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青山不老》讀后感字 《青山不老》讀后感字篇一
雖然這只是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想象中的場景,但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告訴我們,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設想一定會變成現(xiàn)實的。
大家可能會覺得老人夸大其辭,可是他用這樣的事實告訴我們這不是假的:種在不毛之地的3700畝林網(wǎng),7條防風帶和8條已經(jīng)綠化的溝。
20xx年,足以讓一個孩子長大成人,與他一起植樹的七位老人均已相繼過世,他活了下來,他信仰著一座座青山,一條條綠河,一個碧綠的世界。20xx年他與青山為依,以鐵鍬為伴,閑暇時只能望著大山發(fā)呆。這是怎樣的孤獨,在靜得只能聽見鳥鳴的那一刻,活下去也許要比死亡更要有勇氣。
他不可能長生不老,終有一天他會去找他已故的伙伴。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是他的樹和他的心。他用一生心血耕耘出的一片片綠色,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的。
我站在那青山上,盡情地呼吸著,眼前的綠樹好似都變成了這位老人,驕傲地佇立在大西北的土地上。
《青山不老》讀后感字 《青山不老》讀后感字篇二
讀了《青山不老》這篇文章,我為文中的老人而感動。
《青山不老》中老人為家鄉(xiāng)的青山付出了許多,老人唯一的女兒幾次讓老人去城里享清福,但老人都不答應,最終把荒山變成了美麗的綠洲。
老人不僅留下了青山,綠化了環(huán)境,最重要的是保護了環(huán)境,造福了人類。如果我們破壞環(huán)境就對不起老人了,因為老人退休了都沒有答應女兒去城里享清福,老人一定想,趁自己還活著這段時間,得多種樹,造福人類,讓家鄉(xiāng)的人們過上好日子。結果,文中的那位瘦小老頭,在65歲那年,竟和七位老漢治理這條地處祖國晉西北的大山溝,15年竟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wǎng),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p>
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我們的植樹英雄:馬永順。國家需要木材,馬永順伐樹36500棵。他為了補回這些樹,每年春季都植樹。1982年馬永順還有8000棵樹沒栽上。有人勸他:“你種那么多樹要享清福了。”但馬永順堅決不要。他堅持義務植樹40年,栽了五萬多棵樹。最后就成為一名植樹英雄。
在生活中像這樣為了保護環(huán)境,放棄享清福的人還有很多,我要像他們學習,做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我明白了要保護地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才能造福自己的子孫后代。這樣人類可以繼續(xù)住在這個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