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春曉篇一
1、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樂曲結構,并根據(jù)圖譜拍出相應的節(jié)奏型。
2、在前四句句末,隨音樂節(jié)奏邊拍邊念恰恰恰,并初步學習為樂曲設計打擊樂器演奏建議。
3、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師生合作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圖譜一張,視頻音樂,課件,幼兒人手一件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鈴鼓若干)。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結構。
1、看視頻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地方?
小結: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熱鬧的島國,那里盛產(chǎn)各種各樣的水果,那里的人們熱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賞歌曲,感知樂曲結構。
教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有沒有聽到特別的地方?
“恰恰恰”是不是從樂曲的開始到結束都有?
小結:這首歌曲有兩段,前面一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后面一段沒有。
二、熟悉圖譜,用身體動作演奏。
1、出示圖譜,觀察圖譜,說出圖譜上的圖標,認識重復記號。
2、身體動作練習(引導幼兒用拍手、跺腳、拍肩等動作看圖進行節(jié)奏練習)
三、學習用樂器演奏。
1、集體配器。
(1)介紹樂器,認識并鞏固三種不同樂器的打擊方法。
(2)嘗試根據(jù)圖譜為樂曲匹配相應的樂器。
2、完整徒手練習演奏。
3、看圖譜集體完整演奏。
4、看指揮演奏。
5、集體演奏。
“木瓜恰恰恰"是一節(jié)大班節(jié)奏活動,我采用了圖譜,樂曲中恰恰恰是由三個櫻桃表現(xiàn)出來,充分提示幼兒節(jié)奏變化。在這個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節(jié)奏掌握的不夠好。由于這兩個節(jié)奏我畫的是一樣的圖,又沒有教孩子區(qū)分這兩個節(jié)奏,以至后半段節(jié)奏把握欠佳。
大班音樂課教案《木瓜恰恰恰》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春曉篇二
1、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了解各種消化器官的功能。
2、合作完成消化系統(tǒng)模型,并用清晰地語言進行講述。
3、知道保護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有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1、重點:認識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
2、難點:了解各種消化器官的功能。
1、西紅柿每人一份。
2、《西紅柿旅行記》課件。
3、不同消化器官拼圖、人體消化系統(tǒng)模型每組一套。
一、品嘗食物,談談所吃西紅柿的去向
1、出示食物
師:孩子們,今天我請你們吃美味的西紅柿,我們排好隊去拿西紅柿吧。
2、師幼交流
師:想一想,你吃的西紅柿哪里去了?(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小結
師:剛才有人說西紅柿到了胃里,有的說到了肚子里,還有的說到了腸子里……
二、傾聽故事,說說西紅柿的消化過程
1、傾聽故事
師:那么,西紅柿到底去了哪里呢?我們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2、教師提問
師:誰來說一說西紅柿去旅行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3、個幼回答
4、教師小結
師:西紅柿的旅程真奇妙!首先從嘴開始,經(jīng)過一條像水管的通道,來到一個像大口袋的地方,接著去了細細彎彎的小腸,來到一條比小腸粗的地方,最后沒被吸收的被排除到體外。
三、觀看圖片,講講各種消化系統(tǒng)功能
1、觀看圖片
師:誰知道這些消化器官都叫什么?
2、個幼回答
3、教師提問
師:那你知道每種消化器官各自的功能都是什么嗎?現(xiàn)在請你和身邊的伙伴說一說吧。
4、幼兒討論
5、個幼回答
6、教師小結
師:剛才我們說的這些消化器官共同組成了一個系統(tǒng),叫做消化系統(tǒng)??谇恢械难例X負責咬碎及初步嚼磨食物;食道是輸送食物的通道;胃會不停地蠕動、分泌胃液,把食物消化成為食糜;小腸可以把食糜分解為養(yǎng)分,吸收食物的營養(yǎng);大腸可以吸去食物殘渣內剩余水分,使食物殘渣成為糞便。
四、拼圖活動,擺擺人體消化系統(tǒng)模型
1、提出要求
師:今天我們玩一個和消化系統(tǒng)有關的拼圖游戲,我為每組準備一套消化器官的拼圖和一個消化系統(tǒng)模型,完成拼圖后將消化器官粘貼到消化系統(tǒng)模型上,最后每組選出一位代表用清晰的語言給大家說一說每種消化器官的名稱和功能,接下來開始行動吧!
2、幼兒操作
3、小組介紹
師:現(xiàn)在請小組的代表到前面來說一說吧!
4、教師小結
師:通過大家的合作,我們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到大腸,共同完成了一個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模型。
五、生活踐行,聊聊飲食和衛(wèi)生好習慣
1、提出問題
師:消化器官非常重要,誰來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呢?
2、個幼回答
3、教師小結
師:消化系統(tǒng)非常重要,平時我們吃完東西一定漱口,堅持早晚刷牙;飯前便后要洗手;飲食要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多吃飯菜;飯后不要進行劇烈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越來越棒。
對于此節(jié)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下面簡單的講述下自己對于此節(jié)課的反思:以謎語導入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但是,提問幼兒謎底是什么的時候,幼兒未能正確的猜出謎底。自己未能加以在重新引導幼兒正確的猜出謎底。課堂氛圍師幼互動活躍,幼兒能大膽的舉手回答,講述自己在對西紅柿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能讓幼兒知道西紅柿的內外部特征及西紅柿對人體的作用。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小百科:番茄(學名:solanumlycopersicum),即西紅柿,是管狀花目、茄科、番茄屬的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輻狀,花冠輻狀,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幼兒園大班教案春曉篇三
1、練習繞口令,練習發(fā)準易混淆的字音“關”,“夸”瓜“,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通過看圖文以及輪流接念的方式學習繞口令。
3、樂意參與游戲活動。
1、圖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標記:西關隊、東關隊、夸、關、瓜各若干。
1、活動重點:學習繞口令,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2、活動難點:發(fā)音易混淆的字音。
1、游戲導入
交代規(guī)則:老師把“關”字說給一排的第一人聽,一直往下傳,傳到最后一個人時大聲念出,若念對那全體幼兒就跟著練習發(fā)“關”字的音。
2、學習繞口令
(1)教師朗誦繞口令。
(2)繞口令講了什么?
(3)教師帶領幼兒朗誦繞口令1到2遍。
3、繞口令游戲
(1)分組開展游戲。將小朋友分成“東關隊”“西關隊”兩隊,采用輪流念繞口令的方法,進行游戲活動。
(2)教師和幼兒扮演角色,輪流接說繞口龍,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規(guī)則。
(3)分組一對一開展游戲。分別請兩隊的幼兒,一對對地輪流接說繞口令。教師和其他幼兒評判,教師分別在黑板上添畫冬瓜和西瓜。 教師帶領幼兒數(shù)一數(shù)“東關隊”的西瓜和“西關隊”的冬瓜對“的冬瓜數(shù)量,評出勝利者,并給予掌聲獎勵。
交換生產(chǎn)隊,游戲重新進行。
4、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春曉篇四
1)用紙盒及多種材料制作一棟小屋;
2)能說出小屋里住著誰,他喜歡做什么;
3)小組或全班同學將作品擺放在一起、組成一個莊園、城堡或村落。
1)師生一起收集一些各種各樣的紙盒;
2)教師準備一些“童話里的小屋”的圖片或錄象資料,準備若干擺放學生作品的場景;
3)學生準備剪刀、彩筆、漿糊等材料。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敢于想象,以及是否敢于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一,小朋友,大家好,你想擁有一套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嗎?你想成為一名小小的建筑師嗎?就讓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做吧,我們做的房子有多棒!有50層的摩天大廈,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園,有古老的歐洲城堡,也有現(xiàn)代的高科技小區(qū),公寓等,它們造型豐富、色彩鮮艷、配上各種小巧的環(huán)境布置,真是太有意思啦!并觀看其它幼兒的作品
二,想一想畫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結構。
1、房子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方的、圓的,三角形的?還是不規(guī)則的
2、屋頂是什么樣的:三角形、圓錐形、平頂、彩條狀的?或者瓦楞形的
3、門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葉窗還是大玻璃窗、單扇門、雙扇門、或是旋轉門、卷簾門,各是什么形狀的?安裝在什么的地方?門窗是不是需要打開?從哪里打開?
4、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設計陽臺、閣樓?房子的裝飾等。注意點:各部分的比例要協(xié)調,設計一組房子時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諧。
三,做一做
1)先做房子的身體,畫好門窗后先剪制門窗,再粘貼身體。
2)根據(jù)房子身體的形狀大小來制作屋頂。
3)添加其余部分或裝飾房屋。
4)最好選用一張彩紋紙作為底板,將房子貼在上面。
5)有興趣還可以給房子周圍布置一些小設施,組成一個社區(qū)。
四、布置作業(yè):制作一棟童話里的小屋
學生:自由選擇工具和材料進行制作學生作畫、老師巡回輔導作業(yè)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
五、小結:學生欣賞以童話的小屋為主體的錄象、圖片資料。學生自由討論: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小屋,喜歡怎樣的門、窗,怎樣的色彩?學生制作學生互評并布置下節(jié)課的要求,將每組同學制作的小屋組合成一個城堡、社區(qū)。
幼兒園大班教案春曉篇五
(一)在互相比較的過程中,關注自己與他人身體的異同。
(二)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數(shù)字大小與高矮輕重的關系。
(三)快速積極思考,嘗試使用各種方法獲勝。
木制長桌子2張、ppt、稱、尺子三、活動過程:
(一)比較的游戲1.師:我們今天來比賽,比比你們的身體,身體可以比什么?高和……?
還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說是重和……?
你們已經(jīng)把今天比賽的項目都猜出來了,我們今天一共有四項比賽,分別是高矮重輕。
(二)比賽規(guī)則:
規(guī)則一,每一項比賽每一組只能派一名選手來參賽。
規(guī)則二,比賽的選手必須是你們組里的人自己商量選舉出來的,不是我選的,也不是他自己說的算的,是組里都同意的,明白了嗎?就這兩個比賽規(guī)則,我們現(xiàn)在可以開始了嗎?
(三)身體的比較
1、出示ppt(高)比誰高
師:商量一下,看誰上來比高?你們商量一下!為什么派他?告訴我該怎么比高?
(幼兒背靠背比高,選出最高者)
2、誰能更高師:這樣比沒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賴皮。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他更高?
3、測量高度師:請一個工具我們判斷誰獲勝了。(出示卷尺)
4、關于長短,尺子能告訴我們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誰更矮
師: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們選誰,怎么樣能變得比別更矮。給你們兩分鐘時間。
(幼兒嘗試并進行比賽)
6、出示ppt(重)誰更重師:該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嘗試,幼兒站上去比賽)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帶上物品去稱重)
7、秤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物體具體有多重。
8、誰更輕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在秤上"變輕"呢?
9、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來讓秤上的數(shù)字變小。
(三)還能怎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