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期末綜合素質評價網(wǎng)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期末評語篇一
傳統(tǒng)的以甄別與選拔為目的,忽視發(fā)展與激勵的功能的教學評價方式過分注重學生終結性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在過程中的努力以及其獨有的個性特點;注重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素;注重量化標準,忽視質的評價。它將教育教學活動禁錮于思想的樊籠之中,沒有將教育看成一個多因素、多變量、多層次并且有序列的動態(tài)系統(tǒng)?!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大和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才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構建符合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素質綜合評價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1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綜合評價體系。使評價即能夠客觀公正的反映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又有助于挖掘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即通過評價了解學生在自身發(fā)展中的需求,又有助于促進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初中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對學生的作用影響。素質綜合評價在客觀評價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同時,也同樣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新課程增設了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課程,就是要全面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并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實踐活動中進行的素質綜合評價能得出更精確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自我認識、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完善和提高,使學生的素質獲得全方位的綜合的強化。素質綜合評價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
2轉變教師評價觀念,提高業(yè)務水平的需要
傳統(tǒng)的以甄別和選拔為目的的教育和評價方式,將考試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的惟一標準教學評價方式,使教師的培養(yǎng)思路也以考試的指揮棒為向導,不注重業(yè)務能力提高和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綜合評價的實行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以新課程背景下的人才觀、質量觀為指導,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發(fā)展性評價理論等現(xiàn)代教育理念作為評價的理論基礎,多角度的審視學生,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評價觀念,進一步明確了教育促進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價值取向,強調通過教育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加深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促使教師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變,運用評價的診斷功能,通過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3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的需要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即重視人才的專業(yè)化知識水平,也重視人才的創(chuàng)造能力;即重視人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也重視人才的多元化素質。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時代挑戰(zhàn),增強綜合國力,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戰(zhàn)略舉措。對學生進行素質綜合評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能夠客觀反映學生的發(fā)展狀況,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招生學校要求的重要依據(jù)。素質綜合評價結果作為中考錄取的參考,加強了對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培養(yǎng)目標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國家選拔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實現(xiàn)人才強國戰(zhàn)略。
4學校整體工作優(yōu)化,發(fā)揮學校特色的需要
以往的評價方式下,校際間的比較更多的是關注升學率的多少,其實也是片面強調終結性評價結果的惡果之一。新課程背景下的素質綜合評價要求學校從整體的辦學思路上進行根本的轉變,即對學生整體培養(yǎng)方式從應試教育轉為重視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測定轉變片面追求升學率、把學科成績當作惟一目標的狀況。對學生實行多元的全面評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綜合。還可以根據(jù)地區(qū)和學校特色,開發(fā)符合本校初中學生發(fā)展特點的校本評價,形成和發(fā)揮學校獨有特色,從整體上優(yōu)化辦學效率,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促進校際間良性競爭環(huán)境的形成。 那么,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客觀公正的對中學生進行素質綜合評價?
1 建立素質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
在新課程背景下,素質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的建立注意將現(xiàn)代素質教育觀、教育評價觀和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價值觀和教育質量觀滲透到評價體系之中[4]。多方聽取和采納不同層次群體對素質綜合評價的意見,在形成的基本框架后,對其合理性、完整性進行研究,經(jīng)過反復溝通與討論、增、刪、改,取得一致意見,形成遞階層次結構,即總目標→子目標→具體指標。即重視評價內容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結合,又重視在評價時間、空間上的多角度與多層次,靜態(tài)與動態(tài)、過程與結果的結合。
2 形成良好的評價制度環(huán)境
加大先進教育評價理念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素質教育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和評價觀,完善素質綜合評價的公示、誠信、監(jiān)督、申訴等制度,使教育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使素質綜合評價成為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和評價學校辦學質量的參考指標。
3 完善素質綜合的評價技術
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條件,規(guī)范收集、管理和保存素質綜合評價的各項數(shù)據(jù),注重日常的觀察、積累和實證資料的收集保存。注意評價信息的獲取要多角度、多渠道。還應加強參與評價人員關于評價內容
高中期末綜合素質評價網(wǎng)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期末評語篇二
本人這一年以來,具有熱愛等祖國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認真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遵守校紀校規(guī),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政治上要求進步;學習目的明確,態(tài)度端正,鉆研業(yè)務。
我遵紀守法,尊敬師長,熱心助人,與同學相處融洽。我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努力為班為校做好事。作為一名團員,我思想進步,遵守社會公德,積極投身實踐,關心國家大事。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力求更好地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熱愛蒸蒸日上、邁著改革步伐前進的社會主義祖國,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積極參加黨章學習小組,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并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班長,我能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在同學中樹立了好榜樣,并能團結好班委,處理好班級的一切事務,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我熱愛我們的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思想覺悟高,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以及黨章學習小組,努力要求進步。在校,我模范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尊敬師長,組織紀律性強,連續(xù)擔任班委員等職務。工作認真負責,團結同學,發(fā)揮友愛互助的精神。
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有愛心、樂于幫助他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 。
令我最自豪的事情是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提高自己,我順利的加入了,并且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感覺就象在自己的生命上添上了神圣的一筆,轉化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鼓勵我,在督促我,在時時刻刻的檢查我,讓我在思想行為方面能夠作風優(yōu)良、待人誠懇,能較好處理人際關際,處事冷靜穩(wěn)健,能合理地統(tǒng)籌安排生活中的事務。
我很樂意的去幫助他人,并能夠得到滿足和快樂。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華,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堅持著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樂于助人能鑄造高尚的品德,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
通過政治課的學習,我學會用正確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注時政,通過了解和學習黨的有關動態(tài)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保持一致,積極向組織靠攏,我知道了要正確地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去指導現(xiàn)實生活。
我追求上進,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決擁護共產(chǎn)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我覺得一個人的價值是由他對社會對別人所做的貢獻來衡量的,我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原因也是要努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我認真學習黨的各種理論,并努力把他們付之于實踐,對黨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高中期末綜合素質評價網(wǎng)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期末評語篇三
近幾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的評價改革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因為,所有人都很清楚:評價工作是順利進行課改的導向,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新課程倡導綜合性評價,實現(xiàn)評價指標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尤其強調質性評價方法的應用,只有質性評價與量性評價相結合,才能評定復雜的教育現(xiàn)象,有效地描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狀況。
我作為一名課改年級的教師對此問題深有感觸。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而改變原有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是教育改革的艱巨任務。以前,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只局限于那一張考卷??己昧?,成績高了,就是好學生;成績不好,那就是一個差生?,F(xiàn)在想來,這樣的評價是何其的單一,何其的不足。幾年來,我一直奮戰(zhàn)在課程改革的前線,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對學生更全面地評價方式。終于在一番實踐之后嘗到了甜頭。
·注重過程評價——發(fā)揮成長記錄袋的評價作用
“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的各種表現(xiàn)行為,作品或思考等描述的內容,而不僅是一個分數(shù),它能具體直觀地描述學生發(fā)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較好地反映了學生發(fā)展的狀況。
“成長記錄袋”主要意義在于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再有,“成長記錄袋”為教師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師形成對學生的準確預期,方便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更能夠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從而提高評價的效果。
在我校,每個學生從初一入學開始,就建立了一個“成長記錄袋”,來整合各學科內容。有選擇的把收集到的作品、材料進行分類;把自己在各個階段所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收藏;把自己認為最棒的作品,最喜歡的作品收入其中;把學生個人學習計劃、階段性的自我總結、課堂及生活隨筆、學習心得以及自我評價等保管起來。
建立了成長記錄袋不是目的,如何發(fā)揮它的評價功能,促進學生改進和發(fā)展才是目標。當然,在“成長記錄袋”建立過程中就已發(fā)揮了它的作用,它記錄了學生發(fā)展過程的同時,也反映出學生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結果。本著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我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自評與他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
改變評價理念——發(fā)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
運用激勵性評價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教師恰當而富有激勵性的評價,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激起波瀾,萌生頓悟,產(chǎn)生共鳴,促進學生形成健康、奮進、知難而上的心理,及時恰當?shù)脑u價能起到持久的激勵效應。在教學中,當學生取得進步時,哪怕是一點點,教師都應給予適當?shù)脑u價。尤其是那些心理壓力重的學困生,更需要老師贊許的語言和目光去幫助他們減輕學習的壓力和心理負擔,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樹立自信。
記得在那堂《智取生辰綱》課上,我向學生們提了一個問題:生辰綱究竟屬于誰?你由何判斷的呢?問題提出后,學生們爭相舉手,搶著回答。這時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我們班的學困生小強同學似舉手,還非舉手,低著頭,我就看著他,他也感覺到了,便把頭抬了起來,正好我倆的目光碰撞到一起,他的臉紅了,明顯是缺乏信心。于是我輕輕的點了點頭,他站起來,我馬上鼓勵他“老師相信你能行,試試吧!”他大膽的站了起來?;卮鸬姆浅U_,只是聲音小了點。我再次鼓勵他“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蓖瑢W們也不約而同的為他鼓起了掌,在掌聲中他的臉再次紅了。可是這一次是成功的臉紅、自信的臉紅、喜悅的臉紅。從此,他每次上課都能主動的回答問題,有了很大的進步。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每個學生都很在意老師的評價,他們都有自尊心、上進心、自信心,哪怕是一句“你說的真不錯、你很聰明、勇敢點、試試吧 ?? ”都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建立自己的信心,因此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要真誠、準確、適時、適度,講究評價藝術,不失時機地激發(fā)使學生從中汲取到無窮的動力,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
突出定性評價——發(fā)揮多指標評價的作用
改變評價方式,目的是促進學生多方面發(fā)展。不只是看學生成績的高低,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呢,何況是由不同的孩子組成的集體。
首先我對每個學生都是有上進心的情況進行肯定,然后在不失時機的強調課改的意義,不只要培養(yǎng) 100 分的學生,更要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學生,重視的是“能力”的培養(yǎng)。像肖亞,張福才雖然學習上很吃力,尤其是英語,但一到比賽時就一股勁地爭第一。像劉寶來雖然有時違反紀律,但在勞動中每次都非常認真,給班級爭光。我時常對他們進行觀念的引導:為班級爭光,得第一固然光彩,但得第一的人竟同樣也是給班級紀律扣分抹黑的人是不是聽起來更讓人不能理解和接受呢?
通過反復思考,針對這類學生的特點我提議評出了勞動之星、紀律之星、學習之星、文明之星、運動之星,讓人人都看到“我能行”在各方面表現(xiàn)的成就。
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比喻教師的奉獻精神,是毋庸質疑的。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的發(fā)展日臻完善的同時,是否也應重視自身的發(fā)展與完善呢?又該怎么做呢?這是我在課改中要重視的現(xiàn)實問題,要用實際行動去不斷探索的問題。
高中期末綜合素質評價網(wǎng)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期末評語篇四
如果說歷史是一條河流,那它一定是源遠流長的;如果說民族英雄是印在歷史上的永恒風景,那他們一定是長河中不斷翻滾的奔騰不息的巨浪;如果要問是什么使這些“巨浪”發(fā)出轟轟的咆哮聲,我想,那是他們滿懷豪情壯志的博大胸懷和舍生取義、頑強不屈的堅忍力量。
這種精神化作最迅猛的激流,不斷向前奔去,發(fā)出陣陣的吼聲,打出灼灼的浪花,千百年來為后人贊賞。
從小,我們讀著英雄的故事成長,為他們鼓掌,為他們喝彩。父母和老師一遍又一遍地教育我們熱愛祖國、頑強拼搏、敢于斗爭。于是乎,我們向往著、夢想著做一個正義之君子。
正義,一個永恒的話題。何為正義?是反對邪惡勢力,對其怒目而視的目光?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高潔傲岸之心?抑或是“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忠心報國之志?
正義是火,散發(fā)出熾熱的光芒,星火燎原,永不熄滅。所謂英雄,就是讓自己登上祭臺,一點一點燃燒自己的身體,將光明傳播到遠方去……直到自己化為灰燼為止,再苦再累也毫不畏懼,也不會放棄。
我敬仰文天祥舍生取義,發(fā)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吶喊;我欽佩林則徐誓死報國,立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誓言;我崇敬甲午戰(zhàn)爭中鄧世昌放棄逃生機會,斷然表示誓與全艦將士共存亡的豪邁心胸。鮮血中流淌著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英雄的火花點燃了我們的心,讓我們?yōu)橹鸷持?英雄的火焰燃燒在光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火光沖天。
這就是我想要的,豪氣散發(fā)在身上的角角落落。
一個狂傲不羈的靈魂沖出火光,仰天長鳴,最終烙鑄在歷史的長河里,天空一片熾熱的紅色。
那一秒,是未曾出現(xiàn)卻永恒存在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