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微觀世界讀后感100字 微觀世界讀后感400字篇一
就這部影片而言,資料紛繁,各類叫的出或叫不出名的昆蟲花卉,雅克貝漢為我們呈現(xiàn)了它們各種最有感染力和標志性的畫面。
影片里面記錄了很多種類的毛毛蟲,原本我對于這種蠕動的生物是有抵觸情緒的,可是當看到鏡頭下它們肥肥胖胖的身軀,頭上長得一對黑黑圓圓的小眼睛,發(fā)現(xiàn)它們也是有可愛的地方的。
鏡頭在螞蟻身上流連了許久,有一對捧著一顆水珠一齊喝水的螞蟻,它們的觸角不停地碰觸著對方,也許是在休閑聊天。當它們一大群出動尋找食物,看似矮小的個子力氣大著呢。有抱著米粒的、有抱著玉米粒的、有拖著一整顆麥穗的、還有鉗著一朵蒲公英的……第一次明白螞蟻對于食物是這么的來者不拒,并且一個個訓(xùn)練有素,跑的很快,放到自我的儲物洞里也是整整齊齊擺好的。然而總有那么些不順心的事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刷了這個儲物洞,之后它們這些堅強的小兵勤快的搬出洞里的泥塊,清理巢穴。
這部影片也不是這么簡單的一部紀錄片,里面內(nèi)涵豐富:蝸牛的感情,蝴蝶的繁衍,七星瓢蟲和小蚜蟲之間的弱肉強食,鐵牛的先禮后兵,屎殼郎的堅持不懈,會吃蟲的花的危險美麗……鏡頭多次在昆蟲的小世界和人類眼中的大世界之間切換,明顯也是意味深長。大世界和小世界從本質(zhì)上來說有多少不一樣呢?
結(jié)尾是任何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的畫面,漆黑的夜色里,水光粼粼,一個金黃的身影慢慢舒展,隨著它的頭、大長腿和翅膀一一顯露,所有人看到了一只初生的生命!每個人都在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微觀世界讀后感100字 微觀世界讀后感400字篇二
“叮咚,哧,咋!叮咚,哧,咋!叮咚,哧,咋!”
——題記
一?;覊m,亦或風(fēng)絮,飛過一個人的肩頭,但他沒有察覺。此刻,那塵粒正徐徐降落,當然,在它那仍是疾速的。
它撞到了一根草棵前,發(fā)明頭頂是高聳入云的草間。太陽占據(jù)了整個天空,巨大的蝗蟲挪移粗壯的前腿——歡迎來到這微觀的草叢。
這是一部奇異的紀錄片。因為你的眼睛是那只黃蜂,那條毛蟲,那群螞蟻的迷迷糊糊,似大驚小怪,實則細致入微的眼睛;你的耳朵是那只屎殼郎,那只灰蝴蝶,那條竹節(jié)蟲的轟轟隆隆,似夸張放大,實微風(fēng)過耳的耳朵。
這是一部情感豐富的紀錄片。但你可不要將人的七情六欲強加于他,因為它用音樂給了昆蟲一張傾訴的嘴。黃蜂工兵們養(yǎng)育幼兒,是神圣于斯的,所以在角落的大提琴手便拉起飽含滿足而又沉重沉緩的琴聲;野雞捕食螞蟻,于野雞這“兇殘”的捕食者是歡樂,于微怒于敵人的;于螞蟻則是擔(dān)心 慌亂 和仇視的,于是便響起了充滿樂趣與力度,又急促而憤憤不平的交響樂聲。
不過,這亦是一部奇怪而又引人深思的紀錄片。
它的鏡頭無不在一個個草叢 樹叢,或小池塘里,可為何叫做微觀“世界”?
可能是因為對于壽命惟獨不過10天的各種昆蟲來說,這就是它們的全部。
電影開頭說:在這里,一時就是一日,一日就是一月,一月就是一季。
為什么微觀的世界又如此誘人?
當這個世界縮小了千萬分之一時,也許所有的思想與情感都會消逝,只余生存的本能和單純的生死。
每一次放眼微觀的世界,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次系統(tǒng)的重啟,當然數(shù)據(jù)不會丟失。你投身于這些小小的,不值人類一提的,單純生物的倔強 無知,卻是勇敢 清純的生活之中,你會發(fā)明也許一個生物的本質(zhì)就是這樣。我們生而為人,統(tǒng)治了地球,可仍然離不開這些生存的本質(zhì),為何為人,人能做什么?也許對微觀世界的觀察會加強你的思量。
為什么以動物的角度看世界?因為這樣單純,不摻雜視覺神經(jīng)的感觸;它為什么又要賦予動物音樂,想象他們的情感?因為這不是微觀的草叢,而是有意縮小的世界,鉆研整個世界太難,就來看看這小小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