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一
張超,男,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zhàn)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fā)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zhàn)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此前,張超是“??招l(wèi)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yōu)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shù)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qū)離外軍飛機。
感動中國讓我明白生活就是幸福,人要堅持的活下去!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二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時代楷模張玉滾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收聽收看,大家反響強烈,紛紛表示,一定要見賢思齊,在奮進新時代中作表率、當先鋒。
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當扎根深山十八載,愿做大山深處一顆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山區(qū)孩子們求學道路的張玉滾老師走上頒獎臺時,現(xiàn)場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張玉滾不僅是河南的驕傲,更是南陽的出彩。張玉滾的精神已成為方城教師隊伍愛崗敬業(yè)的一種新動力。
觀看后,老師們紛紛表示:今天晚上再次聆聽張玉滾老師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副扁擔。在大山深處,他肩上的扁擔,挑起的是希望,腳下的山路印滿的是擔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學習張老師的這種春蠶、蠟炬的精神,把張老師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玉滾老師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區(qū)教育發(fā)展,堅守擔當、甘于犧牲的精神再次感動著每一個人。清華園學校校長楊道權說,張玉滾同志除了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感動人以外,他在的鄉(xiāng)村教學實踐中,還摸索出一套科學、務實、管用的教學方法,更是令人敬佩?!皭凼堑慕逃?,我覺得張校長就是在用愛來做教育,用對孩子們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來撐起黑虎廟的明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共同把我們的教育辦好?!?/p>
看2019感動中國有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感動中國”20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首播,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教師張玉滾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這是“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舉辦來,第16位河南人獲此殊榮。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xiāng)的未來;板凳寬寬,穩(wěn)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zhí)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他是張玉滾,是培養(yǎng)出22名大學生的山村教師。
“今天我愿做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來照亮孩子們的前程,希望孩子們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睘榱烁淖兩嚼锿薜拿\,張玉滾一干就是17年。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當?shù)厝税阉氖论E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shù)人。
鄉(xiāng)村教師,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經(jīng)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有一顆甘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終,向張玉滾老師致敬。
2019感動中國的心得體會
2018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昨晚已經(jīng)落下帷幕,在這十個人物中有為了保戰(zhàn)友而讓自己受傷的軍人戰(zhàn)士杜富國;有見義勇為而身受17刀的雞蛋老板呂保民;有獨留孤島獨守32年的普通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有為了保留西藏各種植物種子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而最后意外身亡的復旦大學教授鐘楊;有自己面臨生命,為了全機120多條人命而沉著迫降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還有許多許多。
但是這些人中讓我感動的還是獨守鄉(xiāng)村小學18年的將近不惑之年的校長張玉滾。為了能夠讓村里孩子不輟學,他接過老校長的傳家寶——扁擔,用這根扁擔寒來暑往從需要走12小時才能到達的鄉(xiāng)鎮(zhèn)上給孩子們買書,也因為妻子帶著九個月女兒前往鎮(zhèn)上買書給新來的學生,他九個月女兒因車禍永遠離開了他們。他一個人幾乎承擔著所有科目的教學,但他還是沒有離開鄉(xiāng)村,讓更多的孩子走出鄉(xiāng)村,讓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
當我們在埋怨孩子不好管時;當我們在埋怨待遇低時;當我們在埋怨教育大環(huán)境不好時;我們可以想想這個樸實的鄉(xiāng)村教師,他通過改變自己,來慢慢的改變環(huán)境,最后改變許多農(nóng)村娃的命運。
記得曾看過一個故事,有個人在他青年時他想改變世界,等到他暮年時,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世界,他想改變國家,等到他老年時,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國家,他想改變他的家庭,等到他行將就木時,他發(fā)現(xiàn)他無法改變他的家庭。他想如果他一開始就改變自己,可以會影響到他的家庭,在他家人幫助下可能改變國家,說不定還能改變?nèi)澜缒?
是啊,張老師就是從改變自己開始,慢慢影響到了他人,我們也時刻記住,我們可能改變不了他人,我們可能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作為老師的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我開始改變自己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可能又會是另一番天地。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三
7月27日,全國“時代楷?!?、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執(zhí)勤期間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終年59歲。王繼才同志雖然去世,但他那愛國奉獻精神,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通過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讓我們認識到先進典型人物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他的先進事跡表現(xiàn)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扎根基層、履職盡責的高尚品德,滿懷激情、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鈣”足才能腰桿硬。王繼才把感黨恩、聽黨話、路黨走,作為自己一生的堅守,無論身處逆境順境,無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始終做到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我們作為組工干部,更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堅守理想信念精神,持續(xù)加強黨性學習,不斷增強黨性修養(yǎng),補足理想信念精神之“鈣”。
開山島作為國防重要崗位,王繼才夫婦二人用一輩子扎根于此,用生命詮釋了履職盡責的高尚品德。作為組工干部,也應學習其精神,從基層中來、到基層中去,將黨的政策、方針帶到基層,立足本職、愛崗敬業(yè),做盡職盡責的典范。
王繼才夫婦在軍事要塞連云港的右翼前哨陣地一守就是28年,這體現(xiàn)的是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精神,是我們基層組工干部的價值追求??倳浿赋觯骸案刹烤鸵袚?,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蓖趵^才同志的可貴之處,就是沒有“守島不易”的抱怨,勇于開拓,積極進取。作為組工干部更應有“在位有為”的擔當,心中有責,不辱使命;應滿懷激情、主動沉下身子,樹立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四
一位名叫張玉滾的80后鄉(xiāng)村教師帶著他淳樸真摯的笑容,在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讓人印象深刻,堪稱時代楷模。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時代楷模張玉滾感動中國20xx十大人物觀后感
心得體會
。《河南日報》一版頭題刊發(fā)了長篇人物通訊《大山深處播火人》,一位名叫張玉滾的80后鄉(xiāng)村教師帶著他淳樸真摯的笑容,給廣大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事跡更是被廣泛稱贊,非常值得我們歌頌、學習和銘記——他擇一事、終一生,扎根深山艱苦奮斗20xx年,一心一意為山區(qū)教育事業(yè)做貢獻,為山區(qū)孩子們點亮了前進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今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張玉滾,是河南省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扎根黑虎廟小學20xx年之久。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他始終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張玉滾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他說,自己愿意做那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愿守住村里孩子一個個可愛的笑臉,守住這片希望之花,努力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有他在,村里沒有一個孩子失學。
20xx年畢業(yè)后,張玉滾便回到家鄉(xiāng)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任教,從代課老師開始做起,20xx年轉(zhuǎn)為正式在編的人民教師后依然堅守崗位,20xx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甘守清貧,無私奉獻。張玉滾曾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眾多榮譽稱號和“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學生面前教育他們一個人的追求應當是什么、在廣大群眾面前展示自己時時刻刻心里裝著學生、事事為學生著想,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新時代“四有”教師的模范,是共產(chǎn)黨員的標桿,是出彩河南人的優(yōu)秀代表。
正是因為張玉滾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獲獎無數(shù)、身懷乾坤,卻從不曾想過離開自己平凡的崗位。選擇扎根偏僻山村,矢志不渝奮斗在基層教育一線,正是選擇了做真正有意義、有正能量的事——把希望的種子埋在土壤中最深的地方,沒有陽光的照射,那他就是光,是照亮山村學生走出大山的希望之光!
當我得知,今年9月,遠在江蘇師范大學求學的王克翠同學專門在黑虎廟小學建校60周年活動時趕了回來,面對張玉滾校長,她表示“在黑虎廟小學上學是我的榮幸?!蹦且豢蹋瑥堄駶L雙眼濕潤,他覺得這些年吃的苦,值了!我的心里也有很大的觸動,簡單的“榮幸”二字,包含著多少同學們對張玉滾校長、對黑虎廟小學的感謝,又蘊藏著多少黑虎廟小學教師們的辛勤付出!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正在努力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如今年輕一代的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是共產(chǎn)黨的后備力量、是祖國的希望。而張玉滾的事跡無疑是一份傳播正能量的強心劑,讓我明白這社會上堅守自己內(nèi)心、默默奉獻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們的付出總有一天會被大家看到、被認可,同時更深刻的感悟到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的道理。我深深感悟到,要始終明確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大,要始終堅定內(nèi)心信念,提高精神追求、固化理想信念,看淡外界物質(zhì)誘惑,更要相信自己對信仰的選擇,積極傳播正能量。
張玉滾說,他愿意,用知識之光、夢想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而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也能憑自己的努力,成為照亮別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亮光。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首播,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教師張玉滾當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這是“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舉辦20xx年來,第16位河南人獲此殊榮。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xiāng)的未來;板凳寬寬,穩(wěn)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zhí)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他是張玉滾,是培養(yǎng)出22名大學生的山村教師。
“今天我愿做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來照亮孩子們的前程,希望孩子們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睘榱烁淖兩嚼锿薜拿\,張玉滾一干就是20xx年。扎根黑虎廟小學20xx年,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當?shù)厝税阉氖论E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shù)人。
鄉(xiāng)村教師,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經(jīng)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有一顆甘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終,向張玉滾老師致敬。
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在張玉滾住的宿舍里,記者見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兩米長,黝黑發(fā)亮。黑虎廟小學的老教師說,這根扁擔不尋常,老校長吳龍奇挑了它幾十年。后來,老校長挑不動了,張玉滾接著挑??梢哉f,這根扁擔就是黑虎廟小學歷史的見證。
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張玉滾接過老校長的扁擔,肩不離擔,擔不離肩,風里來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別冷。山里潮氣大,遇冷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里坡,更加濕滑難行。眼看就要開學了,孩子們的書本還在高丘鎮(zhèn)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點多,張玉滾和另一名老師路喜安就扛上扁擔出發(fā)了。揣幾個涼饃,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趕到鎮(zhèn)上。向路邊人家討碗熱水吃了涼饃,他倆又趕緊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作業(yè)本往回走。
一路緊趕慢趕,晚上十點多,兩人才走到尖頂山頂。汗水在眉間結(jié)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上水泡連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放好。他們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來,干干凈凈,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從20xx年到20xx年,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寒來暑往,他的足跡早已化作一串串動人的音符,回蕩在黑虎廟的溝溝坎坎。
20xx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終于有了改變。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了摩托車、機動三輪。張玉滾也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后,他去鎮(zhèn)上給學校買米買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擔”謝幕,“小摩托”登場。“老扁擔”身上凝結(jié)的一代代山區(qū)教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也繼續(xù)在“小摩托”上傳承發(fā)揚。
“別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內(nèi)心卻有一股韌勁兒,交待啥事兒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頭老黃牛,你讓轉(zhuǎn)100圈,絕不偷奸耍滑少轉(zhuǎn)半圈?!敝侥魩?,吳龍奇深知張玉滾的秉性。
當年蓋新校,運材料格外難。正趕上農(nóng)忙季,建筑隊的民工都回家搶收搶種去了,搬磚運料就落在張玉滾他們身上。上山撬石頭,下河挖砂土,運水泥、搬磚頭、平地基……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等到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張玉滾瘦了一大圈兒。
全校75個孩子,40多個學生在校住宿。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還有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張玉滾把這些情況摸得一清二楚。誰家孩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們都在哪兒住,誰上學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記在心上。
20xx年6月的一個晚上,10點多鐘。正改作業(yè)的張玉滾接到張朋爺爺打來的電話,說孩子還沒到家。6歲的張朋是學前班的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學校6點就放學了,孩子咋還沒回去呢?張玉滾立刻和妻子打著手電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邊兒發(fā)現(xiàn)張朋靠著大石頭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張玉滾看著心疼,舍不得叫醒張朋,就俯下身子,讓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倆輪流背著張朋走了足足一個小時?!耙皇悄銈儼褜O子送回來,我這一夜都合不上眼吶!”張朋的爺爺握著張玉滾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廟村黨支部書記韓新煥告訴記者,張玉滾雖然收入微薄,但他20xx年來資助過的學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沒讓一個孩子失學。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張玉滾和其他老師的努力下,在鎮(zhèn)平縣、鎮(zhèn)兩級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黑虎廟小學頑強地“生存”著。一年一年,孩子們從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點大學,有的還讀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張玉滾任教前,黑虎廟村只有一個大學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6個大學生。
艱苦的環(huán)境,常年的操勞,張玉滾顯得比同齡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鎮(zhèn)里開會,不熟悉的人問他:“快退休了吧?”他總是呵呵一笑。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五
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故事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值得我們認真品味,值得我們?nèi)ジ形蚴裁词遣黄椒?。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感動中國2019十大人物時代楷模觀后感。
感動中國2019十大人物時代楷模觀后感四篇
感動中國2019十大人物時代楷模觀后感
7月27日,全國“時代楷模”、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執(zhí)勤期間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從1986年,王繼才接到守衛(wèi)我國“黃海前哨”開山島的任務,自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在面積不足20畝的小島上,她們幾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每一天都重復著相同的事。在開山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存放著他們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搖電話機、20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王繼才曾說過,面對每天飄揚的五星紅旗,多年的苦和痛都有了意義。如今,科技解決了用電難題,守島的日子好過了,王繼才卻離開了人世,他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永遠留在了開山島。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wèi)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用王繼才精神指引我們前行。
感動中國2019十大人物觀后感
守護孤島32年的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王繼才走了,噩耗傳來,黃海濤驚千里,黨群萬人動容。王繼才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是在深入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時代楷模,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的杰出代表。我們當以王繼才同志為標桿,學先進、學典型、學經(jīng)驗,爭做歷史的見證者、開創(chuàng)者、建設者,用奮斗繪就新時代建設新畫卷。
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一名身處國防一線的普通黨員,王繼才把32年的光陰融入在國防的沃土中,服務國防、建功國防,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兢兢業(yè)業(yè)為國防事業(yè)鞠躬盡瘁,贏得了軍地雙方的信任和愛戴。王繼才是我們身邊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各級黨組織應通過組織生活會、座談交流會、專題研討會和撰寫心得體會等多種方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對照先進典型,查找問題、查找差距,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jié)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大力弘揚奉獻精神。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王繼才一生的堅守。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以“國泰民安”為中心的工作思想,始終把奉獻舉過頭頂、把群眾裝在心中,贏得了黨和群眾的信任、愛戴。黨員干部尤其是農(nóng)村黨員干部,要自覺以王繼才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弘揚奉獻精神作為一種政治自覺,銘刻于心,付諸行動,努力把思想統(tǒng)一到富民興業(yè)我有責、我擔當上來,進一步凝聚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不斷創(chuàng)造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
時代需要楷模,本質(zhì)上是這個時代需要更多的擔當,需要更多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shù)臅r代楷模。我們要以“時代楷?!蓖趵^才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向著新時代、新征程、新目標矢志前行,以實際行動作出更加精彩的“新時代回答”!
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心得感悟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播出。鐘揚、杜富國、呂保民、馬旭、劉傳健、其美多吉、王繼才、王仕花、張渠偉、張玉滾、程開甲等11位候選人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這些名字,著實普通,卻又不平凡。
鐘揚,“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他長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zhì)庫收集了數(shù)千萬顆植物種子;他援藏16年,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qū),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yī)院,但他都沒有停下工作。
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去年10月中旬,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對戰(zhàn)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zhàn)友安然。
馬旭,“生活節(jié)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2018年,她向家鄉(xiāng)木蘭縣教育局捐贈1000萬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筆巨款是馬旭與丈夫一分一毫幾十年積累而來。他們至今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里。
程開甲,“兩彈一星功勛”,他從1963年至1985年,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為開創(chuàng)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還有“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建、“雪域油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守島衛(wèi)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等等。
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工匠精神”熱愛著自己的工作。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堅持著自己的“信念”。
時代楷模2019觀后心得體會范文
“感動中國”節(jié)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盡管他們崗位不同、經(jīng)歷不同、事跡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著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xiàn)出的忠誠、敬業(yè)、擔當、奉獻、大愛等優(yōu)秀品質(zhì),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里?!案袆又袊比宋镏小皟蓮椧恍恰惫壮涕_甲,放棄國外優(yōu)厚條件,為開創(chuàng)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shù)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援藏16年,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zhì)庫收集了數(shù)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斗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 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yè)孕育事業(yè),事業(yè)高于職業(yè),只有把職業(yè)當事業(yè)來對待,才會激發(fā)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衛(wèi)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從未發(fā)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臺的鄉(xiāng)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從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yè)當成一種事業(yè),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yè)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干苦干,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 篇章。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xiàn)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zhàn)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群眾生命財產(chǎn)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沖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yǎng)、激發(fā)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fā)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六
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在張玉滾住的宿舍里,記者見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兩米長,黝黑發(fā)亮。黑虎廟小學的老教師說,這根扁擔不尋常,老校長吳龍奇挑了它幾十年。后來,老校長挑不動了,張玉滾接著挑。可以說,這根扁擔就是黑虎廟小學歷史的見證。
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張玉滾接過老校長的扁擔,肩不離擔,擔不離肩,風里來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別冷。山里潮氣大,遇冷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里坡,更加濕滑難行。眼看就要開學了,孩子們的書本還在高丘鎮(zhèn)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點多,張玉滾和另一名老師路喜安就扛上扁擔出發(fā)了。揣幾個涼饃,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趕到鎮(zhèn)上。向路邊人家討碗熱水吃了涼饃,他倆又趕緊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作業(yè)本往回走。
一路緊趕慢趕,晚上十點多,兩人才走到尖頂山頂。汗水在眉間結(jié)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上水泡連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放好。他們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來,干干凈凈,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從20xx年到20xx年,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寒來暑往,他的足跡早已化作一串串動人的音符,回蕩在黑虎廟的溝溝坎坎。
20xx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終于有了改變。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了摩托車、機動三輪。張玉滾也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后,他去鎮(zhèn)上給學校買米買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擔”謝幕,“小摩托”登場?!袄媳鈸鄙砩夏Y(jié)的一代代山區(qū)教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也繼續(xù)在“小摩托”上傳承發(fā)揚。
“別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內(nèi)心卻有一股韌勁兒,交待啥事兒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頭老黃牛,你讓轉(zhuǎn)100圈,絕不偷奸?;俎D(zhuǎn)半圈?!敝侥魩?,吳龍奇深知張玉滾的秉性。
當年蓋新校,運材料格外難。正趕上農(nóng)忙季,建筑隊的民工都回家搶收搶種去了,搬磚運料就落在張玉滾他們身上。上山撬石頭,下河挖砂土,運水泥、搬磚頭、平地基……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等到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張玉滾瘦了一大圈兒。
全校75個孩子,40多個學生在校住宿。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還有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張玉滾把這些情況摸得一清二楚。誰家孩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們都在哪兒住,誰上學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記在心上。
20xx年6月的一個晚上,10點多鐘。正改作業(yè)的張玉滾接到張朋爺爺打來的電話,說孩子還沒到家。6歲的張朋是學前班的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學校6點就放學了,孩子咋還沒回去呢?張玉滾立刻和妻子打著手電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邊兒發(fā)現(xiàn)張朋靠著大石頭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睆堄駶L看著心疼,舍不得叫醒張朋,就俯下身子,讓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倆輪流背著張朋走了足足一個小時?!耙皇悄銈儼褜O子送回來,我這一夜都合不上眼吶!”張朋的爺爺握著張玉滾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廟村黨支部書記韓新煥告訴記者,張玉滾雖然收入微薄,但他20xx年來資助過的學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沒讓一個孩子失學。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張玉滾和其他老師的努力下,在鎮(zhèn)平縣、鎮(zhèn)兩級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黑虎廟小學頑強地“生存”著。一年一年,孩子們從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點大學,有的還讀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張玉滾任教前,黑虎廟村只有一個大學生,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6個大學生。
艱苦的環(huán)境,常年的操勞,張玉滾顯得比同齡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鎮(zhèn)里開會,不熟悉的人問他:“快退休了吧?”他總是呵呵一笑。
“張玉滾同志扎根鄉(xiāng)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高貴師德、師魂的力量,他的故事直抵人心、感人至深,當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實至名歸。”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鄭邦山說,在我省160余萬人民教師隊伍中,不乏張玉滾、李芳式的好老師,全省教育系統(tǒng)將繼續(xù)全面深化師德師風建設,健全完善教師管理機制,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yè)。
鄭州經(jīng)開區(qū)教文體局黨委書記、局長關希哲說,張玉滾老師為大山深處的孩子們點燃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是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杰出代表;我們要用他的感人事跡激勵全區(qū)教育工作者,圍繞發(fā)展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張玉滾校長扎根深山,為師為父,用行動和愛為孩子點亮求學道路,是校長、老師的榜樣。”鄭州市緯五路二小校長焦憬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工作崗位、樹立堅定信仰,牢記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貢獻。
許昌市襄城縣屈莊中心小學老師周旭丹說,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我要學習張玉滾老師高尚師德,學習他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擔當,學習他不忘初心的堅守,學習他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懷,為鄉(xiāng)村的孩子帶去改變命運的希望。
河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師范方向的大四在校生王亞倩說,張玉滾老師的先進事跡深深觸動了我,他用微薄的工資資助學生,他不斷學習,將自己打造成全能型老師……作為一個即將踏入社會的“準人民教師”,我將堅定理想信念,積極主動學習,爭做像張玉滾、李芳一樣的好老師。
近期,銷售分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觀看張玉滾先進事跡記錄片后,對我內(nèi)心巨大的觸動,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心酸。
位于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有一所黑虎廟小學,這里地處深山區(qū),海拔1300米,這里有著17間土坯房教室,沒有公路的村子,運輸東西都靠人力肩挑扁擔。當老校長吳龍奇臨退休前找到他的學生——張玉滾時,他才21歲,由于沒有教師編制,只能做一名代課老師,工資也只有80塊錢。但如果不答應老校長的請求,將會有一百多個孩子面臨輟學,而面對當時這樣一個爛攤子,張玉滾老師從鎮(zhèn)上挑來了學生的教材和學習用品,毫無怨言地當起了全科教師,因為所有的代課老師卻始終是同一個人。作為這所小學的校長,他把青春最美好的十七年奉獻給了黑虎廟小學,他是“深山里的教育播火人”, 照亮了山區(qū)農(nóng)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時隔多年,張玉滾的學生再次見到老師時,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啊!這樣誠實質(zhì)樸的人民教師,他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祖國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他詮釋了新時期師德的內(nèi)涵,他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讓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正是張玉滾老師一生的真實寫照!他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時代楷模張玉滾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收聽收看,大家反響強烈,紛紛表示,一定要見賢思齊,在奮進新時代中作表率、當先鋒。
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當扎根深山十八載,愿做大山深處一顆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山區(qū)孩子們求學道路的張玉滾老師走上頒獎臺時,現(xiàn)場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張玉滾不僅是河南的驕傲,更是南陽的出彩。張玉滾的精神已成為方城教師隊伍愛崗敬業(yè)的一種新動力。
觀看后,老師們紛紛表示:今天晚上再次聆聽張玉滾老師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副扁擔。在大山深處,他肩上的扁擔,挑起的是希望,腳下的山路印滿的是擔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學習張老師的這種春蠶、蠟炬的精神,把張老師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玉滾老師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區(qū)教育發(fā)展,堅守擔當、甘于犧牲的精神再次感動著每一個人。清華園學校校長楊道權說,張玉滾同志除了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感動人以外,他在20xx年的鄉(xiāng)村教學實踐中,還摸索出一套科學、務實、管用的教學方法,更是令人敬佩?!皭凼亲詈玫慕逃矣X得張校長就是在用愛來做教育,用對孩子們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來撐起黑虎廟的明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共同把我們的教育辦好?!?/p>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七
“感動中國”節(jié)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盡管他們崗位不同、經(jīng)歷不同、事跡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著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xiàn)出的忠誠、敬業(yè)、擔當、奉獻、大愛等優(yōu)秀品質(zhì),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里?!案袆又袊比宋镏小皟蓮椧恍恰惫壮涕_甲,放棄國外優(yōu)厚條件,為開創(chuàng)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shù)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援藏,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zhì)庫收集了數(shù)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斗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 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yè)孕育事業(yè),事業(yè)高于職業(yè),只有把職業(yè)當事業(yè)來對待,才會激發(fā)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案袆又袊比宋镏惺貚u衛(wèi)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從未發(fā)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臺的鄉(xiāng)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從教,一干就是,把青春奉獻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yè)當成一種事業(yè),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yè)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干苦干,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 篇章。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xiàn)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案袆又袊比宋镏胁晃窢奚呐爬讘?zhàn)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群眾生命財產(chǎn)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沖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yǎng)、激發(fā)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fā)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王繼才心得體會
7月27日,全國“時代楷模”、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執(zhí)勤期間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從1986年,王繼才接到守衛(wèi)我國“黃海前哨”開山島的任務,自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在面積不足20畝的小島上,她們幾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每一天都重復著相同的事。在開山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存放著他們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搖電話機、20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王繼才曾說過,面對每天飄揚的五星紅旗,多年的苦和痛都有了意義。如今,科技解決了用電難題,守島的日子好過了,王繼才卻離開了人世,他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永遠留在了開山島。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wèi)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用王繼才精神指引我們前行。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八
時代楷模2019張玉滾心得體會怎么寫
近期,銷售分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觀看張玉滾先進事跡記錄片后,對我內(nèi)心巨大的觸動,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心酸。
位于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有一所黑虎廟小學,這里地處深山區(qū),海拔1300米,這里有著17間土坯房教室,沒有公路的村子,運輸東西都靠人力肩挑扁擔。當老校長吳龍奇臨退休前找到他的學生——張玉滾時,他才21歲,由于沒有教師編制,只能做一名代課老師,工資也只有80塊錢。但如果不答應老校長的請求,將會有一百多個孩子面臨輟學,而面對當時這樣一個爛攤子,張玉滾老師從鎮(zhèn)上挑來了學生的教材和學習用品,毫無怨言地當起了全科教師,因為所有的代課老師卻始終是同一個人。作為這所小學的校長,他把青春最美好的十七年奉獻給了黑虎廟小學,他是“深山里的教育播火人”,照亮了山區(qū)農(nóng)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時隔多年,張玉滾的學生再次見到老師時,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啊!這樣誠實質(zhì)樸的人民教師,他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祖國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他詮釋了新時期師德的內(nèi)涵,他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讓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正是張玉滾老師一生的真實寫照!他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
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河南日報》一版頭題刊發(fā)了長篇人物通訊《大山深處播火人》,一位名叫張玉滾的80后鄉(xiāng)村教師帶著他淳樸真摯的笑容,給廣大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事跡更是被廣泛稱贊,非常值得我們歌頌、學習和銘記——他擇一事、終一生,扎根深山艱苦奮斗,一心一意為山區(qū)教育事業(yè)做貢獻,為山區(qū)孩子們點亮了前進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今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睒s譽稱號的張玉滾,是河南省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之久。面對艱苦的環(huán)境,他始終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張玉滾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他說,自己愿意做那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愿守住村里孩子一個個可愛的笑臉,守住這片希望之花,努力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有他在,村里沒有一個孩子失學。
畢業(yè)后,張玉滾便回到家鄉(xiāng)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任教,從代課老師開始做起,轉(zhuǎn)為正式在編的人民教師后依然堅守崗位,17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甘守清貧,無私奉獻。張玉滾曾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眾多榮譽稱號和“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學生面前教育他們一個人的追求應當是什么、在廣大群眾面前展示自己時時刻刻心里裝著學生、事事為學生著想,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新時代“四有”教師的模范,是共產(chǎn)黨員的標桿,是出彩河南人的優(yōu)秀代表。
正是因為張玉滾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獲獎無數(shù)、身懷乾坤,卻從不曾想過離開自己平凡的崗位。選擇扎根偏僻山村,矢志不渝奮斗在基層教育一線,正是選擇了做真正有意義、有正能量的事——把希望的種子埋在土壤中最深的地方,沒有陽光的照射,那他就是光,是照亮山村學生走出大山的希望之光!
當我得知,今年9月,遠在江蘇師范大學求學的王克翠同學專門在黑虎廟小學建校60周年活動時趕了回來,面對張玉滾校長,她表示“在黑虎廟小學上學是我的榮幸?!蹦且豢?,張玉滾雙眼濕潤,他覺得這些年吃的苦,值了!我的心里也有很大的觸動,簡單的“榮幸”二字,包含著多少同學們對張玉滾校長、對黑虎廟小學的感謝,又蘊藏著多少黑虎廟小學教師們的辛勤付出!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正在努力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如今年輕一代的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是共產(chǎn)黨的后備力量、是祖國的希望。而張玉滾的事跡無疑是一份傳播正能量的強心劑,讓我明白這社會上堅守自己內(nèi)心、默默奉獻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們的付出總有一天會被大家看到、被認可,同時更深刻的感悟到了“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的道理。我深深感悟到,要始終明確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大,要始終堅定內(nèi)心信念,提高精神追求、固化理想信念,看淡外界物質(zhì)誘惑,更要相信自己對信仰的選擇,積極傳播正能量。
張玉滾說,他愿意,用知識之光、夢想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而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也能憑自己的努力,成為照亮別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亮光。
時代楷模2019觀后感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fā)出動人的感動之聲?!陡袆又袊?,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候選人之一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他們的故事使我感動。
江蘇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
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首播,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教師張玉滾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這是“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舉辦17年來,第16位河南人獲此殊榮。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xiāng)的未來;板凳寬寬,穩(wěn)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zhí)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他是張玉滾,是培養(yǎng)出22名大學生的山村教師。
“今天我愿做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來照亮孩子們的前程,希望孩子們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睘榱烁淖兩嚼锿薜拿\,張玉滾一干就是17年。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當?shù)厝税阉氖论E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shù)人。
鄉(xiāng)村教師,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經(jīng)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有一顆甘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終,向張玉滾老師致敬。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九
“感動中國”節(jié)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盡管他們崗位不同、經(jīng)歷不同、事跡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著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xiàn)出的忠誠、敬業(yè)、擔當、奉獻、大愛等優(yōu)秀品質(zhì),樹立了一座座豐碑。
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里?!案袆又袊比宋镏小皟蓮椧恍恰惫壮涕_甲,放棄國外優(yōu)厚條件,為開創(chuàng)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shù)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援藏,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zhì)庫收集了數(shù)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斗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 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
職業(yè)孕育事業(yè),事業(yè)高于職業(yè),只有把職業(yè)當事業(yè)來對待,才會激發(fā)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案袆又袊比宋镏惺貚u衛(wèi)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從未發(fā)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 堅守三尺講臺的鄉(xiāng)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yè)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從教,一干就是,把青春奉獻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yè)當成一種事業(yè),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yè)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干苦干,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 篇章。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xiàn)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案袆又袊比宋镏胁晃窢奚呐爬讘?zhàn)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群眾生命財產(chǎn)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沖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yǎng)、激發(fā)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fā)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王繼才心得體會
7月27日,全國“時代楷?!?、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執(zhí)勤期間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從1986年,王繼才接到守衛(wèi)我國“黃海前哨”開山島的任務,自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yè)。在面積不足20畝的小島上,她們幾十年如一日,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每一天都重復著相同的事。在開山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存放著他們190多面被風雨撕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志、1部手搖電話機、20臺聽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王繼才曾說過,面對每天飄揚的五星紅旗,多年的苦和痛都有了意義。如今,科技解決了用電難題,守島的日子好過了,王繼才卻離開了人世,他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永遠留在了開山島。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wèi)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用王繼才精神指引我們前行。
時代楷模2019王繼才觀后感
守護孤島32年的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王繼才走了,噩耗傳來,黃海濤驚千里,黨群萬人動容。王繼才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是在深入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涌現(xiàn)出來的時代楷模,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的杰出代表。我們當以王繼才同志為標桿,學先進、學典型、學經(jīng)驗,爭做歷史的見證者、開創(chuàng)者、建設者,用奮斗繪就新時代建設新畫卷。
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一名身處國防一線的普通黨員,王繼才把32年的光陰融入在國防的沃土中,服務國防、建功國防,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兢兢業(yè)業(yè)為國防事業(yè)鞠躬盡瘁,贏得了軍地雙方的信任和愛戴。王繼才是我們身邊最生動、最鮮活的教材,各級黨組織應通過組織生活會、座談交流會、專題研討會和撰寫心得體會等多種方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對照先進典型,查找問題、查找差距,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jié)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大力弘揚奉獻精神。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是王繼才一生的堅守。他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以“國泰民安”為中心的工作思想,始終把奉獻舉過頭頂、把群眾裝在心中,贏得了黨和群眾的信任、愛戴。黨員干部尤其是農(nóng)村黨員干部,要自覺以王繼才同志為榜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弘揚奉獻精神作為一種政治自覺,銘刻于心,付諸行動,努力把思想統(tǒng)一到富民興業(yè)我有責、我擔當上來,進一步凝聚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不斷創(chuàng)造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
時代需要楷模,本質(zhì)上是這個時代需要更多的擔當,需要更多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shù)臅r代楷模。我們要以“時代楷?!蓖趵^才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向著新時代、新征程、新目標矢志前行,以實際行動作出更加精彩的“新時代回答”!
時代楷模十大人物事跡篇十
近期,銷售分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觀看張玉滾先進事跡記錄片后,對我內(nèi)心巨大的觸動,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心酸。
位于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有一所黑虎廟小學,這里地處深山區(qū),海拔1300米,這里有著17間土坯房教室,沒有公路的村子,運輸東西都靠人力肩挑扁擔。當老校長吳龍奇臨退休前找到他的學生——張玉滾時,他才21歲,由于沒有教師編制,只能做一名代課老師,工資也只有80塊錢。但如果不答應老校長的請求,將會有一百多個孩子面臨輟學,而面對當時這樣一個爛攤子,張玉滾老師從鎮(zhèn)上挑來了學生的教材和學習用品,毫無怨言地當起了全科教師,因為所有的代課老師卻始終是同一個人。作為這所小學的校長,他把青春最美好的十七年奉獻給了黑虎廟小學,他是“深山里的教育播火人”,照亮了山區(qū)農(nóng)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時隔多年,張玉滾的學生再次見到老師時,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啊!這樣誠實質(zhì)樸的人民教師,他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祖國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他詮釋了新時期師德的內(nèi)涵,他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讓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正是張玉滾老師一生的真實寫照!他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
時代楷模2019張玉滾心得體會
2月18日晚,《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時代楷模張玉滾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我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收聽收看,大家反響強烈,紛紛表示,一定要見賢思齊,在奮進新時代中作表率、當先鋒。
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當扎根深山十八載,愿做大山深處一顆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山區(qū)孩子們求學道路的張玉滾老師走上頒獎臺時,現(xiàn)場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張玉滾不僅是河南的驕傲,更是南陽的出彩。張玉滾的精神已成為方城教師隊伍愛崗敬業(yè)的一種新動力。
觀看后,老師們紛紛表示:今天晚上再次聆聽張玉滾老師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副扁擔。在大山深處,他肩上的扁擔,挑起的是希望,腳下的山路印滿的是擔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學習張老師的這種春蠶、蠟炬的精神,把張老師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玉滾老師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區(qū)教育發(fā)展,堅守擔當、甘于犧牲的精神再次感動著每一個人。清華園學校校長楊道權說,張玉滾同志除了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感動人以外,他在18年的鄉(xiāng)村教學實踐中,還摸索出一套科學、務實、管用的教學方法,更是令人敬佩。“愛是最好的教育,我覺得張校長就是在用愛來做教育,用對孩子們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來撐起黑虎廟的明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學習他的先進事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共同把我們的教育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