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又黄毛片,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男同GAYA片大全,一二三四视频社区5在线高清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2022年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五篇)

2022年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3-20 19:52:06
2022年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五篇)
時間:2024-03-20 19:52:06     小編:zdfb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鑒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篇一

“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yōu)樵訌椇蜌鋸椀暮戏Q;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

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世紀中華民族創(chuàng)建的輝煌偉業(yè)。

2.恢復聯(lián)合國席位

1971年10月25日,在聯(lián)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席位得到恢復。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重回聯(lián)合國,是世界進步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

3.載人航天

1992年9月21日,中國政府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并將該項目命名為“921工程”。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之后,從“神州六號”到“神州十一號”,中國航天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4.港澳回歸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結束了英國在香港一個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結束了葡萄牙在澳門442年的殖民統(tǒng)治。

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大大推進了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

5.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整個工程分兩期建成,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

青藏線大部分線路處于高海拔地區(qū)和“生命禁區(qū)”,青藏鐵路建設成功解決了三大世界鐵路建設難題:千里多年凍土的地質構造、高寒缺氧的施工環(huán)境和對脆弱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6.加入世貿組織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它標志著經過15年的艱苦努力,中國終于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也標志著中國在經過了15年的歧視待遇之后,終于享有了與其他世貿成員同等待遇的權利。

7.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展示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

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北京奧運會則把“文化中國”傳遞給了世界,“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進了傳統(tǒng)奧運理念之中。

8.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0年,日本內閣府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當年名義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自1978年改革開放后,經過三十多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于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9.國產航空母艦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其前身是蘇聯(lián)海軍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1999年,中國購買了因蘇聯(lián)解體而建造中斷的“瓦良格”號,并繼續(xù)建造改進。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為遼寧號,開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役。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002型航空母艦在大連正式下水,它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這標志著我國現(xiàn)代化海上作戰(zhàn)平臺自主設計取得重大階段性突破。

10.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俄羅斯、歐洲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之后的第四個成熟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wèi)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2018年,我國陸續(xù)發(fā)射了多顆“北斗”全球組網(wǎng)衛(wèi)星。2018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tǒng)服務范圍正式由區(qū)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tǒng)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篇二

“復興號”領跑世界

開啟中國高鐵新時代

說到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國的“復興號”高鐵。2017年9月“復興號”首次運行后,“350公里每小時”這一世界列車第一時速,就登上了各國媒體的新聞版面。

英國《每日郵報》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從設施設備,到高新技術,對中國的高鐵進行了零距離、全方位、多角度的詮釋。有網(wǎng)友讀完后由衷感嘆:“是時候承認中國在技術上的領先優(yōu)勢了?!?/p>

如今,中國高鐵正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聲譽,我們期待高鐵這張“中國名片”能夠加快“走出去”步伐,也期待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就閃耀在世界舞臺。

中國超算“天河一號”成績斐然

首臺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于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有關專家認為,“天河一號”的誕生,是我國戰(zhàn)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實現(xiàn)了我國自主研制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的國家。

c919成功首飛

國產大型客機“零突破”

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飛,實現(xiàn)了國產大型客機“零的突破”,讓中國不再是“沒有翅膀的雄鷹”。

沒有誰比中國人民更懂,什么是眾志成城。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制的“運十”飛機立項,到2017年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近半個世紀。

c919首飛現(xiàn)場,年近九旬的“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愛你中國》,打動了在場每一個人。

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誕生在中國

2018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傳出“石破天驚”的聲音:第一個經由體細胞核移植產生的靈長類動物被成功克隆。兩只名為“中中”和“華華”的長尾獼猴,分別在八周和六周前誕生于中華大地,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xiàn)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嫦娥四號著陸月背

中國航天奇跡讓世界驚訝

今年年初,從遙遠的太空傳回了一則喜訊——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預選區(qū)域著陸,并傳回了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來了首個“地球行者”。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wǎng)站報道說,嫦娥四號著陸并探索的這個月球背面是人類迄今為止沒有真正研究過的月球區(qū)域。通過此次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中國用事實說話,證實了在航天領域的技術能力。

的確,之前全球已進行過一百多次的探月活動,但從來沒有一個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進行軟著陸。于人類而言,月球背面猶如一個“秘境中的秘境”,有許多未知等待人們探索。

而此次嫦娥四號不僅實現(xiàn)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還通過“鵲橋”中繼星首次實現(xiàn)了地球和月背間的中繼通信,成為了中國航天能力快速發(fā)展的又一力證。

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

成為一項革命性創(chuàng)舉

2018年中國一項革命性創(chuàng)舉就是港珠澳大橋落成,這項秉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工程項目把香港、澳門和珠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大大縮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時間。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從設計到建設完工歷時14年,它集橋、島、隧于一體,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

中國“綠色奇跡”驚艷世界

庫布其沙漠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脊線以北,黃河“幾”字彎里南岸。南非新聞網(wǎng)站“獨立在線”曾這樣描述治理前的庫布其沙漠:“中國的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曾因其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當?shù)鼐用褚回毴缦吹慕洕鸂顩r而被稱為‘死亡之?!!?/p>

而如今,經過幾十年科學治理,這片“死亡之?!币讶蛔兂闪艘惶帯跋M亍薄觳计涑蔀槿蚍乐紊衬牡浞?,也成為世界觀察“美麗中國”的窗口。

世界上首位人工智能播音員

世界上第一位人工智能播音員的臉、聲音、姿勢和面部表情都是以新華社的真人播音員為原型的。這款人工智能播音員是由新華社和搜狗共同研發(fā)的,在2018年11月的第五屆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上首次亮相,據(jù)稱能夠和人類播音員一樣播報新聞,而且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工作,完全不需要休息。正如一些中國網(wǎng)友所說的,新聞業(yè)似乎面臨著被高科技瓦解的命運。

首顆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

2017年6月16日發(fā)布的美國《科學》雜志封面上,一顆來自中國的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赫然出現(xiàn),格外吸引眼球。6月16日,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研究團隊宣布成果:他們將量子糾纏分發(fā)的世界紀錄從百公里級提高到千公里級,并以每秒1對的速度在兩個地面站間建立量子糾纏。

近百年前,作為量子力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愛因斯坦也“百思不得解”。由于當時缺乏檢驗能力,他認為,或許是量子理論“還不完備”。中國科學家用嚴格的科學實證,回答了愛因斯坦的“百年之問”。

中國海域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

2017年6月11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宣布,中國海域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xiàn)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xù)穩(wěn)定產氣的國家??扇急豢茖W家們稱之為天然氣水合物,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新型潔凈能源之一。美日等世界發(fā)達國家均對可燃冰的研究開發(fā)高度重視。

今日之中國,1小時能創(chuàng)造超百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大約1.5億斤糧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鐵路,處理約600萬件快遞,往來貨物貿易額超過5億美元……

70年滄桑巨變,有一種奇跡,叫“中國速度”。

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篇三

一、“復興號”領跑世界開啟中國高鐵新時速

說到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國的“復興號”高鐵。20**年9月“復興號”首次運行后,“350公里每小時”這一世界列車第一時速,就登上了各國媒體的新聞版面。

英國《每日郵報》發(fā)表的一篇文章從設施設備,到高新技術,對中國的高鐵進行了零距離、全方位、多角度的詮釋。有網(wǎng)友讀完后由衷感嘆:“是時候承認中國在技術上的領先優(yōu)勢了?!?/p>

如今,中國高鐵正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聲譽,我們期待高鐵這張“中國名片”能夠加快“走出去”步伐,也期待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就閃耀在世界舞臺。

二、中國超算天河一號成績斐然

首臺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于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有關專家認為,“天河一號”的誕生,是我國戰(zhàn)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chuàng)新成果,實現(xiàn)了我國自主研制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制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的國家。

三、c919成功首飛,國產大型客機“零突破”

20**年5月,c919成功首飛,實現(xiàn)了國產大型客機“零的突破”,讓中國不再是“沒有翅膀的雄鷹”。

沒有誰比中國人民更懂,什么是眾志成城。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制的“運十”飛機立項,到20**年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近半個世紀。

c919首飛現(xiàn)場,年近九旬的“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愛你中國》,打動了在場每一個人。

四、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誕生在中國

20**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傳出“石破天驚”的聲音:第一個經由體細胞核移植產生的靈長類動物被成功克隆。兩只名為“中中”和“華華”的長尾獼猴,分別在八周和六周前誕生于中華大地,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xiàn)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五、嫦娥四號著陸月背中國航天奇跡讓世界驚訝

今年年初,從遙遠的太空傳回了一則喜訊——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預選區(qū)域著陸,并傳回了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來了首個“地球行者”。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wǎng)站報道說,嫦娥四號著陸并探索的這個月球背面是人類迄今為止沒有真正研究過的月球區(qū)域。通過此次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中國用事實說話,證實了在航天領域的技術能力。

的確,之前全球已進行過一百多次的探月活動,但從來沒有一個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進行軟著陸。于人類而言,月球背面猶如一個“秘境中的秘境”,有許多未知等待人們探索。

而此次嫦娥四號不僅實現(xiàn)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還通過“鵲橋”中繼星首次實現(xiàn)了地球和月背間的中繼通信,成為了中國航天能力快速發(fā)展的又一力證。

六、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成為一項革命性創(chuàng)舉

20**年中國一項革命性創(chuàng)舉就是港珠澳大橋落成,這項秉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工程項目把香港、澳門和珠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大大縮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時間。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從設計到建設完工歷時14年,它集橋、島、隧于一體,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七、從“死亡之?!钡健跋M亍敝袊熬G色奇跡”驚艷世界

庫布其沙漠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脊線以北,黃河“幾”字彎里南岸。南非新聞網(wǎng)站“獨立在線”曾這樣描述治理前的庫布其沙漠:“中國的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曾因其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以及當?shù)鼐用褚回毴缦吹慕洕鸂顩r而被稱為‘死亡之?!??!?/p>

而如今,經過幾十年科學治理,這片“死亡之?!币讶蛔兂闪艘惶帯跋M亍?。庫布其成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為世界觀察“美麗中國”的窗口。

八、世界上首位人工智能播音員

世界上第一位人工智能播音員的臉、聲音、姿勢和面部表情都是以新華社的真人播音員為原型的。這款人工智能播音員是由新華社和搜狗共同研發(fā)的,在20**年11月的第五屆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上首次亮相,據(jù)稱能夠和人類播音員一樣播報新聞,而且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工作,完全不需要休息。正如一些中國網(wǎng)友所說的,新聞業(yè)似乎面臨著被高科技瓦解的命運。

九、首顆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

20**年6月16日發(fā)布的美國《科學》雜志封面上,一顆來自中國的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赫然出現(xiàn),格外吸引眼球。6月16日,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研究團隊宣布成果:他們將量子糾纏分發(fā)的世界紀錄從百公里級提高到千公里級,并以每秒1對的速度在兩個地面站間建立量子糾纏。

近百年前,作為量子力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愛因斯坦也“百思不得解”。由于當時缺乏檢驗能力,他認為,或許是量子理論“還不完備”。中國科學家用嚴格的科學實證,回答了愛因斯坦的“百年之問”。

十、中國海域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

20**年6月11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宣布,中國海域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xiàn)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xù)穩(wěn)定產氣的國家??扇急豢茖W家們稱之為天然氣水合物,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接替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新型潔凈能源之一。美日等世界發(fā)達國家均對可燃冰的研究開發(fā)高度重視。

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篇四

6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與河南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新中國70年建設成就與經驗”學術研討會在開封舉行。會議旨在深入探討和全面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國防建設與外交活動等方面的偉大成就及寶貴經驗。來自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等研究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圍繞會議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解放生產力是歷史主線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中國在諸多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舉世矚目。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朱漢國認為,回顧當代中國建設的歷程,總結當代中國建設的成就與經驗,對于我們科學總結社會主義建設和發(fā)展規(guī)律,推動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武力表示,70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業(yè)生產力,掃除發(fā)展的制度障礙;通過沒收官僚資本,開展民主改革,解放了城市生產力。在計劃經濟時期,中國跨越了“貧困陷阱”。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以發(fā)展生產力作為“硬道理”,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引領中國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中國共產黨正領導中國人民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升生產力水平,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加快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凸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

新中國70年的偉大發(fā)展成就,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實踐、運用和發(fā)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張星星認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建設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在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既為中國的建設和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深入研究國家發(fā)展的歷史經驗提出了時代課題。

武力提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體現(xiàn)在能夠比資本主義更快更好地發(fā)展生產力,這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中國的邏輯起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追求的目標。衡量經濟體制和上層建筑的優(yōu)劣,最根本的標準是能否更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新中國70年的生產力發(fā)展成就向世界證明,從農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的轉變過程,不是只有資本主義一條道路。

深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強調,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在邏輯,講清楚歷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優(yōu)勢,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為黨和人民繼續(xù)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與會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領域迎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面對新時代新要求,學界亟須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

河南大學副校長孫君健提出,當代人寫當代史,這是當代學者應有的責任和擔當。作為新中國建設與發(fā)展的親歷者和貢獻者,當代學者要以今天的眼光看待我們取得的成就與經驗,提出我們的認識與見解,為后代留下寶貴的歷史財富。

張星星提出,深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使國史研究適應國家、社會和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要求;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總結經驗,探索規(guī)律;以世界歷史大勢變遷為坐標,審時度勢,把握機遇;以大國興衰經驗教訓為鑒戒,鑒往知來,防微杜漸;以完善國史學科體系建設為基礎,拓寬視野,固強補弱;以適應時代的政治文化需求為著眼點,更新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

新時代中國的成就感悟篇五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勝利;

1952年土地改革;

1958年“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反右傾”斗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1971年10月25日,聯(lián)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7年恢復高考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2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1983年中國第一臺巨型計算機誕生;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正式成立;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次成功發(fā)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2008年8月8日,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

2008年9月25日到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首次出艙進行出艙活動;

2010年5月1日,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

2010年11月13日,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

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成功發(fā)射升空,3日凌晨1時36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如今,祖國發(fā)展越來越好,成就更是如雨后春筍,以下是近幾年的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

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fā)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

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

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大閱兵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氣東輸,保護環(huán)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占世界6成。

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占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占世界的52%,力壓美國占世界第一。

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

3、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里約奧運會,中國發(fā)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奧運,中國是奧運會金牌榜絕對王者。

籃球出現(xiàn)突破——姚明出現(xiàn)了。

男足曾實現(xiàn)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杯賽

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

中國橫掃世界乒壇

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金牌

女子網(wǎng)球崛起,金花群芳爭艷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鏡

北斗衛(wèi)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wèi)星,發(fā)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fā)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xiàn)在的第二

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瓶继綔y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zhí)枠O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5、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shù)量占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zhàn)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只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zhàn)略核潛艇,和平捍衛(wèi)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y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