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科學教案蘇教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夠對照人體骨骼,完成骨骼拼圖。2.知道成人骨骼是由206塊骨構成。3.懂得骨骼有運動、支撐、和保護作用。
4.血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細胞。5.知道成人骨骼是由206塊骨構成。6.懂得骨骼有運動、支撐、和保護作用。
7.血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細胞。重難點
(一)談話激趣,誘發(fā)學生對骨骼的原有認識
1.活動: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身體,看能摸出幾塊骨頭? 2.交流:我們?nèi)淼墓穷^分——頭、軀干、四肢。你能摸出幾塊骨頭? 3.比較、;與活動記錄里的骨骼分布圖比較一下。
6.講解:手骨共有27塊,成人全身的骨頭共有206塊,這些骨連接起來就構成人體骨架,人體的骨架就叫骨骼。7.觀察骨骼模型。(1)骨頭是什么樣的? 軀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椎分別是什么樣的?(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 8.游戲——看誰說得快,。
(1)教師指骨骼模型,學生說出骨的名稱:(2)學生對照骨骼模型,摸一摸自己骨骼的各個部分;(3)教師說出骨的名稱,學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1.觀察圖片,小組討論: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學生匯報、交流。
3.(出示人站立圖)談話:人能夠站得住、做得穩(wěn)、靠的是什么?骨骼是人的肢架,它具有什么作用?(支持)。
骨骼具有保護、支持、運動的作用。
小學六年級科學教案蘇教版篇二
領域及班級:健康 大班 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構造。
一、引導幼兒摸一摸自己的身體,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教:我們一起來摸摸自己的手臂,摸到了什么?硬硬的是什么?再摸摸其他的地方,你還在哪里摸到了骨頭呢? 教師小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地方都有骨頭,骨頭摸起來是硬硬的。骨頭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骨骼。
二、認識骨骼,了解骨骼的各種功能。
1、教師出示人體骨架圖,對照圖邊講述人體骨骼邊觸摸身體該部位的骨頭。
2、教:小朋友們想想如果沒有了骨骼,我們會變成什么樣子? 教師小結:骨骼像支架一樣支撐著我們的身體,骨骼對于我們很重要。
三、利用圖片,知道通過正確的姿勢來保護骨骼
2、我們?nèi)粘撛趺醋课覀儊碜鲆蛔?/p>
3、這幾個小朋友坐姿哪個是正確的那個是錯誤的?
5、我們?nèi)粘撛趺凑荆课覀儊碜鲆蛔?/p>
6、這幾個小朋友站姿哪個是正確的那個是錯誤的? 教師小結:正確的坐、站姿可以使骨骼生長得更健康。
四、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如何強壯骨骼
1、教:“骨骼可以生長嗎?
小結:小朋友的骨骼是不斷生長的,所以個子會慢慢地長高。但到了一定的年齡骨骼就會停止生長了。
2、教:那我們怎樣能幫助骨骼生長呢?讓我們的骨骼更強壯呢?(鼓勵幼兒自由討論)小結:我們小朋友們要吃像米飯、牛奶、蛋類、蔬菜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骨骼才會長得更棒!
3、教: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們的骨骼長得更好呢?我們可以每天堅持做哪些適合的運動?(出示運動的視頻)
教師小結:我們還要經(jīng)常鍛煉身體,這樣我們的骨骼就會很堅實,不會容易斷。
五、通過瑜伽結束活動。
師:我們來做做瑜伽舒展一下我們的骨骼!
小學六年級科學教案蘇教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確得當?shù)膶懛ā?/p>
【教學重點】: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風俗習慣,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教學準備】:教學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jié)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jié)熱鬧氣氛的回憶。)
2、今天,我們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韻味十足的春節(jié),感受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
(1)把自然段標出來。
(2)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同桌間互讀檢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節(jié)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這是一個________的春節(jié),)
2、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快速瀏覽),邊看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jié)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動,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2)交流匯報
北京的春節(jié)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3、分清文章詳略
老舍老生寫了七天的風俗,在這七天風俗中,又重點寫了哪幾個時間?(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詳寫片斷,感受北京春節(jié)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老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準備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小學六年級科學教案蘇教版篇四
1-1 教學目標:●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成年人的體內(nèi)一共有206塊骨頭;●知道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長,骨中間的軟物質叫骨髓,骨髓能夠制造血細胞;●知道人體的骨骼具有塑造體形、支持軀干、運動、保護內(nèi)臟器官、制造血細胞、儲存身體所需的某些物質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片,揭示課題
2.提問:大樓建成了,原來的鋼筋框架怎么不見了?
3.談話:與鋼筋框架一樣,人體內(nèi)部也有一個框架,但不是由鋼鐵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構成的。
4.提問:關于骨骼,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5.歸納學生想研究的問題,布置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二、探究:人體骨骼系統(tǒng)的構成
2.學生交流方法。
3.實踐活動:摸一摸我們的骨頭,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學生匯報、交流。
5.提問:你知道我們的身體里有多少塊骨頭嗎?你能摸到多少塊?
6.布置任務:把我們?nèi)淼墓穷^分成四部分——頭、軀干、手臂、大腿。分組各摸一個部分,看能摸出幾塊骨頭。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分得清、摸出得多。(學生分組活動:摸骨數(shù)骨)
7.匯報交流活動情況,對照活動記錄里的骨骼圖,了解骨骼的分布。8.提問: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幾塊骨頭?(觀看人體骨骼的x光照片)9.小結:人們?nèi)庋劭床坏缴眢w內(nèi)部骨骼的結構,但x光卻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塊骨頭呢!
10.讀一讀:人體的骨頭共有206塊,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11.補充:人體內(nèi)骨骼系統(tǒng)中的數(shù)量由年齡決定。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有275塊骨,而一個成年人的身體里卻只有206塊骨。因為,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一些骨會合并在一起。例如,嬰兒剛出生時,其頭蓋骨分為許多塊獨立的骨,隨著人體不斷地生長發(fā)育,獨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較大的頭蓋骨。
14.小結: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塊骨頭。這些骨頭是有規(guī)律的組合在一起的。
三、體驗:人體骨骼系統(tǒng)的作用 1.談話:人體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站姿訓練——塑造體形、支持軀干;(3)呵護“小娃娃”——保護內(nèi)臟器官。4.學生匯報活動體驗。
5.拓展:像肋骨一樣保護內(nèi)臟器官的骨頭還有哪些?
6.小結:人的骨骼具有運動、支持軀體、塑造體形、保護內(nèi)臟器官等多種作用。7.提問:如果人體的骨骼受傷了,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8.安全教育。
四、作業(yè)
2.完成活動記錄上的作業(yè)。
3.請爸爸媽媽做一次排骨湯,吃排骨時注意觀察豬骨頭的內(nèi)部是怎么樣的。選一根吃過的骨頭帶到科學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