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山行. 唐杜牧篇一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山石鋪的小路遠(yuǎn)上山巔,又彎又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白云深處隱隱約約有戶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只因愛那楓林的晚景,我把車停下
霜葉紅于二月花。霜染得楓葉紅艷艷的,勝過二月的花。
遠(yuǎn)望一條由山石鋪成的小路蜿蜒而曲折地伸向了高山之巔,走近一看,在山間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顯現(xiàn)出了幾戶人家。因為被楓林的夜景迷住了,所以把車停下來慢慢欣賞。四周的楓葉像火一樣紅,更顯得紅艷嬌美,遠(yuǎn)遠(yuǎn)勝過了早春二月的紅花。
山行. 唐杜牧篇二
深秋時節(jié),我閑著無聊,打發(fā)幾個家童陪著我出去走走。
備好馬車,我們沿著山上盤曲的小路一直向上走,但秋風(fēng)蕭瑟,秋景蕭涼,正打算打道回府了。只聽一個仆人喊道:主子,看那!
只見白云升騰的地方炊煙裊裊,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這下我立馬就有了興致,想探尋下究竟是何人幽居在那白云深處。于是,馬車?yán)^續(xù)前行著,我挽起簾子仔細(xì)欣賞起這晚秋的深山。
停車!我吩咐道。
主人,還沒到呢?家童昂起嫩稚的臉龐一臉疑惑地問到。
我微微一笑,右手慣性撫摸著我的頷徐,不必了。
?。客舆€是疑惑。
你看那傍晚楓林的美景,晚霞千里,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還要紅。這不是夠美了么?
山行. 唐杜牧篇三
蕭瑟的秋景,一片悲涼。悲涼之中的那片紅色,突兀而又那么地協(xié)調(diào)。
轉(zhuǎn)身,行至山前。一片火紅中,隱約可見一條曲折的小路,悠遠(yuǎn)綿長,伸至遠(yuǎn)方,給人無限遐想。
沿著這小路,我慢慢地走入山中。碧藍(lán)的天與火紅的山相得益彰,云霧繚繞,白絲帶一般,那是仙女的衣袖,在山林間翩翩起舞,輕煙一般,飄揚直上。誰在遠(yuǎn)方撥弄琴弦?隱約從中透出幾片瓦磚;誰居仙境中?莫非是那與世不爭的隱士?無從知曉。
步伐漸漸慢下來了,停下來了。這紅葉,片片相同,又片片不同,似有魔力一樣,讓人不由自主地慢下步伐,仔細(xì)欣賞。此時已是傍晚,夕陽、殘霞、紅葉,不在畫中卻勝似畫中。我留連忘返,沉醉其中。
那經(jīng)歷過風(fēng)吹雨打的楓葉,竟比二月春里盛開的花朵還要紅上幾分,美上幾分。倘若沒有這些紅葉,這高聳的山,便毫無特色可言了。
楓葉,經(jīng)挫折后更紅,人呢?風(fēng)雨之后見彩虹,不經(jīng)一點挫折,哪能成功?
山行. 唐杜牧篇四
時間在流逝,轉(zhuǎn)眼間一學(xué)期就與我擦肩而過了。于是,多了半個月的小學(xué)的最后的一個大寒假到來了。耍了幾天,又做了幾天(作業(yè))后,我們便開始計劃去哪旅游了。經(jīng)我們?nèi)移边x,我們決定去大夫山森林公園散步、游玩。
這大夫山森林公園身居在海珠區(qū)與番禺區(qū)之間,(但是還是歸屬于番禺的)。那大夫山森林公園依我個人認(rèn)為真是綠樹成蔭、百花齊放,簡直可以與珠江公園媲美。我們乘車大約乘了九十分鐘后,就到達(dá)了大夫山森林公園。
大城市里車山車海,大夫山森林公園不管是內(nèi)部還是外部,都可以說是一個與車山車海相似的詞——人山人海,所以,大夫山森林公園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人多。這買個票都要排二十多分鐘的隊,可真是人山人海??!這又讓我滿頭大汗——雖然是冬天。我真想有vip特權(quán)啊!
在外面排了二十多分鐘后,我們總算進(jìn)入了大夫山森林公園內(nèi)部了。但有一個人非要騎單車——那就是我。見他人騎單車,我不服氣,于是,我拉著姑媽的手,去找小黃。租的車我不要—— 一是太破,二是太土。于是我又去找小黃。但見一排 小藍(lán)堆放在路邊。內(nèi)部有隱約的黃色。于是,我打開了“藍(lán)色鐵籠”并發(fā)現(xiàn)了兩輛小黃。我拿著手機掃了一下其中一輛小黃的二維碼,只見那手機上寫著“本單車已經(jīng)多次被人舉報為壞掉的單車,請找其他小黃單車以騎行?!庇谑牵矣帜弥謾C掃了一下另一輛小黃的二維碼,只見那手機上又寫著“本單車已經(jīng)多次被人舉報為壞掉的單車,請找其他小黃單車以騎行?!敝豢上В瑳]有小黃單車了!但當(dāng)我進(jìn)入大夫山森林公園內(nèi)部后,我又悲又喜——因為當(dāng)我進(jìn)入大夫山森林公園內(nèi)部后,有一道閘口,閘口管理員說:“靜止單車進(jìn)入大夫山森林公園核心部,騎單車的請走左邊綠道。輪椅、嬰兒車等可放行。請勿帶打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入大夫山森林公園內(nèi)……”我那在大夫山森林公園內(nèi)優(yōu)哉游哉的騎單車的幻想成為了一段未實現(xiàn)的黑白的記憶。于是,我垂頭喪氣的進(jìn)入了大夫山森林公園。
與奶奶、爸爸、媽媽會合后,我們便一同前往大夫山森林公園唯一的一個有兩種艇選擇的碼頭——大夫山森林公園聚秀主湖南主碼頭。經(jīng)商量,我們決定派我和爸爸去租一艘電動四人艇去聚秀主湖上游玩。而其他人在聚秀主湖南主碼頭邊的七·十一便利店旁位置上休息并在聚秀主湖南主碼頭邊的七·十一便利店內(nèi)買些東西邊吃邊聊天。
到了聚秀主湖南主碼頭后,我和爸爸即可動身去售票亭找售票員租了一艘電動四人艇并由我駕駛。其他人也按計劃執(zhí)行。當(dāng)我們開船時,正好也有兩人上了另一艘船,于是我們約他們比賽。比賽開始了,比賽路線是從聚秀主湖南主碼頭出發(fā),開至湖心島并繞一圈再到枇杷島,最后再回湖心島碼頭。剛開始時,我們落后——因為我們的方向錯了。在比賽途中,他們擱淺了,因此,我們又用繩子拉他們的船。當(dāng)敵方過了枇杷島并離湖心島碼頭還有一十公里時,我們加大馬力,用“光速”超越了他們,勝利了。最后,我們與他們分開了……
黃昏了,火燒云出現(xiàn)了。我們又上了東新高速,與火燒云一起返回了珠江新城。
山行. 唐杜牧篇五
這個周日,陽光明媚,秋高氣爽,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丫山玩。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fā)了,經(jīng)過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終于來到了丫山的山腳下。我一眼便看到山腳下,有塊顯示屏,上面寫著“丫山歡迎您”,非常醒目。我看了看丫山,情不自禁地說:“丫山真高呀!”
開始爬山了,我們先穿過一條長廊,高大的銀杏樹映入眼簾,銀杏葉閃閃發(fā)光,綠得可愛, 旁邊的溪水便發(fā)出嘩嘩啦啦的響聲。 穿過長廊, 我們便真正進(jìn)入了丫山。抬頭看,一個個石階組成了 u 字形,仿佛一條銀龍盤繞在山上。我們奮力向峰頂爬去,空氣清新而濕潤,我深吸了一口氣,感覺人很輕松,爸爸告訴我丫山有“天然氧吧”之稱呢!
走呀走,我們來到了一處瀑布,名叫連心瀑。溪流從幾米高地方?jīng)_下來,水花四濺,不禁讓我想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毕旅娴南餍纬闪艘粋€小水潭,聽,溪水吹著急促的號角一直往前沖,好像在告訴我們,它們總有一日會流入大海,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心齊,泰山移?!比绻覀儓F結(jié)一心,就會干出一個人辦不成的事。我蹲下來用雙手捧著溪水,涼涼的,清澈無比,都能直接飲用了。當(dāng)然,肯定還要再過濾一下,讓它變成純凈水。這一路上,我們看了二十來處瀑布。
接著攀,終于攀上了山頂。站在山上往下看,感覺一切都變得很小了,只見一排排像毛毛蟲似的汽車,一條像蛇那么彎曲的棧道,正如杜甫所說,“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就在此時,發(fā)生了一件趣事,只聽見媽媽一聲尖叫“啊”,我和爸爸轉(zhuǎn)過去一看,只見一只白色羽毛的野山雞,從棧道下竄出來,啪啪啪的往山上跑去,一下就鉆進(jìn)樹林了,哇,多么和諧的一副畫面!
丫山水美山美,在這里游玩的人也變美了!
山行. 唐杜牧篇六
白雪皚皚的冬天悄然而去,春天乘著驚蟄的快車揚長而來。
“轟隆隆”的雷聲打破了夜的寧靜與安詳,伴隨著道道閃電而來,隨之而來的還有陣陣春雨,它們潤物細(xì)無聲,卻讓大地?zé)òl(fā)生機。
轉(zhuǎn)眼周末又來到,我們一家驅(qū)車前往郊外爬山,去感受春的氣息。
路上,雨還在淅瀝瀝地下著,落在玻璃上,濺起一朵朵俏皮可愛的小水花。河邊的柳枝吐出了嫩芽,為河道妝點了一抹綠。
車開到了山腳,雨已在不知不覺中停了,明媚的陽光灑了下來,為初春帶來了一絲暖意。沿著山下的小徑往上走,樹木野草的香氣撲面而來。樹枝嫩綠的新葉上,掛著晶瑩的水珠,一陣微風(fēng)吹來,水珠“滴答滴答”地落了下來。如果你細(xì)心觀察,沒準(zhǔn)還能在石階或樹枝上發(fā)現(xiàn)幾只蝸牛,在慢吞吞地向前蠕動著。
石階兩旁是水渠,水渠的壁上長滿了又綠又密的青苔。在陽光的照耀下,雨后的青苔泛著晶亮的光。
走著走著,突然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四處尋找,最后在一株蘭花旁停了下來。高高的桿,墨綠的葉,黃色的花兒正仰著頭沖我笑哩!我聳著鼻子,貪婪地吸著它芬芳的清香。
爸爸告訴我,這種野生蘭花的香氣要比普通蘭花的宜人許多。我最終還是忍不住伸出了“邪惡”的雙手,把它挖出來,想著可以移植到家里的花盆中。
我們沿著石階一路爬到了山頂。從山頂往下看,視野一下子開闊了,地上的人和車都變得甲蟲般大小。
那“一覽眾山小”的心曠神怡,和春日特有的清新空氣,真讓我們流連忘返!
山行. 唐杜牧篇七
去崮山體驗生活的日子已經(jīng)匆匆地去了,但那五天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第一次遠(yuǎn)離家庭,第一次過集體生活,許多第一次對我們都是一次很好的磨練,那是在課堂上很難學(xué)到的生活體驗。
五輛大客車把我們送到了遠(yuǎn)離校園的地方---崮山。我們的集訓(xùn)豐富多彩、緊張有趣。我們動手做彩泥畫、做塑像、做彩陶、做可口的飯菜:還有奇妙的定向運動,刺激的模擬駕駛和緊張地爬山活動。
定向運動是用智能卡在一定時間按正確順序選擇15個打卡器。有的同學(xué)來回穿梭,像陀螺似的打轉(zhuǎn),但打卡器就是不肯鳴叫。助威聲嬉笑聲響成一片,急得那個同學(xué)冒出一身臭汗,還是名落孫山。
第一次做飯,雖然是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但是自己做得菜吃著真香。
模擬駕駛是個刺激的活動,我嘗試了第一次開車的感覺,真爽。做彩泥畫盤,我描出了一只威武的雄鷹,它橫空出世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氣魄,不錯,真有才啊,自我表揚一下吧。
第四天,老師帶領(lǐng)我們爬岳陽山。那是一座滿山披翠的大山。草木森森,點綴著不同顏色的花。山崖嵯峨,像一個巨人張著臂膀歡迎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我們興高采烈地向山頂挺進(jìn)。采一朵路邊小花,哼一曲時髦小調(diào),歡聲笑語響徹山間。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小,只剩下一片喘息聲。終于我們爬上了頂峰,眼前一片開闊,向四面遠(yuǎn)眺一覽眾山小。遠(yuǎn)處朦朦朧朧的山起起伏伏,像在云中盤旋的巨龍;近處村莊像精巧的模型鑲在巨大的綠毯上。微風(fēng)拂過,神清氣爽,雖然很累,我們像一群飛上高山的小鳥樂在其中。這一晚我們睡得很香,夢中露出甜蜜的微笑。
五天很快過去了,我們告別了崮山,踏上了回家的路。至今我們還思念著那片令人難忘的地方。
山行. 唐杜牧篇八
當(dāng)一抹晨曦滑進(jìn)我的窗邊,我起床了。頂著六點鐘微亮的天空和幾點若有若無的星光,和朋友相約去爬山,一次未知的旅行。
——題記
晨曦初照,而遠(yuǎn)處的山卻依舊籠罩在黑暗中,隱約構(gòu)畫出幾條淡而尖利的輪廓,歲月留下的痕跡,讓鮮明的巖石層更加滄桑,仿佛一個歷史的老者,靜靜地凝望世間百態(tài)。
遠(yuǎn)處看起來并不高大的山峰,到山底卻又些巍峨的感覺,這時天已經(jīng)完全亮了,但是霧氣甚濃,不見朝陽的蹤影。天氣轉(zhuǎn)涼,竟有幾滴雨落下來,讓這無人的山谷顯得更加幽靜。當(dāng)然,雨并不能阻擋我們登上山頂?shù)臒崆?,縱使山路難爬,但是卻懷著一顆少年心性奮力向上。
到達(dá)山頂,已經(jīng)早上七點了,在山側(cè)面的石縫里卻卻任然堅強的鉆出幾棵小草,以及幾朵無名小花,即便如此,它也為這茫茫大山增添幾點生命力和活力。幾顆落在小草上的雨珠,顫巍巍地,可是最終還是滑落下去與泥土融在一起,不見蹤影。
遠(yuǎn)處的房屋,如同一座若隱若現(xiàn)的幻城,飄渺而又遙遠(yuǎn),仿佛空中樓閣,太陽光仍在密密的云層中擠出一絲光亮,照射著大地,顯得觸手可及而握不到邊,微風(fēng)吹過,身邊的小草輕輕地?fù)u擺著,望著山下的小路,感受著微風(fēng)的輕拂,有一種說不出的平靜。
人們常說的“上山容易下山難”的話,在我身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因為腳下突然松動的石塊,一拔即出的雜草而發(fā)出慘絕人寰的慘叫,我就仿佛一個實驗室里的小白鼠被地球引力弄得即將崩潰,再加上周圍幾個看“笑話”的人,我突然明白了探路者的悲哀以及小白鼠被當(dāng)做實驗對象是的無力。
當(dāng)人們沉浸在細(xì)雨柔軟的清新中時,往往會忽略陽光的重量。多少人在這個眾生紛紜的俗世,追求清新的自然,不加粉飾的鏡頭。
微風(fēng)再次拂來,突然對自己經(jīng)歷有幾分慶幸。
山行. 唐杜牧篇九
今天,一個明麗的春日,我們一群孩子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踏上了快樂的春之旅——南通軍山行。
軍山位于長江北口五山之東,峰列五山之最,昔有“小普陀”之美譽,是一處旅游觀光的勝境。
半個多小時的顛簸后,我們終于來到慕名已久的青山腳下。放眼望去,梯次式的山上草木蔥蘢,翠葉婆娑,頓讓觀者賞心悅目;一條白練般的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騰挪跌宕,嘩嘩轟鳴,恰似九天銀河。近處是入山門亭,上懸一塊黑底金字大匾,“軍山”二字剛勁醒目。入得山門,一座白玉欄桿圍成的承露臺令人嘆為觀止,只見一朵巨大的“蓮花”托起一尊高約十米的楊柳凈瓶,雪白的瓶子里插著幾根柔軟的柳枝,讓人想起慈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我想,這瓶子里一定承接著能救治百病的上天之甘露吧!蓮花池中是一汪清清的水,幾條可愛的紅鯉像幾團跳躍的小火苗似的游來竄去。往前走,既有碧綠綿軟的芳草地,又有絢爛奪目的鮮花叢,無不讓我們感悟著生命的靈動與歡愉。
再經(jīng)過一條曲徑通幽的林蔭小道,我們便來到孩子們的“快活林”——燒烤園了,十幾臺爐子星星點點地散在草地上,旁邊還圍著幾把椅子。大家迫不及待地放下包,由各組組長領(lǐng)來炭,倒進(jìn)爐子并點燃,燒烤活動便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先得放上烤架,氣人的是我們組員沒經(jīng)驗,大家是紙上談兵——光說不會做,看著燃燒的炭火,幾人急得干跺腳。最后,還是呂鑫壯著膽動起手來,謝天謝地成功了!“倒油!快倒油!”“嗨!快拿肉串,油已經(jīng)熱了!”我們咋咋呼呼地一陣手忙腳亂后,已是滿頭大汗。再看看其他小組,情況也不妙,有的加了太多的油,油煙滾滾;有的鍋子燒得太熱,油花一個勁地亂蹦;有的甚至將鍋子放反了……真是糗態(tài)百出。燒烤時要看好風(fēng)向,不能站下風(fēng),否則眼睛得受累了,我一開始站錯位置就被煙熏得淚水直流。平時連廚房都難得進(jìn)的我今天居然也當(dāng)起掌廚大師,心里那激動勁兒就甭提了!開始我是小心翼翼地用鏟子輕翻肉串,嘿,不難嘛!于是我放下心來,再一翻,只聽“啪”一聲,把我嚇一跳,原來用力過猛,油星蹦出來了。“哎,你不行,我來!”曹鑫雨一把拿過我手中的鏟子“接班”了。“盤子盤子,這串好了!”我忙不迭遞上盤子,只見剛烤好的肉串油滋滋的,嘶嘶作響,饞死人了。萬事開頭難,大家越干越起勁,越烤越熟練,不一會兒,誘人的肉香便四處彌漫開來,同學(xué)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自己親手烤出來的食物,那份開心自不必說。我們組李子涵的手在加油時“光榮負(fù)傷”了,被燙了幾個包,看來還是安全第一呀!
過完燒烤癮,下個節(jié)目便是爬山。同學(xué)們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還沒到半山腰,我就有些氣喘吁吁了,望著跑在前面生龍活虎的'猛將,我只有不斷激勵自己:“加油!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進(jìn)一步眼寬,上一層望遠(yuǎn),確實不錯的。地面離我們越來越遠(yuǎn),寬闊的馬路漸成一條銀灰色的帶子,幾只“甲殼蟲”在上面飛馳……至松影閣,心胸始覺開闊。藍(lán)天碧水間只見狼山、劍山等遙遙相望;咦,那是什么?這兒一塊,那兒一塊,金燦燦的。是油菜花!菜花上一定有不少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吧!還有一座座鴿籠似的農(nóng)舍錯落著點綴在農(nóng)田旁,,好像一副美麗的山水畫。我們又一鼓作氣登上望江臺,眼前更是豁然開朗。白茫茫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江面上千帆競渡、百舸爭流,此番景象真讓人涌起一股莫名的沖動與豪情!也許滔滔的江水為我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許山頂更美的風(fēng)光在召喚著我們,大家登山的步伐變得快而有力?!暗搅耍覀兊搅?!”最先爬上去的同學(xué)歡呼雀躍。立于山頂,我歡喜地吁了口氣,極目遠(yuǎn)眺,整個通城盡收眼底。許多孩子吹起了泡泡,晶瑩的泡泡在陽光下五彩紛呈,它們載著孩子們的夢想越飛越高,越飛越遠(yuǎn)。山頂建有黃墻碧瓦的普陀別院,院內(nèi)供奉著金身觀音和翡翠觀音。尤其是栩栩如生的翡翠觀音堪稱世界藝術(shù)精品,是佛文化與玉雕工藝的完美結(jié)合,她已成為軍山的鎮(zhèn)山之寶、人氣之源。我想,來軍山祈福的人們一定會聽到她帶來的福音的!
這次軍山之行雖然很累,但我們特別快樂,因為我們不僅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更欣賞到家鄉(xiāng)南通的風(fēng)景名勝!
山行. 唐杜牧篇十
初夏,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來到了家鄉(xiāng)的龍鼎山風(fēng)景區(qū)。
龍鼎山位于遼陽市區(qū)的東南部,那里景色迷人,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個休閑觀光的好地方。龍騰大道自東向西貫穿了整個景區(qū),像一條絲線把祥龍、觀鼎坪、萬盛龍鼎、龍鼎山階、萬和鐘樓串成了一條龍鼎珠鏈。
祥龍位于龍騰大道的東端。它高5.8米,長12.8米,為紫銅鍛造工藝。它擺尾舞爪,昂首向東,栩栩如生,好像是在呼風(fēng)喚雨,讓家鄉(xiāng)風(fēng)調(diào)雨順。
祥龍西側(cè)的龍騰大道兩側(cè)各聳立著12根漢白玉柱。玉柱上刻有蟠龍、高山、祥云圖案,好像巨龍在高山之上、云層之中飛舞,將游人引導(dǎo)至景區(qū)的核心部位——萬盛龍鼎。
堪稱“華夏第一鼎”的萬盛龍鼎是仿青銅工藝鑄造的四足方鼎。它高近10米,差不多有三層樓那么高,重150噸,相當(dāng)于150輛吉普車那么重。它的四條腿像四根柱子站在鼎臺上,需要四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將“一根柱子”圍住。大鼎底部像房屋,有兩個教室那么大,游客可以在下面小憩。南北兩側(cè)的鼎壁分別鑄有《百壽圖》和《百福圖》,底部飾有《五福圖》,蘊含著家鄉(xiāng)人民對多福多壽、五福臨門的祈盼。
鼎臺四周有四圣獸的圖案,四圣獸的外圍有八個小鼎,四個三足圓鼎,四個四足方鼎,都是仿造我國歷史上的名鼎鑄造的。其中就有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仰望大鼎,我不禁想到當(dāng)年西楚霸王項羽力舉千斤大鼎的樣子,不過英雄再世恐怕也只好“望鼎興嘆”了吧,“150噸”可是“千斤”的300倍啊!這一個大鼎與八個小鼎加起來就是九個鼎了,讓我想到了一個成語“一言九鼎”,想到了那個發(fā)一言而利家邦的毛遂。
大鼎向西,依山勢而上,就是龍鼎山階了,它是登臨萬和鐘樓的階梯式通道,共有365級臺階,寓意一年步步登高。12個緩步平臺,寓意月月平安。讀著緩步臺兩側(cè)節(jié)氣的介紹,相關(guān)的古詩詞映入眼簾。我選讀了一首與“夏”有關(guān)的古詩:“長夏江村風(fēng)日晴,檐牙燕雀已住成。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wǎng)添絲屋角晴?!鄙诫A兩側(cè)的山坡上,綠樹成蔭,草木旺盛,一片片潔白的槐花吹來淡淡的清香。
沿龍鼎山階拾級而上,就到了萬和鐘樓。憑欄遠(yuǎn)眺,北面的居民樓變小了,西邊的遼沈公路變細(xì)了,東側(cè)山腳下的祥龍、山腰處的大鼎與鐘樓在同一中軸線上,南面群山連綿起伏,讓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鐘樓的頂層懸掛著“萬和鐘”,鐘上刻有《龍鼎山記》,“萬和者,乃萬代和平,萬事和順,萬物和諧,萬家和睦之謂也?!?/p>
我難忘自己敲出的渾厚、悠遠(yuǎn)的鐘聲,祈愿“敲響萬和鐘,吉祥在其鐘”!
山行. 唐杜牧篇十一
這個寒假,我去看望在尚湖景區(qū)工作的父親。車在高速行駛,我的心早已飛到了父親身邊。
當(dāng)我到達(dá)車站時,我父親已經(jīng)在等我了。放下行李后,我迫不及待地問:“這里有什么好玩的?”爸爸說:“逛逛尚虎,爬爬玉山。”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纏著爸爸起床。我父親別無選擇,只能投降。雖然現(xiàn)在還是冬天,但我們?nèi)匀痪穸稊\。到了上湖,我們租了一艘游船,在湖面上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時會有幾只野鴨和白鷺經(jīng)過。湖水碧綠,遠(yuǎn)處的玉山倒映在水中。我們的船慢慢駛向湖中心兩個小島的中心。漸漸地,我看到無數(shù)的野鴨、蒼鷺、白鷺和許多我不認(rèn)識的鳥棲息在島上的蘆葦叢中。當(dāng)我們的船靠近時,隨著一聲突然的聲音,成千上萬的鳥立刻飛了起來,密密麻麻,鳥兒們一個接一個地不停地歌唱。
著陸后,我們?nèi)チ四档@。不幸的是,現(xiàn)在是冬天,牡丹還在睡覺,等待春天的到來。
下午,我們爬玉山。沿著蜿蜒的道路,我們都爬到了山頂,周圍是松樹、柏樹和奇石,俯瞰著山,山腹上有薄霧蜿蜒。山真不高,玉山不愧為吳文化第一山。
經(jīng)過幾天的旅行,我和父親一起回了上海,但是玉山和尚虎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山行. 唐杜牧篇十二
小時候看《倚天屠龍記》,對郭襄出家的峨嵋山傾慕不已,總想去看看那能使小邪內(nèi)心澄澈如明鏡的地方,于是便念念不忘。
小孩子的世界很小,所以遠(yuǎn)行的夢便成了我天大的事,在心中慢慢發(fā)酵,臆想中的路碧樹繁花落英繽紛,總希望哪天夢想照進(jìn)現(xiàn)實。
世間之事,心誠則靈,我真的上路了。在一次大考失利后,去看那鐘靈毓秀的峨嵋山。哪知道沿途不盡人意,車廂悶熱,行道樹上蒙滿塵沙,雜亂的建筑忽閃而過,更兼舟車勞頓,上吐下瀉,只覺得這一切都糟透了,哪有什么江湖風(fēng)雨,萬里青山!兒時的美夢搖搖欲墜。
直到我抵達(dá)峨嵋山。
那一天黃昏吹著東南風(fēng),我看著日暮時分的峨嵋山傲然立于天地間,驀然想到了遁入空門的郭襄。郭襄說她在峨嵋山出家是因為愛上了這里的煙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這時晚風(fēng)沉醉,天邊流云萬千,憑黃昏,任驅(qū)遣。霎那的震撼讓我和另一時空的郭襄心意相通,峨嵋山的云和霞滌蕩著我的靈魂,先前的積郁煙消云散,任由落日的余暉為我鍍上一層金黃色,似有羽毛輕拂心間的愜意。此間萬物有靈且美,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我的心情大好。
歸來的路上再看沿途景色,雜亂的建筑變得錯落有致,蒙塵的行道樹后有遠(yuǎn)山青黛綿綿,搖下車窗是一陣荒野的風(fēng),一切都變得妙不可言。
想必當(dāng)年郭襄云游四海時,心境便似我來時煩悶,山川湖海走遍也難遣心中積郁,直至少室山下悟得佛語,略微釋懷。再看四周青松蒼柏,頓感心曠神怡,似我歸途心境。
誠知來日長路漫漫,自然如郭女俠游山玩水的閑適,但一路必有千種風(fēng)情,有海天一色也有漫天黃沙,這都是屬于我一個人的風(fēng)景,這路的好壞與我對它的態(tài)度是息息相關(guān)。既然路的盡頭是魂牽夢縈的地方,不如笑對世間千萬種,獨我一人是英雄。
少年人有百里夢,行過青山,志在蒼穹??v使一路荊棘叢生,但終會花重錦官城,何必困于一時之窘,人生何處不明月清風(fēng)。
當(dāng)我跨過山河漫漫,白雪皚皚,當(dāng)風(fēng)急穿過時間的縫隙,我知道,這路上沒有不變的風(fēng)景,忽晴忽雨的江湖正等著我走遍。
山行. 唐杜牧篇十三
傳曾有通天之路,其間云霧繚繞,困難萬分。需經(jīng)晝夜越春秋,道路兇險幾經(jīng)翻轉(zhuǎn),越重重幽谷,越山踏雪而行,方能窺探其真容。
——題記
我曾多次聽人提過長白山,許多曾目睹真容的人都與我說長白山是如何的美妙,如何配得“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名。偶然間我看見一張照片,正是七月,長白之地卻是飛雪揚揚,一名旅者背著沉重的背包,迎著風(fēng)雪前行。因此,我便對長白山有了更加特殊的執(zhí)念。無論是霧靄天池,還是郁郁山林,或是地下長河,亦或是碧青淵潭,都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去一覽它們的風(fēng)采。于是那一年的夏天,我終于得償所愿。
通往山頂?shù)奶斐赜袃蓷l道路,分別開發(fā)成了北坡和西坡兩個景區(qū)。西坡開發(fā)較晚,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風(fēng)貌,無奈道路險上又險,需要攀登一千四百四十二階,來到兩千多米的山頂。中途可以放棄上登的地方與休息處寥寥無幾,幾乎就是一登不回頭。正是蚊蟲猖狂的夏天,西坡的原始山林中蚊蟲不知有多少,因此還需擔(dān)憂著蚊蟲的叮咬。而北坡則是不同,只需搭車,觀賞著沿路的風(fēng)景便可以上山看到天池。我一向是怕吃苦又怕累的人,于是我便選擇了北坡上山。
上山路較為輕松,除去幾個大彎,不吃苦不受累便到了山頂。前腳剛走的人與我打招呼,說山頂尚無霧,而我恰恰來的不及時,到了天池范圍之內(nèi),卻發(fā)現(xiàn)一片濃霧籠罩,連水波都看不見,更何況天池真容了呢。我下定決心要看一看天池,于是選擇在山腳又停留了一晚,第二天轉(zhuǎn)戰(zhàn)西坡。
西坡的上山路可就險得多,不知道有多少個彎,繞的我胃中不停翻涌,一下了車就吐個不停。我站在長長的石階上往上望,只見石階的盡頭隱在云中,讓人看不真切,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畏懼。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抬腿就往上走。兩千多米的海拔進(jìn)行爬山這項運動,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冷風(fēng)像混著刀子似的割著喉嚨,一股血腥味從舌根冒出來。我大口喘著氣,扒著木欄桿,雙腿像是灌上了鉛,每一步都讓我花費了全身的力氣。腳一滑險些摔倒,后面的人趕緊扶了我一把。好不容易到了休息站,我喘直了氣。同行的有人勸我下山,我也動搖過,但最后,還是義無反顧地上了山。
一千四百多級臺階被我一步步踩在腳下,我看著臺階上的數(shù)字不停地變化。即使是十度左右的天氣,汗水卻悄悄地浸透了衣裳。當(dāng)臺階上出現(xiàn)紅色的零時,我用盡全力抬步登上那最后一階。中朝界碑和天池美景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天池湖水清澈碧透,一平如鏡;周圍山峰臨池而立,一一倒映湖中,波光巒影。壯觀、秀美,一切一切的美好詞語都適合形容它,卻又沒有一個可以完全地凸顯它的風(fēng)采。但我卻覺得,這路上的風(fēng)景,雖是不起眼的青山,但是卻比這最美的天池還要美得多。
人生就像是這一場攀登。最美麗的風(fēng)景要走最險的路,才能夠真切地體會到風(fēng)景的美麗之處。歷經(jīng)了困難,生活會給你更是豐厚的回報。像是一條溪流,下重重青谷,越重重山嶂,終于來到大海。而那些怕累怕苦的,卻只能在享受的同時,被一點一點地蒸發(fā)殆盡。勝利的人經(jīng)歷困苦,他的前程便會像是鋼鐵一般沉重奔騰的洪流——那聲音就這樣越來越響,越來越響,一直向前,永無止息。
山行. 唐杜牧篇十四
今天是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guī)е粔匦【菩旭傇诨剜l(xiāng)的路上。
馬車還沒有行駛一會兒,我感覺車子搖搖晃晃的,便叫車夫停下車來,剛下馬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宛如一團燃燒的火焰,細(xì)細(xì)觀察,楓葉像小鴨的腳掌,旁邊長著鋸齒一樣的小刺。一陣秋風(fēng)吹過,楓葉像一只只火紅的蝴蝶從樹上飄下來。這里的楓樹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燦爛奪目。
向遠(yuǎn)眺望,只見在夕陽的余暉下,隱隱約約看見幾戶人家。
夕陽西下的時候,白云更加美麗了,它圍繞在寒山上,顯得更加美麗動人。
望著遠(yuǎn)處漸漸西下的太陽,我這才想起回家,便叫車夫繼續(xù)趕路。在車上我還沉浸在那迷人的楓林秋色當(dāng)中。
到了家,家人叫我吃飯,可我顧不上吃飯,便叫家人準(zhǔn)備好筆和紙,提起筆寫下了《山行》這首詩: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篇十五
正值深秋時節(jié),唐代大詩人杜牧乘坐牛車和他的老仆人在山間行走。微風(fēng)帶著一絲涼意向他們吹來,抬頭望去,遠(yuǎn)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山上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樹像外套,如披風(fēng),將大山打扮得生機勃勃,十分美麗。
這時,一陣秋風(fēng)吹過,楓葉沙沙作響,像少女輕撫琴弦,似春蠶吞食桑葉。且慢。詩人說道。牛車隨著杜牧的話音,慢慢地停了下來。老仆人恭敬地為杜牧撩開簾子,杜牧俯身下車,花白的胡須在秋風(fēng)中微微顫抖。秋天到了。詩人若有若無的聲音響起。抬頭遠(yuǎn)望,一條石頭鋪成的羊腸小道玩玩去去的伸向山崖。在哪白云繚繞的地方,隱約可以看到幾戶人家,白云似一股輕煙環(huán)繞在山頭,猶如一片世外桃源。遠(yuǎn)處是一大片楓樹林,經(jīng)過了風(fēng)霜考驗的楓葉在秋風(fēng)的吹拂下輕輕晃動,如同一團團跳躍的火苗。杜牧慢慢走近楓樹林,幾片楓葉像火蝴蝶似的翩翩起舞,那耀眼的火紅,甚至勝過了二月盛開的鮮花。詩人看得入迷了,不由低吟道: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就這樣,一首贊美秋天充滿活力,秀麗多姿的古詩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