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與我的李煥英作品征集篇一
我生于七十年代,小時候一直生活在小山村,我人生的最初記憶,就是從母親那一盞晃悠悠的油碟燈開始的。
(一)油碟燈
日之將夕,倦鳥棲息。躬耕的母親背著滿筐的月亮往回趕,燈也隨之點燃。
說是燈,其實那是降低了燈的標(biāo)準(zhǔn)。一小土碟盤、蚯蚓般的燈草,蘸著清香的清油,跳躍起火苗。白色的燈草頭在不經(jīng)意間便烙下一截的焦黑?;鹈绮淮螅珜τ诋?dāng)時的人們來說是溫暖的,更主要的是解決了照明問題。勞作了一白天的母親,手里有許多的事需要在燈下完成。她總會將燈蕊捻到最小,借著昏昏的燈光,又開始了忙活張羅,納鞋底、上單棉鞋,縫補我們因調(diào)皮劃破的衣服褲子。
母親心靈手巧,在地鄰上是出了名的。就說衣服打補丁吧,母親總是認(rèn)真細(xì)致,一絲不茍,補丁的顏色與衣服的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行針均勻、針腳細(xì)密……
而我喜歡靠著母親的膝蓋坐著,一雙小手放在大手心里,纏叨著母親講述小時候躲土匪、避“棒老二”的驚險,及迎解放軍進山走村的喜慶歡樂。天晴之日,偶而會有一彎明月擠過門窗縫,昏暗堂屋光亮了許多。母親這時總會輕輕吹滅燈火,心情似乎也敞亮開來,我也趁此央著躺入母親的懷里??茨赣H依舊忙碌不停的手,針線穿飛……夜空里那一彎月,慈眉善目地笑吟俯視,或許也在靜聽母親輕述的故事吧?直到眼皮打架,微鼾聲響起,這應(yīng)該是母親平生最愛聽的快樂樂曲吧!
燈光里融入那一刻,母親無可修飾的雙手,帶出的溫暖永遠在我們的背后。
(二)煤油燈
一盛煤油的墨水瓶,用鋁片或牙膏皮裹成的燈桿,并在三分之二處套上環(huán)形鋁薄作為蓋子,這就是煤油燈在記憶的原樣兒。
煤油燈的出現(xiàn)大概是煤油便宜的緣故,至少我是這樣認(rèn)為的。當(dāng)時正是“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每家每戶缺鹽少油是常事。大人只要吱上一聲,我們小孩便會到鄰家去借。當(dāng)然,鄰家從來都不擔(dān)心因為我們是小孩子,家里的大人不認(rèn)賬,只要開口,誰家都會賞臉、給面子的。即使沒有多少,也會爽快地勻出一點,度過那黑夜的。
每每夜幕漸濃,無論是遠山深處,還是鄰近屋宇,到處散落著灰暗渾濁的煤油燈光。一家人圍在灶房,母親卷起衣袖開始搗米下鍋,大姐遞入灶堂的柴火畢剝而快樂地舔著鍋底。
這時的煤油燈便會被放在方桌中央,母親依舊忙活,而四姐、五姐和我會拿出書和本子開始作業(yè)。這是我們自己的行為,打記憶起,在我們的讀書上,母親就沒有操過心?,F(xiàn)在,母親也經(jīng)常幸福地提及出來教育侄輩們。
借著煤油燈散發(fā)出來的渾濁光芒,母親輕車熟路地忙著手中的活。慈母手中線,一到秋末,母親便會開始為全家打制一雙雙新棉鞋,一如那《納鞋底的老人》:目光低低地垂下,沉穩(wěn)得像一位得道的高僧,手指像一朵盛開的蘭花,掙扎著沉吟飛落……偶爾母親將頭抬起看看我們,嘴角邊泛著那絲絲淺淺的微笑,讓我悅納至今。
燈花開是常有的事,可母親每次都高興不已。她總說,這是吉祥、這是好運。品著噴香的飯菜,嚼著母親的話,我相信,我們一家子一定會好運當(dāng)頭的。
(三)電燈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是我們在語文課本最瑯瑯上口的。這應(yīng)該是那年月里,人們心中最美好憧憬和期許。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春風(fēng)西南拂,土地下到戶的政策接地氣,聚村頭,進田頭,家里也迎來了第一次安電燈。母親將廚房、主屋都安上。從屋外的電線桿上分支出紅藍兩種電線,拉得很長。紅藍兩種電線從“夢鴿”處入屋,在房梁上游走,母親說紅的是火線,藍的是零線,是動不得的。一條垂下的綠色拉線,只要輕輕一拉,一屋光亮如白天溫暖呵護著我們的成長。
盡管山村人的溫飽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物質(zhì)、精神生活依舊貧瘠。在最艱難、最平凡的生活中,母親教會我們插秧、割麥、上山放牛、砍柴……細(xì)細(xì)體會到了雙腳踩在大地上的踏實感,日子里填滿了知識。每當(dāng)我們捧回一張張獎狀慰藉母親,燈下的她總是用那雙粗糙的手捧著我們的小臉蛋,欣慰地笑著,似乎她一天的疲勞也在那一刻被驅(qū)走,這是我們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光!
日子總在歲月的呢喃中飛馳而過,在艱辛的歲月中,樂觀開朗、任勞任怨的母親也以她的衰老作為兒女成長的代價。絲絲白發(fā)兒女債,道道皺紋歲月痕。在母親最無私、最圣潔的母愛呵護照料下,我哥也娶妻生子,三個姐姐也相繼結(jié)婚。
戚戚慈母心,記得踏上工作崗位的前一天晚上,母親特下廚燒了幾個小菜,取出多年的老酒,端碗自斟。我知道那是父親去逝時留下來的。其實,從我記事起,母親根本就不沾酒。伴著輕微地咳嗽聲,燈下母親眼里噙著淚水,像兒時一樣用那雙“粗糙”的手撫摩著我的臉。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時光的流逝中,永恒的是那摯樸地母愛。我沒有為母親斟酒,雖然我知道,母親很希望我能為她斟酒,但我卻埋頭扒飯。因為我怕流淚。那晚,母親醉了……
筆走于此,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而母親這盞明燈卻彌新歷久,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我與我的李煥英作品征集篇二
我的媽媽很年輕、漂亮、是四川成都人。
我媽媽1米58,不胖不瘦的身材。一頭烏黑秀麗的長發(fā)垂在肩后,眉毛如新月一樣,彎彎的,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一閃一閃的,睫毛長長的,翹翹的真讓人喜歡。那高挺的鼻子,配著那雙煙姹的雙唇,說話和微笑時就露出她那潔白整齊的牙齒,媽媽善良溫柔,打扮也很時尚。
在我小時候,媽媽常常拿著筆教我寫字,教我認(rèn)字,教我讀古詩。可以說媽媽是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后來我去上學(xué)了,媽媽每天早上送我到幼兒園,下午又去幼兒園接我。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我在媽媽的疼愛下慢慢長大。
我媽媽對我要求很嚴(yán)格,做每一件事都要求很完美。記得我上小學(xué)四年級時,有一次,我正在家做數(shù)學(xué)作業(yè),做完了拿給媽媽檢查,媽媽拿過作業(yè)本發(fā)現(xiàn)有一個題目沒有做完,就問我為什么沒有做完,我就說剩下的不會做,說完媽媽就輕聲地對我說,不會做就仔細(xì)想,去思考,找出問題在哪里。如果真有不懂的地方,明天去學(xué)校問老師。媽媽那溫柔可親的語氣就像一股春天的和風(fēng)吹進了我的心田,她那雙眼神充滿了我對未來的期盼和向往,也是媽媽那雙眼神鼓勵我奮進向上的學(xué)習(xí)精神。
媽媽很愛我,也愛我們?nèi)摇R淮?,我得了重感冒、高燒,我處于極度危險的狀態(tài),這下可把媽媽急壞了。因為很晚了,一時來不及等出租車,媽媽只有背著我急匆匆地往醫(yī)院跑。夜,很靜,暗昏的路燈從人行道上的樹葉縫隙間照下來,灑在媽媽和我的身上。夏夜的風(fēng)吹著岸畔的楊柳,除了遠處偶爾傳來車子的聲音外,就只聽到媽媽那焦急喘息的聲音。媽媽背著我一直往醫(yī)院跑。由于天氣很熱,媽媽跑到醫(yī)院時已經(jīng)是汗流浹背了。到了醫(yī)院,媽媽沒有去擦她滿臉滾落的汗水,而是抱著我一直等待醫(yī)生檢查的結(jié)果。我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輸液,媽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她的手在我的頭額摸來摸去,只見她的淚水浸濕她的雙眼??吹綃寢屇蔷o張難過的神情,眼神是那么的焦慮,手輕輕從我的臉朧滑過,媽媽就問我好點不?我點了點頭,直到零晨兩點多鐘,我才好轉(zhuǎn)。此時也看到了媽媽那感動的笑容。又問我想吃東西不,我看著媽,嗯!想吃。媽媽就站起來說我去給你買,說著就往醫(yī)院外走去。望著媽媽離去的背影我感覺我的心里就像流淌一股溫泉,一絲絲幸福的喜悅洋溢在我的心深處。
我媽媽很勤勞,一天到晚忙個不停,早上六點就起床去上班,很晚才回來?;氐郊依锞兔χ匆?、掃地、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媽媽來完成的,盡管家里的活再多再累,她從不埋怨,只是不停地做。她也沒有多少時間休息,因為爸爸常年在外,家里的一切活都是媽媽的了。媽媽很愛美,也很喜歡買衣、愛購物。不管她有多忙,每天都會擠出時間去超市給我買好多好吃的東西。有時,媽媽也會生氣,一生氣就在我耳邊嘮嘮叨叨,也叫人心煩。一次,我一不小心弄壞了一樣?xùn)|西,晚上媽媽回到家,知道我把東西弄壞了,就很生氣,把我罵了一頓,我知道做錯了,不敢出聲,只有站在一邊哭。
媽媽心情好的時候,總會帶我去逛街和逛超市去買吃的、還要帶我去"得力士"去吃東西,還要帶我去很多地方玩,我也很開心,媽媽也很開心。
在我的心里媽媽最聰明,也很勇敢。一次我和媽媽走在街上,有一名男子走在我們前面,好像故意把一個大錢包掉在地上,另外一個男子就匆匆忙跑過來,把錢包撿了去,還輕聲跟我媽說,這是錢,誰都想要,你別出聲,我們?nèi)ハ镒永锩娣皱X一人一半。那名男子說完看著媽媽和我,此時,我媽媽氣憤地說,你們這些壞蛋,這點騙人的小把戲你騙得了誰呀!不要臉的東西,快給我滾開。其實媽媽早就知道他們是一伙的,就想把媽媽騙進巷子里搶錢,可是我媽媽就不吃這一套,而那名男子見媽媽很兇又不是那么容易上當(dāng)?shù)模挥兴κ謸P手長而去。
晚上,媽媽看著我做作業(yè),寫字,看著我睡覺,為我蓋好被子,直到我睡著媽媽才離開,早上叫我起床,送我去學(xué)校。
媽媽就是那么偉大,她用溫情點亮了我的希望,她用燭光照亮了我的未來,媽媽,是渡我劃過彼岸的帆船,是指明我前程的航燈。
我與我的李煥英作品征集篇三
【媽媽,我想對你說】
靜靜月夜,獨倚窗前,仰望天空那輪明月,耳畔清風(fēng)徐徐,窗外那株丁香花開的正濃,馥郁的芳香充盈著我的心房。人悄悄,簾外月朧明,欲將心事付瑤琴,唉,怎奈明月不懂我心,清風(fēng)不為我知己。心中翻卷的思潮不知如何傾訴,還是把它寄予筆端:媽媽我想對你說……
多少次輾轉(zhuǎn)反側(cè),徹夜難眠,總想對你說:“媽媽,我愛你——”,這是十幾年真情的凝聚,但我卻不知從何說起,因為媽媽給予我的愛太多太多……
記得小時候,中午午休時,我不愛睡覺,媽媽就把我放在一個小童車中,輕輕的來回推著我,嘴里吟唱著動聽的歌。“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頭一回幽幽深山中嘗野果喲,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小手喲……童年的歲月難忘媽媽的小背簍,多少歡樂多少愛……”這歌聲時常在我的腦海中縈繞。我呀,就在媽媽的搖籃曲中,慢慢進入那甜甜的夢鄉(xiāng)。而媽媽卻沒有時間休息。每逢夏季夜晚,媽媽還要為我扇扇子,驅(qū)趕蚊蟲,送來清涼,而媽媽卻總是汗流浹背。此情此景在那個充盈著愛的小屋中每天都在上演,從未落幕。
曾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有一次,我隨母親到田里干活,看見別人地里有紅珍珠似的小辣椒,一簇簇的,非常好看,伸手就想折一枝。媽媽看見了,立即就喝住了我,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啊,不是自己的東西,無論它有多好,無論自己有沒有,都不能拿?!比缓髬寢屵€給我講了一個關(guān)于顏回故事:顏回家里窮困,有一次,同學(xué)丟了東西,都懷疑是顏回偷的。于是孔子就故意在顏回上學(xué)必經(jīng)的路上放了一錠銀子,并寫上“天賜顏回一錠金”的字語,然后躲在一旁靜靜觀看。顏回上學(xué)發(fā)現(xiàn)了那錠銀子,也看到了上面寫的字,取筆回贈了一句“橫財不發(fā)命窮人”,又將銀放回原處然后離開。聽了這個故事,我深受教育,牢牢記住了母親的教導(dǎo),從未碰過別人的東西。
媽媽還給我講孔融讓梨、黃香溫席,教導(dǎo)我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媽媽給我講鑿壁借光、囊螢映雪,教導(dǎo)我發(fā)奮讀書、刻苦勤學(xué),使我懂得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道理;媽媽教導(dǎo)我,別人有困難時要伸手相助,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媽媽教導(dǎo)我要樂觀開朗不畏困難……媽媽教導(dǎo)了我太多太多。媽媽,我深深的感謝您……
但是,媽媽你知道嗎?其實我也曾疑惑過,懷疑你是否真的愛我。記得咱們在學(xué)校住宿,我上了幼兒班,你教九年級,每天晚放學(xué),你都輔導(dǎo)學(xué)生或和學(xué)生談心到很晚,寒風(fēng)瑟瑟,我自己孤零零站在車棚中,抱著車棚中冰冷的鐵柱子,翹首等你。陸續(xù)回家的老師看到我那小小的身影,都說,孩子多可憐,這個媽媽只顧學(xué)生,不顧自己的孩子,學(xué)生一屆又一屆,孩子只有一個啊!那時我真的懷疑您是不是真的愛我?難道學(xué)生比我還重要嗎?一年又一年,您越來越無時間管我,您平時和我談起的也都是有關(guān)你的那些“兒子、女兒”的事,我真的很嫉妒您的那些“兒女”們。我越來越懷念幼年的時光,我心中的疑惑也越來越深。可是后來我看到了您的日志,您說每個老師都應(yīng)該把學(xué)生們看成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創(chuàng)作美麗的人生故事,在關(guān)鍵處替學(xué)生把關(guān),人生轉(zhuǎn)折處點醒學(xué)生。您還說對于我您是充滿愧疚的,您幾乎把精力都放在了學(xué)生身上,對我關(guān)愛不夠,不是不愛我,是因為工作,是因為那么多的兒女的期盼……媽媽,您和奧巴馬的老師一樣,要和孩子們一起創(chuàng)作更美麗的故事,你不求回報、無私奉獻,不是把愛留給我一人,而是留給所有需要您的孩子。您有博大的胸懷,在一點一滴中譜寫著人生大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當(dāng)您的那些畢業(yè)的學(xué)生,回來看您時,和您擁抱,叫您媽媽,我都為您高興、為您自豪,您無愧于教師——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在此我真的想為您唱一首歌: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媽媽,我想對你說,您是個好媽媽,也是個好老師。我替學(xué)生們深深的感謝您……
夜色深沉,月光皎潔,丁香靜靜佇立,悄悄吐著芬芳,在這靜謐的夜晚,我卻思緒萬千,心潮翻滾。臺燈下,我把一直以來埋藏在心底的這些話語凝于筆端,傾瀉于紙上,道出我的心聲。媽媽我想對你說:你在平凡中孕育著偉大,在點滴中譜寫著大愛。媽媽我深深的愛著您,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您!長大我也要做像您一樣受人敬愛的好老師!
我與我的李煥英作品征集篇四
【母親的眼睛】
母親,一個多么溫暖、美好、圣潔、沉重的字眼;母親的眼睛,一直看著我成長。孩子的失敗是母親酸楚的淚水,孩子的成功是母親幸福的微笑。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和許多中國農(nóng)民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只為在莊稼地里刨食度日,將兒女們撫養(yǎng)成人。
父母的愛,兒女的心。母親一生生育了我們兄弟五人。我有一個哥哥、三個弟弟,現(xiàn)在均已成家立業(yè),兒孫滿堂。母親是一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老太太”,庇佑著一大家子二十幾口人的平安,可謂“功德圓滿”。
俗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痹谖液苄〉臅r候,父親就染上了風(fēng)濕病,發(fā)作起來腳腫得跟饅頭似的,終年拐杖不離手,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人贈外號“三條腿”,干不了重農(nóng)活,只能在生產(chǎn)隊里做“羊倌”。母親則非常強悍、從不服輸,還當(dāng)了多年的婦女隊長,是個大會小會都要說兩句的遠近聞名的女強人,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也成了家里真正的頂梁柱。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從來都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似乎永遠不知道辛苦為何物:收工后背起籃子找豬草,拿回豬草趁天不擦黑再到山里挑一擔(dān)柴禾,之后便是做晚飯、洗衣服、切豬草、縫縫補補……一直忙活到大半夜。次日天麻麻亮又要起床打掃院落路口,做早飯催上學(xué),喂雞喂豬,然后“出工”……一年四季忙碌個不停。我們兄弟幾人對母親都十分依賴,什么事情都要麻煩母親,好像也沒有母親解決不了的問題?!皨?,餓了”“媽,褲子磨出個窟窿了”“媽,書包臟了”“媽,肚子疼了”“媽,要交學(xué)雜費了”……
在左一聲右一聲“媽”的呼喚聲中,我們漸漸長大了,一個個到了放飛的年齡,要到更遠的地方去學(xué)習(xí)深造。此時,母親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出門在外要保護好自己,別餓著凍著什么的。臨行前,總要仔細(xì)檢查衣服褲子的鈕扣是否牢靠,演繹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牽腸掛肚的情景。古語云:“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辈还苣囊粋€人離開,母親總是相送到埡口,呆呆站在原地目送我們遠行,直到看不見為止。每一次送別,母親總是淚如雨下,一次次被父親調(diào)侃:“瞧你這出息,兒子是去干大事,又不是上斷頭臺!難道天天跟你在地里刨食你才高興?別人家想上大學(xué)還考不起呢,應(yīng)該樂呵呵才對呀。”母親用袖子擦了擦眼淚,賭氣似地回答:“這死老頭子怎么說話,高興當(dāng)然高興,人家是舍不得孩子嘛,又要半年見不著面了,你就那么心硬?人家是眼淚不聽使喚罷了,又不是真哭。”斗一會兒嘴,才悻悻回家去。
去年國慶撞上中秋節(jié),又是小棉襖出嫁的日子,對我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三喜臨門。為動員母親來參加孫女的婚禮,兄弟姊妹侄兒男女輪番上陣,游說得母親沒有退路,不得不從老家啟程一同趕赴下關(guān)。車子一停,映入眼里的是侄兒攙扶著一個腰弓背駝的老太太,顫顫巍巍朝著我們走來。天吶,我那個風(fēng)風(fēng)火火、走路腳底冒煙的母親哪去了?僅大半年不見面,七十八歲的母親竟衰老得如此迅速,仿佛霜打的茄子似的萎靡不振。我憨不溜秋呆立在原地,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zhuǎn)轉(zhuǎn),沖得眼睛一陣陣發(fā)痛,也不知道迎一下扶一把,那真叫一個呆若木雞、不知所措!此情此景,正如“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發(fā)鬢鬢……”的歌曲中的情景一模一樣。
有一句詩叫“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心不待”,讀起來也很扎心。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永遠是那個穿針走線、腳打后腦殼的大忙人,“煞火些,要遲到了”“要一根絲學(xué)習(xí),莫猴子搬包谷”“要知恩圖報,莫做白眼狼”“莫逞強,蛇有多粗洞有多大”“少時偷針,長大偷?!薄叭嘶钅?,樹活皮”“小來不捂,大來不彎”“狗不嫌家貧,不要辱沒祖宗”“日子是過出來的,要學(xué)會算計”“與人相處機靈點,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這些,成了沒有多少文化的母親灌輸給我們的“啟蒙家教”,以至于到了今天,我們還能分得出個好歹來。
家里有一臺“飛碟牌”縫紉機是母親的驕傲,她的針線活遠近有點名氣,只要看一眼別人怎么剪裁,就能做出一模一樣的衣服來。母親非常勤快,又十分愛干凈,即使家境貧寒,衣服補丁都整整齊齊的,讓我們一個個穿戴得干干凈凈,透著一股精氣神,不像一些人家那么邋邋遢遢的。試想,這樣一個永不停息的“不倒翁”,怎么能說失明就失明呢?我一遍遍叩問自己,人世間真的有“母憑子貴”“養(yǎng)兒防老”嗎?那么,作為兒子,我盡到了“防老”責(zé)任了嗎?只覺得臉在燃燒,仿佛要將內(nèi)疚燒盡似的。
疫情以來的半年多時間,母親確實發(fā)生了許多變故,卻一直瞞著我,總是報喜不報憂。我埋怨母親,母親卻總是淡淡地說:“一些事發(fā)生就發(fā)生了,沒有必要什么跟你們說。即使說了也減輕不了痛苦,改變不了現(xiàn)狀,反而給你們增加麻煩,分了心思影響工作,那叫得不償失。再說,自己的身體自己心中有數(shù),該讓你們曉得的時候,自然會通知你們,你就不要死磨爛纏了。”知道母親這是在寬慰我,可我不得不打破砂鍋問到底,一一弄清事情的原委。在我的軟磨硬纏下,從母親的描述中,得知母親摔了一跤,把腳崴了,加上骨質(zhì)增生腰桿直不起來,身體彎曲了不少,害得本來就不高的身軀顯得更小巧了。后來染上了一場皰疹,半身奇癢,住院康復(fù)后,雞蛋、牛肉、羊肉這些平時最愛吃的東西都不能吃了。母親愛流淚,看到兒孫離開,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吧嗒吧嗒往下流。其實,這不算什么,短暫的流淚只是在排解情緒,是一種精神的撫慰,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傷害。真正讓母親患眼疾多年的元兇,毫無疑問是我那個曾在鄉(xiāng)農(nóng)機站工作的不甘寂寞的大哥了。他干古董生意失敗后一溜煙“跑路”了,二十多年音訊全無,母親每每想起就哭得死去活來,哭啞了嗓子哭干了眼淚,大傷了眼睛元氣,再加上父親離世,就造成右眼幾乎失明、左眼昏花的結(jié)局。去年左眼做了一次白內(nèi)障手術(shù),不知是手術(shù)原因還是保護不到位問題,手術(shù)后視力更加模糊,看什么都是恍恍惚惚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就連走路、夾菜這樣的小事也都很困難……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卻把給父母買點吃的穿的用的,或給點零花錢就當(dāng)做孝順了,而忽視了最基本的情感溝通,以“忙”作為不能“常回家看看”的擋箭牌。的確,為人子女,盡孝宜早不宜晚,趁父母能吃、能喝、能走,趕緊多陪陪父母,帶他們吃點喝點到處走走看看,不要留下什么遺憾,到時候悔之晚矣,哭天搶地也挽回不了什么。我不禁在想,要是我能多點回家看看,把母親接來早做手術(shù),或許母親就不會像盲人摸象一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活了??上?,人生只有結(jié)果,沒有如果,世上沒有后悔藥。沒辦法,但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一定要治好母親的眼睛,找回那個活蹦亂跳的人。
于是,我急吼吼向老家索遞“新農(nóng)合”,不管能不能報銷,就帶著母親趕往眼科醫(yī)院,打響了母親的眼睛“保衛(wèi)戰(zhàn)”,像賭徒似的來了個最后一搏……第一天掛了專家號,專家建議:左眼已做過白內(nèi)障手術(shù),不宜再做,但幾乎失明的右眼還有點光感,可以實施手術(shù)。聽了醫(yī)生的話,宛若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熱血在血管里劇烈奔流。第二天辦理住院手續(xù),體檢、確定方案、手術(shù),心急火燎等待奇跡出現(xiàn)!上午9:45分到10:24分,整整39分鐘的時間,看著一個個患者走出手術(shù)室,我不停在走廊里來來回回踱步,仿佛過了很久很久。這39分鐘,是我這輩子感到最艱難、最煎熬、最漫長的時光。終于,母親出現(xiàn)了,右眼包裹著紗布,醫(yī)生交代了許多注意事項,只有那句“要是不出現(xiàn)意外的話,明早摘除紗布后就可以看見了”的話一直在耳邊縈繞……然后,就是等待。第三天早上8時許,醫(yī)生摘除了母親眼睛上的紗布,母親卻什么也看不見,緊張得一頭躺倒在床上,那個無助的神情讓人心如刀割。看到同室同日手術(shù)的病友康復(fù)出院了,還要再診斷、打針、眼角打氣,那個“鬼火綠”的程度真是無以言表,注定又是一個觀察、期待的漫長煎熬期!第四天,8點不到,醫(yī)生就開始查房,摘除紗布的一瞬間,母親看到了亮光,心情平復(fù)了不少。醫(yī)生說手術(shù)很成功,只是還有點氣泡擠壓,還需進一步檢查。檢查后再實施“打眼針”,還開了七種睡前一次、早晚兩次、一日四次和間隔一小時一次的眼藥水、眼藥膏,出院回家靜養(yǎng),遵醫(yī)囑用藥等待康復(fù),于是,家里也變成了一個小診療室……
第五天、第六天和第七天,都在家滴眼藥水眼膏。第八天是星期天,也是復(fù)查的日子,天空飄著小雨,醫(yī)生上班很晚,幾乎到了9:00才出現(xiàn)在觀察室,經(jīng)過復(fù)查,視力恢復(fù)尚好,右眼0.07,左眼0.15,走路雖然顫顫巍巍但不用攙扶了,只是仍需繼續(xù)施藥,心里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母親康復(fù)有望!
在五十六年的生命里,一直都是母親在照顧我,我好像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近距離、長時間照看過母親,感覺既內(nèi)疚又欣慰。幸好,眼睛保衛(wèi)戰(zhàn)不算太遲,辛勤的付出沒有白流,華山眼科沒有浪得虛名,母親還有生活自理的可能性。
母親像一條河,流淌著生命的水源,供我成長;母親像一首詩,散發(fā)著筆墨的香氣,引我深思;母親像一本書,飽含了千年的智慧,愈讀彌新。母親的愛,純潔無瑕,想一想意味深長,品一品回味無窮。
母親在,家就在,沒有母親的房子只能叫居所?,F(xiàn)在,我們都已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個個變成了“城里人”,母親的那個家自然也就變成了“老家”。家,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寓意著一間房子底下有好多人在遮風(fēng)避雨,它是一個避風(fēng)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都說“有錢有權(quán)有成功,沒有健康一場空”,我看這話一點不假。母親的眼疾,是多年的白內(nèi)障、青光眼和玻璃體交織造成的,也是對粗心兒女的一種懲戒。每年體檢體檢,只是泛泛地檢查,而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重點部位還是需要進一步深查的,且宜早不宜遲,早查早治療。健康是福,老人的健康就是兒女最大的福。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蔽移诖赣H康復(fù),期待著那雙曾經(jīng)水靈靈的大眼睛繼續(xù)見證著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母親,我愛你,祝你早日康復(fù)!!
我與我的李煥英作品征集篇五
【你好 我的母親】
春節(jié)期間,一部講述母女故事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憑借真實的故事、真情的出演在一眾電影中脫穎而出,電影中那個熟悉的畫面,勾起了人們對親情和家庭的無限繾綣。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李煥英,一個曾經(jīng)年輕有夢想,拼搏不服輸,嚴(yán)厲又善良的母親,是她撐起整個家,用愛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jīng)也是個花季少女?!?/p>
電影《你好,李煥英》用蒙太奇的敘事手法,穿越到80年代年輕的李煥英年代,讓我們看到了年輕時的母親。確實,打我有記憶起,母親就已經(jīng)是中年婦女的樣子,作為子女的我們很難想象,媽媽年輕時也曾有夢想,也為青春奮斗過。
在僅有的兩張老舊照片里,一張照片里母親圍著紅白相間的圍巾,梳著劉海,略顯羞澀,十八歲已是我能看到母親的最早模樣,可在我的記憶里,卻也是模糊不清的。另一張照片則是母親抱著一歲多的我,父親挽著大哥,蹲在石梯上拍的這張難得的全家福,照片已陳舊得有些斑駁,但我看到了二十多歲時父母年輕時的模樣,母親留著短發(fā),身材姣好,穿著碎花裙子,一切都是那么年輕。母親在家占老三,外婆在她九歲那年就過世了,上有大哥讀高中,下有小妹需要照顧,對于山村的孩子而言,她小學(xué)還沒畢業(yè)就選擇回家?guī)鸵r家務(wù),一大家人艱難地向貧瘠的土地討要生活。在她還是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公社當(dāng)裁縫學(xué)打衣服,母親心靈手巧,干起活兒來得心應(yīng)手,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已經(jīng)收徒弟當(dāng)老師了。那段當(dāng)裁縫收徒弟的經(jīng)歷,是母親年輕時最驕傲的事,她和我們回憶起過去時,略顯驕傲,比劃著手,說起她這個小學(xué)還沒畢業(yè)的人,拿著裁量衣服的畫粉,給她的徒弟講課的往事。
“你發(fā)現(xiàn)沒有,人只要有一種不服輸?shù)木?,就會有光彩。?/p>
母親是個要強的女人,她不想當(dāng)一輩子的裁縫,在遇見我父親后,向親戚借了些錢,就到鎮(zhèn)上擺攤?cè)チ?,那時的父母,將大哥交給老人照顧,自己拖著幼小的我,奔波在各個場鎮(zhèn),趕集擺攤,風(fēng)雨無阻。母親背著年幼的我,挑著販賣的鞋襪,坐上渡船到岷江對面的小鎮(zhèn)趕集,一張碎花膠紙鋪在地上,貨物擺在兩邊,我就坐在上面,這是我記事以后最清晰的畫面。
從趕集擺攤,再到鎮(zhèn)上有固定門市,我的童年都是在貨架上長大的。那時幼小,還不能真正理解父母在這一路小買賣中經(jīng)歷的辛酸和委屈,只在后來,聽說母親曾在城里進貨時連人帶貨翻了車,腰都沒醫(yī)斷根就趕著回來繼續(xù)生意,父親騎摩托車搭人掙錢,在雨天打滑側(cè)翻后,為防止乘客受傷,自己的小腿死死抵住車身,卻被滾燙的排氣管生生壓了幾分鐘,那次意外留下的疤痕現(xiàn)在都依然清晰可見。再到后來,他們到城里來做批發(fā)生意,一路輾轉(zhuǎn),一路艱辛,那股不服輸?shù)膭蓬^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父母帶給我最大的動力。
“我以后肯定有出息,你得等我。”
母親對我們哥倆兒的教育是嚴(yán)苛的,學(xué)習(xí)不上進、生活中調(diào)皮就會挨揍,家里晾衣服的黑色撐衣架就成了我兒時的噩夢,只是小時候的我們哪里知道“打在兒身,痛在娘心”的道理。七八歲那年,有天我和大哥把自己存了一年多的八十多塊錢在一天內(nèi)全花光了,母親知道后,責(zé)備我們不節(jié)約,亂花錢,那天晚上,我和大哥跪在老家的場壩里,頭上各頂了碗水,跪了好久,母親在我們的屁股上打爛了一個又一個的衣架,直到現(xiàn)在我才意識到,那晚哭得最厲害的不是別人,正是打我們的母親。母親也不總是打人,我們上中學(xué)后,她就基本上不打人了,是覺得孩子都長大了,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強,需要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
電影中的李煥英,也是現(xiàn)實生活里無數(shù)母親的縮影,她們平凡而偉大,溫暖且給人以力量。母親從小就告訴我們哥倆兒,要好好讀書,不要像他們一樣,忙碌一生,辛苦一輩子,母親雖也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生活再是艱難,也希望自己多吃點苦,能讓孩子過得好一些。讀書時,因為成績波動很大,有時考第一,有時退步大,母親沒有少被請家長,父母那一輩的被老師請家長,面子里子其實都是傷得很深的,每次請完家長后,母親的話都會變少,但對我的關(guān)心卻更多,這種關(guān)心比責(zé)備更沉更重,更加讓人內(nèi)疚不安。后來,我考上大學(xué)、考上研究生,再到帶他們?nèi)⒓游已芯可拈_學(xué)典禮,也已是四十好幾的人了。父母老了,我們也就長大了。
如今,我已娶妻生女,在當(dāng)父母的同時,也越來越感同身受母親的不易。正如電影《你好,李煥英》中的那些感人畫面一樣,每個媽媽都是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雙粗糙的手,一臺生銹的縫紉機,一頭再怎么染也遮不住的花白頭發(fā),就是她,撐起了一個家的溫暖和希望。
你好,我的母親,愿你眼角總帶笑,月色不染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