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圓明園游玩攻略 圓明園全景沙盤模型篇一
可是就在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洗劫和焚毀,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一個奇跡就這樣消失在英法聯(lián)軍瘋狂的火燒圓明園中,那熊熊大火看著是在燃燒圓明園,實際上是在摧毀我們中國人的尊嚴(yán)。我們中國人會永遠記住這血的教訓(xùn)。
這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也提醒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好好努力,使中國越來越強。
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對圓明園進行了洗劫,因為當(dāng)時的清政府的腐敗。正當(dāng)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yīng)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yán)厲”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驚”,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zhàn)俘,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他們想通過燒毀圓明園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應(yīng)該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虜?shù)缺┬胸撠?zé)的是中國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國老百姓。報復(fù)行動的前幾天,他們命令在北京全城張貼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聯(lián)軍huo燒圓明園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詐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脫責(zé)任和懲罰;圓明園將于(1860年10月)18日被燒毀,作為對中國皇帝背信棄義的懲罰;只有清帝國政府應(yīng)該對此負責(zé),與暴行無關(guān)的百姓不必擔(dān)心受到傷害。”這只是英法聯(lián)軍的借口罷了!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軍在園內(nèi)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煙云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杰作被一齊付之一炬。
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边@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我們反對戰(zhàn)爭,我們希望和平,我們中國永遠不會像英法土匪一樣。
圓明園游玩攻略 圓明園全景沙盤模型篇二
連續(xù)三個深秋的最后一周,我都在京城。深秋的京城,香山的紅葉似火,頤和園里萬頃清波,還有長安街夜色里燈火璀璨,王府井商業(yè)街人聲鼎沸。京城自古繁華,如今又逢盛世,賓客云集也是常理。我卻是個例外,每年深秋,都到圓明園廢墟里低頭漫步,踽踽獨行。
腳下是枯黃的碎葉,踩下去就發(fā)出“嚓嚓”的響聲,腳抬起來的時候,響聲就不同了,我似乎聽到了嘆息的聲音。聲音很輕,卻又聽得分明。我停下來,凝耳細聽,聲音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索性彎下腰,撿起一枚葉片,仔細觀察它的紋路。這是一枚金黃色早落的銀杏葉片,因為大多數(shù)銀杏葉片盡管已經(jīng)變成了金黃,卻并沒有掉落,依舊在秋陽中反射著耀眼的金光。我把葉片反轉(zhuǎn)放在掌心,葉子背后的紋路清晰可見,所有的條紋從葉柄開始,便放射線一樣直抵葉緣了。這種葉兒不像梧桐和楊柳,中間有一條清晰的主脈從根到梢,貫穿始終。
我再一次低下頭,從我撿起葉片的縫隙里,看到了泥土中斜插著的一片殘存的瓦當(dāng)。把葉片交到左手,右手一用力就把瓦當(dāng)從泥土中拔了出來,突然覺得有些熟悉,仔細一想就笑了,原來這片殘瓦竟和左手里的銀杏葉片十分相似。
頭頂上似乎落下了什么,丟掉瓦片和銀杏葉,往頭上一模,竟然又是一片銀杏的葉子。抬起頭,看到一株參天入云的銀杏樹,偉岸地立在那里。秋風(fēng)吹落了一些葉兒,還有一些留在樹上,向陽的樹梢上部,竟然還有一些綠色。
我問自己,如果歷史是一株大樹,剛才丟掉的殘破的瓦片,就是它在歲月長河里抖落的葉子嗎?葉子每年都是春發(fā)秋凋的,而那些歷史中的亭臺樓閣上的紅墻碧瓦呢?跌落塵埃以后,是否也會重生呢?
腳下的瓦片未必就是圓明園盛世輝煌時的舊物,兩次罹難以后,圓明園又遭受了無數(shù)蹂躪,早已面目全非。在進行保護性搶救時,曾經(jīng)有幾個村落從這里整體搬遷,這些瓦片未必就不是尋常百姓房頂上的遺物。我想起了梁思成,想起了他為保護老北京古建筑的不懈努力和無盡遺憾。如今的京城高樓林立,卻失去了往昔的風(fēng)韻。老胡同和四合院正悄然消失,盡管沒有英法聯(lián)軍再一次點燃罪惡的火種。
我回頭望過去,逆光中正覺寺大殿的屋脊上,琉璃瓦金光閃爍。兩眼一花,似乎一道青光從眼前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