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chǔ)。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qū)懞靡黄x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一
有人警告我說,不要讀張愛玲的作品,心里會很別扭。其實,不只是她的作品,是她那個時代,都是那樣的。新舊交替,舊的抱殘守缺,新的蠢蠢欲動,實力相當,所以撞擊出一種近似變態(tài)的不可理喻,最可悲的是這種狀態(tài)還可以自圓其說,美其名曰:歷史的印記。
曹七巧一輩子不容易,也不快樂。她不是壞人,也不是好人。她受了一輩子苦,也讓她的親人跟著受了一輩子苦。我想罵她,用最毒的話咒她,可是,她該咒誰呢?
誰都有青春年少,她也有過幾天爛漫洋溢的日子。上街買菜,接受年輕小伙的愛慕。然后為了錢財去了姜公館,受著所有人的冷眼,還要守著死人一般的丈夫。她乖張暴戾,可是她不這樣,早就死了。
最不能讓人原諒的應(yīng)該是她毀了兒女的幸福吧。可是這更能說明她有多恨自己不堪的一生。她恨她的出身,她恨姜公館,她恨她受到的所有不公,只是,她若要報復(fù),能得心應(yīng)手的只有她的兒女了。
誰也不怨,都是時代進步的犧牲品。
三十年前的月亮和三十年后的月亮有什么不同?三十年前的人或許走不到三十年后,就算走到了,心態(tài)也會變了,三十年后,還有不少新人看到的是一輪嶄新的新月,時間遠去,留下的只能是回憶。
曹七巧死了,再怎么頑固的丑陋,也隨著舊時代一起遠去了,未來路很長。一切都在慢慢康復(fù)。我相信結(jié)尾那個傳說是真的,也相信長安會幸福,不會像她娘一樣,我們總是在向前走的,不是嗎?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二
張愛玲擅長描寫各種各樣的女性?!督疰i記》也不例外。這篇小說記錄了一個發(fā)生在19世紀初舊上海女子身上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地位低下的女子。她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給了當?shù)氐囊粦舸髴羧思摇移咔傻恼煞驈男【褪菤埣?。七巧的為人十分潑辣、刻薄,再加上嫁了個廢人,便特別不招姜人待見。于是她便不停地反抗,這樣她在別人眼中可就算得上臭名昭著了。過了幾年,她的丈夫、婆婆相繼去世。姜家便分了家,七巧脫離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帶著兒女搬到外面住。然而她的生活并沒有好很多,相反她的下半生過得十分悲哀:三爺姜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騙錢的把戲,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兒子成家后,由于嫉妒兒媳,她把兒媳活活氣死了;女兒在30多歲的時候好不容易找了個人家,她偏從中攪和,斷送了女兒的一段好姻緣……最后,這個不幸的女人在郁郁中死去。
張愛玲的這篇小說用了許多寫作技巧,其中我認為最成功的要屬側(cè)面描寫。在文章的開始,作者并沒有正面介紹姜公館的情況,而是借兩個丫鬟的床頭夜話將整個家族的人物關(guān)系和大致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倒和《紅樓夢》開頭借冷子興之口演說寧、榮二府的興衰頗有些相似。接下來,作者又在兩個下人的交談中將七巧的身世向讀者作了交代。再由大奶奶、三奶奶背后的閑言冷語說明了七巧的為人以及她在姜家低下的地位。
這一系列的側(cè)面描寫吊足了讀者的胃口,使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親眼”看看這七巧究竟是怎樣的。別急,在這一系列的鋪墊之后,七巧出場了——“瘦骨臉,朱口細牙,三角眼,小山眉”寥寥十幾個字便活脫脫地刻畫出了一個精明的婦女形象。接著作者便展現(xiàn)了七巧的語言及行為,她替二小姐說媒,氣得二小姐直哭。短短四五千字,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形象,人物關(guān)系交代地一清二楚。
張愛玲的一枝生花妙筆著實令人佩服。我認為最妙的一個側(cè)面描寫在最后。七巧晚年的時候,作者并沒有花費筆墨去正面描寫她。而是通過童世舫的眼看了出來——“門口背者光立著一個身材矮小的老太太”,在童世舫心中“這是一個瘋子”。
小說的題目叫《金鎖記》,為什么要叫“金鎖”呢?我認為是故事的主人公七巧被金錢套住了。別人愛她,她說那人是看上了她的錢;自己的侄子和女兒玩,她說是侄子欺負女兒,想霸占她的家產(chǎn);女兒上學(xué)丟了東西,她便上學(xué)校找校長討公道……就這樣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害的自己沒得到幸福,也害的自己的孩子前程被斷送。當然這金鎖也可以理解為封建社會的桎梏。
在這篇小說中曾多次提到了月亮。月亮是凄涼的象征。月亮的變化也折射出了人物內(nèi)心的變遷。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低一點,大一點,像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yù)示著一個沒落時代的一個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像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彰影綽綽的烏云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是七巧眼中的月;“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像是黑漆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七巧兒媳眼中的月。
從這篇小說中也可以讀出一些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過去結(jié)婚娶親,大戶人家講究門當戶對,小戶貧窮人家想攀附權(quán)貴。七巧嫁到姜家,她大哥是高興的。盡管七巧嫁的只是一個殘疾人。姜家卻是打心底瞧不起她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人,連底下的丫鬟都敢對她議論紛紛。這樣勢力的思想在今天也是存在的。一個人當了官,底下便有許多人吹捧他,一旦這個人沒落了,那些原先吹捧他的人便會做鳥獸散。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鄰,窮在鬧市無近親”。
讀完全文,我七巧的感覺不是厭惡,更多的是同情與可憐。生活在那樣一個沒落的時代是不幸的,七巧所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是她能逃避的,所以她只有選擇反抗——以自己的方式。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三
這是第一次讀張愛玲的小說,相對以前讀的那些,她的小說很短,但讀完的心情卻是沉重的?!皼]有痛訴,沒有反抗,只是蒼涼”。
小說的開始,通過小雙和鳳簫兩個丫鬟的夜話將整個家族的人物關(guān)系以及大致的情況交代了。其中女主人二奶奶——曹七巧的形象也出現(xiàn)在眼前?!皝碜月橛偷?、嫁給了一個病怏怏的丈夫而且在姜家也沒有什么地位”。
似乎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她的結(jié)局是悲劇。出身卑微的她,之所以能夠嫁到姜公館這樣的大家庭,不是因為她自身有多好,而是因為她所嫁的丈夫是殘廢,做官人家的女兒沒人肯嫁他??杉词辜薜搅私?,她依舊是卑微的,婆婆、妯娌冷落,甚至連丫鬟也可以在私底下說她。于是本來要強、潑辣的她就愈發(fā)口無遮攔,瘋瘋顛顛,別人也就愈瞧不起她。這時她是讓人同情的,或許當初她沒有嫁進姜家,這一切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她的人生或許是另一番景象。
十年后,成了寡婦的她終于離開了這個束縛的家,本以為她的人生可以換一種方式,可結(jié)果卻只是從一個牢籠換到了另一個牢籠。這一次的她是自己心甘情愿被金錢鎖住。有了家產(chǎn),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護住錢財上,為自已帶上了一套金色但沉重的枷鎖。為了錢,她攆走了有意找她的姜季澤,病態(tài)地拆散了女兒的婚姻,故意在兒子、兒媳間制造矛盾。似乎就像小說的名字一樣,《金鎖記》,這個徹底被金錢鎖住的女人。
“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币驗檫@枷鎖,“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似乎什么也沒得到,有錢,生活卻過得不是那么的有意義,沒有遇到真正關(guān)心喜愛她的,甚至最終連自己的兒女都恨毒了她。
這時候?qū)λ窃购薜?,無論她經(jīng)歷了什么,是苦是甜。一切就到此為止,給自己的孩子留有一份自由。別讓他們再次經(jīng)歷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可七巧或許曾將這樣想過,只是慢慢地一切又恢復(fù)到了原來的軌跡。
其實在那個年代,作為女人,能夠依靠的更多或者說唯一的是男人。七巧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丈夫、小叔姜季澤,兒子姜長白。丈夫是“沒有生命的肉體”,對她而言“要是能有點人氣就好了”,從丈夫這里她得不到任何的安慰。小叔子姜季澤是她曾經(jīng)喜歡的人,只是這在外尋花問柳的人,也有他自己的原則:“不惹自己家里人”。后來當姜季澤再來找她時,她卻認為他是來騙錢的,不是真情。從丈夫、季澤那里得不到愛,她便產(chǎn)生了瘋狂般報復(fù)的病態(tài)心理,對所有男女之愛充滿忌妒,包括兒子長白、女兒長安。當兒子長白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讓已結(jié)婚的長白整夜陪著她通宵聊天,講小夫妻的性生活,最后逼得兒媳婦自殺身亡。當女兒找到了對她不錯的男人——童世舫,訂了婚,卻被母親七巧硬生生拆散,這不夠,當她知道女兒依舊和童世舫交朋友時,她請童世舫吃飯,她卻用“這孩子就苦在先天不足,下地就得給她噴煙。后來也是為了病,抽上了這東西。小姐家,夠多不方便哪!也不是沒戒過,身子又嬌,又是由著性兒慣了的,說丟,哪兒就丟得掉呀?戒戒抽抽,這也有十年了?!眮韽氐讱Я俗约旱呐畠骸K坪踉诒谱约旱呐畠鹤呱献约涸?jīng)走過的那條道路。這時的她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母性。
其實在現(xiàn)在,我們依舊能找到七巧的身影,只是可能不像七巧那樣瘋狂。或許就像張愛玲說的“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完——完不了。”“還沒完也完不了”似乎也表明像七巧這樣的人還會出現(xiàn),或許只是換一個人換一個地方而已。不是沒有發(fā)生,只是還不知道而已。
常常覺得自己不是那樣的市儈,或許愛錢,卻絕不會像七巧那樣為了錢,懷疑一切靠近自己的人,也無法想象這樣的生活會如何繼續(xù)下去。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是好的,也許當自己身處在七巧那樣的年代,或許連活下去的念頭都不知道是否還存在。即使活著或許也不一定做得比七巧好。
就像面具一樣,或許一開始只是好玩,但戴的時間久了就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再也摘不下來了。也許有一天也會像七巧那樣或許是在不情愿的狀態(tài)下,戴上了那“黃金的枷”,時間久了,想摘也摘不下了。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四
《金鎖記》是張愛玲的代表作品之一,不同于《傾城之戀》的幸福結(jié)局《金鎖記》則是一個悲劇,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故事從一開始就不是給人以明艷,歡快的節(jié)奏,而是給人以憂傷和悲哀的感覺。
故事是從兩個小丫環(huán)的談話開始的,兩個小丫環(huán)躺在床上聊起主人家的事,說起姜家的大爺,大奶奶及剛進門不久的三奶奶,最后提及二奶奶曹七巧,卻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人物。我便起了好奇,究竟是怎樣一個女人?看完整篇文章,我只覺得震驚,震驚于曹七巧做的事與她的瘋狂與變態(tài)。再看第二遍,便覺出了七巧的可憐與無奈,她何嘗不想好好生活,可是她卻沒這個機會。
她是被兄嫂因金錢而嫁于姜家的,其實說嫁倒不如說賣字準確。她所嫁的人為姜家二爺,可這個二爺卻是一個得軟骨病的殘疾人。她的大家庭中婆婆妯娌因她出身不好也或多或少有點瞧不起她。她的丈夫無能,她的兄嫂來也只是為了她的錢。試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日復(fù)一日的生活怎么能不瘋?在這樣環(huán)境下能正常生活的人才不正常!一個女人,嫁到一個新的家庭,都會有期盼,都有美好的愿望,誰愿意變成一個瘋子?七巧也不想,可是這是她的命,逃不掉,就只能忍,直到最后忍受不了,變成一個瘋子。她被金錢剝奪了幸福,便以瘋狂報復(fù)心理去剝奪更多人的幸福,甚至自己兒女的幸福。她的精神已陷入了瘋狂的狀態(tài)中去了,她瘋狂的想要報復(fù)所有人??墒窃趫髲?fù)他人的同時,自己何嘗不痛,報復(fù)別人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自虐式的復(fù)仇。
可能只有這樣她的心里才會好過一點。她看不得別人幸福,因為不合理的社會剝奪了他自己的幸福,她嫉妒,愁視,便這樣毀掉了兒子的幸福,毀了女兒的幸福。她沒有愛,或者她以前有愛,只是這愛在生活的苦痛中完全消失了。最初她愛姜家三爺姜季澤,但姜季澤只是一味的敷衍她,甚至最后為了錢財欺騙她。也許最初她愛她的兄嫂,只是當兄嫂將她賣于姜家時她便不愛了。也許最初她愛她的兒女,只是當她心中只有金錢還有強烈的占有欲時,她漸漸迷失了心中的愛。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沒有愛,所有她看到的一切都是丑的,惡的。
她沒有感受過愛,便也失去了愛他人的能力。從來沒有愛的人都是可悲又可憐的。 她幾乎毀掉了與她有關(guān)的所有人的幸福,同時也招來了他們的恨,她不知道嗎?他知道,她不想改變,也改變不了。故事的最后寫到:“七巧似睡非睡橫在煙鋪上。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人恨他,她娘家人恨她?!弊詈蟮淖詈?,七巧想起在北京麻油鋪還為出嫁時的自己,當時的自己快樂而又自由。想起喜歡自己的朝祿,丁玉根,張少泉,如果能和其中一個結(jié)婚生子,也許結(jié)局就會不一樣。但這只是也許,也許真的該信命,該信“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七巧的生活也由不得自己挑選與安排,人所受的苦也不是自己求來的。誰都想幸福的過完一生,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傾城之戀》中范柳原說“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首詩這樣講:“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自己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nèi)耸嵌嗝葱《嗝葱?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孟裎覀冏约鹤龅昧酥魉频?。”是的,我們做不了主,人各有命。
自己的命運從來都是自己做不了主的。七巧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她只能這么活著,也只能這么活著??蓱z的七巧,她的心中沒有愛;可悲的七巧,她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可恨的七巧,毀了如此多人的幸福。
七巧,愿你來生幸福。別再這么悲哀,這么瘋狂的活一輩子了,愿你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愿你平平安安過完來生。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五
《大衛(wèi)·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長篇小說,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敘事,述說了主人公大衛(wèi)·科波菲爾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
《大衛(wèi)·科波菲爾》是世界文學(xué)寶庫叢書48本中的一本,盡管世界文學(xué)名著寶庫中的書我已經(jīng)看了好幾本,但我還是對狄更斯的這本自傳情有獨鐘。
文中的主人公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父親在大衛(wèi)出生六個月就去世了,大衛(wèi)八歲時,她的母親又嫁給了摩德斯通先生,而摩德斯通先生和他的姐姐都是鐵石心腸,他們不喜歡大衛(wèi),總想著法子虐待大衛(wèi),還將大為的母親給折磨死。
大衛(wèi)的母親死后,他的繼父就不再讓他上學(xué),并逼著大衛(wèi)去做童工,做了童工的大衛(wèi)生活變得更加困難,一個星期6個先令讓大衛(wèi)省吃儉用,很快他就偷跑了出來,投奔他富有的姨婆,并被姨婆送進學(xué)校,受到了好的教育。
盡管大衛(wèi)童年時受盡了磨難,但他善良,樂于助人的性格沒變,并且他最終也取得了幸福美滿的愛情。
《大衛(wèi)·科波菲爾》讓我懂得了自傳的書寫方式,也讓我明白了只有磨練自己,你才可以成功。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六
拿到《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就被可愛的封面所吸引。它好像一下子把我?guī)Щ亓送辍N覒阎闷娴男睦泶蜷_這本書,看到很多成功者對它的贊譽,于是我迫切地開始讀起來,希望這本書也能給我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fā)和幫助。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四個小人物。他們是及早嗅出變化的嗅嗅、立刻采取行動的匆匆、擔(dān)心事態(tài)變得更加糟糕而否認或抵制變化的哼哼,以及發(fā)現(xiàn)變化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活后及時作出調(diào)整的唧唧。故事中的嗅嗅、匆匆與唧唧、哼哼分別代表了我們簡單的一面與復(fù)雜的一面,他們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方法與面對奶酪消失時作出的不同反應(yīng)映射了我們面對變化時的不同反應(yīng)。
人類復(fù)雜的頭腦可以幫助人們解決許多困難的問題,促進人類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但人類復(fù)雜的頭腦所帶來的復(fù)雜感情也會戰(zhàn)勝他們的理性思維,使他們看問題的眼光變得黯淡起來。
嗅嗅和匆匆是兩個頭腦簡單的兩個小老鼠。在尋找奶酪的過程中,他們總是運用簡單低效的反復(fù)嘗試的方法尋找奶酪,他們會經(jīng)常迷路,離開正道走錯了方向,有時甚至還會撞到墻上,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奶酪。哼哼和唧唧是兩個小矮人,擁有復(fù)雜的頭腦,他們則是靠著腦袋行事,他們運用思考的能力,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學(xué)習(xí),靠復(fù)雜的腦袋,搞出一套復(fù)雜的尋找奶酪的方法,盡管他們的方法比小老鼠的方法高效,但他們也會經(jīng)常迷路與走錯方向,但他們也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奶酪。終于有一天,在某個走廊的盡頭,在奶酪c站,他們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奶酪。在尋找奶酪時,復(fù)雜的頭腦使兩個小矮人更少地迷路與走錯方向。然而,在奶酪消失時,他們復(fù)雜的頭腦并沒有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問題。相反,復(fù)雜頭腦所帶來的復(fù)雜情感阻礙他們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當嗅嗅和匆匆發(fā)現(xiàn)奶酪消失后,他們并沒有過多的驚訝,而是把一直掛在肩上的鞋穿上,前往更深的迷宮繼續(xù)尋找奶酪,而當唧唧和哼哼發(fā)現(xiàn)奶酪消失時,感到非常地驚訝,他們不能相信眼前的事實甚至以為這一切都是虛假的。他們不去尋找新的奶酪,反而在那里不斷分析著是誰拿走了奶酪。他們終日在c站等待,復(fù)雜的腦袋阻礙他們改變,他們習(xí)慣了奶酪c站,奶酪?guī)Ыo他們的不僅僅是填飽肚子,它意味著他們悠閑的生活,意味著他們的榮譽,他們不能接受這一切都將消失,他們無法適應(yīng)這種改變。
有時候,有所畏懼是有好處的,當你害怕不做某些事情會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時,恐懼心反而會激起你去采取行動。但是因為過害怕而不敢采取任何行動時,恐懼心就會變成前進路上最大障礙。
一段時間里,哼哼和唧唧都在為是誰拿走了奶酪而分析著,等待著奶酪的出現(xiàn)。由于饑餓和焦慮,兩個小矮人已經(jīng)變得有些虛弱。唧唧開始明白,再繼續(xù)等待下去,情況只會變得更加糟糕,他猶豫著自己是否應(yīng)該進入迷宮尋找其它的奶酪。但恐懼感使他放棄了這種做法。終于有一天,唧唧開始嘲笑自己愚笨,正是恐懼使他如此裹足不前、坐以待斃的。當哼哼再次對他說外面可能也找不到奶酪時,他又感到了那種使他停滯不前的恐懼感。但是馬上,他又想到如果找到了新的奶酪呢?那種享受新奶酪的喜悅再度使他鼓起了勇氣。他盡力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在腦海中為自己描繪了一幅他最信賴的、最具現(xiàn)實感的圖畫——他在尋找和品嘗新的奶酪。這種“真實”的圖面,使他充滿信心,他可以在迷宮里找到奶酪,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之而來。唧唧明白走進迷宮,他會迷路,會遇到各種困難,但他還是充滿信心,鼓起勇氣走進迷宮,他明白,有些事情改變了就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樣子,生活一直在改變,我們也應(yīng)該隨之改變,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
在尋找奶酪的途中,他不斷地找到一些奶酪,但都吃不了多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開始懷疑,找到奶酪是否能成為現(xiàn)實,但當感到泄氣時,他腦海里那“真實”的畫面就會浮現(xiàn)出來支撐他繼續(xù)走下去。當唧唧站在一條黑暗深邃的通道時,又一陣形恐懼感襲來,他開始想像各種可能降臨到他身上的可怕的事情,他越想越害怕。忽然,他又覺得好笑,他意識到畏懼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當他想通這點,他不再畏懼,他笑著跑向這條通道,同時他在墻上寫道:“當你超越了恐懼時,你就會輕松自在?!?/p>
盡早注意細小的變化有助于我們適應(yīng)即將來臨的更大的變化,陳舊的信念不會幫助我們改變。
變化總是在發(fā)生,我們應(yīng)盡早預(yù)見變化,當變化發(fā)生時,我們要改變心境,要有充足的勇氣和信心去面改變化,盡快適應(yīng)變化,我們應(yīng)隨著事情的變化而變化并享受變化!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七
今天我讀完了《山居歲月》,《山居歲月》是由美國的一名作家,名叫珍克雷赫德喬治寫的,而這本書還獲得過紐伯瑞兒童文學(xué)獎銀獎 。
作者為什么要寫山居歲月則本書呢?因為珍克雷赫德喬治以寫自然故事為主的美國著名兒童作家。作品達一百部以上, 獲得過許許多多的獎項,深受文壇和大眾的推崇 。
《山居歲月》講述了一個男孩山姆葛博禮從父親口中得知他的曾祖父遺留下來了葛博禮農(nóng)場 。一把小刀,一捆繩索,一把斧頭,一些打火石和鋼片是他為了去尋找山姆葛博禮農(nóng)場的所有準備的東西,對山姆而言不是一次短暫的旅程或露營是要橡樹一樣長久地獨立地生存就這樣開始了。他用人類千百年時間習(xí)得又被人類用千百年忘卻的生存技巧活了下來。
他的身上蘊藏這場人都沒有的一種能力 —— 野外生存的能力。
他在野外生存用活給自己燒出一個樹洞和一個儲藏室,用烏龜殼做碗和做燈而且還需要一只獵鷹捕食,恰在此時一只獵鷹,從頭頂飛過,他就當機立斷跟蹤這只獵鷹,去找它的巢,結(jié)果獵鷹竟然飛到了險峻的峭壁上他鼓起勇氣開始攀巖,等他爬到鷹巢旁邊時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突然母鷹回來了,它張開雙翅,擊中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感到一陣疼痛。不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了一只小獵鷹放進口袋,就連忙爬了下去。他在尋找中一路走來,在四季的交替與萬物的變遷中他學(xué)會了諦聽與凝視自然。也給他自身帶來了磨練。
十分慶幸能夠讀到這本書,也讓我從中知道瞇著你對生活的困難要樂觀地去面對。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八
讀一本好書,就像吃一套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看著它,你垂涎三尺;聞著它,你口水直流,咽下它,你回味無窮!這個周末里,我選擇了梅子涵伯伯的名著《戴小喬全傳》這套大餐。
這本書寫了一群男孩子的故事:他們每一天都哇哇啦啦、打打鬧鬧、來回奔跑、塵土飛揚,開心得要命啦!他們每一天都有天才的靈感——踢足球派個特務(wù);上課把小便小在褲子上;作文別的不寫,只寫褲子;小紙條粘在別人后背上的功夫,爐火純青;中午吃飯搶湯喝,結(jié)果警察來抓了;下課回家,把別人的書包走了······
記得剛剛拿到書時我便迫不及待的打開書看了起來。剛剛看完第一章節(jié)《大香蕉大土豆》我就捂著肚子在房間里“咯咯”笑個不停。
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一章節(jié)里有三處超級搞笑的地方:
第一處:我叫戴小喬??墒悄銈冏詈貌灰形掖笙憬?,因為我們班級里的同學(xué)就是叫我大香蕉的。
第二處:不過這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我的爸爸叫大土豆。他的名字當然不是叫大土豆,而是叫戴豆豆。可是人家從小就叫他大土豆。
第三處:好幾回,在馬路上走,有人就哇啦哇啦地叫他大土豆,“這不是大土豆嗎?你好!你好!”他們看見大土豆都特別高興。
怎么樣,你們覺得好笑么?
我建議你也讀讀這本書。讀讀,你的童年心情就怒放了;成年人讀讀,就欣賞童年了!
八年級金鎖記讀后感500字 金鎖記讀書報告篇九
我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感覺非常詫異,心里不斷的想著:不跪著教書,不跪著教書!這書會寫些什么帶著疑惑,我找到這本書,封面上的一段話讓我震撼不已:想要學(xué)生成為站立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xué)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在巨大的麻木與冷漠面前,我的確有過放棄的念頭,然而一想到中國人有千百年下跪的歷史,想到__給中國人帶來的巨大恥辱,想到下一代人還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下跪,就覺得我們中國首先要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配有‘鑄造’這樣的詞條!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文字,總的闡述了他的一個思想:教師應(yīng)該是個有思想有理想的人。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由此也讓我不斷思考:教師是什么,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捫心自問自己在教學(xué)中站直了嗎?帶著心中疑慮,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這一篇篇教育隨筆?!队啦坏蛑x的玫瑰》、《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愛與敬重的閱讀》、《往高處飛》、《實話怎么說》、《在歡樂中沉思》六輯一百篇文章,每一輯都有自己的主題,記錄的都是教育隨筆及教育問題的思考,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輯。他通過真實的案例和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及老師在學(xué)生心中的地位,學(xué)會做人,學(xué)會生活,學(xué)會面對挫折,學(xué)會感恩等等做人的道理。我覺得這些才是對學(xué)生這輩子有用的東西,對他一生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捧讀著吳老師的力作《不跪著教書》,我被他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言論所折服,整個身心被這本書套牢了。短短兩天時間我就把這本書認真地讀了一遍,不時為書中的精辟的言論而拍案叫絕。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捧讀,突然之間發(fā)現(xiàn),原來它依舊令我心動不已……從書的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吳老師是主張做一個有著獨立人格和個性風(fēng)格的教師,這是教師教育生命的靈魂!風(fēng)格即人,沒有風(fēng)格就沒有自我。所以教師要不跪著教書,像一個人一樣站立著。
然而,書中對當今教育的剖析,讓我頗感壓力。教育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被融入了許多的社會因素,這一不斷演變,衍生了眾多的教育奇觀。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發(fā)生在孩子身上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件,要不,是傷害自己,再不然就是危及他人的生命,其中不乏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xué)生,不禁反問自己,孩子怎么了,我們的教育又在充當什么角色。為何他們會如此漠視生命會變得如此冷酷無情作為小學(xué)教師的自己更是感觸頗深,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受寵,真的就是驕縱任性、唯我獨尊,一些孩子沐浴了學(xué)校的集體生活后逐步學(xué)會了謙讓、奉獻,而有一些孩子卻格格不入,覺得所有人必須以我為中心,必須滿足我的所有要求,否則就大吵大鬧,發(fā)脾氣??吹椒N種,想想身邊,我不由得壓力倍增……
這種種現(xiàn)象,讓我不禁想起了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在我的認知里,老師教的不僅僅是知識,還要為學(xué)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總的來說就是教育孩子成人。我一直認為人才,人在前,才在后,先成人,才能成才。所以除知識外,做人的基本道德,是首先應(yīng)該教給學(xué)生的,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首先應(yīng)該要讓如何做人深深扎根——為人處事懂得謙讓、待人接物要有禮貌,與人不和需要忍讓,遇事三思而后行。而正因為這種教育理念,讓家長一再的與我發(fā)生摩擦,家長認為,憑什么讓我的孩子忍著、讓著,別人打我孩子一下,我就要變本加厲都打回來才可以。種種件件,讓我疑惑我們的教育最終目的是什么學(xué)校與家庭的教育理念何時才會在同一個空間中共同努力呢
書中還有一句話,我記憶猶新:我希望自己擁有最出色的學(xué)生,所以我必須使自己成為最出色的教師。這是吳非轉(zhuǎn)述朱亦磊的一句話,打從我看到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刻在了腦子里。是的,要讓學(xué)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想讓學(xué)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yīng)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關(guān)于讀書,作者提出應(yīng)帶著愛與敬重來讀書,閱讀是一種心的教養(yǎng)。一本好書,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種子,一粒誠信的種子,一粒愛的種子,一粒正直的種子,這些種子適時地播撒在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養(yǎng)感知,潛移默化,人的心靈就會變得充實,高貴,美麗,他就可能始終站立著……
我一直以為自己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著,而吳非老師對教師工作的評價卻讓我認識到自己相去甚遠。吳非老師在書中這樣說道:評價教師的工作,簡而言之三句話,讓學(xué)生喜歡你的課,讓學(xué)生喜歡你任教的學(xué)科,讓學(xué)生有終身學(xué)習(xí)的意識??吹竭@里時,我汗顏不已,曾幾何時我因為學(xué)生的幾句話而激動萬分:記得那是一次市領(lǐng)導(dǎo)到學(xué)校檢查工作時,問我學(xué)生的一個問題,問他們喜歡哪門學(xué)科,四個人中有三個說喜歡語文,另一個學(xué)生說他喜歡數(shù)學(xué),但愛上語文課。這樣的回答讓我開心了好久??稍诮裉炜磥?,我只不過剛剛達到做一個合格老師的第一步,離合格還有著很大的距離。還需努力、努力、在努力!
讀完整本書,語文教師不能跪著教語文,如果教師是跪著的,他的學(xué)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這句話跳到我的腦海中,我是一位語文老師,但我覺得,這句話適用于所有的老師。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要做到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要有批判的能力,要敢于說不,要敢大膽的表述自己想法和觀點。還有一句話就是:只要肯讀書,什么都好辦,我覺得這句話對于我們老師來說,像燈塔一樣,在迷茫中指明了我們努力的方向。細想一下,這不就是終身學(xué)習(xí)的要求嗎活到老,學(xué)到老,這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