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粽飄香作文字篇一
媽媽教我包粽子。我們先拿出了準(zhǔn)備材料:棕葉、糯米、肉、紅棗和一個小勺子。
別看一個小小的粽子,吃起來好吃,包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媽媽教我先把一個棕葉包包成三角形,又用小勺子挖進幾勺糯米,再用小勺子挖一塊肉或者紅棗,然后,把棕葉包好,最后,用線一圈又一圈地扎起來就ok了。
可是,我總包不好,不是忘了放餡,就是糯米放了太多??粗赃吔憬惆哪敲春茫倚闹惺錁O了。
唉!為什么現(xiàn)實總是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順利呢?我一下子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媽媽告訴我:“不要看那么一個小小的粽子,吃起來兩三口就吃完了,可是,要說做一個小粽子,可不是兩三下就做好了的。因為,沒有耐心,是什么都學(xué)不會的。”
我聽了媽媽的話,就在心中給自己打氣。終于,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我成功地學(xué)會了包粽子。連姐姐也贊揚我:“進步挺快的?。 笨粗鴭寢屬澰S的目光,我心中像吃了蜜一樣甜,不,比吃了蜜還甜。
端午粽飄香作文字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jié),奶奶準(zhǔn)備包粽子給我吃。
一大早,奶奶就開始忙著準(zhǔn)備包粽子的材料了:有昨晚就開始泡已被泡得白白胖胖的糯米,一把先煮后洗的碧綠的箬葉,一段麻繩,一碗泡發(fā)的紅豆和綠豆,還有一袋甜滋滋的蜜棗。
奶奶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麻利地拿起兩片箬葉,交錯疊放在一起,先把箬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白白胖胖的小糯米和粽子餡一起放入“小圓錐”內(nèi),再用粽葉把頂包上。最后,用麻繩緊緊地系好,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從奶奶的巧手上“誕生”了。
粽子包好后,奶奶就把粽子放進鍋里,加滿水,用大火燒。水燒開后,改用小火慢慢煮。
粽子煮熟后,滿屋子里都飄蕩著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大大的白粽子,沾了一點兒白糖,一口咬下去。哇,粽葉的清香和白糖的甜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好吃!
這真是一個粽葉飄香的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