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游三游洞記翻譯篇一
歲月初,與四友同游三游洞,訪名人之足跡,觀乎彝陵勝狀。自學(xué)校驅(qū)車西行二十余里,臨長江之右,始見世外桃源之景。徒步行約百米,見一山間小溪,斷去路,舍輿登舟。舟行于石乳洞內(nèi),聞水聲泠泠,其皆出于兩山石壁之上,舟行數(shù)十米,舍舟登陸。游于洞內(nèi),洞內(nèi)石乳凌空下垂,其形似群仙共宴,或扶腹咁笑,或舉杯長飲,或竊竊私語。映之五彩燈光,其景之美,之壯觀,雖萬口而不得復(fù)述焉,況吾乎!
出洞瀕江行至歡樂谷,過索橋,徙步登山而上,見一母乳泉,泉中立一石碑,覽其碑文,其意曰:一農(nóng)婦攜襁褓嬰兒伐薪,滾至山腳,其母死,一狐仙經(jīng)于此,見襁褓嬰兒,遂撫養(yǎng)成人。此子發(fā)奮圖強(qiáng),中狀元,歸鄉(xiāng)探母,得知其母狐仙已死,悲痛不已,跪而慟哭。狐仙聞兒流涕,甚是感動,遂地下涌一股乳液,得此泉,母乳泉也。
行至三游洞,山壁之上刻一偶聯(lián),曰:一洞凌虛佛自在,萬方多難我重來。至洞內(nèi),三石像立于廳內(nèi),乃白行簡,白居易,元稹。此三子世人稱之為前三游。后蘇洵攜其二子蘇軾,蘇轍游于此,世人謂之為后三游。
昔白樂天自江州司馬,徙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適自通州將北還,樂天攜其弟知退,與微之會于夷陵,飲酒歡甚,留連不忍別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歐陽永叔暨黃魯直二公皆以擯斥流離,相繼而履其地,或?yàn)樵娢囊约o(jì)之。
今吾五人一行亦游于此洞,流連忘返。夫樂天、微之輩,世俗之所謂偉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時(shí),故凡其足跡所經(jīng),皆有以傳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顯。若吾之輩,與蟲鳥之適來適去無所異。屬文以記之,徒娛自內(nèi)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