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一
1月23日,武漢封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停運,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在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前,全國一盤棋。來自軍隊和全國各省區(qū)市醫(yī)院選派的4萬多名醫(yī)護人員陸續(xù)馳援武漢和湖北,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為生命接力。這在人類與疾病斗爭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奇跡!
在抗疫斗爭中,我們遼寧省先后挑選二千三百四十余名精銳醫(yī)護,組織十一批醫(yī)療隊馳援武漢和湖北,廣大醫(yī)護工作者紛紛請纓奔赴武漢,他們可謂是最美逆行者,最值得尊敬的人!
在同新冠病毒的戰(zhàn)斗中,顯現(xiàn)了許許多多感動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生命。
武昌醫(yī)院院長劉智明奮不顧身沖上火線。從1月21日到23日,他連續(xù)3個通宵沒休息,把武昌醫(yī)院改造成定點醫(yī)院。越來越多的患者康復出院,可劉智明卻把生命定格在51歲……
29歲的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醫(yī)生彭銀華,原本準備2月1日與妻子舉辦婚禮。疫情來臨,他投身戰(zhàn)“疫”一線。病人最多的時候,他曾在病區(qū)堅守了兩天兩夜,負責救治40個病人。然而誰能想到,這場沖鋒留下的卻是他永恒的背影……
聽黨指揮,團結(jié)一心,增強了人民戰(zhàn)勝病毒的力量和信心。正是這些醫(yī)護人員和愛國民眾,用他們的血肉構(gòu)筑了一道捍衛(wèi)武漢、保衛(wèi)全國的長城壁壘。我們向戰(zhàn)斗在抗擊病毒前線的英雄和為防控疫情而努力奉獻的人們,致以我們最誠摯的敬意!
疫情發(fā)生后,我居住的小城也積極參與到防控中來。城內(nèi)各社區(qū)、街道到處都設有宣傳站,行走宣傳車,喇叭聲一遍又一遍,路障一道又一道。為防控疫情,小區(qū)、街口封閉,專人把守,人人居家,互不接觸,微信購菜,那閉門居家的滋味真是不好受。但想一想,為了大家的安康,為了疫情過后那鮮花盛開的春天,人們暫時的閉門宅居還是苦中有樂。不讓國家操心,防止疫情泛濫,不讓前線的醫(yī)護人員分神,打勝病毒防控保衛(wèi)戰(zhàn),己成為百姓共同遵守的正道……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二
20__年的時間已經(jīng)走了將近四分之一,由于疫情關系,不管是哪個行當,都只到近幾日才逐漸有了一些生氣。
昨日中午,看了朋友分享的人民日報名為《英雄回家》(上方視頻)的關于援鄂“逆行者”們返程的視頻混剪,彼時我剛參加完一輪面試,心情略有些雜陳。
但當看到“逆行者”們一個個面露笑容,看到四面八方此起彼伏感謝他們的畫面,看到接他們回家的“勝利者”號航班,看到夾道迎接英雄歸來的官兵列隊之時,只覺“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如今,世界各國疫情發(fā)酵,而中國的疫情已經(jīng)得到控制。
中國,是第一個打贏這場戰(zhàn)役的國家!
抗疫情首批烈士事跡學習心得3
“團結(jié)是鐵,團結(jié)是鋼,團結(jié)就是力量。團結(ji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zhàn)、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闭谶M行的這場防控疫情的嚴峻斗爭,深刻印證了這一結(jié)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fā)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毙滦凸跔畈《靖腥镜姆窝滓咔榘l(fā)生以來,黨中央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對加強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為我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我們應急處置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重要法寶。在農(nóng)歷新年第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專門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分類指導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黨中央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qū)派出指導組,推動有關地方全面加強防控一線工作。從充分發(fā)揮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作用,加強統(tǒng)籌調(diào)度,及時研究解決防控工作中的問題,到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構(gòu)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再到組織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這一切充分彰顯了堅持全國一盤棋、調(diào)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贏得這場嚴峻斗爭的偉大勝利,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ji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形成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的強大合力。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jié)精神的人民。疫情讓人們在空間上保持距離,卻讓人們在心靈上貼得更近。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難多,哪里就有四面援助、八方支持。從醫(y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沖鋒在前,到防控物資相關生產(chǎn)企業(yè)及時復工、全力保供;從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到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強化攻關;從基層群防群治構(gòu)筑嚴密防線,到交通運輸、電力保障、市場供應等行業(yè)職工履職盡責、攜手共筑堅強后盾,再到社會各方紛紛捐款捐物……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贏得這場嚴峻斗爭的偉大勝利,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jié)在一起,堅守各自崗位,勇于擔當作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積合力以致勝、匯眾智而成功。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從1998年的抗洪搶險,到20__年的抗擊非典,再到20__年的抗震救災,一次次偉大斗爭告訴我們:越是面對挑戰(zhàn),越需要團結(jié)的力量;越是攻堅克難,越需要群策群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中國人民克服不了的困難、邁不過去的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我們有信心,我們有能力!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三
疫情來臨的猝不及防,以燎原之勢包圍了沉浸在過年假期中的我們。“武漢”“肺炎”“口罩”等熟悉而又陌生的詞語逐漸登上熱搜,直至演化成了恐懼。
與恐懼相對應就真的成為希望了吧,“醫(yī)護人員”“鐘南山”“祖國”等好似散發(fā)著光芒的詞語也逐漸成為了令人安心的護身符。至20__年12月到20__年3月中國確診感染新型冠狀肺炎以超8萬人,國外確診病例更是高達驚人的60萬人,更恐怖的是國內(nèi)外累計死亡病例3萬余人。人類是脆弱的:他沒有鯊魚的抗癌性,沒有蝙蝠抑制病毒的超高體溫,更沒有燈塔水母近乎不死的能力;同時人類也是強大的:他有其它生物所沒有的高度團結(jié)和奉獻 的精神。在病毒肆虐且有較高死亡率的情況下,全國各地依然有4萬余名醫(yī)護人員支援武漢,別的崗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更是不計其數(shù),10天誕生的火神山醫(yī)院就是很好的映射;不僅如此,中國向世界各地派遣醫(yī)療團隊和物資的計劃也正在穩(wěn)步進行中??上驳氖怯须q笾甑溺娔仙皆菏孔?zhèn)外加疫苗研制計劃的飛速發(fā)展,相信中國消除病毒指日可待了。這個世界還是需要英雄的,今年的英雄是白色的。
成為英雄是一件光榮的事,但并不容易。悶熱的防護服、滿是霧氣的護目鏡、高強度的工作,聽上去就令人望而卻步;鏡頭前,脫下防護服的醫(yī)護人員的皮膚,因為悶熱或擠壓而潮紅著,那是美麗的顏色,正如跳動的心臟一般鮮紅而又迷人。最讓我感動的卻是醫(yī)護人員的笑臉,那種在充滿死亡病毒威脅下仍舊綻放的花朵,剛毅而又溫柔著。我不知道我們這些醫(yī)學生長大之后是否能成為他們——綻放光芒的勇者,不過勇者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吧。
疫情期間醫(yī)學生和別的專業(yè)的大學生一樣,呆在了家里,在屏幕前為我們的前輩們搖旗吶喊,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干些什么呢?僅僅看醫(yī)學書嗎?為考試而看書、為治病救人而看書、為社會醫(yī)學進步而看書,這些都沒錯,有些甚至我都沒敢想,不過我認為這還不全面。專業(yè)知識固然重要,但是作為新時代的醫(yī)學生我認為應該全面發(fā)展,以應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就拿這次的疫情來說:醫(yī)護人員治病需要專業(yè)的醫(yī)學知識,工作需要強大的體力,在災區(qū)救援遇到突發(fā)情況要有冷靜的頭腦和全面的思考等等。作為畢業(yè)生來說也是一樣的:情商跟智商一樣重要,不能拘泥于一點。
生活是曲折的,卻依舊充滿希望,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越有可能把握自己的人生。身體上的鍛煉可以去健身,精神上和知識上的鍛煉在疫情期間還得是看書了。就我而言除了每天看專業(yè)知識和健身以外,現(xiàn)階段喜歡看習近平主席、羅伯特清崎和特朗普的書:習總書記的書以宏觀的角度引領新時代思考的潮流,是青少年的指路明燈;羅伯特清崎的書以通俗易懂的特點是很好的理財入門書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商業(yè)方面而言有極高的造詣,令人欽佩。相信我們這批畢業(yè)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方式,并不斷成長,畢竟新時代的文盲是那些沒有學習能力的人。
讀書不能改變命運,卻可以改變你的思維。從學生成為勇者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四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fā)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使我們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春節(jié)以及一個難以忘懷的假期。
一、黨和國家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各相關部門和地方迅速行動,各單位、個人以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意志、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zhàn)。
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wèi)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疫情發(fā)生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強調(diào)“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廣大黨員、干部要沖到一線”??v觀全國疫情防控局勢,哪里貫徹黨中央的要求,哪里的防控思路就越清晰越快。“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越是關鍵時刻,越能看出黨性成色。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團結(jié)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僅僅依靠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二、最美逆行者們
隨著各級黨組織命令的下達,一批批最美逆行者不斷涌現(xiàn)。無論是身在前線,還是守護家鄉(xiāng),無論是防控疫情,還是復工復產(chǎn),逆行者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迎難而上,放棄和親人的團聚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沖鋒奮戰(zhàn)在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鐘南山老先生,今年已經(jīng)84歲高齡的他,17年前帶領人們擊退非典,現(xiàn)在又投身到抗擊新冠疫情的隊伍中來,在他的眼里“醫(yī)院是戰(zhàn)場,醫(yī)生是戰(zhàn)士”。在人們恐慌地逃離武漢時,他義無反顧進入武漢,成為逆行的戰(zhàn)士。還有那些“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的白衣天使們。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們”放棄休假,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加入到與疫情斗爭的救治工作中。有的醫(yī)護人員由于長時間佩戴醫(yī)用裝備,連續(xù)多日超負荷工作,摘下口罩后造成臉頰紅腫過敏;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剪掉了美麗長發(fā),剃成光頭的女護士;還有的醫(yī)護人員鼻梁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甚至有的醫(yī)護人員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那一刻,令人心疼。但這些壓痕、疲憊依舊擋不住醫(yī)者之美。
除此之外還有維系社區(qū)運行的基層干部;樂于奉獻的志愿者們;無論日夜寒雪都毫無怨言守護在公路道口、村居門口的一線戰(zhàn)“疫”者們;那些在我們身后開工復產(chǎn)為前線不斷輸送物資而辛勤勞作的生產(chǎn)者們;為保障城鄉(xiāng)生活,來回往返配送物資,只遠遠望去的“騎手們”,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言勝萬言,他們前進的背影,就是我們的心安。
三、人民群眾
在國家和逆行者們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沒有那么多錢去捐贈,也沒有新聞記者的速度去告訴大眾時時情況,更沒有醫(yī)生那樣的醫(yī)術,但我們也要盡出自己的一份力,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無硝煙的戰(zhàn)爭。我們可以響應國家號召、拒絕謠言、老實待在家里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出門戴口罩做好防護、配合工作人員工作、進行適宜的鍛煉、跟隨網(wǎng)課老師好好學習不落下課程、拓展自己的興趣等。
四、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有一顆心叫萬眾一心”。在這場疫情防控斗爭中,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舟共濟,心手相連,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一句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讓我見識了祖國的繁榮強大和祖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盡管當前疫情依舊復雜,但現(xiàn)實依舊可觀,我們應該對自己國家抱有信心?!岸靵砹?,春天還會遠嗎?”無論經(jīng)歷怎樣的苦澀,春天終會如期到來。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五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采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面對這場疫情人民戰(zhàn)爭、整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我們堅信并且有能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這次生死較量的考驗。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肺炎?!吧赜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一場與病毒疫情角力的斗爭中,黨中央迅速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讓我們信心倍增,堅定步伐,阻擊疫情。我們知道,我們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黨,強大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支支醫(yī)療隊伍前仆后繼奔赴疫情一線,一批批應援物資風雨無阻送往疫情災區(qū),一座座城市鄉(xiāng)村自覺響應號召封門封戶……打贏防疫戰(zhàn),只在朝夕。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在黨的制度指示下,我們充分發(fā)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那就是我們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下,堅持全國一體,調(diào)動多方積極性:全國各地38000余名醫(yī)務人員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一周左右建成并交付使用,疫情防控物資工廠工人火速開工、晝夜趕班……中國的冬天不再寒冷,中國人民依舊信心滿滿,等待擁抱春暖花開的那一刻。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xiàn),讓我們覺知生命的無常,也讓我們見證守護的偉大。在疫情防控戰(zhàn)中,醫(y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缺乏,中國的大小工廠就緊急開工生產(chǎn);醫(yī)療床位等治療地點缺乏,中國的大小建筑工程就緊急開工建造;防控用試劑等醫(yī)療設備缺乏,中國的設備團隊就緊急研究、制造;治療藥物疫苗等關鍵用物缺乏,中國的醫(yī)療核心隊伍就緊急攻關、大力研發(fā)。與時間賽跑的硬仗中,我們做全了準備,只能贏不能輸!
這場疫情人民戰(zhàn)爭、整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中,中國并沒有亂了陣腳,而是穩(wěn)扎穩(wěn)打。我們有抗擊非典的經(jīng)驗,有抗擊各類災難的經(jīng)驗,有抗擊重大疾病的經(jīng)驗。在病毒面前,我們便是堅不可摧,無縫鉆入的一堵墻。迅速地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應急相應體系,迅速地建立了全民醫(yī)療保障體系,全國上下舉一國之力,各省各市,機關政府,各司其職,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道是無‘情’卻有‘情’”,防疫面前,疫情是無情的,但人有情。疫情爆發(fā)時正值新年,新年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奔波一年的慰問,離家歸來的喜悅,歡聚一堂的幸福。但疫情面前,在電視上,在網(wǎng)絡上,我們能看到一位位醫(yī)護奔赴一線,一個個工人揮汗如雨,一名名黨員沖鋒在前……防疫工作中,他們放棄了休息團聚的時刻,藏起心酸委屈的淚水,露出自信加油的笑容,與疫情一拼再拼。在災難面前,廣大人民群眾聽黨指揮、團結(jié)一心,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努力去搭構(gòu)保護這個大家的保護傘……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沒錯,我們的身上流著中華民族的血液,骨子里就有著堅韌不服輸?shù)膭艃骸?/p>
行百里者半九十,困難最怕堅持,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疫情形勢出現(xiàn)了積極變化,防控工作越來越穩(wěn)。充分認識疫情防控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在疫情的拐點還沒到來的時間里,我們?nèi)匀灰獓狸囈源?、嚴防死守,決不心存僥幸,決不停步停歇。
嚴寒的“冬天”終將過去,溫暖的“春天”也將到來。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一心、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一定能全面打贏疫情人民戰(zhàn)爭、整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六
疫情中的你,是否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叔本華曾經(jīng)在《人生智慧箴言》中寫道:‘人生的頭號愚蠢,就是犧牲健康,以求其他:求財富、謀騰達、圖博學、逐名聲,更遑論縱色欲,求片刻之歡。健康第一,我們應該把一切都放在它后面。’其實在人們陷入被感染的恐慌中時,我也才發(fā)覺:健康,才是一個人的最大資本。
快節(jié)奏的生活、對物質(zhì)的追尋,讓很多人忙成陀螺。正值年輕的我們,我們也總是有太多的東西想要去追尋,有太多的夢想想要去實現(xiàn)。于是,不惜以透支身體為代價。可是,沒有哪一份夢想值得我們用命去追尋。又有多少人,非要經(jīng)歷一場大病,才懂得活著的美好。年輕,不是我們肆意揮霍的資本。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才是一個人的最大財富。20__年,再忙,也要愛惜身體。早睡早起、清淡飲食、堅持運動、定期體檢?;钪拍芙咏磺袎粝?。
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而那些勇敢的人,不過是在災難面前選擇了責任、選擇了承擔。為控制疫情,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親自掛帥出征;為馳援武漢,數(shù)萬名醫(y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趕赴危險一線。生而為人,總有人用自己的全情投入,溫暖他人。曾幾何時,我們總在抱怨學習的繁忙,無比向往自由。
可如今,因為疫情,被迫推遲開學時間的我們,卻發(fā)現(xiàn),空虛的日子并沒有想象中的愉悅。我們自然需要繁忙中的片刻閑暇,可是,有些人選擇,努力學習而成全生活。
關于我們自己也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性,不隨波逐流。不信謠,不傳謠?!稙鹾现姟分袑懙溃簾o論是獨立的個體還是群體,一旦他們喪失了思考和推理能力,那么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就變得模糊。有多少人,因為盲目從眾,而成了生活的傀儡。前一陣,“雙黃連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狀肺炎”的新聞一出,大量群眾徹夜哄搶雙黃連口服液。結(jié)果卻被告知“不能隨便亂喝”。生活中,人們總喜歡被外界的聲音桎梏自己的選擇,也有人為了迎合大眾,而選擇忽略自己。
一個聰明的人,懂得保持理性,不被外界聲音左右。沒有人可以主導我們的人生,除了我們自己。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做人,沒必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生命來來往往,來日并不方長。一場疫情,讓我們對生命多了幾分敬畏、對學習多了幾分熱愛、對愛情多了幾分珍惜、對親情對了幾分體諒、對生活多了幾分理性。原來,最簡單的快樂就是平安喜樂,最樸素的幸福就是有愛相隨。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樂。20__年的接下來的日子,珍惜當下,珍愛自己。
希望四月武漢櫻花爛漫時,它不再封城,像往年一樣,千千萬萬人在樹下看櫻花,櫻花在樹上看遍千千萬萬人。愿歷比坎坷,山河可無恙,人間皆可安。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七
消毒水的味道,很濃很濃,一座本該熱鬧的城市,很靜,很靜。新年伊始,本應該是舉國歡慶,共度佳節(jié),而今卻顯得孤寂和壓抑。這是最黯淡的一個春節(jié),新型肺炎肆虐中華大地,人心惶惶;這也是熱血高昂的一個春節(jié),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一曲無畏的家國無疆。
從一月末,微博,知乎,百度等新聞熱搜榜上皆是關于新冠肺炎的訊息。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機,點開新聞??粗找嬖鲩L的確診病例和,每一次都是心如刀絞,幻想著,第二天,點開手機,能出現(xiàn),肺炎被擊退的消息,哪怕確診和不再增長了也好。
新春伊始,各醫(yī)院醫(yī)護人員自愿出征,成為“最美逆行者”。其中有很多96、97年出生的護士小姐姐,她們在家里也還是個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們在報名或許也有猶豫,也有惶恐,但最后還是克服掉了心理的障礙,毅然出征。正因他們和我們一樣平凡普通,所以,他們的所作所為才是偉大。隨著“醫(yī)護人員的背影”、“醫(yī)護人員的睡姿”、“醫(yī)護人員臉上的勒痕”、“醫(yī)護人員生理期”甚至是“超3000名醫(yī)護感染新冠病毒”等熱搜的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人對那些卓越的平凡人產(chǎn)生了更大的敬意。而一批又一批的醫(yī)護人員馳援武漢,他們看到了犧牲,但依舊愿意奔赴災區(qū),這種責任意識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和學習。他們用他們的溫暖純良驅(qū)散著病魔,感動著我們。邱晨在《奇葩說》第六季的決賽中說“我們沒有偉大,因為時代不需要我們偉大,我們終于平凡,因為愛我們的人,希望我們平凡?!毕M咔樵缛战Y(jié)束,也希望那些偉大的逆行者可以早日回歸平凡。
身為大學生,我們不僅要贊頌英雄,更要學會反思災難。疫情尚未被全面曝光之前,有人發(fā)微博說,家人病情嚴重,醫(yī)院資源緊張,下面就有人指責他們,說“不要引起恐慌?!鄙踔劣行┤司尤粦岩砂l(fā)帖者的目的,居心,惡語相向;也有一些官員懼怕承擔責任,加以隱瞞,致使疫情擴大;更有些官員一味追求形式主義,被問到細節(jié),便“一問三不知”······其實,比起在網(wǎng)絡上肆意謾罵,維護所謂的正義,造成網(wǎng)絡暴力,更重要的是學會明辨是非,學會反思,擇善而從,擇惡而改。如果我們憎惡那樣的官員,我們可以選擇,以后堅決不要成為那樣的人;如果我們敬佩醫(yī)護人員,我們以后可以選擇做志愿者,多多和他們接觸學習。
而對于那些醫(yī)護工作者,比起和親朋好友討論他們?nèi)绾稳绾蝹ゴ螅绾稳绾螀柡?,更好的做法是列一個清單,除了捐錢捐物之外,我們可以去做一次義工,可以在下一次去看病的時候,理解那個態(tài)度不那么好的醫(yī)生和護士······未必每一件事情我們都能做得到,可是寫下來的過程中,也是我們記憶的過程,也是我們反思的過程。
最后,祝疫情早日結(jié)束,大家都可以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也愿那些美麗的逆行者可以早日回歸平凡。
抗疫烈士事跡感想 抗疫 烈士篇八
有一座城市,叫眾志成城;有一批戰(zhàn)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種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種信心,叫萬眾一心!
——題記
20__年的春節(jié),在所有中國人的心里,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jié)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凈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謹遵醫(y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yōu)槲錆h憂心忡忡,我們?yōu)橹斡±脑龆喽械礁吲d,為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群人,他們正沖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后的億萬中國人筑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zhàn)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群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鐘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斗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后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說:“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說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yī)護人員一起奮斗!”
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愿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并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著健康,保衛(wèi)著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zhàn)場與病毒作戰(zhàn),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后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愿他們平安早日凱旋。
彩虹為證,千古不變,我要高歌。為生命喜悅,萬物都歌頌你的慈愛,大地訴說你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