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血生命線篇一
他,一位普通的教職工。三月“雷鋒月”的一天,他請了假前往中心血站,為的是履行一名公民,更是一名教職工的義務。
作為他的學生,我們無意間聽聞了這個消息,甚為震驚。我們雖無法跟他并肩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但也自覺應該做些什么——于是,黑板上便多了我們自發(fā)寫下的“獻血光榮”四個大字,雖略顯粗糙和隨意,但一筆一劃都是我們發(fā)自肺腑的敬意。
那天下午,他步入課室,看見黑板上那四個大字的時候,臉上泛起感動又略帶羞澀的笑。
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楊老師,在學雷鋒熱潮盛行的三月,他二話不說地站出來,為他的學生作了一次最好的標榜。
她,一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在獻血的人群里,她青澀的臉龐顯得異常引人注目,以至于大伙兒都向她投來訝異而欽佩的目光。抽血、化驗、獻血,工作人員在一旁有條不紊地操作著,她故作冷靜,但還是掩飾不了初次獻血的驚惶。當她看著自己的血液從體內緩緩流出時,才松了一口氣。
“都跟你們說過沒事的,我獻血后吃得下,睡得著,體重還增加了呢?!彼陔娫捓锱闹馗蜞l(xiāng)下的母親保證獻血對身體無害,我才知道她此番獻血是瞞著家人的。因為她的家人對獻血的安全性尚有顧慮,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先斬后奏”,直到獻血后才將此事告知了家里人。
她就是我的堂姐,作為一名大學生,她回避了家人的阻撓,擺脫了恐懼的羈絆。她的心愿唯有一個——那就是為需要的人捐獻熱血。
他們,同是在城市里勞碌奔波的人們;他們,原本互不相識,毫無牽連。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卻讓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捧著自己的拳拳愛心,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一只只袖子捋起的手臂,一張張寫滿憂傷的臉龐和一條條源源不斷的愛心涓流,在獻血車上、中心血站內交錯著,將潮州人民信息災區(qū)的感情勾勒得那么鮮明。哪怕潮州與災區(qū)相隔甚遠,這殷紅的涓流也將挾裹著他們的愛心和祝福綿延千里,撕開災區(qū)上空籠罩的陰云。
誠然,在當今的社會上,人們對獻血這一公益事業(yè)仍是一知半解,仿佛那是很遠很遠的事物,甚至擺出事不關己的不屑態(tài)度。其實不然,看看我們身邊的無償獻血者,你就會覺得獻血離我們并不遙遠。捋起衣袖時,手掌收舒間,你便完成了一次人生價值的完美升華。
加入無償獻血的行列中來吧,社會上需要更多的他和她站起!
熱血生命線篇二
生活的挫折與平凡磨滅了熱情,三點一線的生活使人們再難提起激情,再難讓血液沸騰。
人們常說:“原來我也是對生活充滿熱血的,結果時間流逝的同時也帶走了它?!笨勺怨乓詠頍嵫筒粫S時間而流失。
何時起,我們的生活里只剩下工作和發(fā)呆,我們感受到的只有枯燥和乏味,不僅僅是工作的青年,就連我這樣本該朝氣蓬勃的少年都變得死氣沉沉。
“同學們,你們是初中生,本應該是積極樂觀的啊,你們的眼睛本應該是清澈的,但是為什么你們的眼睛是渾濁和渙散的呢?”班主任恨鐵不成鋼的教育著我們,然而講桌下的我們只是漫不經(jīng)心的回復“知道了”然后頭也不抬的繼續(xù)做自己的事。班主任無奈的嘆了氣,可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只好默默地退了出去。看著她落寞的身影,我開始反思自己,為什么不能積極向上一點,不能充滿熱血的生活。
渾渾噩噩的一天就這么過去了,一回到家就聽見了奶奶的笑聲,隨聲望去,才明白原來是電視上的節(jié)目讓她狂笑不止,時不時還要拉我一起點評表演,或者和我一起分享今天的趣事。然而她口中的趣事無非是哪家超市的菜打折來,哪家的菜最新鮮,今天又因為什么事花了多少錢。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充滿了她的生活。令我尊敬的是,已經(jīng)年過70歲的她,過了幾十年的單調的日子,但她對生活的熱愛和骨子中的熱血一直都沒有改變。甚至也會幻想自己會登上泰山,也感受一下杜甫口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說完又大笑起來。
那一聲聲爽朗的笑,徹徹底底的讓我明白了生活的單調與枯燥只是我們?yōu)樽约赫业慕杩冢绻F(xiàn)在的我不放任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激情熱血的面對生活,那么等我像奶奶一樣年邁時,將會成為一個怎樣無趣的老太太?。?/p>
我開始嘗試改變,讓眼睛重新聚光,心中重新燃起火苗。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多一份熱血便多了一份驚奇,一份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