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一
農閑的時候,父親的幾個要好的鄉(xiāng)鄰,每每都會來我家串門。串門除了天南地北地海侃之外,另一項必修課就是“嘗煙”了。所謂“嘗煙”就是彼此將煙給對方嘗嘗。因為是在我家嘛,父親當然要盡地主之誼了。父親從煙袋里,撮出一撮煙絲,一邊遞給鄉(xiāng)鄰,一邊說:“這是上好的南山生煙,很殺火的!”,鄉(xiāng)鄰也不客氣,接過煙絲,裝在煙斗里,劃著火柴,點燃,閉上眼,深深地吸上一口,再慢慢地吐出一圈圈的煙霧,然后睜開眼,嘖嘖贊道:“好煙!恰噶!”這時,父親的臉上,總是洋溢著一種自豪和滿足的神情,仿佛獲得鄉(xiāng)鄰的夸獎,是一件無尚榮光的事情,猶如在巴拿馬拿了金獎一樣。
當然,父親是不知道“巴拿馬金獎”是怎么回事的,他只知道,能用好煙來招待客人,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因為家里沒有閑錢去集市上買生煙,父親就在后山上,開墾出一片荒地來(據(jù)說種生煙要用生土),用來種植生煙。父親的煙,長得很茂盛,葉子肥厚,很有油性。收獲的時節(jié),父親把一張張煙葉,仔細地鋪在床一樣寬大的篾夾上,再把它斜靠在當陽的墻上。待煙葉曬至金黃,就可以取下來了,然后捆作一下扎一小扎的,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好。每當有鄉(xiāng)鄰來訪,父親總是熱情地拿出好煙招待他們。當然,鄉(xiāng)鄰們也沒有忘記稱贊一番:好煙,好煙!這時,父親的臉上,總是漾起自豪和滿足的神情。因此,我忽然覺得,煙葉也是一種很好的交際媒介,遞上一顆煙,話匣子就打開了,這似乎有點像諜戰(zhàn)片里接頭的信物了。
煙,不單單是解乏和交際的.工具,它還有許多妙處呢。記得那個時候,因為搞大集體,生產隊的大部分糧食都交了公糧,每當?shù)搅碎_春的時候,就鬧起了“春荒”。于是,父親就去姑父家借糧食,姑父家糧食也不多,自然沒什么好臉色。父親本是個很好面子的人,但迫于生計,也只得厚著臉皮了。父親的臉,陰沉沉的,好像烏云密布的天空,這時,他一個勁地悶頭抽煙,頭上升騰起,一團團厚厚的蘑菇云。也許,只有抽煙,才能緩解他內心的痛苦和憂慮。我們也很知趣,遠遠地走開了。當然,過年啦,除夕夜,父親在灶膛邊上的燒火凳上坐下,一邊抽著煙,一邊給我們講故事。我們正聽得入神,父親突然不講了,我們就纏著父親,要他繼續(xù)給我們講故事。父親沒法子,于是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小和尚纏著老和尚講故事,于是,老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小和尚纏著老和尚將故事......我們知道父親在逗我們,于是就蜂擁而起,去搶父親的長煙斗,父親趕忙躲開,屋子里,和著生煙的味道,洋溢著快樂的氣氛?,F(xiàn)在想來,那時的我們是多么快樂呀。
于是,我對煙這個玩意,產生了興趣,心里頗有些神往了。大約是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吧,有一次,我趁父親不在家,拿上他的長煙斗,按上生煙絲,點上火,吸上一大口。哎呀,煙嗆得我咳嗽不止,眼淚都流了出來。原來,這抽煙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后來我去問父親,煙這么難抽,你們?yōu)樯哆€喜歡抽它呢?父親淡淡地說道,抽多了,就習慣了,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好了。那時的我,聽著父親的回答,似懂非懂。
也許,世間的有些東西,是要有相當?shù)拈啔v之后,你才會明白的。這或許叫做“經驗”,或者叫做“積累”,人應該是越活越明白的,這叫做“成長”。辛棄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我覺得很有道理,少年無憂無慮、天真爛漫,他們哪里曉得什么叫“愁”哦!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讀書、成家、立業(yè)、撫育兒女、贍養(yǎng)老人、生老病死,你長大后,要面對這么多事情,你能不煩惱嗎?面對煩惱,你就得想辦法去解決它,每當你解決了一個煩惱,你就又明白了一點。然而,我們雖然是越活越明白,但越明白就有可能越煩惱、越痛苦。人生好像一個圓圈,小時候,你面對的是一個圓點,所以你接觸到的東西也十分有限;長大了,你面對的是一個大圓圈,你接觸到的東西自然就多了。屈原是明白的,所以他才更加痛苦,才會發(fā)出“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的千古喟嘆。最后他無法解脫了,只好投江而亡,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端午”的念想。想到這里,我開始疑心屈原是煙酒不沾的,盡管在他的詩文中,有很多關于“酒”以及酒文化的記載,如《招魂》有云:“瑤漿蜜勺,實羽觴些。”《九歌·東君》云:“援北斗兮酌桂漿”。這里的“桂漿”即桂花酒。要說他喝酒,頂多也就是甜酒罷了。甜酒,乃“娘娘”酒也,真男人是應該喝白酒、烈性酒的。所以,屈原是算不得真喝酒之人,否則,他完全可以通過喝酒來解他之憂了,也就不會有“投汩羅”之悲了。至于說屈原不抽煙,那是肯定的了,因為我翻遍他的詩文,未見只字片語,提到抽煙之事。其實,不管是喝酒還是抽煙,都只不過是“解憂”的手段罷了。酒也好,煙也罷,開始接觸的時候,總有一種不適應,但當你習慣了它,就會愛上它,甚至愛得上癮而不能沒有它。
我當然也不能免俗,參加工作后,為了應酬、為了面子,我逐漸沾染上了喝酒抽煙的“惡習”。我妻子幾次三番,勸我戒了,但我總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最后,她也沒辦法,只好讓我自生自滅了。“上桌喝酒,長長久久?!薄帮埡笠桓鶡?,生活賽神仙?!背闪宋业目陬^禪了。其實,我也知道,適量飲酒,有益健康,但過度飲酒,則傷肝傷肺。不過,抽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墒?,我積習難改矣,奈何?看書時,抽支煙;寫作時,點支煙;上網時,燃上煙??礋熑ρU裊,抽煙的感覺,真好!
我父親已經七十有五了,至今還在抽煙,只是比年輕時要抽得少了。我倒是擔心他的身體,幾次勸他戒了,可是父親總是說:“到棺材里去戒煙吧”。只有我知道父親的心理,因為我也是一位忠誠的煙民。煙,于父親而言,是親密無間的伙伴,是患難與共的兄弟,是過去那些難忘的煙火歲月。我也是如此,雖然我抽的是卷煙,比父親的要高檔得多,但其本質是一樣的,也是我的伙伴、兄弟,是我的煙火歲月。
寫到這里,我仿佛看見了一座橋,一座用煙火架設的橋,將我的父親與我,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接著,我點上一支煙,繼續(xù)去書寫我的那些煙火歲月。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二
十二月份了。你第二個療化完出院一個月了,如果不是醫(yī)院床位太緊張,馬上就會再住院開始化第三個療了。
出院這段時間對你來說何嘗不是刑滿釋放,這是兩個療程之間難得的恢復和放松。我用輪椅推你走在街上,今天天津的上空沒有霧霾,明亮的陽光晃得我熱淚盈眶。
你說不愛想太長遠的事,過好每一個今天就行!我贊同你的想法,也深深明白,每一次化療都很兇險,此時我不能出去工作,怎么忍心留下你一個人對抗病魔。
我現(xiàn)在的工作就是照顧好你,為你做好每一頓飯,隔幾天領你去醫(yī)院換藥和驗血常規(guī),每天陪你在街上逛一會。我忘記了過去,也不想去想所謂的未來,我們的過去和未來,都敵不過每一個在一起的今天。此時東北四平市家那邊寒風凜冽,冰天雪地,天津這邊卻一片雪花也看不到,但它依然是冬天,一個沒有冰雪的寒冬。
每處地域,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冬天。
做菜不難,難的是能否心無旁騖,心底有愛……
做人不難,難的是能否心海寬闊,不爭不辯……
婚姻不難,難的是如何敵的過生活的瑣碎、走得過突如其來的人生的陰影……
如果此生的這場相愛,讓我淪為一個廚子,一個很不合格的廚子,那我也仍會施展我拙劣的廚藝,讓你我之間的人間煙火,生生不息?。?!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三
又是周末,生活如日出月落般循環(huán)著不變的軌跡。早飯后老公提議今兒交完電費后去龍首山溜溜,我附議,好啊!這么明媚的陽光關在家里豈不是辜負了。
龍首山是市內的一個公園,因狀似龍首而得名。幾年前,一位修為高深且實力雄厚的道人看中了此地,出資在龍首山上建起一座魁星樓。據(jù)說是關東第一魁星樓。這樣一來,既弘揚了道教文化,又讓城市多了一處景點。
一路行來,暖風習習,吹拂著綠楊,親吻著鬢邊的發(fā)絲,柔柔的、輕輕的和潤。離山門還有一段距離,已經發(fā)現(xiàn)路旁的車輛很多了,抬眼望去,山門前的空地已經被五顏六色的攤位圈得滿滿了,再走近些,人聲鼎沸。匯入熙攘吵雜的人流,來到山門前,大大的橫幅“關東魁星樓廟會暨關東食品文化節(jié)”。奧!原來是農歷四月十八廟會,雖說是每年一次,可我還是頭一遭趕上了這場盛大的繁華。
隨著人流慢慢前行:這邊一圈各色食品、小吃、小商品。那邊一溜是書畫藝術家在現(xiàn)場獻藝。這可謂入眼皆繁華。
進入山門,拾級而上,身后的繁華聲漸小,登到山頂魁星樓前,恰趕上了在做道場,聽著那樂音,看著香火繚繞中身披彩色道袍的道士們嫻熟的一招一式,雖不明了其中的蘊含,但置身此時此地也心生敬意。算是對一種文化的虔誠吧。
和山下的人聲鼎沸相比,山上到是安靜了許多:山頂?shù)钠脚_上一對老夫妻正逗著一個走路剛穩(wěn)的孩童拍照;幾個年輕人倚著圍欄用手機拍著城市的風景,許是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為趕這一年一度的廟會。
我和老公循著幽靜的林蔭邊走邊說著閑話,偶爾入眼的美麗,攝入相機,記住紅塵的雅致。
陽光正好,陰涼處也有些熱力了,看看表已經是中午了。我拉了拉老公的手說:“老公,你明知我最不愛湊熱鬧,還把我塞到著喧鬧中來,你說該怎樣彌補我?”老公笑著說:“下山請你吃各色小吃,能填平你心靈的創(chuàng)傷了吧!”那柔柔的目光中又讀到了戀愛時的溫存。
下山的.路總是那樣輕松,身邊的一個少婦費勁的向上登著,丈夫半拉半攙,嘴里半是嗔怪半是心疼的說:人家上山穿旅游鞋,你穿高跟鞋?;仡^望去,那身影恍似年輕時的我們。
簡易的塑料餐桌上面沒有遮陰的篷布,正午的陽光燦爛,人們的笑臉燦爛。來到天津狗不理包子小攤前,我說:“看這包子包的多漂亮,褶拿的真均勻,雖說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看著也爽?!崩瞎q豫一下拉著我走開了(因為我特不愛吃包子)?!氨本┍莵硪煌?,”我們尋了個空位坐下慢慢的吃著。。。長沙臭豆腐的叫賣聲就在耳邊,老公看看我笑著起身,不一會,一碗臭豆腐放在我眼前,這可是我的最愛!這邊的小吃品的差不多了,轉個彎,到了那邊,一邊等著蒙古烤肉和魷魚,一邊吃著泰國榴蓮酥。用牙簽扎一個榴蓮酥塞到老公嘴里,看著他皺眉咧嘴的樣子,不禁偷笑...兩個半百的人了,也學著年輕人拿著烤串,站在太陽底下吃著,笑著,誰說只許年少輕狂!
我們站的邊上又是一個賣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小攤。老公給我十塊錢,老公笑笑又相中啥了,不告訴你,等我拿著一袋包子回到他身邊時,他偷瞥一眼笑了(這是他愛吃的)。
山門內的香火,裊裊悠遠,遠離凡塵,遙不可及。身邊相伴的兩個人,時時處處多為對方著想一點,且行且珍惜——這人間煙火的溫暖吧!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四
裊裊炊煙處,暖暖燈火旁,緩緩歸人過……
人間煙火,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四個字總能讓我感動。原來,這個人間,可以這么溫暖,這般有詩意。這首以人為基調、煙為韻、火為律的詩,相互交織,渾然天成,奏出最美的樂章。
每當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看那萬家燈火,都忍不住會想,是不是每一盞燈,都擁有著不同的溫暖和故事,是等待遲遲未歸的歸人,亦或是堅守著某個頑固的夢想。
在這大千世界里,活著的人千千萬萬,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有的人,活得驚天動地,有的,卻是茍延殘喘。我不敢說,活得驚天動地的人就一定快樂,而茍延殘喘的就沒有尊嚴可言,我不是她們,所以不會對她們的人生指手畫腳。
我從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想:人活著,到底圖個什么!是名、是利、亦或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或許是我生得太愚笨,到現(xiàn)在,都沒有把這個問題想個透徹。
名和利都不是我想要的,但卻常常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它所累。這讓我想到一句話:若想與人無爭,就得與世無求。我想,我是做不到與世無求的,所以免不了的,我就成了個俗人。走所有俗人要走的路,想所有俗人會想的問題,做所有俗人該做的事情。大概這輩子,我只能是個俗人了。
偏偏,我的世界里藏著一個叛逆的小孩,她對那虛無縹緲的東西稀罕的很。
近日,剛剛拜讀完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書中闡述了“人為何是萬物之靈”、“人與獸的區(qū)別”等多個哲學問題,我覺得楊先生說的很好。人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有良知良能,人有人性。何為良知良能、何為人性,我在這里就不多做闡述了。
我那個叛逆的小孩,大約就是楊先生說的良知良能吧。人的本性,促使著我們去追逐真、善、美。我一直相信,不管多壞的人,他的內心深處一定存著一顆以為人的心,透過那顆心看到的世界永遠是美好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禮記》里的“大同世界”:天下為公,是謂大同也。這個大同世界或許永遠都不會實現(xiàn),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我們的世界無限接近他。
世界很簡單,只是人太過復雜。我想說,你是什么樣的人,這個世界就還你一個什么樣的人間。在你指責這個世界太骯臟的時候,你忘了你也曾站在自以為是的道德至高點對一個陌生人指指點點。
我時常說的一句話:接收所有改變不了,改變能改變的。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太渺小而世界又太大,我們只能改變看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雖然這個世界不能讓所有人都如意,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但不能否認,這個世界同樣是美的。
于我而言,最幸福的事莫過每天都能如約而至的醒來、父母健在、親友安康、太陽依舊升起。或許有人不理解,這簡單的幸福。我活著,就能不停的去發(fā)覺更多的溫暖。我活著,就可以不斷的對這個世界有新的認知。
這個世界很大,公交車上一個讓座的小小舉動就能溫暖我很久;這個世界很大,一道雨后的彩虹就可以讓我感懷大自然的饋贈;這個世界很大,那冉冉升起的炊煙,也顯得格外的有人情味兒,讓我不忍心去破壞那份簡單的寧靜。
我想做一個溫暖的人,去擁抱這個世界的溫暖,過一段有溫度的人生。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五
今天周四,很特殊的一天。
今天早起太陽還是沒有露面,不過上午時已經隱約看見了一線陽光。今天一天沒課,在辦公室準備錄課的內容。上午第四節(jié)時手機突然響了,拿起一看:錢主任!頓時緊張起來,鎮(zhèn)定了一下按下了接通鍵,電話中錢主任只說讓我和則沛去一下教務處,具體什么事情也沒說。心想:這下完了,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好要挨批呢!沒辦法,我們兩個懷著忐忑的心走進了教務處.......
剛進了教務處就看見錢出任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倆,這讓我們心里更加發(fā)毛。我們以為錢主任要說月考的事情,原來是另有它事。由于高三一個女老師請了病假,所以高三臨時缺老師,就把我們的指導老師安老師調到高二去了,高二(1)、(2)班的課就空下了,錢主任的意思是讓我們兩個的其中一個去高二。沒辦法,只能是我。這個消息不知道是喜是憂,心里懷著一份激動,因為終于可以教我喜歡的區(qū)域地理了;可是心里又多了一份擔憂,害怕高二兩個班會受安老師先入為主的影響。
上午接到通知,下午高二兩個班就有課,時間特別緊,都沒時間備課。中午吃了飯趕緊把學案做了出來,課備的也不是很充分就趕緊去上課了,心里很沒底。結果兩節(jié)課上下來,一班反應還可以,但是二班效果不太好,而且二班情緒很大,可能是剛換老師不太適應吧。中途接一個班最容易產生這種狀況,只能慢慢習慣了,盡快讓他們適應我的講課方式!
“你們”還是“我們”
有人曾經做過調查,學生喜歡或討厭一個老師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項,學生都喜歡經常說“我們”“我們班”的老師,不喜歡總指著學生說“你們”“你們班”的老師。這一潛規(guī)則我牢牢記在心里,說話時也經常注意措辭。但是,就在今天晚自習,我犯錯了。
晚自習時,我安排大家做習題,這時候有學生向我請教問題,我很耐心地給她講,可能是太投入了以至于忘了管后排調皮的男生,沒多久,后邊亂了。我一時生氣,隨口說了句“班長,管好你們班紀律!”當時我也沒太在意,只是埋頭繼續(xù)給那個同學講解習題。
等我走到后邊,忽然有個男生問我:“老師,三班不是你們班嗎?”我愣住了,他見我一臉迷惑說:“老師你剛才怎么說‘你們’班?”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心想這下完了,出丑了,只能道歉了。我說:“我心直口快,有時候不注意說話方式,三班當然是我的班,是我們班。這也可能是個人習慣問題,因為我在家時就經常和我妹妹說‘你爸’‘你媽’,我把你們當成自家人,順口就這么說了?!闭f完全班都笑了,我倒吸一口涼氣,雖然感覺有點對不起老爸老媽,但總算自己找了個臺階下,也沒有引起學生的不滿。
教師真是個“高危職業(yè)”,說不定哪堂課、哪個學生會提出哪個怪異的問題,在注意自己的語言、行為、態(tài)度的基礎上還要鍛煉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
意料花,開在情理枝
有心栽花花不開
周二晚大失所望
有些時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今天晚上四節(jié)政治課,早已通知他們要上公開課,原定四節(jié)課中兩節(jié)準備公開課,兩節(jié)做題,自由復習。似乎事情總是事與愿違。第一節(jié)課,給了他們一節(jié)課時間分小組討論,既有組間討論,又有組內討論,討論氣氛還不錯。第二節(jié)課準不備讓他們分組展示討論結果,以有充足的準備來應對今天的公開課,實行起來才知道,理想過于豐滿,現(xiàn)實著實骨感。懶散的狀態(tài),緩慢的上臺步伐,以及輕弱的聲音讓我對明天的公開課擔憂。預演難以進行下去,算了,就這樣講吧,我對自己說。后兩節(jié)課的時間,拿來給他們做習題,當做考試檢測最近的學習狀況。而我心里的氣,卻是鼓鼓的。
無心插柳柳成蔭
周三早始料未及
有些時候,不抱希望,真的會帶來意外的驚喜。
一早,我來到教室,昨晚沮喪的心情經過夜的洗禮,依舊沒有好轉。看著學生們在黑板上板書昨晚討論的結果,時不時有學生過來問我,老師,關于這個問題,我們該怎么講。我回應,看著講吧。實話說,我還沉浸在昨晚的失望中,沒敢對今天早上的公開課抱太大的希望。我害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教室后面站了一排人,而我不緊不慢的依舊按照平時上課的狀態(tài)程序進行授課,由學生分組進行展示。只是沒想到今天,我還未把“下一組”三個字習慣性的說出口,下一組的學生已經主動上臺去展示講解了,讓我很吃驚,而且講解時還自己轉換角色充當老師,點名由底下學生回答問題。課堂上時不時傳來笑聲,引得聽課教師也哄然大笑。整節(jié)課下來,總體氣氛甚是活躍,和他們平常的表現(xiàn)南轅北轍。讓我始料未及。
聽課教師反饋:
課堂氣氛很是活躍,學生表現(xiàn)積極,講解很是到位,展現(xiàn)了藝術生的活力。并且課堂上學生展示的人數(shù)幾乎涵蓋了全班。學生講解很有范,并且語言幽默,風趣,帶動了整個課堂氣氛。教師的講解很到位,補充很及時,課堂把握也做得不錯??偟膩碚f,這是一堂成功的公開課。
自我反思:
有時,或許是我們對事物抱得希望過高,導致失望來得過快。把目標定低些,要求少些,幸福感便會近些,對于學生同樣適用。作為教師,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要求要適度,目標不能定太高,接近地氣,才會換來希望后的幸福。
通過這次公開課,我進一步看到了這群孩子的可愛之處,以及發(fā)展的空間還很廣,潛力還很大,給我很大的意外驚喜。同時,靜心分析,會有這樣的結局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是高二的學生,已經適應和熟悉了問題教學,公開課對于他們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無論怎么講,我還是由衷的感謝這群孩子。
后記:
我們學會期待,用心守候期待。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人事物,時刻懷揣希望。感謝生命中每一次意料之外的驚喜,銘記每一次情理之中的安然。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六
唇邊殘留一絲往事芬芳,耳畔縈繞萬縷故去柔情。思念的是轉身離去的身影,難忘的是繁華落盡的回眸,不舍的是傾城煙雨的青絲,憶起的是笑靨如花的容貌。紛亂紅塵,無知歲月隨風而往,月清揚,星微拂,塵封往事亦,相逢。
燭光搖曳,灑落滿地星光,經年不待,驚醒遲遲無言的夢。孤獨深處,望不見的深淵,不慎失足跌入,卻不知疼痛,殊不知,已是麻木。久久無神、目光呆滯、生機全無、萬念俱灰,不知何時,開始獨自飲酒流淚,清澈月光映照下的萬家燈火在無盡夜色中漸漸隱去,消失不見。一個孩子孤獨的.影子此刻也變得似是而非,最終亦不得不化為一聲輕嘆,微搖額頭,望向遠方,自嘲而又苦澀地笑了笑。
前路不知何方,希望依舊渺茫,舉手投足間攜帶數(shù)不盡的悲傷。白色的、黑色的、藍色的、紅色的、彩色的夢,幻覺似的相繼碎裂。塵封心臟深處,不時傳來近乎停止的微弱跳動,無法忍受的痛,撕心裂肺般在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里割扯看不見的魂魄,疼得無話可說,大口大口地喘息,甚至一只腳踏入深淵,承受如此之多,只求一點廉價的尊嚴,以此守護一份無人可懂的驕傲。
未知迷途,宿命輪回,彼岸花于某處安靜開放,卑微的靈魂無數(shù)次丟失,心有不甘,卻又無力?;ㄩ_了又開,夢碎了又碎,只剩下滿地殘片,斜倚夕陽,呆呆地望著無足鳥飛過。歲月無情,千般惆悵,黯然回首,終是空。漂泊天涯的情愫,不經意中開放,蔓延無限的記憶,一失神間遺忘。
一紙憂傷,寫不盡庭院里的芬芳,恍然于隔世的幽香,終抵不過一庭落紅的嫣然。
冬至,已過,歲末,未了,回首,神傷。輕搖一舞,銀空萬里雪花紛紛灑灑,抹去夕陽西下,掩蓋無盡繁華。崢嶸而起的歲月,又蹉跎幾分之幾的年華?不知名的旅途,唯獨落下朱砂般的牽掛。
半方時光無聲走過,一襲素衣悄然離去。走遠的是故事,忘不掉的是當初的感覺,凝神,閉目,提筆,畫一生芬芳,寫一世蒼涼。日日夜夜,朝朝暮暮,說也說不完的話,喝也喝不醉的酒,一把老吉他彈壞了幾根琴弦如今卻遺落墻角。往昔似水,流年同輕風離散,舊時故事便如裊裊云煙剎那間了卻了蹤影。
一載時光終是完結,不舍、難忘、感嘆都已無了意義,百尺竿頭過后終須尋找下一個船口。擺渡人換了又換,路還是只能自己走。時光清淺,情懷依舊,橘黃燈光下,斜倚窗邊,曾經的美麗依舊美麗,擦肩而過的風景或人,卻惟有入了記憶畫卷。淡淡余溫輕握掌心,紅塵過往,昔時往事,微微一笑,蒼老成了沙。
煙火璀璨奪目,唯剎那一指間煙消云散;朝陽光芒萬丈,獨風輕云淡中已為黃昏。時間短促,不知何時蕓蕓眾生便會入了土。此時一襲素衣,獨坐天邊,空望殘月高懸、星云密布,煙霧繚繞中,卻看見煙花綻放的妖嬈,朝陽初生的耀眼。是啊,即便是瞬間,也讓世人記住了它們的絢麗,一生最美的姿態(tài)不過如此。
等待何其遙遠,不曾放下的永不遺忘的初心,準備了那么久,為的亦不過是輝煌的剎那數(shù)載時光。此事若能為真,吾死又何妨!
孤獨著的日子里,陪伴只有殘缺的夢,無人關懷,與黑夜相伴,揮灑一紙墨香氤氳無言珠淚,梨花帶雨,幾時無了痕。此生此世,吾尚懼何?悲傷?疼痛?折磨?哭泣?離別?死亡?太多東西早已無了意義,令吾今能與之色變之事亦唯有吾之宗親與吾之信仰。凝結在空氣中的微粒上下浮動,不停地游蕩著,最終一場雨飛過,洗刷盡往日的輝煌落寞,蒼白的影子變得無力,一陣搖曳,隨后前行腳步更加堅定。
夕陽西下,帶不盡故日柔情;黑夜已深,抹不去往昔流年。只是,過去終歸已過去,千般不舍,萬般不甘,終已是場空。夢,還是要繼續(xù)追,腳步,也永遠不會停。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七
人心有時候就是這樣的,你若是滿足不了它,你就的說服它,兩樣都做不到,它就會讓你痛苦,神難敬,鬼難纏,有時候,看起來,是我們跟世界周旋不易,其實呢,是跟自己相處很難。
當然了,這都是欲望在搗亂,人也不能沒欲望。莫言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只為了能吃上餃子,最后,他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我覺得,這與他,本質上也只是吃上了餃子,只有欲望不是那么大的人,大榮譽來臨的時候,才會榮辱不驚,咋咋忽忽的人,離喧囂很近,生怕別人記不住自己,結果被遺忘的很快。上蒼有時候也會偏愛低調而樸素的人,會冷不丁的,用盛大而隆重的方式,回饋他們的安靜和簡單。
好多人,起先幸福的目標都很小,但走著走著,心就跑到了前面。能力不大,欲望卻很大。身子板只能抗幾十斤,卻總想著幾百斤東西,所余負荷,都叫妄念。然后,這些非分的重量都會過載到心上。本想一口吃個胖子的.人,身子未胖,心先虛腫,這樣的痛苦,都是自找的。
人世繁華,多少人不過是為了一場物質的虛榮抵達,有幾個人能在精神深處修行?前幾年看電視,說畫家黃永玉在老家鳳凰,北京,香港甚至意大利都有自己的住宅,大房子,這些房子的窗戶,都特別大,寬敞到人都可以在之間徜徉。我當時想,為什么要那么大的窗戶呢?為什么要那么奢華呢?后來,我讀到他寫的《窗口》,忽地明白了,知道了那不過是他年輕時的一個夢。也就是說,一無所有時,他已經提前預約了這場精神的奢華盛宴----一扇大窗戶。于是,之后所有物質的積累,只是為了抵達這場旅行的目地。
這樣的抵達,沒有浮華,沒有炫耀,沒有虛榮,只是為了愉悅內心。先生或許只是想在靈魂里,為自己開一扇大大的窗吧,然后,面向大海,太陽以及人世春光。
前兩年,我經常光顧一個小飯館。除了那里的湯好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喜歡那里的老板。這是一個好玩的人。我每次去吃飯,總見他在離柜臺不遠的桌子上,一個人喝茶,很精細的一套茶具,都小小的。那個茶杯,透著亮,是極好的瓷。他一邊喝,一邊朝你瞇瞇地笑,他未必認識你,卻要那么友善地看著你,溫暖,干凈,仿佛是你前世的親人,要與你相認。有時候去,他不在。問店里的人,說他去旅游了,一個店員說,我們老板很會玩,活的可幸福呢!
我相信,這樣的人,活著是幸福的。這個世界,只有從欲望的泥淖中解脫出來的人,才會會玩,才會好玩。有好玩的人,才會有好玩的世界。美好的人生,原本就是一場抵達,不是從物質的此岸到彼岸,而是從不好玩變得好玩。
這樣的抵達,需要的不是富有,而是簡單。
冬天里的人間煙火散文篇八
晚飯后照例出去轉了一圈,路程不算太遠,熟悉的街道繞上一圈,看看車,看看燈,看看人,看看煙火,看看形形色色,琳瑯滿目,緩緩過去,緩緩滑落記憶的屏幕。
堵車,堵車,好幾個交通要道都是堵車,長長的車流,停駐不動,節(jié)前的街道就像一個吃了太多東西消化不良的病人,無聲地吭哧,無聲地忍耐,無聲地任那些罪魁禍首蠕動,蠕動。
超市在營業(yè),商場在營業(yè),專賣店在營業(yè),金店上亮閃閃地打著“買鉆石翡翠送黃金”的字幕,很多店鋪的門口也擺出折扣優(yōu)惠的告示,只是再也不想往里邁進一步,連轉臉看一下的興趣也沒有。
“老公,快到我生日了,你打算送我什么禮物?”每年的這個時候,還是這樣的問法,還是那樣的回答,“你看吧,看中什么我去買,算送你的禮物。”如是問,如是答,主人公一樣,不一樣的是再沒有了曾經的心境。
衣服自是不要的,很難再有一見鐘情的款式,很難再有眼前一亮的那種沖動,買也行,不買也行,衣柜里最多的是我的衣服,與其說是需要,不如說是滿足自己的占有欲,掛著的時間遠大于穿著的時間,還是把它們留給最需要它們最能詮釋它們的那些靚女們吧!
首飾自是不要的,很久以前的時候對于玉石有著超乎尋常的狂熱,喜歡它的晶瑩剔透,喜歡它的冰潔光滑,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句更使我對之充滿期待和向往,然而,隨著時間,隨著經歷,慢慢知道,有些東西,遠遠地放著,遠遠地看著,遠比你真的走近了要美得多,要夢幻得多,與其打破,不如留著那些夢幻,畢竟,有夢的日子是甜蜜的。
鞋子自是不要的,幸福就是你腳下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一個人能有幾雙鞋子呢?真正喜歡的真正常穿的`真正舒服的又是哪一雙呢?與其束之高閣,不如將將它們留在商場,留在它的姊妹同伴之中吧,悶了煩了還有其它鞋子陪著,還可以看那形形色色的過客。
包包自是不要的,不管雙肩的單肩的斜跨的手提的,拿在手中自是負擔,度過了幾天完全不帶包包的日子,那種感覺真好,手,解除了束縛;肩,解除了束縛;胳膊,也解除了束縛。大甩手走,想怎么甩就怎么甩,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全然不用擔心包落袋滑的尷尬。
布娃娃呆呆熊諸如此類的玩具自是不要的,小時候心心相念的大娃娃,以女兒的名義買了回來之后,便全然掃去了這樣的向往,一段時間,一段向往,一段迷戀,一段渴望,一段心情,走過那一段,便淡了,淡了,隔著一層,兩層,終究不再相見。
玫瑰花巧克力自是不要的,甜絲絲的味道,曾經的最愛,如今發(fā)現(xiàn),一味地甜,傷的還有胃。生活中需要的不能僅僅是甜,還需要各味的調劑,要不味蕾會慢慢退化,感覺會慢慢遲鈍,而一顆心,也會越來越麻木,越來越猙獰,甜,腐蝕壞的還有牙齒,那是唯一堅固的地方。
鐘表自是不要的,心煩的時候最喜歡聽的是侃侃的《滴答》,鐘擺一樣的名字,卻會慢慢地將一些煩悶漸漸拂去;午夜醒來,喜歡靜心聆聽鐘表的擺動,很有節(jié)奏,不緊不慢,跟著擺動,夜色也變得朦朧起來,變得浪漫起來,變得迷離起來;再往后,寂靜的夜,除了這樣的聲音還是這樣的聲音,便陡然升起幾分緊張,幾分恐懼,我們的時間就這樣一點點劃過,我們的生命就這樣一步步走動,不知不覺,無聲無息,可曾留下什么?可曾銘記什么?可曾鐫刻什么?于是,自那以后,鐘表便離臥室遠了,自欺欺人罷了。
……
要什么禮物?沒什么特別的期待,沒什么特別的想要,平淡而又平淡,平靜而又平靜。
想要的時候錯過了,即使再有已斷然沒了最初的心動,那份喜歡已經被打了幾分的折扣;
想要的時候得不到,縱使日后再有幾倍怕再難找回當初的那份渴望、期待和心心相念;
想要的時候給錯了,違心感謝語言寡淡神情寡淡連眼神也寡淡得沒了一絲的水分;
想要的時候不能要,瞥眼瞄去暗揣心中細細勾勒描畫濃墨重彩遠遠勝于得到的感覺??!
還是什么都不要吧,如常的一天,如常的我,如常的心情如常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