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勸學原文及翻譯篇一
(一)課文的文言基礎知識(師生交流討論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
1、文言實詞
2、文言虛詞
(1)“于”的三種用法:
①相當于“從”,如“取之于藍”的“于”;
②表示比較,如“青于藍”的“于”;
③表示動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者”的兩種用法:
①相當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結果,以示將有所解釋,如“不復挺者”的“者”。
(3)“而”的四種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無過”);②表修飾(“終日而思”);
③表轉(zhuǎn)折(“而致千里”);④表順接(“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文言句式(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等)
4、課文中哪些說法你覺得不夠嚴謹?shù)模?/p>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則知明而行無大過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當,這些只是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用心專一、用心浮躁”關系不大。
(二)課文行文思路
老師這里還有幾個疑點,請大家討論。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那么
1、就議論這點而言,文章的論點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論點“學不可以已”)
2、這個論點是兩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來是否還有生命力?(學習改變命運、終身學習)
3、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論證自己的論點的?(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
4、荀子看來,學習的意義是什么?(改變自己、提高自己)
學習有什么作用?(彌補不足)
學習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積累)
學習應該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堅持、專一)
5、就散文這點而言,它的文學性體現(xiàn)在哪里?(作者通過二十個比喻來說明道理,以喻代議,寓議于喻)
6、誰來總結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從學習的意義上論證(5個比喻)
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從學習的作用上論證(5個比喻)
從學習的態(tài)度上論證(10個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