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一
“媽媽,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可是要吃粽子的呀!”一進廚房,我就嚷到。只見媽媽好像變魔術(shù)似的,從袋子里“變”出了一串又肥又大的粽子。那粽子散發(fā)出陣陣濃香,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巴不得馬上就拿一個來解解饞。
媽媽就好像我肚子里的小蛔蟲,指著我的小鼻子說:“小饞貓,我現(xiàn)在就弄點給你吃?!眿寢層眉舻都糸_扎著粽子的繩子,剝開包著的兩層竹葉片。粽子好像跳水運動員翻了個身,落在媽媽早已準備好的碗里。一塊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現(xiàn)在我眼前,只見那粽子是黑紅黑紅的`,上面點綴著黑色的蘑菇,又白又紅的肉,白色的雞蛋,粒粒糯米,就好像顆顆小小的珍珠。這些糯米你粘著我,我粘著你,就好像七兄弟。
我秋風掃落葉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粽子就被我掃了個精光。
我還覺得不過癮,還想再吃一個,就對媽媽說:“媽媽,再來一個粽子?!眿寢尶戳丝次?,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連眼淚都流了出來,我看媽媽笑成了一團,摸不著頭腦,跑到鏡子前一看,呀,我就好像馬戲團里的小丑,成了個大花臉。甚至連眉毛也不能“幸免于難”。我連忙用毛巾把臉洗了一干二凈。
我又重新回到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起第二個粽子。
這個端午節(jié)真有趣!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二
王珂馨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這個熱鬧的節(jié)日里,人們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喝雄黃酒,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我們?nèi)铱倓訂T。媽媽早早地起來包粽子。奶奶急著去菜場買艾草,聽說艾草可以避邪。弟弟拿出一張紙,認真地畫著龍舟。爸爸則外出給爺爺買雄黃酒,喝了雄黃酒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出兩片泡好的粽葉,先把粽葉疊在一起,圍成一個“漏斗”形狀,再往里面放入糯米,中間放上兩塊肉,表面再覆蓋上糯米,最后把多余的粽葉扣下來包好,一個精美絕倫的粽子就包好了。
吃完香噴噴的粽子,我們又來到了東錢湖觀看賽龍舟。只見裁判一聲令下,龍頭上的人用力地敲著鼓,那氣勢足以讓人振奮。而船員們也跟著這氣勢一鼓作氣,奮力地往前劃。在一聲聲的“吆喝”聲中,比賽圓滿成功,2號龍舟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節(jié)日!我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觀看了精彩的龍舟賽!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三
曾彥琳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你知道我喜歡哪一個節(jié)日嗎?當然是端午節(jié)啦!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那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賽龍舟,傳說,這些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包很多粽子,有肉餡的、綠豆餡的、紅豆餡的等等。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然后用勺子挖點糯米填進去,接著放一塊腌好的鮮肉,再挖一勺糯米蓋上去,用手把粽葉從上往下壓,左折一下,上折一下,最后用手捏緊,把繩子繞幾圈扎緊,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完成了。
粽子熟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賽龍舟,只見龍舟上一個人拼命地敲打著鼓,其它的人跟著鼓的節(jié)奏拼命地劃,你追我趕,真的是太精彩了。
端午節(jié)既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又可以看龍舟賽。我非常太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四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你們知道它的來歷嗎?讓我給你們講一講。
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次,他進京去辦事,看到國家變的非常衰敗,就投汩羅江自殺了。臨死前,他還寫了一首詩。人們?yōu)榱思o念這個愛國詩人,就把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設(shè)成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主要內(nèi)容就是劃龍舟、包粽子。
賽龍舟的場面很熱鬧,河岸邊被擠的水泄不通。只聽槍聲一響,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劃,而河岸邊滿是加油聲。
包粽子,就是用竹葉包,用糯米作餡。包的時候很粘手,不是專業(yè)人員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節(jié),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孳生。
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打撈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里,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五
“農(nóng)歷五月五,家家稻米香?!边@是我們家鄉(xiāng)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著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yīng)。
星期天下午,我就跟著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痹谕馄诺闹更c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塞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外婆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扎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jié)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外婆的方法捆好了我的第一個粽子??粗野倪@個歪歪斜斜的粽子,心里真是說不出的高興。外婆說,熟能生巧,我又一連包了好幾個。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lǐng),就必須誠心、細心,更要有恒心。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六
王景曄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在這天我們一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看賽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可熱鬧了。
街上比我家熱鬧多了??茨抢镉幸粋€婆婆在賣五色繩——“快來買呀!我的五色繩又堅固又漂亮,快來買呀!”老婆婆大聲喊著。沒一會兒,好多人都紛紛跑來買。“看!多好看呀!”“是呀,是呀!”到處都是贊美聲。我掏出零花錢買,了一條送給媽媽。
媽媽去三江超市買了粽葉,買粽葉是有方法的,又大又完整就是最好的。爸爸選了一瓶又好又香的雄黃酒送給住在一百公里外的外公。奶奶買了米準備在今天包粽子,讓我嘗一嘗她的手藝。
晚上,一家人都在包粽子。我們把粽葉折成斗型,然后折三折,再用線綁了三圈后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蒸好后我聞了聞,嗯——蒸好后的粽子有一點粽葉的清香,打開后,陣陣清香撲鼻而來。咬一口,軟糯香甜,十分好吃。
這次過端午節(jié)比前幾年有趣多了,我不會忘記這次過節(jié)的。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七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到了。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賽龍舟活動,還要吃粽子、掛艾草和喝雄黃酒。
大街上的商店里有一盒一盒包裝好的粽子:有肉餡的、有蛋黃餡的、有火腿餡的……門口的桌子上還放著參差不齊的艾草。
端午節(jié)最有趣的要屬媽媽包粽子和看賽龍舟了。
媽媽一早就出去買原料,準備回來包粽子。不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她把粽葉和米放在桌上,再拿來一個大盆,把米倒進去,又倒上醬油,左拌右拌,米就準備好了。接著,媽媽拿出一片葉子,從中間交叉疊成一個斗形,然后依次放一勺米、一片肉,再一勺米,最后把葉子東折西折,捆上繩子,一個粽子就包好啦!
等媽媽把粽子包好之后,我們就去河邊看賽龍舟。河上一共有九條船,每條船上坐六個人。劃啊劃,劃啊劃,一號船率先達到終點。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端午節(jié)真有趣!
端午節(jié)手工日記篇八
今年的端午節(jié)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放假了,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整天讀書的學生,但在這放假期間,更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粽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紅紅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為什么再多按誤解要做這么多事兒?怎么會有端午節(jié)的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也沒去打擾他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干就干!
我首先打開電腦,搜索問題。啊哈,終于找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屈原。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和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邊吃粽子變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p>
啊,這真是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