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心理咨詢師考試問答題答案篇一
考試總結
推薦度:
考試反思總結
推薦度:
考試反思簡短
推薦度:
考試反思
推薦度:
考試反思開頭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引導語:心理咨詢師具有一定的觀察、理解、學習、判斷、表達、人際溝通能力,及自我控制、自我心理平衡、交往控制能力。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分享給大家的2017心理咨詢師考試問答題精選,歡迎閱讀!
(1)該求助者主動提出的求助內(nèi)容。
(2)咨詢師在初診接待中觀察到的疑點。
(3)依據(jù)心理測評結果的初步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談話。
(4)上級心理咨詢師為進一步診斷而下達的談話目標。
(5)談話目標中若有一個以上的內(nèi)容,應分別處理。
不恰當提問的消極作用有哪些?
(1)造成依賴。
(2)責任轉移。
(5)產(chǎn)生防衛(wèi)心理和行為。
(3)減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產(chǎn)生不準確的信息
(6)提問過多可影響交談中必要的概括與說明。
攝入性談話時,如何避免提問方式的失誤?
①避免提問“為什么”的問題。
②避免多重選擇性問題。
③避免多重問題。
④避免修飾性反問。
⑤避免責備性問題。
⑥避免解釋性問題。
1、態(tài)度必須保持中立
2、提問中避免失誤
3、不能講題外話
4、不能用指責、批判性語言阻止或扭轉求助者的會談內(nèi)容
5、在攝入性會談后不應給出絕對性的結論
6、結束語要誠懇、客氣。
(1)選擇測評量表應有針對性;
(2)為尋找心理問題的原因、探索求助者行為的傾向性;
(3)為評估臨床癥狀嚴重程度;
(4) 應圍繞應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現(xiàn)來選用。
如果您還覺得復習內(nèi)容多,想進一步縮小范圍,或者您的基礎較差,我們建議您報名考前沖刺班()。內(nèi)容講必考考點,講真題解析,講考前押題。全部紀宇老師授課,瘋狂地突擊一周,輕松地通過考試!客服微信:hr138139
(1)精神狀態(tài)。
(2)身體狀態(tài)。
(3)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
1、分析求助者問題是否有器質性病變作基礎
2、根據(jù)區(qū)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和精神病性癥狀,與精神病性問題相鑒別
3、分析求助者的內(nèi)心沖突類型,與神經(jīng)癥性問題相鑒別
4、分析求助者情緒是否泛化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
5、確定求助者心理問題持續(xù)時間,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影響程度
6、形成初步診斷
1、分析求助者問題是否有器質性病變作基礎
2、根據(jù)區(qū)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和精神病性癥狀,與精神病性問題相鑒別
3、分析求助者的內(nèi)心沖突類型,與神經(jīng)癥性問題相鑒別
4、分析求助者情緒是否泛化
5、確定求助者心理問題持續(xù)時間,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影響程度
6、形成初步診斷 (華人心理網(wǎng))
求助者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原因是:
1、生物學原因
2、社會原因
3、心理原因
(1)尊重
(2)熱情
(3)真誠
(4)共情
(5)積極關注
正確理解和使用共情,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咨詢師從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來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問題。
2、設身處地的理解。
4、把握時機,共情應適度。
7、表達共同應考慮到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背景。
3、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
5、表達共情要善于使用軀體語言。
6、表達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8、應驗證自己與求助者是否產(chǎn)生共情。
咨詢目標由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共同商定
1.具體2. 可行3. 積極4.雙方可以接受5.屬于心理學性質6.可以評估7. 多層次統(tǒng)一
咨詢目標可以進行修改,但需雙方重新商定。
咨詢時與求助者商定的咨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內(nèi)容?
包括以下內(nèi)容:
1、咨詢目標;
4、雙方各自的特定責任、權利與義務;
2、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3、咨詢的效果及評價手段;
5、咨詢次數(shù)與時間安排
6、咨詢的費用
7、其他問題及有關說明。
請說出面質技術的定義和求助者的常見矛盾。
1、面質,又稱質疑、對質、對峙、對抗、正視現(xiàn)實等,是指咨詢師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2、常見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2)理想與現(xiàn)實不一致(3)前后言語不一致(4)咨訪意見不一致
請說出面質技術的注意事項。
1、要有事實依據(jù)。
4、以良好咨詢關系為基礎。
2、避免個人發(fā)泄。
3、避免無情攻擊。
5、可用嘗試性面質。
放松訓練的原理、方法、步驟
步驟:
1、介紹原理
2、咨詢師進行示范指導
3、強化求助者練習
4、指導求助者掌握放松方法,代替焦慮緊張
注意事項:
1、第一次時咨詢師可以做示范,減輕求助者焦慮并提供模仿信息。
2、多種放松方法可聯(lián)合使用但不宜過多。
3、關鍵是放松,既強調(diào)身體的,更強調(diào)精神的。
4、放松時應集中精神避免干擾。
5、指導語有口頭和錄音兩種,開始時,口頭更易被接受。
6、對想象力強、易受暗示的求助者效果好。
7、促進求助者領悟,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在日常環(huán)境中隨時放松并運用自如。
請寫出陽性強化法的.工作程序。
1、明確目標行為
2、監(jiān)控目標行為
3、設計干預方案,明確陽性強化物
4、實施強化
5、追蹤評估。
請寫出陽性強化法的原理。
1、行為主義認為一個習得行為如果得以持續(xù),一定是被它的結果所強化。
2、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種行為,必須對其施加獎勵。
3、以陽性強化為主,及時獎勵正常行為,漠視或淡化異常行為,這種方法就是陽性強化法。
請寫出陽性強化法的注意事項。
1、目標行為應單一具體,如有多個目標,需逐一進行,不可同時展開。
2、陽性強化應適時、適當,應在行為出現(xiàn)時進行。強化也要適度適當。
3、隨時間進程,強化物可由物質刺激變?yōu)榫癃剟?,待固化后最終可以撤銷強化物。
簡述合理情緒療法的過程。
1、心理診斷階段:明確求助者的abc,尋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2、領悟階段:實現(xiàn)三點領悟:
(1)是信念而不是誘發(fā)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緒及行為后果。
(2)求助者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應負有責任。
(3)只有改變了不合理信念,才能減輕或消除各種癥狀。
3、修通階段:
(1)與不合理信念辯論。(蘇格拉底辯論術、產(chǎn)婆術)
(2)合理情緒想象技術。
(3)家庭作業(yè)(ret自助表 rsa自我分析報告)
(4)其他方法(情緒/行為技術: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技術、系統(tǒng)脫敏)
4、再教育階段:重建心理與行為模式。
如果使用合理情緒療法,請說出原理是什么?
1、合理情緒療法原理:合理情緒療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chuàng)造的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通過純理論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其核心理論是abc理論。a是誘發(fā)事件,b信念,c是情緒反應、行為結果。
2、abc的關系: 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現(xiàn)實的信念導致情緒困擾和神經(jīng)癥;治療核心是通過改變不合理的信念來改變、控制情緒及行為結果。
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區(qū)別
合理信念?
:
不合理信念
大都基于一些已知客觀事實?
;
能使人保護自己,努力愉快;
使人更快達到自己目標;
使人不介入他人麻煩;
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緒困擾。
包含更多主觀臆測成分;
產(chǎn)生情緒困擾;
難以達到現(xiàn)實的目標而苦惱;
主動介入他人麻煩;
長時間無法消除或減輕情緒困擾,造成不適當?shù)姆磻?/p>
三個非理性觀念主要特征
1.絕對化要求:是指個體以自己的主觀意愿為出發(fā)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
2.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
3.糟糕至極:是一種對事物的可能后果非??膳隆⒎浅T愀?、甚至是一種災難性預期的非理性觀念。
簡述阻抗的表現(xiàn)形式。
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對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其意義在于增強自我防御。
2、表現(xiàn)形式:
(1)講話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贅言、寡言等。
(2)講話內(nèi)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談、情緒發(fā)泄、談論小事、假題問題。
(3)講話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外歸因、健忘、順從、控制話題、最終暴露等。
(4)咨詢關系上的阻抗。
如何應對阻抗?
(1)解除戒備心理。
(2)正確地進行診斷和分析。
(3)以誠懇幫助對方的態(tài)度對待阻力。
(4)使用咨詢技巧突破阻抗
咨詢效果評估的維度?
1、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價。
2、癥狀改善情況。
3、求助者社會生活適應狀況改變的客觀現(xiàn)實。
4、求助者周圍人士的評估。
5、咨詢師的評定。
6、求助者咨詢前后的心理測量結果的比較。
制約心理咨詢有效性的因素?
一般性有效因素: 求助者希望改善的動機;對咨詢師的信心;因得到幫助而對咨詢師產(chǎn)生的希望;咨詢師的尊重、關切。
特殊性有效因素: 針對性的咨詢所產(chǎn)生的效果。
求助者本身的潛在適應能力與生長、復愈的能力。
心理咨詢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1、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建立的和諧、信任關系,這是最基本的共同點。
2、求助者求治的強烈動機、積極態(tài)度。
3、有一套雙方都相信的理論和方法。
4、咨詢師本身的特征。
5、促進求助者的認知改變、情緒調(diào)節(jié)、行為改善。
心理咨詢的效果通過何種機制起作用?(三級技能p175)
1、宣泄疏導求助者的情緒而緩解壓力。
2、鼓勵求助者傾訴內(nèi)心痛苦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3、探詢求助者的潛意識并使求助者領悟。
4、協(xié)助求助者改進認知結構,學會合理思維。
5、通過學習與訓練建立積極、合理、有效的行為模式。
6、幫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礙,促進自然復愈與成長。
如果心理咨詢師缺乏幫助這類求助者的經(jīng)驗,在轉介時需注意什么?
1、咨詢師如發(fā)現(xiàn)自己與該求助者不匹配時,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明智地轉介。
2、應當事先征求該求助者意見并說明理由。
3、向該助者介紹新咨詢師的有關情況,尤其是其專業(yè)特長。
4、向新咨詢師介紹該求助者的情況,但不應透露隱私情況。
5、如有必要,原咨詢師可以與新咨詢師交流。一般不干預新咨詢師的活動。
二級診斷技能
一、簡要說明該求助者內(nèi)心沖突的內(nèi)容和性質。
常形沖突
變形沖突
雙趨沖突
雙避沖突
趨避沖突
雙重趨避沖突
對該求助者需做哪些診斷?(或鑒別診斷)
1.焦慮性神經(jīng)癥;
2.強迫性神經(jīng)癥;
3.人格障礙;
二級咨詢技能
簡述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原理。
①系統(tǒng)脫敏療法源于對動物的實驗性神經(jīng)癥的研究。
②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基本思想是:讓一個原可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復暴露,同時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對抗,從而使這一刺激逐漸失去了引起焦慮的作用。沃爾普認為,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
認知行為療法的原理是什么?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的特點是什么?
①求助者和咨詢師是合作關系。
②假設心理痛苦是認知過程發(fā)生機能障礙的結果。
③強調(diào)改變認知,從而產(chǎn)生情感與行為方面的改變。
④通常是一種針對具體的和結構性的目標問題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療。
⑤強調(diào)家庭作業(yè)的作用,賦予求助者更多的責任。
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其工作程序是什么?
1、建立咨詢關系
2、確定咨詢目標
3、確定問題:提問和自我審查的技術
4、檢驗表層錯誤觀念:建議、演示和模仿
5、糾正核心錯誤觀念:語義分析技術
6、進一步改變認知:行為矯正技術
7、鞏固新觀念:認知復習
本案例中如果應用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其具體程序是什么?
1、通過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臨一種可以引發(fā)焦慮的情境。
2、要求求助者評價他們的焦慮水平。
3、教給求助者覺察那些他們在壓力情境下產(chǎn)生的引發(fā)焦慮的認知。
4、幫助求助者通過重新自我陳述來檢查這些想法。
5、讓求助者注意重新評價后的焦慮水平。
貝克提出五種具體的認知治療技術:
①識別自動性思維;
②識別認知性錯誤;
③真實性驗證;
④去中心化;
⑤憂郁或焦慮水平的監(jiān)控。
按照貝克的理論,求助者的歪曲認知的七種邏輯錯誤包括什么?
1、主觀推斷:沒有支持性的或相關的根據(jù)就做出結論,包括“災難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況和結果。
2、選擇性概括:僅根據(jù)對一個事件某一方面細節(jié)的了解就形成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且整體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視。這其中所包含的假設是那些與失敗和剝奪有關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3、過度概括:由一個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種極端信念并將之不適當?shù)貞糜诓幌嗨频氖录蚯榫持小?/p>
4、夸大和縮?。河靡环N比實際上大或小的意義來感知一個事件或情境。
5、個性化:個體在沒有根據(jù)的情況下將一些外部事件與自己聯(lián)系起來的傾向。
6、貼標簽和錯貼標簽:根據(jù)缺點和以前犯的錯誤來描述一個人和定義一個人的本質。
7、極端思維:用全或無、非白即黑的方式來思考和解釋,或者按不是/就是兩個極端來對經(jīng)驗進行分類。
求助者中心療法的目標?
確定求助者中心療法的咨詢目標:
①求助者的自我變得較為開放;
②求助者的自我變的較為協(xié)調(diào);
③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
④求助者變得更適應了;
⑤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過程稱為一個變化的過程。
求助者中心療法的主要咨詢技術:
①促進設身處地理解的技術(關注,用言語或非言語交流設身處地的理解,沉默作為交流設身處地理解的一種方式);
②坦誠交流的技術(并不固定角色、自發(fā)性、無防御反映、一致性、自我的交流);
③表達無條件關注的技術
(3)把握咨詢過程七階段的特點和規(guī)律
請簡述求助者中心療法咨詢過程的各個階段
第一階段:求助者對個人經(jīng)驗持僵化和疏遠態(tài)度階段,求助者不愿主動尋求治療和幫助。
第二階段:求助者開始“有所動”階段。
第三階段:求助者能夠較為流暢地、自由地表達客觀的自我。
第四階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達個人情感,但在表達當前情感時還有顧慮。
第五階段:求助者能夠自由表達當時的個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帶有一些遲疑。
第六階段:求助者能夠完全接受過去那些被阻礙、被否認的情感,他的自我與情感變得協(xié)調(diào)一致。
第七階段:求助者幾乎可以不需要咨詢師的幫助,就可以繼續(xù)自由地表達自己。
簡述求助者中心療法的自我理論
1、自我理論是一種人格理論,強調(diào)自我實現(xiàn)是人格結構中的唯一的動機。
2、自我理論的概念:
(1)經(jīng)驗;
(2)自我概念;
(3)價值的條件化。
社會接納程度評估
①評估內(nèi)容,求助者的社會接納程度,也可以看做其本人的社會適應程度。
②評估方法:家屬或四周人的觀察;咨詢師本身的審查
自我接納程度評估
①評估內(nèi)容:自述癥狀與問題的減輕或消除;性格方面的成熟情況
②評估方法,包括求助者的口頭報告和量表評估。
s("content_relate");【2017心理咨詢師考試問答題精選】相關文章:
2017心理咨詢師考試心理測量學模擬題
08-11
2017心理咨詢師考試三級沖刺考點
08-21
2017心理咨詢師報考常識
08-16
2017心理咨詢師專業(yè)能力精選知識要點
08-27
2017年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沖刺筆記
03-18
2017心理咨詢師考試三級基礎練習題
08-08
2017年物流師考試常見問答題
08-13
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難點講解:心理診斷
08-09
2017年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