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chǔ)。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dāng)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當(dāng)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一
哲人告訴我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一旦人們飽含深情地去體驗,飽含深情地去回味,飽含摯情地去書寫,就會產(chǎn)生意長情深、文章兼美的文章。本文之所以感人,奧秘就在于此。作者以“花”喻愛人在世時的幸福時光,以“夢”喻失去愛人后的痛苦生活,以“花落”喻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形象生動,動人心弦。
人生之悲,莫過于生命至微;人生之痛,莫過于痛失親人?!笆晟纼擅C!2凰剂?,自難忘?!弊x蘇軾的《江城子》,誰能不為之神傷?讀三毛這篇浸透淚水的散文,誰能不為之動容?作者強抑悲痛,把雖然殘破卻彌足珍貴的記憶用極其樸實的文字娓娓道來,不見藻飾,不假雕琢,字字動人,句句感人。情感飽滿的文字,如幽谷般深遂,若流云樣自若。這篇文章就是如此。
至親之人辭世,確實痛苦,但若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至親人痛心,友人痛惜,是否過分?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與其若三毛一樣癡迷不解,不如學(xué)東坡先生坦言面對。“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月明風(fēng)清,風(fēng)拔心弦,人生不過一場漫長旅行,恰如飛蛾般不斷追求光與火的熱情,愿你將痛徹心扉的疼痛和厭惡世俗的無奈播種在春的泥土里,許下心愿,祈禱來年開春幸福的花季。曾經(jīng)淚水潑灑在宣紙上的墨黑畫幅,如今干漬的痕跡無法抹去,只留下潛藏在心底的痛楚。莫要一味地關(guān)注腳下的大地,更要抬頭仰望頭頂?shù)男强铡S袝r,你也需要一盞明燈,照亮你在黑暗中前行;我會給你一雙輕盈的翅膀,幫你在高遠的藍天飛升。
我們的成長歷程其實是一部永恒的情感發(fā)展史,我們或沉浸悲痛,或追求善美;是因為曾經(jīng)的回憶印刻心底,是因為我們對善美的向往和執(zhí)著。夢中的我們是愛走路的孩子,我們在夢中走過了所有書中寫到的村莊及城市,甚至花朵開遍但空無一人的龐大草原。走過我們的泱泱四季,走過我們的悲悲戚戚。
文明在山水中孕育,智慧在山水中萌芽,心靈在山水中陶養(yǎng),文化在山水中傳承。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讓我們再次走進美文,去經(jīng)歷那一次次生命的感動。
因為幸福洋溢,所以我們害怕獲得悲傷。抬起頭,掂腳尖,呼吸空氣中彌漫的幸福香氣。在這紛亂的寂寞時代,取得享受片刻寧靜與美好。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二
在腦子里總留著三毛不食人間煙火,與眾生不同的印象。于是感覺,三毛大概是孤僻的吧,是不與世隔離的吧,是傲然于世的吧?然而,讀完《夢里花落知多少》之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大錯而特錯的,她擁有那么多朋友,莫不是她的性格是隨和的吧。
她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朋友?。课靼嘌赖?,島上的,臺北的,美國的,瑞士的,非洲的……她的朋友,可真稱得上是五湖四海的了!每一個朋友都像親人一樣,思念著、牽掛著三毛。在三毛回臺北的時候,島上的人不舍,一直叮囑早些回來;臺北的朋友爭想打電話相約,每日必有應(yīng)酬。三毛回島處理房子,島上的朋友早早替也打掃了空了三年的房子,替她把車洗凈打了臘。三毛去美國學(xué)習(xí)英文,在那里跟里的每一個人都成了朋友,在她離開的時候,萬分不舍,為她辦了一場離別派對。處處是朋友,處處是真情,處處是眼淚,卻都是一份真正的牽掛,一份的摯愛!
因為三毛是灑脫的,視錢財為身外之物,慷慨送人,所以,必得許多朋友。三毛去處理島上的.房子,將家中許多收藏盡相送給朋友,物盡送于合適之人。至于房子,更是比市場半價還低的價格半賣半送給一見就有好感的一對夫妻。
而更因為三毛是重情重義的人,所以,才得許多真朋友。有一對夫妻朋友,丈夫失業(yè),老婆失明,家境窘迫。三毛,留出了自己的旅途花費之后,將錢悉數(shù)留給了他們。替朋友照看小孩子,急人所急,救人所難,正是三毛獲得那么多愛的真正原因了。
我驚嘆于三毛的出世,不為名利、金錢所困,依照自己的本心去生活??梢园炎约烘i在屋子里二人不見人,靜靜地修改一條裙子??梢噪S心四處飄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我又欽佩于三毛的入世,對父母的牽掛,讓她放棄了隨荷西而去的念頭,決然立念跟父母住在一起,做一個孝順的女兒。雖然最后仍以絲襪繞頸而亡,卻也有過與父母朝夕相處的美麗日光。所以,三毛的父親也理解三毛對生命的認識,同意她的燃燒。
三毛是一個奇女子!她的文章,每個字里都滲透著濃濃的情,濃濃的真,濃濃的奇。真想學(xué)一份三毛的灑脫。但也正是這樣,三毛于我,是一個向往的夢境!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三
“記得那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風(fēng)在樹梢鳥在叫,一不小心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p>
忘記這本書有多少次讓我淚流滿面,忘記這本書有多少次讓我開懷大笑,忘記這本書有多少次讓我在黑暗里沉默,直到下一個黎明。
閉上眼睛,那些鮮明的人物在我的腦海里洗滌,沉淪,像一顆顆小石子,投入水中,便蕩起一道道波痕,消失在水平面,在我的心里滋長,然后永恒。
書中的林嵐和聞婧本是可以呼風(fēng)喚雨的丫頭,她們正值青春年少,如花的年紀,動人的容貌,顯赫的家世,這樣的條件完全可以譜寫屬于她們自己的完美人生??墒?,就算是這樣的兩個人,她們經(jīng)歷了失戀,背叛,侮辱,訣別之后,兩顆年輕的心被糟蹋得支離破碎,鮮明的血肉夾雜著渾濁的心跳聲,黯然離開了她們原本的家。
最讓我心痛的是那個叫火柴的風(fēng)塵女子,她沒有任何的依靠,浮萍般地生活在煙花巷尾。她的工作可以用賤字來形容,可是她卻領(lǐng)導(dǎo)著一幫姐妹們在城市里打下了屬于自己的天下。她沒有文化,可是用起成語來卻如此巧妙,比起社會上那些研究文學(xué)的大學(xué)生有過之而不及,多么諷刺。她賤賤地生活,賤賤地歡笑,賤賤地幫助別人,就像她常說的一個詞,火樹銀花。她便是一個火樹銀花的女子,多么可愛。最終卻只能隔著欄桿看著窗外的浮云,自在地飄動…
有一句話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些說好一輩子在一起的人,早已散落天涯。簡單的一句,甚至不含感情色彩,可是正好讓我感覺痛痛的,帶來的破碎感覺就像魚刺卡在喉嚨口,雖然很小但令人窒息,無能為力。
那樣的社會,歌頌著神圣與純潔,卻有一雙黑暗而又蒼老的手,撥開潔白的雕飾,裸露出殘渣般的墻壁,把年輕的心跳催化變質(zhì),衰弱不堪。
當(dāng)所有的夢境都變成泡沫,飛向高遠的天空,芳香的空氣吹動和暖的風(fēng),我祈禱夢醒后的黎明一片光明,金色鋪滿干凈的大地…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四
最喜閑暇時,獨坐在飄窗上,沐浴著午后的陽光,手里捧著一本三毛的書,將城市的喧囂拋在腦后,什么也不想,只是走進三毛,走進她夢里的時代。也只有這樣,才能配得上三毛,才能配得上那些散發(fā)著魔力的書了吧。
媽媽常對我說:你還小,三毛的書總是看不懂的吧!我卻對她笑笑。其實,媽媽不明白,我現(xiàn)在看三毛,只是在追尋初看時,懵懂的那份感受。三毛是個單純的人,也許只有在最純凈的時光,我才能讀懂她。我不為看,而是為讀,這又何嘗不是一份珍貴的財富呢?
三毛的書多,每一本都帶給我如夢一般,卻真實的感受。每一本都喜歡的不得了。當(dāng)然也有最喜歡的,不外是那本連書名都盡顯詩意的《夢里花落知多少》了。
書里總是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憂傷。但這也不以為奇,三毛是失去了她的丈夫的。可令人奇怪,不,是贊嘆的,是她那份寫書的勇氣和重拾生活信心的勇敢,堅強。試問,有幾人能如三毛這般灑脫?又有幾人能夠真正學(xué)會?
至今還記得書中的一句話:結(jié)在心中
的冰天雪地頓時化作漫天杏花煙雨,寂寂,靜靜,茫茫的落了下來。這應(yīng)該是三毛醒了吧?;淙巳?,那個夢里的世界還有什么意思呢?倒不如回到現(xiàn)實中去,那么多人需要她。夢,做的似乎太久了,好在,她已經(jīng)醒來,她又變回原來的三毛了。雖然,荷西,是她永遠的不能忘卻的痛。
已經(jīng)說不出我在做什么,寫什么了。我是在感悟三毛,還是在感悟書?沒有答案。但我明白,書中的三毛是真正的三毛,這二者,融為一體了。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從三毛身上學(xué)會堅強,學(xué)會放下,學(xué)會真實嗎?我們不應(yīng)該讀懂書,讀懂書中寄托著的情,讀懂書中寄托著的,一個女人,從迷失在夢中到終于夢醒之后的悟嗎?
恍惚中,我來到一片墓園,看到一個長頭發(fā),穿著彩衣的女人。她跪坐在地上,將雙手掛在剛涂完漆的十字架上,沒有淚,臉上滿是安詳,但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輕輕說著什么
這個世界真的很奇怪,夢里夢外,總是讓人搞不懂。有的人害怕夢,有的人一度沉迷在夢里的世界??赡莻€女人,她早已看透了夢,盡管
夢里花落知多少。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五
我是喜歡三毛的,很是喜歡。
我喜歡她的個性,欣賞她的愛情,佩服她的勇氣。她一生,自殺多次,為屈辱,為愛情。她最后一次自殺終于是成功了,她撲進了死神的懷抱。也許死是她最好的作品,也許荷西的死早已帶走了她生的勇氣。也許她撒哈拉那幸福的六年預(yù)支完了她的幸福。
因為書的內(nèi)容也并不完全連貫,在我的觀感里,前面都是三毛講自己的感情,最開始幾篇小文里是對父母的愛,對朋友,對世界的愛。后面大段大段夢境和現(xiàn)實,全是圍著荷西轉(zhuǎn)的。三毛的小說,不叫小說,只能說那是對她真實生活的真情紀實。
為了三毛,荷西放棄大海,去了沙漠。他愛了她十三年。終于,三毛在惡夢醒來的深夜了,叫醒荷西,對他說出“我愛你”,說出了讓他等了十三年的話?!拔覑勰?,愛你勝于自己的生命”他們就那樣在深夜里相擁,淚濕滿頰。
可是她那癡心的丈夫還是離開了她,再他們結(jié)婚六年后離開了她,帶走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帶走了她心靈的綠洲?!奥裣氯サ?,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笔茄?,墓園了埋的不僅是荷西的軀體,更是他們的一段情。
我愛的人,不忍心留下你一個人再黑暗里,再那個地方,又到了那兒去握住你的手安睡?”這是三毛內(nèi)心最深的痛楚?!熬退隳阋殉砂坠牵允谴洪|夢里相思又相思的親人?。 闭l能夠忘記這涌自心底帶淚的聲音。
記得當(dāng)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并肩做在桃樹下,
風(fēng)在林梢,鳥兒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她何止不單純,卻也一定有自己的經(jīng)歷和磨練。但至少我相信單純的人在嚴密的邏輯思維推導(dǎo)下往往會很快的相信,而不是井井有條的拿著自己旗幟鮮明的觀點作比對。以后若有機會,要再好好讀讀三毛生平方面的書,雖然還沒開始看她的作品,卻多少有點體會到為何那么多人稱她為謎一樣的女子了。
讓我從她身上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三毛的善良,堅強。三毛本身就很強大,只是拿給大家看的,當(dāng)然也是真實的,她癡情。有時我們只是看到她我行我素而快樂從容的一面罷了,我們或許可以欣賞一個人的一個側(cè)影,卻絕不可能只拿一個平面畫卷作為立體雕塑的目標(biāo)。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六
昨天看了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本來還很喜歡他的,但是現(xiàn)在非常恨他,因為我哭的枕頭都能擠出水來,就像書里陸敘說林嵐的創(chuàng)意層出不窮像黃河泛濫似的,我的眼淚也和黃河泛濫似的。
我們,似乎也像書里寫的,我們活在夢里。它勾起了我不少回憶。
原來我和董麻,舒文,還有胡胡,那時叫個風(fēng)光,在學(xué)校走南闖北,用暴力解決一切,那時的我們,笑的多歡,笑的多純真,什么事情都大家一起扛。那時,我們覺得天,永遠是藍的,干凈的,所以我們四個都喜歡天藍色。
胡胡那時被很多男生追,我挺羨慕她的;董麻成績不是很好,但eq高的不的了,而且是日本來的,我們就一直問她日本那兒好玩嗎,還約定以后大家一定去日本看看;舒文多星座很有研究,而且懂也多;我那時和她們在一起,別人都很奇怪,因為我就是一綠葉,襯托她們的紅花,我也是一個丑小鴨,現(xiàn)在也是。
原來那么快樂,因為我們活在夢里……如今,夢,早已破碎……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現(xiàn)在早已散落天涯。
五年級畢業(yè)了,猛然間,夢醒了……董麻回日本了,舒文住在嘉定,就到那兒去讀書了,我和胡胡雖然在一個學(xué)校,可是她在總校,我在分校,因為我們不是一個班的。疏遠了,忘記了,就這樣,讓我們徹底清醒了。突然我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變的陌生了,曾經(jīng)的我們,曾經(jīng)的學(xué)校,曾經(jīng)的世界,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抬頭看看天,被白云遮著了,都是白色的了。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少張臉?
董麻這次回來了,變了,一切都變了,我變的成熟了……可是她臨走時,我問她,你什么時候再來,她說,不知道。我一聽,鼻子酸酸的,眼淚就吧嗒吧嗒流下來了。如果,一轉(zhuǎn)身,就是一世,怎么辦?和舒文打電話,她為了忙學(xué)習(xí),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變了,下次見面,我們都變成什么樣了?我們,回不到從前了……
別人活在我的故事里,我卻沒有活在別人的故事里。她們帶走了曾經(jīng)的我,所以我的生活,我的一切,都變了……我們走出了這個夢,又走進了另一個夢,不知道哪一天我們才可以真正的活在現(xiàn)實中……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七
一直都很喜歡echo的書,于是追尋她的足跡一路走來,她的喜悅,幸福,哀傷與憂愁。
曾今在高中時選修了文學(xué)賞析,想必老師也是一個三毛迷,賞析了很多她書中的精彩。于是自己也就借此機會,更深刻的去感受了三毛。一直都想看她寫的那本《夢里花落知多少》,記得當(dāng)時看到那些書中的片段時,就有一種深深的傷感襲來。每每讀到這本書中的些許文字,我就要放下書,站在窗前大口的呼吸。那種傷感讓人哭不出,愁不得,只是壓抑,壓抑,沒有爆發(fā)。
昨天開始完成我的夢想,借到那本書,進入echo的世界。第一篇文章《背影》,寫的是丈夫荷西去世以后。這一刻,我明白了為什么這本書讓我深深的憂傷卻不得化解。文章的開篇是這樣寫的:
那片墓園曾經(jīng)是荷西與我常常經(jīng)過的地方。
過去,每當(dāng)我們散步在這個新來離島上的高崗時,總喜歡俯視著那方方的純白的厚墻,看看墓園中特有的絲杉,還有那一扇古老的鑲花大鐵門。
不知為什么,總也不厭的悵望著那一片被圍起來的寂寂的土地,好似鄉(xiāng)愁般的依戀著它,而我們,是根本沒有進去過的。
當(dāng)時并不明白,不久以后,這竟是荷西要歸去的地方了。
是的,荷西是永遠睡了下去。
清晨的墓園,鳥聲如洗,有風(fēng)吹過,帶來了樹葉的清香。不遠的山坡下,看得見荷西最后工作的地方,看得見古老的小鎮(zhèn),自然也看得見那藍色的海。
總是癡癡的一直坐到黃昏,坐到幽暗的夜慢慢的給四周帶來了死亡的陰影。
也總是那個同樣的守墓人,拿著一個大銅環(huán),環(huán)上吊著一把古老的大鑰匙向我走來,低低的勸慰著:"太太,回去吧!天暗了。"
我向他道謝,默默的跟著他穿過一排又一排十字架,最后,看他鎖上了那扇分隔生死的鐵門,這才往萬家燈火的小鎮(zhèn)走去。
讀到此時,我自覺心里的傷感已是滿滿,放下手里的書,開始靜靜的坐在黑暗里,那種悲傷我便也體會的更加強烈起來。
陡然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泰戈爾所言的愛情不得,郁郁寡歡。那種生與死的距離真的是最遙遠的距離。愛的人,永遠的離開,再也沒有那些溫柔的話語在耳畔,沒有溫暖的擁抱,沒有那回眸一笑,沒有了可以任性撒嬌的懷抱,也失去了心里永遠的依賴。
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我相信靈魂是契合的,彼此都將對方視作永恒。這就是那個天使的故事吧,有了愛人你才能飛翔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八
別告訴我你沒有讀過《夢里花落知多少》,更別告訴我你讀過《夢里花落知多少》以后沒有落淚,不讀它,是一種遺憾,讀了它而不落淚者,或許可以借用評價韓愈《祭十二郎文》的一句“讀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淚者,此人非友也”,這樣的說法些許有點極端的意味,但是對于未讀郭敬明之《夢里花落知多少》者,我覺得真的有必要花費一些時間,去細細品味這篇不長的小說,感受一下里面的人生......
隨著春天又一次悄然發(fā)芽!漸懂得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漸漸明白了應(yīng)該怎么樣去把握和處理自己的感情和生活,漸漸清楚了人生其實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學(xué)會了包容和體諒,學(xué)會了忍讓和堅強,也學(xué)會了去成熟的看待這個世界。林嵐不凡脫俗,卻最終沒有逃脫命運的安排,回到了平靜的人生軌跡;聞婧熱情不羈,卻仍然被繁雜的世俗所毀滅,成了年輕的犧牲品;顧小北軟弱執(zhí)著,卻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留給了自己所有的云彩;陸敘成熟專一,卻獨自去了遙遠的天堂,把所有的遺憾和痛苦留給了自己最心愛的人。這就是《夢里花落知多少》給我們的:完美的毀滅,不完美的長久!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學(xué)會堅強!
李茉莉的陰險毀了聞婧,毀了白松,卻惟獨沒有毀了她自己,姚姍姍的自私毀掉了林嵐和小北六年的感情,自己卻活的很舒服,雖然最終小北還是離開了她。林嵐學(xué)會堅強了嗎?一定學(xué)會了!不然就辜負了陸敘和小北那么深沉的愛;聞婧學(xué)會堅強了嗎?一定也學(xué)會了!不然怎么對得起那么包容她的武長城!生存在這個世界就要面對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請不要因為害怕陰險,不要因為復(fù)雜,而隱藏自己原有的善良和純真,請不要因為也許會失敗,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只需要在紛繁的人世里學(xué)會堅強的面對就足夠!
年輕要有目標(biāo)!
李茉莉也好,白松也好從某種意義來說他們都是愛情的犧牲者。白松死了,李茉莉還會坦然的生活嗎?或許會,但那絕對不是真正的快樂的生活。年輕要有目標(biāo),這種目標(biāo)是善良的、有責(zé)任的、讓人永遠牽掛的,即使到了生命的終結(jié),都會為此目標(biāo)而感到驕傲。因為它可以無悔的對自己說:“我那真實的生活過,不是欺騙,沒有謊言。我的目標(biāo)曾讓我那樣快樂的生活過?!?/p>
好了,就寫到這兒吧!有空你也來讀一讀!細細品位一下這杯綠茶!
夢里花落知多少讀后感字篇九
其實人生的聚散本來在乎一念之間,不要說是活著分離,其實連死也不能隔絕彼此的愛,死只是進入另一層次的生活,如果這么想,聚散無常也是自然的現(xiàn)象,實在不需太過悲傷。
這本書大概是我五六年前看的,書里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是三毛對荷西的深切思念;當(dāng)再多的言語都無法表達時,相思就變一種錐心的痛。
再翻開《夢里花落知多少》時,感受到自己的眼角泛濕。當(dāng)靈魂慢慢的沁入其中,與書中的她,我像是鏡子在陽光下折射出來的影子;我們并無差別,同樣的呼吸聲相同的命運,內(nèi)心卻不知為何悲戚苦楚,不敢面對現(xiàn)實只要能緊緊的握住它,到死也是心甘情愿。她用文字替代自己無聲的吶喊,內(nèi)心的冰涼像是無意間闖入的冰山,冷峭、凜冽和望不到邊際的灰色。
當(dāng)自己已不再年少時,對于“愛”這個字理解得更加深刻;不會為了生“活”而妥協(xié),一切原至于那個他是否能懂得自己得內(nèi)心需求。
儗懝大樹下,只有十八歲的荷西對三毛說:”你要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學(xué)要讀,外加兩年兵役要服,六年一過,我就娶你。”期間他們從未聯(lián)系,身邊的“路人”依舊是來來往往。某天,在她看到《國家地理》雜志關(guān)于撒哈拉沙漠的照片時,深藏在腦海里的記憶如波濤洶涌的江河翻滾而出從腦海傾斜而下,她義無反顧的回到和荷西相識的地方。潛藏在內(nèi)心的情感,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某一個特定的地點總能喚醒起它;時間的等待沒有對錯,這一切心甘情愿。三毛為著一個知她的人,在沙漠里拖著衣裙帶著草帽,嫁給了他。
十二年的時光略顯的漫長,她是如何度過這漫天灰色的日子,內(nèi)心的凄涼。曾經(jīng)遇見的高逑、亞蘭,眉毛、胡子、明媚而羞澀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的相似,可是,他們終歸不是他。
“我是沒有選擇的做了暫時的不死鳥”,無法安放的靈魂,一直“慫恿”著她去尋找自己的歸途。
后來,她有了另一半的翅膀、有了羽毛; 在鐘敲十二響的時候,荷西抱著她,心里重復(fù)著十二句同樣的話:"但愿人長久,但愿人長久,但愿人長久,但愿人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