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蘇州概況導游詞(模板8篇)

2023年蘇州概況導游詞(模板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4 08:14:07
2023年蘇州概況導游詞(模板8篇)
時間:2023-10-14 08:14:07     小編:曼珠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一

中國有句古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苯裉?,我們來到了人間天堂——蘇州。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萬人,其中市區(qū)212.4萬人。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在此建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各位游客走南闖北,到過不少城市。許多城市幾乎大同小異。但是,蘇州的城市形象相當有個性。大家是否注意到蘇州民居樓房的基本色彩,一白一黑,兩種極色。為了打破這種極強的反差,有時會用上一點青灰來過渡。蘇州的城市也和園林一樣,十分素雅。

蘇州園林是蘇州的驕傲。她有許多桂冠。拙政園等四個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個園林是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典型例證。蘇州園林為什么這么多,又這么精美呢?這和中國的歷史文化及蘇州的地理、人文都有關系。我們知道,從隋朝開始,實行了科舉制度。而蘇州在隋唐時期經濟已相當發(fā)達。白居易詩中就說過,湖州殊冷僻,蘇州太繁雄,還說,杭州麗且康,蘇民富而庶。蘇州的繁榮僅次于首都長安。經濟的發(fā)達奠定了文化的發(fā)展。此后,范仲淹創(chuàng)建了宋代歷史上第一個、又是規(guī)模最大的地方府學——蘇州文廟府學。蘇州真正成了文人薈萃之地。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了科考,不論是衣錦還鄉(xiāng)還是告老隱退,他們在蘇州營造了一個與自然相融、與天地共存的生活空間。他們把文學、書畫以及對生命的理解滲透到園林中。所以,蘇州園林不只是物質空間,更是古代文化人的精神世界。

和蘇州園林密切相關的還有昆曲。昆曲產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在全世界19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中,中國唯一得此殊榮的就是昆曲。昆曲以其文雅的吐詞、柔糯的唱腔、舒緩的節(jié)奏與蘇州園林貼切地糅為一體。當昆曲在園林中響起,其悠揚回環(huán)的旋律是園林建筑節(jié)奏的最好詮釋。剛才我們講了許多關于蘇州的文化人,現(xiàn)在講講蘇州的'老百姓。蘇州的普通人也心靈手巧。說起蘇州,著名作家陸文夫用兩個字概括:精致。何以見得?先說說蘇州刺繡。蘇州農村號稱有十萬繡娘。在十萬繡娘的龐大基礎上壘起的是高高的塔尖。在全國四大名繡中,蘇州刺繡以其色澤淡雅明麗、針法細膩豐富而獨占鰲頭。傳統(tǒng)刺繡和現(xiàn)代繪畫技藝的糅合、變異使蘇州刺繡不僅僅是古老的家庭式手工業(yè),而是以蘇州刺繡研究所為龍頭、數(shù)家刺繡廠為艦隊的,既藝術又商業(yè)、生機勃發(fā)的產業(yè)大軍。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二

各位游客:

你們早上好,很高興認識你們,并由我陪同你們去我國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勝地——蘇州觀賞園林,到人間天堂去享受一天。

在車到景點之前,我先為你們介紹蘇州園林的基本情況。“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碧K州為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城市,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當然,也請你們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做一個文明游客。

我們馬上到了今日黃金游的第一站——留園。好,留園到了。留園位于蘇州市園林路。它應用了分合,明暗等對比手法。你們好好觀賞吧!

留園不留我們,那我們就去獅子林吧!獅子林到了,你們跟我來,獅子林變幻莫測,值得一覽。

穿過獅子林,出去約5千米,可見寒山寺,要不現(xiàn)在你們休息一會兒吧。說到寒山寺,你們自然會想起“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吧!因唐初有個叫寒山的和尚未在這里住過而得名?,F(xiàn)在寺內存碑一方,上刻張繼寫的《楓橋夜泊》一詩。

告別寒山寺,你們還戀戀不舍。希望它能給你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在人間天堂——蘇州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謝謝各位!愿你們旅途平安愉快,再見!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三

蘇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于長江三角中心。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擁太湖,北靠長江。由于靠近江海,處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這些都使得蘇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天寒冷潮濕,夏天濕熱多雨,春秋兩季較短。

唐詩中說: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歷史悠久的蘇州,文化內涵深厚,悠悠吳地,中華之源流。

自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在此地建造都城?!捌哐甙碎T六十坊”,周長47里,八座路城門,八座水城門,此后蘇州城址再未移動過位置,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20xx年蘇州榮獲全國首個古城旅游示范城市。顧頡剛曾說過:蘇州城之古為全國之首。

蘇州是一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也是個古典與科技交相碰撞的城市。古典的蘇州體現(xiàn)在蘇州的方方面面,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蘇州居民樓房的顏色,基本都是一白一黑,顯得對比強烈又十分淡雅。蘇州園林也同樣如此,粉墻黛瓦的建筑風格色彩,溫婉脫俗,清淡素雅,體現(xiàn)了東方造園藝術精華,所以被譽為“園林之城”。中國四大名園中拙政園和留園就占了兩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蘇州同時也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典范,周莊、同里等古鎮(zhèn)完整地保留著明清居民的古樸風貌和特色。文人價值與藝術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高速發(fā)展的蘇州城緊跟著時代的步伐,隨著工業(yè)園區(qū)的建成,帶來了巨的飛躍,傾時五年打造的軌道交通一號線已于20xx年4月28日開始運行,它是蘇州史上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建設工程,也是國內第一個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地級市。

目前,“一核四城”的城市格局已初具雛形,這是一次重大調整。蘇州不僅在招商引資方面成就驕人,gdp也位居全國前列,工業(yè)園區(qū)名列“亞洲十佳工業(yè)園”,蘇州的快速崛起成為了一個受人矚目的現(xiàn)代化制造業(yè)基地和新興科技城市。

接下來大家就跟著我一起揭開這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文明古城吧。

謝謝大家。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四

絲綢,是蘇州的又一傳統(tǒng)。蘇州一年四季出蠶繭,地區(qū)氣候濕潤、四季分明,蠶繭質量好,且絲綢工藝歷史悠久。蘇州曾有“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美名。絲綢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國三分之一。無論是質量還是數(shù)量,蘇州在全國名列前茅,稱蘇州為絲綢之鄉(xiāng)是恰如其分的。

蘇州人能干,又富裕,當然就會講究吃。蘇州菜自成一體,口味清淡,略帶甜,講究色、香、味、形。尤其船菜、小吃,新鮮、精細,品種多。蘇州人吃菜還講究時令。什么時令吃什么菜、什么魚。盡管現(xiàn)在反季菜越來越多,但時令菜仍受青睞。現(xiàn)在整個碧鳳坊也成了美食街。從嘉裕坊往南五十米是東西主干道,這里可容千人的大餐館沿街林立。再往東二百米又是一條美食街鳳凰街。這里列舉的僅僅是市中心周圍的'餐飲。除了餐館,還有茶樓、咖啡吧。難怪都市人到蘇州,都由衷地發(fā)出感慨:蘇州是“活”人的地方。的確,蘇州人活得很滋潤,很休閑,很優(yōu)雅,很文化。

蘇州還是年輕人闖蕩的地方。古城的東面和西面分別擴出了兩個大區(qū)域:中新合作工業(yè)園區(qū)和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美國《商業(yè)周刊》羅列的世界九大新興工業(yè)城市,亞洲唯一的一個是蘇州。蘇州已經成了國際投資的熱點,高新技術集中的區(qū)域。只要一走出古城,城東、城西兩大區(qū)撲面而來的是現(xiàn)代化的氣息,以及和國際接軌的城市管理。小蘇州已經發(fā)展成大蘇州,蘇州已成為最具有活力的年輕的現(xiàn)代化城市。

說到這兒,蘇州的概況要結束了,大家想想,蘇州的“蘇”繁體字怎么寫的?草字頭,一個魚,一個米,這三個字全方位地概括了蘇州的內涵——魚米之鄉(xiāng)。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五

蘇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正所謂上游天堂,下有蘇杭!讓我們通過蘇州概況導游詞,了解蘇州這個城市吧!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轄區(qū)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萬人,其中市區(qū)212.4萬人。

現(xiàn)下轄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吳江市、吳中區(qū)、相城區(qū)、平江區(qū)、滄浪區(qū)、金閶區(qū),以及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蘇州高新區(qū)。

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門——盤門就坐落在蘇州古城南面的盤門風景區(qū)。

蘇州是東方水城。

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qū)分布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

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xiàn)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

現(xiàn)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余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園、留園兩個。

拙政園、留園、環(huán)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fā)祥地。

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

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典范,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角直,吳江的同里。

這些古鎮(zhèn)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xiāng)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致力于古城的保護、開發(fā)和利用,正在恢復七里山塘原有的歷史風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

建成了戲曲、工藝、民俗、園林、蘇繡、碑刻、絲綢等12個博物館。

同時,對河道進行全面整治,開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線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貿于一體的特色街區(qū)。

到蘇州旅游,不僅可以領略吳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還可以盡情。

?

中國有句古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今天,我們來到了人間天堂——蘇州。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萬人,其中市區(qū)212.4萬人。

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在此建都。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各位游客走南闖北,到過不少城市。

許多城市幾乎大同小異。

但是,蘇州的城市形象相當有個性。

大家是否注意到蘇州民居樓房的基本色彩,一白一黑,兩種極色。

為了打破這種極強的反差,有時會用上一點青灰來過渡。

蘇州的城市也和園林一樣,十分素雅。

蘇州園林是蘇州的驕傲。

她有許多桂冠。

拙政園等四個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個園林是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典型例證。

蘇州園林為什么這么多,又這么精美呢?這和中國的歷史文化及蘇州的地理、人文都有關系。

我們知道,從隋朝開始,實行了科舉制度。

而蘇州在隋唐時期經濟已相當發(fā)達。

白居易詩中就說過,湖州殊冷僻,蘇州太繁雄,還說,杭州麗且康,蘇民富而庶。

蘇州的繁榮僅次于首都長安。

經濟的發(fā)達奠定了文化的發(fā)展。

此后,范仲淹創(chuàng)建了宋代歷史上第一個、又是規(guī)模最大的地方府學————蘇州文廟府學。

蘇州真正成了文人薈萃之地。

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了科考,不論是衣錦還鄉(xiāng)還是告老隱退,他們在蘇州營造了一個與自然相融、與天地共存的生活空間。

他們把文學、書畫以及對生命的理解滲透到園林中。

所以,蘇州園林不只是物質空間,更是古代文化人的精神世界。

和蘇州園林密切相關的還有昆曲。

昆曲產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

在全世界19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中,中國唯一得此殊榮的就是昆曲。

昆曲以其文雅的吐詞、柔糯的唱腔、舒緩的節(jié)奏與蘇州園林貼切地糅為一體。

當昆曲在園林中響起,其悠揚回環(huán)的旋律是園林建筑節(jié)奏的最好詮釋。

剛才我們講了許多關于蘇州的文化人,現(xiàn)在講講蘇州的老百姓。

蘇州的普通人也心靈手巧。

說起蘇州,著名作家陸文夫用兩個字概括:精致。

何以見得?

先說說蘇州刺繡。

蘇州農村號稱有十萬繡娘。

在十萬繡娘的龐大基礎上壘起的是高高的塔尖。

在全國四大名繡中,蘇州刺繡以其色澤淡雅明麗、針法細膩豐富而獨占鰲頭。

傳統(tǒng)刺繡和現(xiàn)代繪畫技藝的糅合、變異使蘇州刺繡不僅僅是古老

的家庭式手工業(yè),而是以蘇州刺繡研究所為龍頭、數(shù)家刺繡廠為艦隊的,既藝術又商業(yè)、生機勃發(fā)的產業(yè)大軍。

絲綢,是蘇州的又一傳統(tǒng)。

蘇州一年四季出蠶繭,地區(qū)氣候濕潤、四季分明,蠶繭質量好,且絲綢工藝歷史悠久。

蘇州曾有“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美名。

絲綢產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國三分之一。

無論是質量還是數(shù)量,蘇州在全國名列前茅,稱蘇州為絲綢之鄉(xiāng)是恰如其分的。

蘇州人能干,又富裕,當然就會講究吃。

蘇州菜自成一體,口味清淡,略帶甜,講究色、香、味、形。

尤其船菜、小吃,新鮮、精細,品種多。

蘇州人吃菜還講究時令。

什么時令吃什么菜、什么魚。

盡管現(xiàn)在反季菜越來越多,但時令菜仍受青睞。

現(xiàn)在整個碧鳳坊也成了美食街。

從嘉裕坊往南五十米是東西主干道,這里可容千人的大餐館沿街林立。

再往東二百米又是一條美食街鳳凰街。

這里列舉的僅僅是市中心周圍的餐飲。

除了餐館,還有茶樓、咖啡吧。

難怪都市人到蘇州,都由衷地發(fā)出感慨:蘇州是“活”人的地方。

的確,蘇州人活得很滋潤,很休閑,很優(yōu)雅,很文化。

蘇州還是年輕人闖蕩的地方。

古城的東面和西面分別擴出了兩個大區(qū)域:中新合作工業(yè)園區(qū)和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

美國《商業(yè)周刊》羅列的世界九大新興工業(yè)城市,亞洲唯一的一個是蘇州。

蘇州已經成了國際投資的熱點,高新技術集中的區(qū)域。

只要一走出古城,城東、城西兩大區(qū)撲面而來的是現(xiàn)代化的氣息,以及和國際接軌的城市管理。

小蘇州已經發(fā)展成大蘇州,蘇州已成為最具有活力的年輕的現(xiàn)代化城市。

說到這兒,蘇州的概況要結束了,大家想想,蘇州的“蘇”繁體字怎么寫的?草字頭,一個魚,一個米,這三個字全方位地概括了蘇州的內涵——魚米之鄉(xiāng)。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金融和貿易中心上 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轄區(qū)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1650平方公里。

2009年全市戶籍總人口達826萬人,其中市區(qū)戶籍人 口238.21萬人。

暫住登記人口586萬。

蘇州下轄7個市轄區(qū)、代管5個縣級市。

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吳江市、吳中區(qū)、相城區(qū)、平江區(qū)、 滄浪區(qū)、金閶區(qū),以及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蘇州高新區(qū)。

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xiāng)”、 “絲綢之府”,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水網密布。

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 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蘇州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 全國重點環(huán)境保護城市之一。

蘇州是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yè)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 術、教育和交通中心。

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境內文物古跡有 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門——盤門就坐落在蘇州古城南面的盤門風景區(qū)。

蘇州是東方水城。

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qū)分布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fā)祥地。

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

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 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典范,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甪直,吳江的同里。

這些古鎮(zhèn)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xiāng)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

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xiàn)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

現(xiàn)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余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 園、留園兩個。

拙政園、留園、環(huán)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可能有的游 客會問,為什么蘇州會集中了這么多私家園林?蘇州盛出狀元,從唐至清1300多年時間里,蘇州共出過文狀元55名,武狀元5名,其中連中三元的有1人,連 中二元的有8人,蘇州歸氏家族,自唐懿宗至唐哀宗短短36年間,一家就出了5名狀元,人稱天下狀元第一家。

這些狀元從朝廷上退下來以后,就會回到家鄉(xiāng)建造 一座私家園林,為了避免以前政敵的騷擾,這些園林大多數(shù)都會建造在深巷中。

代表著一種隱退的文化。

還有一些外鄉(xiāng)人來到蘇州后,因留戀蘇州的美景,就把蘇州 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造宅定居了下來。

從造園條件來看,蘇州四季分明,植物種類繁多,具備了造園的自然條件,此外蘇州靠近太湖,太湖盛產太湖石,堆疊假山 也十分方便。

這么多因素綜合起來,蘇州成為園林城市是歷史的必然。

蘇州最著名的園林當數(shù)拙政園,該園是明監(jiān)察御史王獻臣被罷官后所造,設計者是大名鼎鼎的 文徵明,文徵明詩書畫三絕,但懷才不遇。

為王獻臣設計園林還是生平第一次,據(jù)文徵明《王氏拙政園》記載,該園地勢低洼,造園條件很不理想。

但“能者無所不 能”的文徵明因地制宜,以水造景,錯落有致的布置了31個景點。

把拙政園建造成了一個水面占全園面積三分之一的水景園。

是江南園林中的一座里程碑。

此后拙 政園在太平天國時期曾作為忠王李秀成辦公所在地,歷經三十多位園主,變更頻繁也是蘇州私家園林中絕無僅有的。

蘇州菜是比較甜的,就像四川菜無辣不成菜,蘇州菜幾乎是無糖不成菜。

很多外地人都很難習慣這種咸中帶甜的口味。

蘇州菜對時令又是非常講究,即使是普通 人家,什么時候該吃什么東西也絕不會錯掉。

比如蘇州人吃螺絲、刀魚要在清明之前,端午的時候吃咸鴨蛋、粽子。

冬至的時候吃湯圓,羊羔。

其實這些東西平時都 有,但蘇州人認為這些東西過了季節(jié)就不好吃了。

蘇州古稱魚米之鄉(xiāng),水產資源非常豐富,因此蘇州人愛吃水產的程度也是在其他地方不多見的,說起蘇州的水產, 不能不提到螃蟹。

螃蟹以蘇州常熟的陽澄湖大閘蟹為極品,陽澄湖大閘蟹膘肥金爪青背,一碟鎮(zhèn)江陳醋,一杯菊花茶(可以和客人聊一下杭白菊),一只大閘蟹便成 了蘇州人中秋節(jié)賞月觀菊最好的菜肴。

蘇州是一個女性化的城市,之所以這么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蘇州的語言,蘇州話被稱為“吳儂軟語”,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是女孩子說起來特別好 聽,但男的說就有點娘娘腔了。

在吳方言語系中如無錫話,紹興話等都沒有蘇州話來的這么好聽。

因此很多男人都非常希望找一個蘇州女孩子做老婆,即使和她吵架 也好象是在聽音樂,實在是生活的一種享受。

蘇州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最早形成的方言,因此直到現(xiàn)在仍保留著很多古音,如蘇州人說“不”為“弗”,“不知道” 為“弗曉得”,句尾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因此喜歡讀古文的人聽到蘇州話就會有一種親切感。

在聽覺上蘇州話沒有寧波話“硬”也沒有無錫話“土”。

給 人的感覺就像在唱歌,因此蘇州話是最不適宜吵架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寧和蘇州人吵架,不和寧波人講話。

”正因為蘇州人發(fā)音特別,因此很多人學 蘇州話就會總找不到感覺。

而與蘇州相鄰的上海,因其有些發(fā)音和北方話接近,學起來就簡單了很多。

所以百分之六十的蘇州人能講一口標準的上海話,而上海人會 講蘇州話的卻不多。

蘇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還有一個小小的原因,就是蘇州出美女,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是當年越王勾踐送給吳王夫差的禮物,夫差為博美 人一笑,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蘇州的靈巖山上建造了館娃宮,以至“木塞于瀆”。

還有蘇州昆腔班的陳圓圓,吳三桂為她沖冠一怒,引清兵入關。

就連曹雪芹筆 下的林妹妹也是出生的蘇州,這些女子都可算得上傾國傾城。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六

五湖四海的游客們,歡迎來到“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

你們好,我是你們這次旅游的導游晁子凱,平常大家都叫我“晁操”。在去游覽之前,我要提醒你們:不能亂丟垃圾,因為這里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尤其是不能把垃圾扔進水里。你們想:要是每個人都亂仍垃圾,那咱們蘇州園林不就變成垃圾堆了,而且很快會變成世界最大的垃圾池。

游客們,我們現(xiàn)在到了園林的拙政園!你們別小看它,它可是與首都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并稱為四大名園。拙政園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后來明代監(jiān)察御史王成歸隱之地,取“拙者之為政”的語意為名。拙政園分東、中、西住宅三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xiàn)在布置為園林的博物館展廳。游客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走過了拙政園,接下來就到了獅子林。獅子林有六百多上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禪師維則和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為“林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獅子”因而得名。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享有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怎么樣,我講得好吧!要是講得好,就推薦你們的親戚來旅游吧,我愿意為他們當導游。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七

所謂“圣旨”,是民間對皇帝“詔書”、“封詔”的尊稱。“詔書”專指皇帝的命令文告;而“封告”就相當于現(xiàn)在組織部門的“委任狀”、“任命書”、“聘用文件”之類?!胺庠t”分“誥命”和“敕命”兩種:一品至五品授以誥命,圣旨用七彩綾;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綾。在清代,這種貴重的綾錦絲織品專門由江寧織造,我們熟知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曾任過江寧織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擔任過蘇州織造。

圣旨一般有3米至5米長,寬33厘米。為什么這樣長呢?一是內容很多,不僅有官員的職銜、勛封等項,還有該官員的事跡。除了封勛官員本人,還對其先代和妻室實行“推思封贈”,甚至延及該官員的子孫后人。二是清代圣旨用“滿漢合壁”書寫:滿文行款從左至右,漢文行款從右至左,合于中幅而書“年月日”。年月按奉旨日期書寫,上面鈐蓋“制誥之寶”也就是皇帝的“玉璽”。

為了防止圣旨的假冒偽造,古代圣旨還有它特定的防偽標志。請看這些圣旨的兩端,有兩條上下翻飛的銀龍,中間是“奉天誥命”四個氣韻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威武,又動感壯美,這就是清代圣旨的防偽標記。

從圣旨的圖案中,能看出被賜者的地位等級。五品以下的一般用祥云圖案,五品以上則為瑞鶴。

蘇州概況導游詞篇八

蘇州城市概況導游詞怎么寫?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每年都有不少的游客,所以各位導游們一定要知道蘇州城市導游詞,請看下面吧!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參觀,我姓陳,您們叫我陳導就行了。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之后介紹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和。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我國重要的歷史保護文物,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紫禁城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北極星在中天,故宮正好對著北極星,天人對應;第二種是:因為故宮是紫色的,又是禁城,所以故宮又稱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開始營造這座宮殿,到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在之后五百多年里,共有24位皇帝在這里生活居住。

紫禁城周圍有高10m的城墻和寬52m的護城河。

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占地面積達72萬?。

故宮建筑布局沿中軸線向兩側展開,宮殿建筑總面積達163,000?。

太和殿是皇上召集大臣上朝和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

自1420年建成后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看到的是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的。

太和殿建筑面積2377,相當于50個教室,高35.05m,相當于10層樓那么高,為紫禁城內規(guī)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裝飾十分豪華,殿內金磚鋪地,設有寶座。

說是金磚,可是金磚不是用金子做的,金磚是專供宮殿使用的一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產自蘇州、松江等地,選料精良,制作工藝復雜。

因其質地堅細,敲起來發(fā)出金屬般聲音,故名金磚。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

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

大家往太和殿兩側看,是不是有很多個大水缸?它是干什么的呢,對了,是滅火的。

大水缸的下面有一個凹槽,是因為冬天水會結冰,往凹槽里放火把就能不讓水結冰。

太和殿是故宮里最總要重要的宮殿,許多歷史決策都是從這里出去的。

太和殿后是中和殿,是皇上上朝前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是殿試的地方。

考試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稱為磅眼,第三名是探花。

不知皇帝端坐在上上面,考生是不是會緊張的發(fā)抖。

皇帝把殿試安排在宮殿內,可見皇帝是多莫重視殿試。

故宮后半部分是皇帝和妃子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乾清宮是后宮最大的宮殿,是皇上的寢宮。

宮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據(jù)傳皇帝把自己立的太子名字放在“正大光明”匾后,用這種方法確定皇位繼承人,減少為爭奪皇位自相慘殺。

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它是唯一一座在中軸線上的妃子的寢宮,也是距離乾清宮最近的,體現(xiàn)了皇后在后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這句話在這里得到了印證。

在坤寧宮前有個小的宮殿——交泰殿,它是皇后在千秋節(jié)日收賀禮的地方。

我們參觀的只是中軸線上的重要宮殿,中軸線的后面是御花園,兩旁還有一些宮殿,前半部分是以太和殿為中心,后半部分是一些妃子和宮女的寢宮。

現(xiàn)在解說完畢,請大家自由參觀。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轄區(qū)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萬人,其中市區(qū)212.4萬人。

現(xiàn)下轄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吳江市、吳中區(qū)、相城區(qū)、平江區(qū)、滄浪區(qū)、金閶區(qū),以及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蘇州高新區(qū)。

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

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門--盤門就坐落在蘇州古城南面的盤門風景區(qū)。

蘇州是東方水城。

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qū)分布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

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xiàn)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

現(xiàn)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余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園、留園兩個。

拙政園、留園、環(huán)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fā)祥地。

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

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典范,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角直,吳江的同里。

這些古鎮(zhèn)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xiāng)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致力于古城的保護、開發(fā)和利用,正在恢復七里山塘原有的歷史風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

建成了戲曲、工藝、民俗、園林、蘇繡、碑刻、絲綢等12個博物館。

同時,對河道進行全面整治,開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線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貿于一體的特色街區(qū)。

到蘇州旅游,不僅可以領略吳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還可以盡情。

蘇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

它的歷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

說起蘇州城市的特色,基本可以,概況括為“三位一體”,即:古城、水鄉(xiāng)、園林城市,因而自古以來就有“東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園”的美譽。

正說著,蘇州已經到了,我們的第一站是虎丘。

“七里山堂到虎丘”。

經過熱鬧的山塘街我們來到虎丘的山門海涌橋。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景區(qū)方圓230來畝,最高處海拔僅34米。

然而,在這里大大小小分布著50多個景觀呢!

進入山門,正前方的那座虎丘塔已經進入我們的眼簾,那就是虎尾了。

踏上山道,進入景區(qū)我們游覽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景點。

這條長約數(shù)十米的山道,點綴著憨憨泉、試劍石、枕頭思、仙桃石以及真娘墓等名勝古跡,著你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穿過一個圓洞門,我們來到了虎丘最美麗的地方——劍池。

這里四周石壁合抱,有一種形式奇險,氣象蕭森的感覺。

狹長形的水池,南稍寬而北微窄,狀如寶劍,池水清澈甘冽,唐朝時曾被品為“天下第五泉”。

峭壁前,有摩崖石刻“風壑云泉”4字,右壁上有“劍池”兩個篆體大字,相傳是書圣王羲之的筆跡。

過雙橋往西,再經雪浪亭北上,來到虎丘塔前。

只見虎丘雄踞塔園中央,塔身顯得有點蒼老班駁,但依然矯健挺拔,姿色迷人。

眾所周知,意大利有座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虎丘塔要比比薩斜塔早建400多年,所以虎丘塔有被稱為“東方斜塔”。

不知不覺一天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該回家了。

在車上我想虎丘不但有山的風骨,也有水的柔姿。

最后,我想借用古人的兩句詩來評價我們今天的虎丘之行:平生游覽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