(如:比較兔子尾巴和小貓的尾巴、大象和老鼠等)

3)出示比較寬窄的圖片。

(小熊和熊貓各拿著自己的圍巾,他們比較什么呢?)

3.幼兒操作:

1)小朋友們互相交流比較兩個紙圍巾。

2)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寬窄。

3)認識寬窄。

4.物體比較:

1)看圖比較寬窄

2)實物比較

5.用幼兒的小手和跟同伴合作來表示寬窄。

1)小朋友們用我們的身體來怎么形容寬窄呢?

2)小朋友們找一位朋友,用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來表示寬窄。

3)小朋友們互相手牽著手表示一下距離的寬窄。

6.音樂游戲:《走遍森林》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上森林旅行吧。(跟音樂邊跳邊走時聽教師的口令調(diào)節(jié)一下寬窄距離。)

7.看圖聽故事《小熊的旅行記》,幫助小熊解決問題。

1)小朋友們,小熊遇到了什么困難了呢?(不知道用哪個橋過更安全一些。)

2)請小朋友們幫忙。為什么真么想?

3)小熊又遇到困難了,請小朋友們幫忙。(碰見后背上面沒有房子的蝸牛了,怎么幫這兩只蝸牛做房子呢?)

8.延伸活動:幫組蝸牛做房子。

1)兩只不同的蝸牛,給它們做不同的兩個房子。

3)用剪刀剪下來給兩只蝸牛后背上貼上去。

4)展示作品。

[比較寬窄中班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梯形篇十九

請幼兒說說你喝的是什么?

2、師:你都知道有什么茶葉嗎?請你說一說。

3、你眼中的茶葉長什么樣子?請你畫一畫,看看誰畫的最像。(幼兒作畫,并展示在展板上)

4、出示茶葉,幼兒觀察比較各種茶葉的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

5、幼兒討論茶葉是從哪里來的。

6、錄像

討論:你從錄像里看到什么、知道什么。

7、茶葉泡水后會有哪些變化呢?

8、幼兒討論:喝茶有什么好處。

9、律動:采茶舞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學計劃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quán)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