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晏子使楚教學心得篇一
第一,學生熟讀課文,自主解決文中字詞。課堂上,我進行檢查鞏固,強調重難點。
第二,理解課文時,抓住“晏子反擊楚王的三句話”讓學生朗讀體會,感受晏子的才思敏捷和能言善辯。
第三,完成課后習題時,以學生獨立完成為主,同時結合易錯點和難題進行共同討論交流的形式來解決,最后歸納總結,完成答題。
反思這堂課,在理解詞語方面有所欠缺,并沒有讓學生隨文理解文中的成語:得意洋洋、面不改色。在內容講解上過于簡單了,只讓學生抓住晏子與楚王的三次對話展開理解,至于“尊嚴”的單元主題沒有深入挖掘。在完成練習冊時,還是對學生不夠放心,指導提示的過多了,沒有落實獨立完成作業(yè)的任務。
但話又說回來,面對有限的課堂時間,既要解決字詞句等基本知識,又要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品質,還要完成有難度的一些作業(yè),如果再逐字逐段的分析講解,那兩個課時肯定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所以,面對有限的課堂時間,也許只能少講精講,注重練習鞏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依然秉承提高課堂效率,完成教學任務,注重學生練習鞏固的思路開展課堂教學。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晏子使楚教學心得篇二
《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的事。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寫楚王只好認輸。
在教學這節(jié)課之后,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就需要教師能創(chuàng)設富有情趣教學活動,枯燥的讀背,學生肯定要喪失興趣,他們喜歡新奇事物,喜歡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歡的節(jié)目,為了演好角色,學生就必須主動去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設計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動作。這是一個需要多種才能的綜合活動,需要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師生的關系完全是平等的,教師只是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二、開放學生的學習空間。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北菊n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甚至會拍手稱快,拍案叫絕的。
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tài)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少的不足,如課堂上對學生缺少足夠的引導,致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目的性不強,三件事都是平鋪直敘,重點不明顯;教師的語言不夠準確等,這一切都源于我本身的業(yè)務素質不強造成的,所以,今后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是一個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晏子使楚教學心得篇三
本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課文人物對話比較多,以人物對話來塑造形象,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突出特點。
1、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本課語言邏輯性很強,具有一定的推理性,教學時注意讓學生使用關聯(lián)詞語,訓練學生的推理能力。教學時能抓住重點句子,讀讀悟悟,讀悟結合,讓學生深切感悟楚王侮辱晏子的真正目的是侮辱齊國,晏子反駁楚王是為了維護齊國的尊嚴。通過學生讀、找、劃、再讀,思考晏子反駁楚王的話含著的意思。課堂上學生很好地體會出來了,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正義感。
2、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的異步性。
在設計教學時,根據(jù)學生學習的不同,制定出了具體的學習目標,以基礎目標和發(fā)展目標作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教學內容目標化。學生可以依據(jù)自身的水平、個性、進行目標性學習。本節(jié)課,我在學生學習接受程度上進行分層,面向全體學生,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優(yōu)生脫穎而出,使學困生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盡快趕上來。
3、分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再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學習詞語時,為學生充分提供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人人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和條件。學生在小組內形成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在活動中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在輕松活躍的學習空間里完全地展現(xiàn)自我,避免了優(yōu)等生唱主角,中等生當配角,差等生看熱鬧,再通過老師對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小組學習的效率,有效地發(fā)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
1、課堂上學生讀文較少,朗讀指導不到位。
2、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高,老師的“導”多了點,學生主動提問,進行質疑,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少了點。教師的提問不夠簡煉。
1、課堂教學應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袄首x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
2、在此基礎上,應讓學生表演讀,這樣能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使學生在動態(tài)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總之,我們應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活動的空間、放開學生的手腳,拓展學生的思維,把活動的舞臺交給學生,把活動的時間交給學生,把活動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意識,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晏子使楚教學心得篇四
本節(jié)公開課比預想得要好,整節(jié)課流程清楚,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學習方法,做到了師生互動,同學們能積極投入,踴躍發(fā)言,其中學生在課堂中綻放的生命活力肯定感染了不少聽課的老師。回顧這節(jié)課,感慨頗深,現(xiàn)談幾點,以釋情懷,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賜教!
首先,我感覺學生的狀態(tài)特別的好,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朗讀,不管是個人朗讀還是集體朗讀,讀得非常好,讀出了楚王的趾高氣揚、驕傲自大及對齊國的蔑視和嘲諷;讀出了晏子的機智聰明、不卑不亢,聽同學們的朗讀仿佛晏子就活靈活現(xiàn)得站在我們面前。
第二,在“過把導演癮”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合作過程中,同學們能開動腦筋,“導”的形式是花樣翻新,這是老師始料未及的,如:有一小組采用故露破綻的方式,導演先不導,演員先表演而表演的同學又用方言說,最后導演再說戲,并特別強調如果不是劇情的需要,表演時必須說普通話,這種方式用心良苦,可見同學們確實動了腦筋。我認為,不管這節(jié)課結果如何,同學們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是應當肯定的。
第三,在小組交流探究時,同學們確實得到了能力的鍛煉。比如,同學們學到了如何整合資料,學到了如何根據(jù)要求找出與文本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我想,如果學生們每一節(jié)課都能學到一點,那么,學生們的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次,這節(jié)課有幾處疏漏之處:
第一,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時,有兩個同學發(fā)言,我只是簡單的肯定了第二同學的發(fā)言而沒有指出第二位同學的概括好在哪里。
第二,在同學們導演過程當中,對學生的點評略顯粗糙,應重點點出同學們要重點點評導演而不是點評演員。
第三,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沒有仔細的考慮問題的深度。第四,由于時間緊,學生們小組活動的時間太少,沒有讓學生們放開手腳,這是最遺憾的地方,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注意這點。
總之,我覺得開一節(jié)課很難但又能學到很多東西,也許正是這點才吸引我鼓足勇氣去嘗試。確實也是如此,在整個備課過程中,由于對教案反復修改,反復推敲,因而對新課程標準領會得也更加深刻,這是我感觸頗深的。另外,在整個備課過程中,我真正的感覺到了集體的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