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光影延時拍攝技巧篇一
*m檔,iso手動。
注:除特殊情況,如地鐵因為場景單一(不影響測光系統(tǒng)),光線變化較大,所以我使用自動iso200—iso1600。
*白平衡手動,可以用預設,也可以手動調(diào)節(jié)k值。
*jpg直出,彩色,1000w像素以上機型,選擇圖片質(zhì)量最高,圖片尺寸為中等。
*關閉機身高感降噪、關閉機身自動暗部補償(尼康的d-lighting,佳能的高光優(yōu)先模式、索尼和賓得的自動hdr)。
注意點:在傍晚和日出的時候,光線變化較大。根據(jù)經(jīng)驗,冬季30分鐘內(nèi),光線變化最高可達2~3ev,請適當調(diào)整曝光。
只需要設置intvl選項(永諾mc-36b),這一項是每次拍攝的間隔時間。
1)在拍攝城市白天的車流和行人時,間隔時間設置為1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在1秒以內(nèi)。
2)在拍攝城市夜晚的車流時,間隔時間設置為2秒到5秒之間,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間隔時間減1。(例:間隔時間為3秒,機身設置快門速度為2秒)
3)在拍攝天空云層運動時,依云層運動速度,設置間隔時間為3秒到10秒不等,云層運動速度越慢,間隔時間最越長。
三腳架固定相機、取景:預判位置(由于后期視頻編輯的長寬比是16:9,務必注意圖片的上下部分需要裁減)。
注意點:
*不要 升起三腳架的中軸,以保證穩(wěn)定;
*使用中長焦(50mm以上)鏡頭務必保證三腳架穩(wěn)定;
*拍攝時要加上目鏡蓋,防止后部光線入射影響照片的曝光(沒有的話可以用深色的衣服或布蒙住取景器,固定好)。
拍攝時長(分鐘)=間隔拍攝的時間(秒)×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60;
拍攝張數(shù)=24×最終想要片段的時長(秒);
例:我最終想要一段20秒的延時攝影片段,間隔拍攝時間為3秒,那么拍攝時長為:
3×24×20÷60=24(分鐘),拍攝張數(shù)為:20×24=480張;
注意點:一般盡量多拍,假如需要一個10秒的片段,那么最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為視頻后期的轉(zhuǎn)場留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