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報告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體會篇一
蓋茲比花了五年來夢想、來鑄造和所愛之人的未來,他的信念堅不可摧,即使所愛之人已變得不一樣,他心中她仍是那個唯一懂他的人。他拒絕相信黛西愛上過別人,在五年中曾變換心意。他拒絕看見黛西這五年中的變化。他愛的是眼前這個愛人嗎?他愛的是記憶中心心相印的美好,是月下相擁吻的快樂,是這五年中愛而不得的遺憾。他愛著,更多是執(zhí)念吧。
愛人太過輕易回歸,讓他覺得不敢相信,他恐這如鏡花水月,卻從不讓自己理智回歸。他不能接受另一種事實,他從不想自己用花重金打造的豪宅、大宴賓客為他帶來的愛人還是當年即便他脫下軍裝一無所有時相愛的那個女孩嗎?也或許,他早就知道那個女孩只會嫁給一個家財萬貫的富人,他一點也不在意,這樣的愛在他眼中一點也不摻假。他只是錯算了,他心中迫切想要在一起的執(zhí)念、再次相逢的美好,只是黛西表面光鮮底下暗流涌動的生活的甜蜜調劑。她是真的變了,即便她不齒丈夫的浪蕩,但她也無法抵抗同時坐擁光鮮婚姻生活和與對自己死心塌地之人“兩情相悅”的誘惑?;蛟S這就是東部的常態(tài)吧,貝克小姐不也是有好幾個等她一點頭便可以結婚的對象嗎?
蓋茨比的悲劇太過絕對,如果他的執(zhí)念少一點,如果他生命中有其它牽掛,如果他再有多一點的時間,他或許就會明白過來,離開這個地方,去別的地方??伤闹刑^牽掛那未得到的回復,別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不辯白自己,決定應下罪名,像個騎士一樣守護他所認為的公主??僧敼髅宰碛诮疱X,不再恪守愛情信則,為了保全自己滿口謊言,華麗的裙擺下滿是虱子,也只余讀者替他不值得了。
幸好本文的“我”,尼克,回到了家鄉(xiāng),他是個幸存者,見識了紙醉金迷,杯觥交錯,也見識到了人情淺薄。幸好他是個足夠冷靜的旁觀者。
人海中的普通人又何嘗不是呢。
普通人和這段故事差的不過是一個了不起的蓋茨比罷了。沒有人愿意默默花五年,在所愛之人看不見的地方為她建造一個吸引她歸來的豪宅。如今對于黛西這種另尋他愛大多信奉兩種做法:一、變得更好回去羞辱她,二、moveon繼續(xù)前進活自己的。我一向是堅定站第二種做法的人。愛而不得,不甘不得很正常。可又有多少人能像蓋茲比先生一樣為看似一點盼頭也沒有的事堅持五年呢。
從另一方面來說,像黛西這樣的做法再正常不過了,不是說讓別人替她頂罪那部分,而是在愛人離開后再愛上別人嫁為他人婦,是再普通不過的做法了。但悲劇的來源,就是她不肯在婚姻和蓋茨比的愛中抉擇。希望如今大家至少在這點上做得比那個時候好些吧:做個成年人,做出選擇。
雖然很想捂上耳朵假裝自己活在“完美世界”,可不得不說打腳踏兩船的擦邊球的大有人在。利己是本性,要很多很多的愛才能戰(zhàn)勝本性。對愛忠貞、對愛誠實是美好品質,美好從來無法輕易擁有。
大家都在權衡,權衡利弊,權衡得失,權衡誰愛多愛少,權衡結果是否對得起此刻的投入。我們都愛得不夠盲目,所以我們注定無法成為了不起的蓋茨比那樣的悲劇。我們自有我們普通人的悲劇。
也不是說我完全不信愛的存在。我信自有人有心心相印,白首偕老??晌乙残艕劢洸黄鹜魄?,經不起一點錯失時機。每對攜手相伴的情侶都是愛神選中的幸運兒。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報告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體會篇二
這是一個以往以為幾乎不可能抓不住,未料,它早已因為時間,或者是命運,逃脫了我們的追求之手的夢。
菲茨杰拉德借用尼克的眼睛,旁觀了蓋茨比從滿懷憧憬地追夢,一步步愈靠愈近,卻在快要觸到的時候突然間像泡沫一樣應槍聲而碎的過程。如其書名所述,蓋茨比的確是了不起的。他出身卑微,靠欺騙贏得大家小姐的芳心,然后憑著他的努力和敢賭的膽量兌現(xiàn)了他的謊言。即便聽到那些每周來他家赴宴的世俗之流肆無忌憚地傳播有關他的蜚語,蓋茨比也毫不在乎的繼續(xù)款待他們,而僅僅反駁不相信他曾就讀于牛津的懷疑者。他的確不必在意,因為他的財富足以掩瞞不夠光鮮的過去。
然而,了不起的蓋茨比似乎注定不是屬于這個污濁勢力的上層社會的人。不得不說,他很幼稚,幼稚到把別人早已忘懷的夢一年又一年地還藏在心里。
文本中隨處可見蓋茨比對黛西的一片癡心。但我并不認為他是真的如此迷戀黛西這個人。他可是在潛意識里認定了自我迷戀黛西。在他獲得財富之前,“黛西”意味著它以往被上層社會接納的“輝煌歷史”。這段完美的經歷刺激他不擇手段去賺錢,奮力躋身上流。他成功的每一步都在為他心中名為黛西的雕塑添磚加瓦。不知不覺地,“黛西”的分量變得巨大,大到成為他的精神支柱。即使在蓋茨比揚名立萬之后,他也只能習慣性地把這個夢做下去。能夠說,在他日復一日的幻想中,“黛西”已被抽象成他所渴望的一切的完美。她是火,她是光,她是他奮斗一生的意義。
其實毋庸置疑,這個夢早就死去了。只是蓋茨比太忠于最終一點零星的期望之火,所以才無暇記起這個現(xiàn)實,繼續(xù)執(zhí)著地企圖撲向火焰的光明,卻不幸地——其實又是注定的.,奔赴死亡。
在這場鬧劇中,唯一知曉真相的就是“我”了。尼克本是生活平淡而隨性的普通人。意外地,他成了富商鄰居最終的“好友”。這件事與他并不相關,他可是是因一點沾親帶故的聯(lián)系而牽扯進來。尼克充當了一個清醒的旁觀者的主角。當主角們紛紛失去了一些東西然后沿截然不一樣的軌跡開始新的人生,唯獨他的軌道固定不變。仿佛一切清零般續(xù)著之前的生活走下去,可是是交的新女友又沒了,而他依舊不悲不喜地無所謂著。
或許,尼克是你也是我。無論從性格還是才能上來說都乏善可稱。他不是什么攪動大局的主角,而僅僅見證著別人的風起云涌。然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繼續(xù)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
但我總覺得,這樣是不夠的。
生命僅有一次,就當令它艷如花卉,既限時美麗,就放手追逐一次夢想。哪怕明知是愚蠢的無所濟事的撲火,至少好過一輩子像工蟻般重復周遭其他人的動作:于己,找不出記憶可回望;于他人,亦無存在感可言,就像從來沒活過一樣。
蓋茨比每晚在岸邊望見的點點燈火給他堅持的力量,他眼里容不下其他的光亮,只明白奮力振羽飛向對岸??上Вw茨比這種沉重的感情不是追求世俗感情和歡愉的黛西所能承受和理解的。起初,她以為找回了從前眾星捧月的青春韶華,歡快地沉浸在蓋茨比的愛中??墒?,在湯姆和蓋茨比二人的嚴加追問下,黛西重又變得搖擺不定。她可能愛過他們兩個,又或許誰都沒愛過。她只想享受被寵愛的浪漫,不愿承擔任何職責和麻煩,也不想做令人頭疼的選擇。她的世界里,自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就算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又間接害蓋茨比命喪槍下,她也終究沒有站出來說出真相。黛西未必是個小人,但一味逃避的行為證明,她是一個自私的“懦夫”。可凡人誰又不是如此呢只識目前寸光,在對價格的權衡比較中蹉跎一生,就此失去價值。
作者在開頭就為這部小說做了總結:“蓋茨比本人到頭來倒是無可厚非的,使我對人們短暫的悲哀和片刻的歡欣暫時喪失興趣的,卻是那些吞噬蓋茨比心靈的東西,是在他的幻夢消逝后跟蹤而來的惡濁的灰塵。”蓋茨比是悲哀的。不是因為他的夢的破碎,是因為作者所說的那些“惡濁的灰塵”。他的豪宅始終那么熱鬧,卻又始終是空虛的。人們徹夜歌舞喧嘩,但并不認識坐在角落的主人蓋茨比。盡管他身邊從來不缺不請自來的客人,可他又實實在在是孑然一身。連他的同伙也想盡辦法推辭不去他的葬禮,難怪那個睡在圖書館的怪人亦會感到詫異。蓋茨比結交甚廣,卻沒有真正的朋友和真正愛他的人。但,不明白為什么,我覺得他不會在意這些。他忙碌一生的所得向黛西炫耀過,他心中的光芒磅礴地迸發(fā)過。最終在他失望地苦等黛西不得時喪命,倒也避免了徹底的絕望。這樣也就夠了。在我看來,蓋茨比在失敗的結局下或許已算達成了他的愿望。
火光終究熄滅了。燃燒殘留的灰燼掩蓋大地。不要緊,蓋茨比本就不是惡濁世界的火光所能照亮的。撲火,在于撲之前喜悅的一瞬,而不是接近后的失落。如今,他在這灰燼上起舞,同情地俯視著腳下的世俗人間。他渾身煥發(fā)著耀目光芒,我明白,那是會做夢的人才會有的光芒。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報告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體會篇三
盛夏八月,閑來無事,不如手捧一本書細細品讀。
最近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霸權建立破曉時分的故事。那是百余年前的北美大陸,經濟發(fā)展的火車疾駛向前;機器的摩擦轟鳴,卻也過多地掩飾了一時的人心。這本書,便是那段歷史點滴的印記。
究其然是一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也許并不重要。酒天花地的派對,奢靡豪華的住處,五彩絢麗的衣衫,只是為了他心中摯愛的黛茜?;叵氤跻娭畷r,年輕美麗,一段草樣的年華;荏苒而逝,奈何命運弄人,心中的摯愛已然他人的紅顏知己。愛得愈深,傷得愈切;不干現(xiàn)實,沉浸于夙愿的美好,卻模糊了前行的視野。無力的槍聲,所有的夢想與美好,不堪一擊地破滅,散于風中,了無蹤跡。
蓋茨比,他了不起,因為他因時度勢的魄力,更因為他追尋美好的情愫。他沒有做錯什么,卻也只得這人去樓空。一個夢想,如何極盡,唾手可得,卻也如何之遠,難以達到。在人人追求物質的時代,真實的情感那般一觸即潰。浮華眾生,沾染了銅臭氣味,失卻了是一顆至真純凈的內心。不留一片凈土,那個時代,注定要湮沒無畏的追夢者。
文中最后一句寫道:“我們繼續(xù)奮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后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歲月?!?/p>
心中不禁一搐。習慣了爭權奪勢,習慣了勾心斗角,人們,究竟幸福嗎?浮躁的世界,寸步難行的時代,掩飾了流俗,口口聲聲追憶似水般的年華。這,難道就是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嗎?
“日復一日,興奮之情被漸漸吞噬?!爆F(xiàn)實,抹殺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那些似空中樓閣一般的美好,與空洞的人群已然漸行漸遠。在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我們該何去何從?
蓋茨比的選擇是前者??v然現(xiàn)實殘酷,命運無常,他的形象依然偉大;單純的難以阻擋的愛,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種壯美的勢態(tài)劃過一個過往時代的蒼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視其光芒。穿越了百年,正是這縷光,給那個昏暗的時代留下了一個值得留憶的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現(xiàn)實的洪流中,依然印記一個追夢無悔的背影。那個值得悲憫的時代,這些動人的文字,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報告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體會篇四
這書我肯定以前看過,只是我忘記了。花了兩個鐘頭,把它讀完了,因為它真的不長。不過我實在不明白它身后的光環(huán)……百年英文文學史上第二位的小說?我個人持異議。
故事很簡單,也很浪漫——一個窮小子,突然可疑地發(fā)跡,然后在嫁入豪門的愛人對面置了個豪宅,等重逢等了五年。然后夢幻破滅,死去。菲茨杰拉德的文筆,在我看來,很老套……也許是我剛看過毛姆沒多久的緣故?也許我要把帳賴到翻譯巫寧坤頭上?也許都不是。描寫精細有節(jié)制,生動而浪漫,其他的真沒什么了。
至于情節(jié),哈。這樣的無比凄慘無比浪漫的愛情,我看得有點兒多了——尤其這是電影最愛用的。看完《滑鐵盧大橋》看完《云水謠》,就覺得古今中外,不過如此。
唔,小說是年輕的,因為那樣來自愛情的悲慘也是年輕人才有的。說實話,我看著這書,就想知道蓋茨比是如何發(fā)家暴富的……我是說,詳細的經歷,而不是一段語焉不詳,好像是個人就能搖身一變成年輕富翁。蓋茨比的富有很大地削弱了這個小說對我的感染力,可能我說得刻薄了一點,這和中國古典小說里中舉高升的才子沒啥區(qū)別,那么這么一出還是才子佳人的戲,只是在美國,頂罪赴死的是男人,在中國,怒沉百寶箱的是女同志。
也許我的確是老了,不大會被這種故事所感動,我寧可去看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集,那里面也有愛情,也有悲慘的愛情,比如《麥琪的禮物》,但那更有塵土味兒也更有亮色,不會讓我讀完了就想自殺——因為故事太浪漫了,因為蓋茨比太可憐了……也許,因為y們太有錢了?
可能我的確是老了,我希望看到一些更堅韌的人物,更洞察的人物,更趣味的人物,它們才能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不那么灰暗。其實這個世界也并不灰暗,只是有些乏味,乏味到我對坎坷都挑剔了起來。唔,再說,對于一個老人來說,笑比哭好;對于一個秋天來說,溫暖更好。所以,我更愿意去看《大魚》,或者歐·亨利筆下那些人:剝洋蔥的小伙子,削土豆的姑娘,以及那個提供牛肉的女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書報告 了不起的蓋茨比閱讀體會篇五
“蓋茨比一生的信念就寄托在這盞綠燈上,這個一年一年在我們眼中漸漸遠去的極樂未來。它以往從我們身邊溜走,可是沒有關系——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手臂伸得更遠總有一個完美的清晨——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潮推回過去?!薄x自《了不起的蓋茨比》
我與蓋茨比的“相識”早在20xx年的九月,可是當時更多的是被奢侈華美的服飾與場景布置以及絢麗的3d技術所吸引,之后便是讀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一書時此書再次被提及,對原著十分感興趣卻因中考一事耽擱下來,直到這個暑假才有機會細細品味。
故事從蓋茨比鄰居尼克的口中娓娓道來:很早以前還仍是年輕軍官的蓋茨比就與名門閨秀黛西相識相愛,卻因要參軍而無奈與黛西分手。戰(zhàn)后蓋茨比得知黛西已和紈绔子弟湯姆·布坎南結婚,痛苦萬分,但他堅信是金錢使黛西蒙蔽了雙眼,因而經過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很多累積財富,并在黛西的府邸旁修筑豪宅,每個周六舉辦盛大的派對,揮金如土,徹夜笙簫,一心想贏得黛西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感情,然而天意弄人,黛西已不再是原先的那個黛西,這似乎也預示著最終的結局——蓋茨比在懷著對黛西完美的幻想中死去。
這是一個無比凄婉的感情故事,在這個“奇跡的”“藝術的”“揮金如土的”“充滿嘲諷的”時代下,在無數(shù)偽善、貪婪、物欲橫流的面孔下,做到人格高尚、擁有遠大的夢想是多么可貴。尼克曾這樣對蓋茨比說:“他們那幫人加起來都比不上你。”蓋茨比為什么了不起我想,這是因為他心中有一盞永不熄的綠燈。
綠燈在這本書中一共出現(xiàn)了三次?!翱墒俏覜]有,因為他突然做了一個動作,仿佛在暗示他正沉浸于獨處中——他用一種奇怪的方式朝著幽暗的海水伸出雙臂,盡管離我很遠,但我肯定他在發(fā)抖。我不由地朝海面望去,那里除了一盞綠燈,什么也沒有。它渺小而遙遠,或許是在碼頭的盡頭?!边@是綠燈出現(xiàn)的第一次,也是蓋茨比這個人物的初登場。
讀完全書再來細細品味這段,我才后知后覺地明白了其中的隱喻:蓋茨比“用一種奇怪的方式朝著幽暗的海水伸出雙臂”,這其實是擁抱的姿勢,但他擁抱的并不是海水,而是“綠燈”,準確來說亮著綠燈的那個碼頭上的黛西的府邸。然而,黛西的府邸隱沒在了一片黑暗中,唯一亮著的綠燈卻也“渺小而遙遠”,這是否意味著盡管蓋茨比不顧一切地想要抓住綠燈(讓黛西回心轉意),但“純潔的感情”終究會被黑暗的現(xiàn)實所掩蓋,蓋茨比的結局也終究悲慘
“黛西驀地挽住他的手臂,但他似乎還沉浸在剛才那句話中。或許是因為他突然想到,那盞燈的重大意義從此永遠消失了。遙遠的距離曾將他與黛西分開,相比起來,那盞燈卻離黛西那么近,幾乎能夠碰得著她,就像一顆星星與月亮形影不離??纱丝?,它又只是碼頭上的一盞綠燈而已了。令他神迷的事物又少了一件。”這是綠燈出現(xiàn)的第二次,此時黛西與蓋茨比得以相見,然而此時大霧卻籠罩了綠燈,或許此時蓋茨比已經意識到黛西不再是原先的黛西,那個他心目中一塵不染的天仙般的黛西早已消失不見。在這夢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落差下,“綠燈”的價值也早已泯滅。
最終一次出現(xiàn)則是在書的末端,也就是本文最初引用的那段話,此時的綠燈再次亮起,它的含義被點明——蓋茨比的信念。曾有人認為“綠燈”即是黛西,然而我不這么認為,確切來說,“綠燈”只能是黛西的化身,并且它的含義還要遠遠大于這一點。在蓋茨比的心中,黛西是完美無瑕的,是一塵不染的天仙。然而這是過于夢想化的黛西,先暫且不論黛西是否“被金錢蒙蔽了雙眼”,單從黛西高傲的出身以及“像白銀一樣閃亮耀眼”的生活就可推斷她絕不可能放下體面的生活與蓋茨比去私奔,無論五年前還是五年后。
或許五年前的蓋茨比與黛西真的以往相愛過,但那終究是五年前。所以這本書的最終一句才會如此寫道:“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潮推回過去?!薄w茨比一生不顧一切地想追求“純潔的感情”,然而最完美的記憶卻在往昔。
這本小說的成功之處在于它能使你在為蓋茨比凄慘的結局而悲哀,為一場傾城絕戀的落幕而痛心,為布坎南夫婦的冷漠無情而憎惡的同時,為蓋茨比心中那永不熄的“綠燈”而贊頌。在十九世紀20年代亦或此刻,完美的未來永遠是人們不變的憧憬。我看到,一盞盞綠燈正在亮起;我相信,不遠的未來將是綠光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