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fā)生后撰寫的。優(yōu)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歷史考試分析報告 高二歷史考試分析與反思篇一
本次高二歷史期中考試考查形式為閉卷考試,考試時間為90分鐘,試題分值為100分。試題題型為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部分。選擇題部分共32小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非選擇題分值為52分,整套試卷難度適中。
以考查基礎內容為主,兼顧能力考查。以會考說明為參照,突出強化基礎知識的運用,通過一些考查遷移能力試題的設計,引領學生未來
學習
的方向,以適應高中階段歷史學科的整體安排。(1)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問題的能力偏弱。在材料解析題中,很多學生不會
尋找
關鍵詞。(2)答案中缺少關鍵字。有的
同學
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塊,可是有很多是無關緊要的話,在有限的時間里要老師逐字逐句的慢慢的研究答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主要就是看關鍵語句、關鍵詞。(3)基礎知識不扎實。有的選擇題和書本上一樣的語句表述,可學生仍然做錯,可見基礎知識非常不扎實。
(4)答題不規(guī)范,沒有格式。歷史答案一般是應分點分段回答,列出序號,條理化,讓人一目了然,可有的考生從頭到尾沒有序號,語言表述不規(guī)范,語言表達口語化嚴重;書寫潦草;邏輯思想混亂。
由于是理科學生,從學生的`整體看,考試
成績
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從思想上不重視,由于初中歷史學科的考試形式是開卷考試,故學生對高中考試形式缺乏清醒認識,雖考前有過說明,但有些同學只是在課上聽聽而已,有的更是應付了事。二是對學習要求不重視。大部分學生仍停留在初中學習思維,認為學習歷史不需要記憶,只要知道就行了。不能整理相關問題,雖課堂教學給學生們一些強調,特別是重難點問題,但沒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1)加強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平時應注重與學生們的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及學習動態(tài),以更好地促進教學雙方的交流學習。
(2)提供學習與考試的方法,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平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相關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思路。增強知識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3)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注重練習的有效性。單元檢測試題應精選,覆蓋面盡量寬廣,讓學生在一次檢測后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并形成遷移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順利通過高中學業(yè)考試。
s("content_relate");【高二歷史考試分析】相關文章:
1.
高二歷史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2.高二歷史考試反思總結
3.高二歷史期末試卷分析
4.高二歷史考試知識點歸納
5.高二歷史期中考試復習計劃
6.高二歷史期末總結
7.高二歷史開學計劃
8.高二歷史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