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一
汶川地震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不僅給四川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也給整個國家?guī)砹苏鸷场H缃?,我們紀念汶川地震已經(jīng)過去了多年,回顧這場災難,我們不僅要緬懷受難者,更要從中汲取教訓并總結經(jīng)驗,為今后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啟示和幫助。
第二段:思考災害的可預防性
一場地震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壞和傷亡,然而,通過挖掘汶川地震的所有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跡象是可以提前預防的。例如,科學家對汶川周邊地區(qū)特殊地質條件的深入研究和預測,以及對此前微震的紀錄和數(shù)周前發(fā)生的密集地震的分析等。這些跡象若被高度重視,就能夠在地震發(fā)生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避免或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因此,這個經(jīng)驗教訓告訴我們,注重科學研究和預測,并將科學成果融入實際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段:提升社會凝聚力和防災意識
汶川地震,讓全國人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凝聚力面對災難。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人,都積極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此次地震的救災工作井井有條、有力有序,體現(xiàn)出我國應對災害的協(xié)調能力和強大的力量。然而,我們也看到在災前、災中和災后,很多人由于缺乏對地震的認知和防災意識,在救援行動中遭受了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汶川地震告訴我們,提升社會凝聚力和加強防災意識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積極參與防災知識的學習和宣傳,不僅要關注個人的安全,還要關注整個社區(qū)和國家的安全。
第四段:加強災后重建和心理疏導
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壞讓人們無法忘懷,然而,在災后的重建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希望和勇氣。通過國家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汶川地區(qū)逐漸恢復了生機,人們重新獲得了家園。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在災后重建過程中,人們所面對的心理壓力和創(chuàng)傷。大規(guī)模災害對幸存者和整個社區(qū)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因此,我們應該加強災后重建和心理疏導的工作,為災后幸存者提供心理治療和支持,使其能夠重新獲得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第五段: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防災減災
汶川地震教會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防災減災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學校和公眾都應該肩負起防災減災的責任和義務。政府應該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企事業(yè)單位應該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護,學校應該將防災教育納入課程,并進行定期演練,而公眾則需要增強自身的防災意識和應急能力。只有通過全社會共同的合作與努力,我們才能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更好地保護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
結尾
汶川地震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痛苦和損失,也引發(fā)了全國范圍內的思考和行動。通過對此次災難的反思,我們應該認識到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行動起來。只有通過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加強科學研究和預測,提升社會凝聚力和防災意識,加強災后重建和心理疏導,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災害,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紀念汶川地震,不僅是為了緬懷,更是為了我們的未來。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二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永遠記住的時刻.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摧毀了無數(shù)和平和寧靜的城鎮(zhèn),震動了大半個中國,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震驚了整個世界.那一瞬間,巴山蜀水的呻吟,祖**親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災無情人有情,在這里,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胡第一時間作出指示,溫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人民軍隊第一時間沖上前線,鋪天蓋地的祈禱祝福,心靈鼓勵,默默傳遞著整個華夏人民的溫情力量。
地震發(fā)生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人民同呼吸,共患難,他們穿行在災區(qū),決策在前線,英明指揮,鼓舞斗志,領導全黨全軍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不屈不撓;那些忘我救援的人們,激勵著經(jīng)歷災難的人。他們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頑強回報頑強,用淚水撫慰淚水,用愛心書寫愛心;“大災有大愛”的吶喊激蕩著每個人的心胸。同胞有難,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是志愿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13億中國人頃刻間匯聚起巨大愛的暖流,給受災的親人們以莫大的慰籍。
如今時隔一年,在這一年中,災區(qū)人們積極自救,社會各界人士也踴躍參與在災區(qū)恢復重建的各個領域。地震廢墟上建起新學校,寶成鐵路新109隧道災后重生。災區(qū)人民的臉上洋溢的笑容,無不顯現(xiàn)出人們對美好新家園的期盼和重建家園的堅強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汶川地震中的遇難同胞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向我們警示,必須提高防震減災的意識,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發(fā)生時,可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學校避震應注意: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今天我們進行的安全逃生演練,就是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增強學生們的安全逃生意識。
師生們,積極參加防震減災活動,是我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xiàn),提高防震防災意識是我們對自己生命負責的體現(xiàn),因此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構建和諧平安校園。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三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是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悲痛時刻,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級地震。天崩地裂的災難使得數(shù)十萬同胞的生活轉眼間改變,數(shù)以萬計的房屋被摧毀,數(shù)以萬計的同胞被掩埋廢墟之下,數(shù)以萬計的親人在生死中掙扎,數(shù)以萬計的孩子奄奄一息,無家可歸的幸存者缺吃少穿,傷病疼痛……災區(qū)的同胞們正在接受著巨大的生存考驗。這場震驚全國的大地震給災區(qū)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
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人類共同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愛才是人類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人類共同抗衡自然災難的偉大力量!災害無情人有情!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四川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以至全世界人民的情!全國各地正積極行動,關心災區(qū)群眾,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tǒng)美德,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捐物,以實際行動參與災害緊急救助和災后的重建工作。
每一筆物資、每一筆捐款,都是災區(qū)人民的一份希望!一日的工資,一天的零花錢也許微不足道,但匯聚起來將成為救災救助不可低估的力量。讓我們風雨同舟,為災區(qū)增添一份力量,奉獻一份愛心,幫助災區(qū)同胞共渡難關。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證明我們民族的意志與毅力,證明我們團結愛國的赤子之心!
同學們,這場突如其來的人間災難也同樣牽動著我們全體師生的心!災區(qū)的人民是我們的同胞,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此時此刻,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應該緊密團結在一起,心系災區(qū),積極參與到救災救援中來。上周六,我校全體師生在校長的組織下,聯(lián)起手來,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災的愛心捐助行動中,各班學生踴躍捐款,5元、10元、15元、20元……,我們?yōu)橐粋€個有愛心的孩子感動著,更讓我們感動的是_年級學生陳__,他把自己的存錢罐都抱來了,我們驚奇的不是孩子能捐贈多少,我們感動的是孩子竟然傾其所有,21.8元,那可是孩子積攢半年的零花錢呢!年紀尚小,愛心博大!我們都為之心顫,我們的眼睛濕潤了,還需要用什么華麗的語言來描述孩子對災區(qū)人民的愛心呢?這就足夠了。
同學們,不管我們以什么行動,哪怕是一聲祝福,一聲慰問,都是對災區(qū)人民的饋贈。
最后,讓我們以“珍愛生命,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回報社會”的實際行動為災區(qū)人民祈福!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四
敬愛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場地震,震撼了大地,震撼了人心。八級的大地震,一時間,死亡無數(shù)。
那一天,人們還都像往常一樣的沿者原來的軌道生活著,可是,沒有人會想到,一剎那,竟然山崩地裂,多少鮮活的生命啊,一瞬間暗淡了光彩。也許他們還是個孩子,在課堂上等待老師講述白雪公主的故事;也許他們是備考的考生,緊張的復習著,躊躇滿志;也許他們是年輕有為的青年,在社會上剛剛立足,前程似錦;也許他們是垂暮的老人,那一刻,正步履蹣跚在小巷……或者,也許他們就是剛剛出世的嬰兒,小小的心里,也許早已裝滿了對未來的期望…地震來臨時,頓時的,世界成了蠻荒,大樓頃刻倒塌,生命啊,被壓在那廢墟之下。有的人,臨危不懼,以生命保護他身旁的學生,那是最偉大的老師!有的人,失去了親人,把別人當作親人,累倒在抗震第一線上,那是最偉大的人民子弟兵!還有的人,雖死猶榮他們以集體利益為最高利益,為了更多人的生命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是最偉大的人民干部!
地震,你除了壓倒了房屋,還能壓倒什么?人民,永遠不會向你屈服!
一批批救援物資不斷往災區(qū)運送,一匹匹志愿者不斷涌現(xiàn),人們一次次獻出救援之手,一次次奉獻出自己的愛心,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無數(shù)雙手伸了出來,每個中國人都灑下心底最真誠的淚,我相信大家是被這一切震撼了——在情感日益淡薄的今朝社會,人們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深處那善良、那感恩的心,那一刻火熱的中國心!
我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因為我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句。我不能為災區(qū)人民做更多了,我只能在捐款時投入我不多的心意,在網(wǎng)上參加抗震救災的活動…更多的時候,我甚至只能在電視機前流淚,給英雄拼命鼓掌,為遇災者默默祈福。
今天,我坐在電視機前,第一次認真地觀看著新聞聯(lián)播。無數(shù)次災區(qū)鏡頭的回放,五星紅旗降半沉沉的飄揚,讓我的心里浮想聯(lián)翩,我的心情,十分復雜。是激動:我想到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心系災區(qū),盡顯中國英雄本色;是興奮:我看到我們中華民族自強的精神——這是中國富強的希望;是感慨:社會的主流總是積極的,中國人是團結的。更多的是感動吧:十三億中國人啊,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有,我想起今天那難忘的三分鐘。
當音樂開始響起,我看到老師,以及班里的每一個同學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幾乎是同時的,在刺耳的警笛拉響的一瞬間,大家同時起立,閉上眼睛,進行。警鳴聲不斷的響著,周圍靜極了,(我想這大概是我自出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如此靜的環(huán)境吧),只有警鳴聲,尖銳地叫喊著,劃破天際,似乎就要嵌進這寂靜中的無比沉痛。是的,我能感覺得到,空氣都是沉重的。我懷著無比虔誠的心,默默地感恩世界,默默地為中華祈福,為災區(qū)人民祈福,同時深深地哀悼那些在地震中離開的人。我明白了,是有一種叫做中華的力量在支撐著所有人的.心!
坐下來,才發(fā)現(xiàn)淚流滿面。是的,這是感動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
當災難降臨,中國,以他獨有的定力毅然傲立于世界。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光榮的人,不為別的,我是一個中國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五
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祭的日子。
公元2008年5月12日,注定將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汶川大地震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至今讓我們心緒難平,感動萬分。面對無數(shù)的生命被埋在廢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們對著廢墟呼喚,撕心裂肺的聲音響徹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淚,星黯云濃地含愁。全國人民舉國悼念,國旗第一次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為故去的生靈而哀鳴。
難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度災難。一幅幅畫面讓我們驚嘆萬千,一個個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一份份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下面讓我們走進地震中的幾個人物,感受他們的堅強與偉大。
一個女孩
聽啊,聽啊,在廢墟中,在瓦礫下,傳來陣陣清脆的讀書聲,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女孩,在打著手電筒忘情地讀書。她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傷痛,忘記了饑餓,用讀書聲驅趕著恐懼,與死神抗爭,同時也召喚著生的希望。廢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陽光,因為知識會帶來勇氣,文化會帶來光明。
一位戰(zhàn)士
他哭了,泣不成聲,他跪下了,大聲請求,里邊還有人,讓我再救一個人吧!因為強烈余震,傾斜的房屋即將再次倒塌,一個正在施救的戰(zhàn)士,兩眼熬得通紅,兩手磨出血泡,被強行拉了出來。在汶川大地震中,十萬大軍,有多少這樣舍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戰(zhàn)士,十萬大軍,有多少這樣柔情似水的愛心天使,他們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聽指揮,特別能忍耐,也特別有愛心。他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一名教師
人們驚呆了,在挖開的廢墟上,綿竹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下來。生前,他在用心澆灌祖國的花朵,危難之時,他又毫不猶豫地用自己并不寬厚的身軀庇護著心愛的學生。譚老師,一路走好,感謝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師德的境界,用血肉之軀把人間大愛寫到了極致。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六
20xx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個全國人民都牢記的時刻。我國四川汶川地區(qū)發(fā)生了一起8。0級的大地震。頃刻間,房屋倒成一片,人們淚流滿面。頃刻間,恐慌、悲痛編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網(wǎng),籠罩在全國人們的心頭。
這場地震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也就是這場地震,彰顯出了中國人民的堅強不屈,彰顯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的愛!
5.12日,雖然摧毀得了我們的家園,但是摧毀不了我們堅強的意志!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感人的鏡頭:那是被困80個小時以后,解放軍又成功解救出了一名女孩。另人震驚的是,這名女孩沒有昏迷,也沒有哭泣。她給了我們一抹燦爛的微笑!她說:“我沒事!”盡管她的眼里還閃爍著晶瑩的淚珠,盡管她曾與死神擦肩而過!呵,女孩,你是冬日里的一抹陽光,是暴雨過后的一株小草。給人以溫暖,給人一堅強!
5.12日,雖然扼殺得了我們的生命,但是扼殺不了我們心中的真情!
曾經(jīng)聽到過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在地震發(fā)生的時候,一名年輕的教師正在上課。當他感覺地震發(fā)生時,他沒有先逃走,教室里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呀!于是,他趕忙疏散學生。只剩下兩個孩子了,可,墻就要塌了!這位年輕的教師想也沒想,把兩個孩子緊抱在一起撲在地上。幾十個小時過去了,救援隊挖開了廢墟。年輕的老師已經(jīng)犧牲了??蓛蓚€孩子還在他的胸前,兩個孩子還沒死!可當人們試圖將孩子從老師手中拉出來時,卻怎么也拉不出來,沒辦法,尸體已經(jīng)僵硬了。當醫(yī)護人員說要把他的手鋸掉的時候,在場的人都哭了…… 呵,老師!我不想感謝你,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老師的本能,我所能做的,只有鼓勵那兩個孩子堅強地活下去!
一點兒小愛心乘以13億會變成愛的海洋,一個大困難除以13億也會變得微不足道!四川災區(qū)的人們,你們要堅強!中國人從不會在災難面前倒下!從哪兒跌倒,我們就從哪兒爬起!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七
與會代表們群力獻策,為藝術教育的普及獻計獻策。
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祈福音樂會”活動部分中,來自四川的藝術家胥鴻儀、王厚光、李家駿代表地震災區(qū)人民,與青年鋼琴演奏家沈文裕、青年古箏演奏家姜淼、音樂教育家舒澤池等同臺獻藝,以“感恩”“祈?!睘橹黝},聯(lián)袂演繹了一出感人至深的詩、音、畫結合的音樂會。
主辦方表示:通過策劃舉辦“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祈福音樂會”,不但是銘刻紀念,更是祈福追思。逝者已矣,來著可追,追思的不僅僅是過去,而包含著將來。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們從災難中感受溫暖,從無情中悟道有情,從人性中發(fā)掘大愛,揭示剖析生命真諦,體現(xiàn)升華藝術價值,使天地有情,人間有愛,社會充滿自然和諧,這將是藝術家的神圣使命。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八
汶川這個名字大家還都熟悉吧!對,就是去年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啦令世界唯以震驚的汶川里氏8。0級特大地震,就是在這次地震中體現(xiàn)啦中國的富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還體現(xiàn)出中國人民的精神—堅強不屈的精神!在這次地震中,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磨練了自己的意志!
在那次地震中我最記得的一個感人的事情汶川5·12大地震發(fā)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xiàn)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為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并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于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shù)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半的小林浩沒有驚慌的逃離,而是再次鉆到廢墟里展開了救援,經(jīng)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處受傷。爬出廢墟后,由于通訊的中斷,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聯(lián)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鎮(zhèn)滯留了兩天,2008年5月14日,他們三人同其他鄉(xiāng)親一道,經(jīng)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zhèn),轉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來到成都與堂哥匯合。2008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這里安置了所有來自災區(qū)的孤兒。小林浩到成都市兒童醫(yī)院做了身體檢查,還好并無大礙,只是一些皮外傷。2008年5月20日,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地方電視臺播出了《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采訪報導,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
汶川,這個名字將用永流傳,這個事件我們會永遠的記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奮斗!汶川將永存,汶川精神不朽,汶川抗震的精神,將用永流傳,地震災害我們會永遠的記在心上,“逝者安息,生者奮斗!
紀念汶川地震文案篇九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
廣西桂林市中考考生
20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對中國而言,是極其悲愴的時刻。8.0級的大地震發(fā)生在四川汶川,震動波及了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同時也牽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畫面讓我們流淚,一句句情深意重的安慰讓我們感動!其中,有第一時間親臨重災現(xiàn)場指揮救災的共和國總理,有奮不顧身搶救生命于危墻之下的人民子弟兵,有救死扶傷、舍小家為大家的醫(yī)療人員,有千萬顆牽掛于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動的,則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不顧自身安慰,還要解救別人的受難者。
還有我們的老師,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他們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躍成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一切為了學生”的誓言,在這生離死別的瞬間,在他們靈魂閃亮的一刻中,在億萬人默默的哀思里,他們向我們展現(xiàn)了人性中最美麗的一面。
譚千秋、連蓉、張米亞、茍曉超、杜正香、吳忠洪……讓我們記住這一串名字,同時也應該從他們身上學習一種偉大的精神。
這次的災難中,遇害者最多的就是我們的同齡學生。為他們痛惜的同時,我們更從幸存的和遇難的同齡人身上看到了希望。說到這里,我忽然想起有人曾經(jīng)說過“80”后“90”后不行了的話。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jù)的。雖然我們經(jīng)歷的沒有前輩多,但我們有著一顆熱誠的心,這顆心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它能將許多顆同樣善良的愛心凝聚在一起!所以,把祖國放心地把未來交給我們“80”“90”后吧!我們一定不會讓祖國失望的!
【名師點評】
材料翔實感人至深,敘議結合寫法多樣。
作者顯然對汶川大地震所發(fā)生的故事了解甚多,手頭掌握的材料也比較豐富,一個個典型而感人的事例,在作者筆下自由綴連,且用語得當,表達準確,例子具體,場景感人。在考場上能夠精確地列舉出如此眾多的故事,且人物事跡和人名都準確無誤,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映了作者有較強的語言駕馭能力和處理素材的能力。
表達方式上敘議結合,材料安排有詳有略,段落設置靈活多變,寫作技法熟練合理?;蛑笔阈匾埽蚪柚录g接抒情,均運用得體;字里行間更多的流露出對英雄人物和英雄壯舉的由衷的贊美之情和抑制不住的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楊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