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三化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 初三化學技巧篇一
學校會發(fā)復習資料,那些資料都是學校多年比較而精選出來的,因此資料上的'題每道題都別拉下,仔細回答,至于別的資料絲毫別管。
根據(jù)資料進度,提前記全記準記牢該課的知識,寧可不做題也要擠時間把課本上的知識點記住。
一切以課本為中心,所有題的答案都能從課本中得來,一定要首先把課本上的知識點記住。
第二輪復習是老師分概念,知識點,元素,化合物總結概念,每部分知識都畫成聯(lián)系圖,我才開始沒注意,后來發(fā)現(xiàn)許多以前沒注意甚至根本不知道的知識,而且知道那些自己掌握的還薄弱,而且根據(jù)圖可清楚地看出來各個概念,知識點,元素,化合物之間的關系,可以達到旁擊側應初中英語,由于化學的知識是相連的,做題時就知道往哪里思考。
第二輪時我懶得管其他科,只愿意做數(shù)學化學,因此把第一輪的舊資料,第二輪的新資料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分版塊作題,我當時化學無機和數(shù)學函數(shù)圖形不好,所以一天到晚只作這個版塊的題,所有的題一個不漏都又作了遍。其他資料,其他版塊都沒管。
第三輪時學校化學教研組里找經(jīng)典題印成套,我沒頭沒腦發(fā)一張作一張,因為這一輪是熟悉考題類型
所謂的典型習題其實中考試卷類型題,到最后會發(fā)現(xiàn)中考化學其實太簡單了,連中考考的什么都清楚,題目類型做來做去都是那幾個。
初三化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 初三化學技巧篇二
日常學習習慣:
1、上課認真聽講,一般老師對于難記憶的東西都會給出記憶的方法,盡可能在課堂上就記住一部分。
2、做回家作業(yè)的時候不要總是把書或者筆記本翻開做,要么做之前看一遍,要么做完之后再對筆記,不會的記住答案之后再做到試卷上。
3、若作業(yè)中還有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做一個記號,第二天等老師講評或主動去問。
初三化學的知識點不需要花特別多的時間去記憶,只有平時的作業(yè)都能自己獨立完成,而不是總抄書或筆記,或者他人的作業(yè)。
快速提分方法:
先從元素化合價開始,找個口訣表背一背,在弄清一些??嫉募毠?jié)諸如鐵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的都為二價
然后背比較重要的化學方程式,制氧氣制造二氧化碳(死背住),常用酸堿中和反應等等(這些應該不難,不行可以問老師搞清原理)寫完先檢查一下有沒有配平合不合理等等
設一個你認為比較方便計算的未知數(shù)為x(如果要求質(zhì)量分數(shù)且你基礎較差的話,建議現(xiàn)設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質(zhì)量,然后再求,保險一點)
題目肯定給出生成氣體、沉淀或者反應物生成物完全反應的質(zhì)量(一定要完全反應),算出這些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包括未知量和已知量),可得:
(未知量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x=(已知量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已知道的對應物質(zhì)的質(zhì)量
化學計算題一般不難,難點一定會出在讓你算反應后某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之類的,溶液剩余的溶質(zhì)質(zhì)量一般已經(jīng)求出來了,溶液質(zhì)量一定要思考清楚,一定要減掉沉淀、氣體的質(zhì)量。如果有什么加克水,加x克啥啥啥,只管最開始溶液質(zhì)量加上這些,最后減掉沉淀氣體,一般就沒啥問題了。
日常積累方法:
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先突出復習自己感到困難的學科,花多點時間解決疑難問題,攻破自己的弱點。
要注意文理科間隔,穿插復習,一般理科類計算多,文科類背誦多。而人的大腦不同部分,各自有特殊的功能,安排復習時間應一段計算練習,一段背誦熟記,一段分析實驗,使大腦的不同區(qū)域輪流工作,輪流休息,這樣能提高大腦興奮度,活躍思維,增強記憶。
第一段應該全面系統(tǒng)復習課本,把每章節(jié)的知識系統(tǒng)網(wǎng)絡加以理順,使大腦對全書有清晰記憶思路。第二段注意習題練習,把原來練習過的習題有主有次,有選擇性地重復練習,對于自己熟悉的習題重復閱讀,加深記憶;對于自己不太熟練,甚至疑難問題,重復練習,重復運算。時間允許的話,第三段采取瀏覽記憶和強化記憶相結合。經(jīng)過這樣的考前復習,可以達到綱舉目張,思路清晰,發(fā)展能力的目的。
每份考卷的題目都按教科書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來設計,因而考試的題目類型與學生平時練習相類似,就算難度大的綜合分析題,綜合計算題,往往也是教科書內(nèi)幾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的運用,問題是這些題往往拐彎,隱藏可應用的知識點,隱藏解題的一些條件。
如果考前注意熟記,將課本、筆記、參考書的概念、原理、公式、練習過的題目,深刻地編碼在大腦里,就有利于考試時聯(lián)想、借鑒、類比、舉一反三。
如果考前以做新題目為主,還集中精力攻難題,就起不到熟記的作用。還沉在“題海之中”,得不償失。
一般全神貫注讀書、練習,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就要休息10分鐘。休息是動態(tài)休息,即是離開座位,散散步,唱唱歌,活動活動四肢,洗洗臉,甚至做點家務勞動。這樣大腦得到調(diào)節(jié),精神煥發(fā),為下一輪讀書、練習作準備,使下一輪學習注意力集中。1.先難后易
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先突出復習自己感到困難的學科,花多點時間解決疑難問題,攻破自己的弱點。
初三化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 初三化學技巧篇三
1.溶解性規(guī)律——見溶解性表。
2.常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橙<3.1紅色3.1—4.4橙色>4.4
酚酞<8.0無色8.0—10.0淺紅色>10.0紅色
石蕊<5.1紅色5.1—8.0紫色>8.0藍色
3.在惰性電極上,各種離子的放電順序:
陰極:ag+>hg2+>fe3+>cu2+>h+>pb2+>fe2+>zn2+>al3+>mg2+>na+>ca2+>k+
陽極:s2->i->br–>cl->oh->含氧酸根離子
注意:若用金屬作陽極,電解時陽極本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pt、au除外)
4.根據(jù)化學總反應方程式書寫兩個電極反應式的方法:
(1)按電子得失寫出兩個電極反應式;(2)考慮反應時的環(huán)境(酸性或堿性);(3)使兩邊的原子數(shù)、電荷數(shù)相等。
5.解計算題時常用到的守恒規(guī)律:原子守恒、轉移電子守恒、電荷守恒。
6.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shù)越多,離子半徑越小。
7.晶體的熔點: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中學化學學到的原子晶體有si、sic、sio2和金剛石。原子晶體熔點的比較是以原子半徑為依據(jù)的,如金剛石>sic>si(因為原子半徑:si>c>o)。
8.分子晶體的熔沸點: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zhì),分子量越大,熔沸點越高。
9.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10.氧化性:mno4->cl2>br2>fe3+>i2
11.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2.能形成氫鍵的物質(zhì):h2o、nh3、hf等。
13.氨水(乙醇溶液一樣)的密度小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濃度越大,密度越大。
14.離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氣體放出;(2)是否有弱電解質(zhì)生成;(3)是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4)是否生成絡離子;(5)是否發(fā)生雙水解。
1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o。
16.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熔點的金屬是w。
17.雨水的ph小于5.6時就成為了酸雨。
18.有機酸酸性的強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19.有機物鑒別時,注意用到水和溴水這兩種物質(zhì)。
20.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磺化、鹵代烴的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1.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的總質(zhì)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消耗o2的量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