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馬過河教案戶外篇一
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寫了小馬要過河時,牛伯伯說水很淺,小馬能蹚過去。松鼠卻說,別過河,河水太深了。這匹小馬不知道該怎么辦,回家問媽媽如何是好,媽媽說你自己試試就知道了。小馬一試才知道,水既沒有松鼠說的那么深,也沒有牛說的那么淺。
故事告訴我們:別人說的話對不對,要多動腦筋思考,勇于實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要求會書寫、組詞、注音,知道筆順、偏旁)。
(要求認識、會注音)。
馬棚:指養(yǎng)馬的簡陋房屋。連蹦帶跳:又蹦又跳精力充沛。磨坊:磨面粉等的作坊為難:使人難應付。蹚:從有水、草的地方走過去。難為情:害羞,臉面不好看;情面上過不去。
連蹦帶跳——蹦蹦跳跳、愿意——樂意、飛快——快速、高興——開心、四周——周圍、立刻——馬上、突然——忽然、擋住——攔住、吃驚——驚訝
遠——近、深——淺、飛快——緩慢
為[ wéi ]成為、認為、以為。[ wèi ]為了、為何。坊[ fāng ]牌坊、街坊。[ fáng ]作坊、磨坊。沒[ méi ]沒有、沒用。[ mò ]沒收、淹沒、埋沒。八、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老馬和小馬。第2自然段,寫了老馬讓小馬把麥子馱到磨坊去。第3自然段,寫了小馬不知道河的深淺,不敢過河。第4自然段,寫了老牛告訴小馬河水很淺,能蹚過去。第5自然段,寫了松鼠告訴小馬河水很深,讓小馬別過河。第6自然段,寫小馬不知怎么辦才好,只好回家去問媽媽。第7自然段,寫媽媽耐心地教育小馬,不要只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要親自試一試才行。第8自然段,寫了經過小馬的親自嘗試,它小心地過了河。九、課文提問。
1、試著用上下面的詞語,講講這個故事。
馬棚、愿意、磨坊、馱、擋住、為難,突然、攔住、吃驚,難為情,動腦筋、小心
例子:
馬棚里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老馬問小馬是否愿意把麥子馱到磨坊去。小馬很高興地答應了。小馬在去磨坊的路上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小馬很為難,它不知道能不能過河?
河邊吃草的老牛告訴小馬:"河水很淺,能蹚過去。"就在小馬準備過河的時候,樹上跳下來一只松鼠,攔住了小馬并告訴他:"河水很深,會淹死的。"
小馬對小松鼠的話感到很吃驚,不敢過河了,只能回家去問媽媽。他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很難為情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讓小馬自己動腦筋,然后自己再親自去試一試,這樣才知道河水是深是淺。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小心地過了河。
2、你同意下面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
(1)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對小馬撒謊了。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因為老牛和松鼠的身高是不一樣的,老牛很高大,在河里就感到河水淺;松鼠很矮小,并且河水曾淹死過他的一個伙伴,所以他認為河水很深。因此他們都沒有撒謊,只是從自己的親身感受說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
(2)小馬向很多人請教,是對的。
我同意這種說法,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侯,要多向他人請教,這樣可以積累別人的成功經驗,做起事來就會事半功倍、少走彎路。
(3)別人的經驗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嘗試。
我同意這種說法,別人的經驗是別人根據自身的條件得出的看法,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有些事還要靠我們自己去嘗試。
(4)什么事都要自己嘗試,別人的話不可信。
我不同意這種說法,并不是別人的話都不可信,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去嘗試。有的事情是有危險的,我們就不要去嘗試。
小馬過河教案戶外篇二
1、讀課文理解媽媽的話,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獨立思考,從實踐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2、能聯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幾個詞語:為難、連蹦帶跳、去路、沒、趟等。
3。根據提示語,來進行朗讀練習,和課本劇的表演。
:
理解媽媽說的話。
:
投影片
:
第二課時
: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導入故事
1、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說說,上次我們認識的是一只怎樣的小馬?
二、抓中心句
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小馬第幾次來到河邊才過了河?它是聽了媽媽說的哪句話才下決心過河?用“~~~”畫出來,并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三、聯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詞
1、自由讀課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a。媽媽所說的“別人”在課文中指誰?用記號
b、“別人”都是怎么說的。?用“=”畫出來,想一想,它們說的話對嗎?
2、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3、交流討論結果
4.朗讀指導
一)選擇幾個重點詞語加以指點,并結合指導朗讀:假如有一天,我們來到小河邊,聽到小馬與老馬,還有老牛、松鼠的對話,說話時,他們的神情、動作以及語調生動極了,這一場對話真有趣。它們一個個怎么說,你能學得起來嗎?(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使扮演角色朗讀課文帶有飽滿的真實的情感,這樣學生的表情朗讀就很容易達到要求,而且對提示語所顯示的形象有了具體的理解。)
1、小馬問老牛伯伯,后面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表示疑問的句子怎么讀呢?老牛回答時,說的很平靜,因為他認為河水很淺?,F在請女同學扮小馬,男同學扮老牛,讀讀他們的對話。
2、松鼠可不同了,忙攔住大叫,因為是大叫,后面是用了什么標點?感嘆號表示語氣加重。誰能扮小松鼠(指名試讀)。
指導朗讀:“小馬!”一聲叫住,要讀得急促些,聲音要高;兩個“別過河”,速度要快些,是連著說的,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些。(再讀)
3、“小馬吃驚地問”,如果沒“吃驚地”,那是一般地發(fā)問?,F在是“吃驚地問”,嚇了一跳,表示出小馬的害怕、緊張。(示范)
4、老牛和松鼠對河水的印象完全不同,你能分別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嗎?(深、淺)
二)小馬聽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怎么辦?用橫線劃出小馬聽了老牛的話和松鼠的話后分別是怎么做的?
1.讀句子說說哪兩個詞說明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不動腦筋?(立刻、連忙)
2.學生答,并抓重點詞“立刻”、“連忙”。
3.練習朗讀四、五兩節(jié)。四個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表演)。
4.評議
導語:此時的小馬“小馬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保睦锸窃趺聪氲哪??1、同一條河,老牛說“深”,松鼠說“淺”,你們說哪個說得對?為什么?
出示小河、老牛、松鼠剪貼片,并要求學生按“因為老牛____,所以___;因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回答。)
2、發(fā)散:現在請你為小馬動動腦筋,他當時怎么想就對了?
四、讀最后一段,體會中心句
1、聽了媽媽的話,小馬是怎么做的?它實踐的結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圖說說為什么說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五、總結課文,通過說話訓練,結出寓意
1.再讀老馬的話。
2.老馬是說:“光”什么意思?“不……不……是不行的”。
如果改成“要……要……”這樣正面的說法,該怎么講呢?
(做事情要動腦筋,要去試試才行?)
3.這告訴我們什么?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更要實地去試試。
4。背一背,記一記
六、總結,延伸中心句
這時大象和小白兔,也來到河邊要過河,你會怎么對他說?
七、拓展性作業(yè)
續(xù)編故事
1、出示故事的開頭: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雨。大雨一下幾天幾夜,河水漲了老高。外婆打電話來找老馬,說自己家被水淹了,老馬聽了十分著急,對小馬說:”孩子,你先給外婆送點東西吧?!毙●R馱起面飛快地向外婆家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
2、請同學們幫小馬想辦法,把這個故事編完整。
學念古詩: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小馬過河教案戶外篇三
1、認識“棚、馱”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坊”,會寫“愿、意”等8個字,正確讀寫“愿意、麥子”等11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的語氣。
3、能用上提供的詞語講講這個故事。
4、能根據課文內容,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1、能夠準確感知故事內容,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2、用上提供的詞語講故事。
1、識字寫字
(1)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14個生字,大多是形聲字,可根據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自主識字,也可啟發(fā)學生聯系學過的形近字進行對比識記。鼓勵學生靈活運用學過的方法進行識記,如,利用偏旁認識“擋、試、嘆、唉”;結合圖片識記“棚、蹄”;利用動作表演識記“馱”字等。
(2)寫字:“伯、該、刻、掉”的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遷移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讓學生談談寫好這些字應注意的要點?!霸浮⒁?、突”等字點畫較多,引導學生觀察點畫的不同。
2、朗讀教學
課文對話較多,教學時,應重點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每種小動物說話時的不同心情和語氣,由扶到放,創(chuàng)設情境,讀悟結合。
3、理解運用
本課可以按照“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教學思路展開。首先,引導學生結合課題猜測: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呢?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然后,結合故事情節(jié),理解課文內容。接著,可以引導學生借助關鍵詞來講述故事。最后請學生利用裝飾物將故事演出來。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相關動物頭飾。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棚、馱、磨”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坊”,會寫“愿、意、麥”3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恰當的語氣。
3、能根據課文內容,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板塊一初讀課文,走進故事
1、談話激趣,引出故事。
(1)孩子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呢?(課件出示小馬圖)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小馬的課文,名字叫《小馬過河》。(板書,讀題)
2、設疑引文,初入故事。
(1)質疑課題,激發(fā)興趣。
(2)這匹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又是怎樣過河的?大家趕快讀一讀文中的故事吧。
板塊二認讀字詞,正確讀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學生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課件出示:
馬棚馱到磨坊擋住愿意
為難吃驚突然沒過小腿
1)同桌互讀,正音。
(2)開火車讀,鞏固字音。
3、讀準多音字:磨坊、沒過小腿、為難。
(1)學習“坊”:我們學習過的第12課中,“街坊”應該怎么讀?
(2)播放“坊”的微視頻,思考:文中指磨面粉的作坊的“坊”,應該讀幾聲?
課件出示:
“坊”是一個多音字,當它表示街巷的名稱或牌坊時,讀一聲,比如:牌坊、街坊。當它表示小手工業(yè)者的工作場所時,讀二聲,比如:織布的地方--織坊,榨油的地方--榨坊。
(3)聯系語境學習“沒”:文中“沒”就是淹沒的意思,在本課中讀什么?
4、交流識記方法。
(1)請學生表演動作并識記“馱”。
(2)字形辨析識記“該”和“刻”:這兩個字長得很像,誰能用它們組個詞?
(3)謎語識記“突”:洞里竄出一只狗。
(4)利用形聲字構字規(guī)律識記“棚、擋、嘆”。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互讀的方式來讀準字音,運用形聲字構字規(guī)律,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記,提高學習效率,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板塊三再讀課文,梳理情節(jié)
1、理清脈絡,練習說話。
(1)自由讀課文,思考:小馬幾次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是怎樣的?
(2)梳理課文脈絡。
2、指導朗讀,了解原因。
(1)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小馬為什么要過河?誰能從文中找出原因?
(2)指名讀第1~3自然段。
①學習生字“磨”。(課件出示“磨”的圖片)
②理解詞語“連蹦帶跳”:小馬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③理解“為難”:小馬的心情又有哪些變化?
(3)朗讀指導。
(4)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5)指導學生讀好小馬的心里話。
課件出示:
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么辦,那多好?。?/p>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語,感受小馬心情的變化,讓學生通過勾畫句子、找關鍵詞提取關鍵信息,理清文章脈絡。
板塊四學寫生字
1、書寫“愿意”。
(1)“愿意”是什么意思?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2)寫好心字底有什么小妙招?
(3)學生交流。
(4)教師示范,學生描寫。
2、學寫“麥”。
(1)引導學生觀察“麥”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說“麥”字的書寫要點。
(3)教師范寫。
提示:第三筆豎壓在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
(4)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寫字要做到一課一得,此處重點指導“愿意”,掌握心字底的寫法,并理解其意思,幫助學生正確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