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一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漢·佚名《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宋·翁卷《鄉(xiāng)村四月》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絕句二首》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唐·白居易《賣炭翁》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唐·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關(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南北朝·徐陵《關(guān)山月》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說與霓裳莫舞,銀橋不到深山——宋·張炎《風(fēng)入松·裳古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x數(shù)百年——清·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漢·曹操《觀滄海/碣石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先秦·佚名《山有扶蘇》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唐·王維《鹿柴》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fā)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二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三
1、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醪g《從軍行七首·其四》
2、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畎住锻扉T山》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醪g《送柴侍御》
4、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獨W陽修《豐樂亭游春·其三》
5、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畎住丢氉赐ど健?/p>
6、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钯R《李憑箜篌引》
7、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8、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yuǎn)?!獎㈤L卿《送靈澈上人》
9、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10、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懹巍睹坊ń^句》
11、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____杜甫《望岳》
12、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____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13、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畎住端陀讶恕?/p>
14、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15、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獥钊f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16、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埔堆灾尽げ粺捊鸬げ蛔U》
17、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跤韨牎洞逍小ゑR穿山徑菊初黃》
18、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赜^《好事近·夢中作》
19、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20、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____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描寫山景詩句大全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中秋的詩集錦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四
1、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李白:《古風(fēng)》)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后赤壁賦》)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4、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詩經(jīng)》)
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王維《漢江臨泛》)
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
7、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宋·郭熙)
8、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9、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
11、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
12、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唐·李白)
13、山之妙在峰回路轉(zhuǎn),水之妙在風(fēng)起波生。(唐·張錫)
14、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唐·李白)
15、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回。(元·張養(yǎng)浩)
16、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17、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18、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19、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0、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2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23、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4、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王維:《鹿柴》)
山的經(jīng)典詩句
26、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王維:《辛夷塢》)
27、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瞑》)
28、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9、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陸游《梅花絕句》)
30、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1、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32、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3、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xiāng)關(guān)。(高衢《和三鄉(xiāng)詩》)
34、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5、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36、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3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38、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3〖〗9、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
4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41、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4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43、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yǎng)浩《雙調(diào)雁兒落兼得勝令》
4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45、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46、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47、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48、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49、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50、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故山下》)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五
1、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2、時有落花至,遠(yuǎn)隨流水香。劉昚虛《闕題》
3、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4、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5、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6、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7、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李白《長相思其一》
8、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9、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10、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11、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12、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李煜《烏夜啼昨夜風(fēng)兼雨》
13、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14、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15、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怨》
16、人生長恨水長東。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
17、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18、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19、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20、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1、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22、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23、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
24、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25、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26、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27、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園》
28、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9、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
30、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31、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張養(yǎng)浩《水仙子詠江南》
32、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33、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34、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5、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36、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天凈沙秋》
37、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38、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39、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40、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41、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42、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巖》
43、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44、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5、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漁翁》
4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47、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歐陽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48、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49、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yè)》
50、漸行漸遠(yuǎn)漸無書,水闊魚沈何處問。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yuǎn)近》
51、巴山楚水凄涼地,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2、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53、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夢江南千萬恨》
5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55、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5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5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58、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
59、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60、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1、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張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長》
62、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63、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64、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風(fēng)乍起》
65、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許渾《謝亭送別》
66、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67、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駱賓王《于易水送人》
68、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fēng)清,晚霞明。蘇軾《江神子江景》
69、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陳與義《登岳陽樓》
70、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7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72、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73、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74、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
75、夢入江南煙水路。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76、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二首》
77、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78、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79、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80、鴻雁在云魚在水。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81、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82、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8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84、玄都觀里桃千樹,花落水空流。元好問《人月圓玄都觀里桃千樹》
85、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韋應(yīng)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8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7、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曲江二首》
88、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89、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蘇軾《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90、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六
1.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ā额}破山寺后禪院》
2.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諟Y明《飲酒·其五》
3.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赜^《踏莎行·郴州旅舍》
4.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鸥Α肚锱d八首·其一》
5.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7.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9.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諟Y明《飲酒·其五》
10.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蹙S《鹿柴》
11.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拙右住稇浗显~三首》
12.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赌咎m詩》
13.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獎⒂礤a《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4.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三》
15.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虾迫弧杜眢缓型麖]山》
描寫山的詩句100首 描寫山的詩句古詩篇七
1、題君山
作者:方干
曾于方外見麻姑,聞?wù)f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fēng)吹落洞庭湖。
2、鹿柴
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3、酒泉子·長憶孤山
作者: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4、夏日山中
作者: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5、望山
作者:賈島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
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
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
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fēng)來如奔。
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誰家最好山,我愿為其鄰。
6、詠孤石
作者:惠標(biāo)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澤浪,頂入香爐煙。
崖成二鳥翼,峰作一芙蓮。
何時發(fā)東武,今來鎮(zhèn)蠡川。
7、臺山雜詠
作者: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
湍溪已作風(fēng)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
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豈知身在妙x?
8、詠華山
作者:寇準(zhǔn)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9、登太白峰
作者: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guān)。
愿乘泠風(fēng)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fù)更還?
10、巫山高
作者: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fēng)飔然,曉風(fēng)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11、山中
作者:秘演
結(jié)茅臨水石,淡寂益閑吟。
久雨寒蟬少,空山落葉深。
危樓乘月上,遠(yuǎn)寺聽鐘尋。
昨得江僧信,期來此息心。
12、詠賀蘭山
作者:胡秉正
西北天誰補?此山作柱擎。
蟠根橫遠(yuǎn)塞,設(shè)險壓長城。
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
曾從絕頂望,灝氣接蓬瀛。
13、長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x開,x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14、宿石邑山中
作者:韓翃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15、游黃檗山
作者:江淹
長望竟何極,閩云連越邊。
南州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
陽岫照鸞采,陰溪噴龍泉。
殘杌千代木,廧崒萬古煙。
禽鳴丹壁上,猿嘯青崖間。
秦皇慕隱淪,漢武愿長年。
皆負(fù)雄豪威,棄劍為名山。
況我葵藿志,松木橫眼前。
所若同遠(yuǎn)好,臨風(fēng)載悠然。
16、登峨眉山
作者: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shù)。
云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
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
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
17、終南山
作者: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