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格列弗游記讀后感400篇一
我的注意點慢慢轉(zhuǎn)移,不再單純地放在"冒險"這件事,而是去關(guān)注格列佛所經(jīng)歷的那些事和人.
人類,從什么時候起,身上有了"邪惡""貪婪"的標(biāo)簽?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潘多拉的女人,她打開了魔盒,把災(zāi)難、貪婪、禍害…一起帶向人間.但值得相信的是,在最初,人類一定是善良的、單純的.格列佛的冒險正反映了這些.
小人國國王的出場早已預(yù)示他與人類世界脫不了干系,光芒滿身,披金戴銀,連手指也比大臣們高出一截.如果說,一開始他對格列佛是好奇的,從他想要利用格列佛與鄰國對戰(zhàn),勝利后居然還想要將鄰國占為己有.他的身上有了標(biāo)簽--貪婪.格列佛并沒有這樣做,由此將他在國王心中的那一點"好感"也抹去了.國王與大臣們密謀攻擊格列佛,這也顯示了他身上的第二個標(biāo)簽--陰謀.他用跳舞的方式來選拔官員,在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也有類似的情節(jié):高俅因為會踢氈而被提拔為殿帥府太尉.人類世界也不乏有這樣不負(fù)責(zé)任、只顧自己喜好的帝王.作者斯威夫特對于這樣的統(tǒng)治的諷刺,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在大人國里,格列佛再無小人國時的光芒,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精明的農(nóng)夫為了賺更多的錢,把他帶到市鎮(zhèn)上耍把戲,討好那些好奇的巨人們.農(nóng)夫同樣也是貪婪的.大人國的國王認(rèn)為自己的國家是一個和平、美好、沒有任何紛爭、純真善良的.國家,然而實際上卻也有像農(nóng)夫這樣的人,這個國王不懂得體察民情,活在了自己想象的國家中.同樣不可否認(rèn)的是,他的民主、公正是一個君王應(yīng)該做到的條件,也是人類世界所需要學(xué)習(xí)的東西.
有魔鬼的同時一定有天使.大人國的王后就是如此.到底是天使多還是魔鬼多?這便全在一念之間.
格列佛真正向往的,正如慧骃國一般,誠實、正直、平善,這是作者斯威夫特筆下最原始的人性的美麗,是從人們呱呱墜地時,就擁有的美好.可惜生活與社會,逼迫他們成為那個不喜歡自己、也胡亂猜疑的膽小者.作者在諷刺人類社會的同時,也在召喚人性的真、善、美,在希望社會有一天會改變一個模樣.
至于格列佛最終連妻子都冷落起來,這個結(jié)局是我所覺得遺憾的.慧骃國教會他的難道只是去厭惡和他一樣的人嗎?
我所敬佩的,是作者斯威夫特在想象的冒險中窺破的人性.
格列弗游記讀后感400篇二
《格列佛游記》講述的是英國船醫(y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慧骃國等地的經(jīng)歷。
小人國里的一切都非常小,他們對于格列佛就像玩具一樣。大人國恰好相反,格列佛就好像他們的“寵物”一樣為他們表演,逗他們開心,還要提心吊膽,以防被弄死。小人國和大人國不僅大小相反,心胸也不同,小人國連年征戰(zhàn),爾虞我詐;大人國民風(fēng)淳樸,對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xiàn)狀有著很多疑問。第三卷通過介紹再飛島國等五島的經(jīng)歷,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科技有著很大的問題。第四卷更加奇怪,在慧骃國里人獸互相顛倒,沒有金錢、軍隊和警察,馬有著高尚的心靈,而野胡則是邪惡的生物。格列佛在那里學(xué)到了很多,他越來越厭惡人類社會的種種惡行,對人類社會做了無情的鞭韃。
我最喜歡的是第四卷,他批判了人性深處的丑陋和人類社會的血腥,而在慧骃國里,他們都沒有欺騙、殺人放火、搶劫一類的字眼,格列佛光是讓他們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就花了好大功夫。他們的社會充滿了友愛、和睦,人人都很善良,厭惡邪惡,這就是人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吧。
這本書的作者對社會的丑陋做了無情的鞭韃和諷刺,對人性和社會有著自己的見解,表達(dá)了他為世界擔(dān)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