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yǎng)蠶日記圖片篇一
4月14日
今天 ,我的蠶又長大了一倍,真牛!它們更加賣命地海塞,吃了睡,睡了吃。到處彌漫著細(xì)小的“咔嚓咔嚓……”聲,元領(lǐng)老臣已經(jīng)穿上了秘銀鎧甲,而小的還剛鉆出蠶窩(卵),來到桑葉上狂啃,不過過不了幾天,它們也有后來居上的可能哦!蠶的吃相也十分有趣:頭一搖,“咔嚓”一口,就是一個小洞洞。所謂“好蠶不吃回頭葉”,所以聰明的它會8分鐘環(huán)游養(yǎng)蠶的盒子,找個口味相符的葉子,大吃特吃。不光它們吃相有趣,睡覺的樣子也千奇百怪,站在那一下子就睡著了,有的蠶經(jīng)過時,它就用它的屁屁把它拱開,繼續(xù)睡自己的美覺,瞧,還挺自私的嘛!
4月17日
哇噻!我的蠶寶寶部分成員套上了炫白鎧甲,我又激動又興奮,不過有一個唯一的缺點:不是能吃,是太能吃了。每天去摘桑葉也不成,樓下的小桑樹被摘空了!不過我還是挺高興,因為我的蠶寶寶能吃,長得快,真給我臉上貼金。
“春蠶到死絲方盡”,蠶寶寶,你還真是人類的好朋友,真不愧是“天蟲”的稱號。
養(yǎng)蠶日記圖片篇二
上周三,宓老師發(fā)給我們班同學(xué)每人20枚左右的蠶卵,為此,我的“養(yǎng)蠶之旅”就開始了。
我一拿到屬于自己的卵,就開始仔細(xì)觀察。蠶卵芝麻般大小,呈暗灰色,個個都是橢圓形的。這時,我發(fā)現(xiàn)三條“迷你小蠶”偷偷地從卵殼里爬了出來,簡直比螞蟻還要小。這時,只聽宓老師說:“剛孵出的蠶又叫蟻蠶。”我恍然大悟,怪不得這么小呢!
只見蠶寶寶身穿黑色毛絨外套,身上系著一根白腰帶,別提有多神氣了。它烏溜溜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我,好像對我很感興趣。我屏住呼吸,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這些蠶寶寶……就在這時,我聽見“啪”的一聲響,原來又有一條蟻蠶問世了。這條蠶寶寶是咬開卵殼爬出來的。它一爬出來,就馬上把自己的殼吃掉了。我很奇怪,為什么蠶寶寶出世時要吃掉卵殼呢?問了宓老師后,我才知道,卵殼里有很多營養(yǎng),可供剛出生的小蠶吃。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給小蠶“蓋房子”。我用圖畫紙和雙面膠做了個“養(yǎng)蠶手提袋,還在”袋“的底部放上一層紙巾,又放上幾片鮮嫩的桑葉,可愛的”蠶蠶公寓“就誕生了。
后來,我為了讓小蠶們更快地出世,想了很多辦法,如:把有蠶卵的紙貼在熱水杯上;把電熱板打開,再把有蠶卵的紙放在上面等。第二天,果然有6條小蠶出生了!
啊,小蠶,你們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