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班石榴教學反思篇一
1.理解重點的新詞,了解石榴樹的枝葉、花朵以及果實的特點。通過品讀,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美。(重點說擬人修辭手法)
2、學習課文,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習第四自然段品石榴的寫法。
3、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學習擬人句。
第一課時,我已經(jīng)讓學生學習了生字、詞語,朗讀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并且講讀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馳名中外”這個詞的意思(名氣很大,國內外有名。)
第二課時,我從復習課文脈絡入手,石榴園——石榴花——石榴果——品石榴,再按照段落一步步的學習、品讀課文。
首先,閱讀第二節(jié),了解枝、葉、花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詞語“抽出”“長出”“開出”“掛滿”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的生長過程:抽枝——長葉——開花——結果,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填空練習,了解石榴樹的生長過程。課文中有描寫石榴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但是再此教學過程我省略了,也沒有著重強調比喻的修辭手法。
石榴果實從生到熟,外皮顏色發(fā)生了逐步的變化。我采用了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的方法,找出顏色變化的詞語,再點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最后出示桔子成熟過程中顏色變化的圖片,讓學生們填空,進行了一次擴展訓練。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tài),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復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皮與歡樂,并讓學生結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了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jié),了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學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嘗到的味道,為課后習題品嘗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類型,最后決定采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為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容較多,我過于主導,讓學生發(fā)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fā)現(xiàn)了設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后能更改善。
小班石榴教學反思篇二
《石榴》是蘇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第二課時的教學,我抓住三點:
我所教授的第二課時,通過實物“石榴”展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興趣閱讀課文,然后再讓學生自讀喜歡的語句。達到了了解石榴果變化的特點。
第三自然段我讓學生選擇性的朗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師生互動的方法,學生在朗讀中了解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的果實。如:?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設疑: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師)是呀,石榴就是這樣一天天長大,一天天變換著外衣的,先……逐漸……最后……(邏輯引讀)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設疑:1、看圖,這就是咧開了嘴,這就是笑破了肚皮(學生看圖);2、指名讀;3、它們?yōu)槭裁茨敲锤吲d???會說些什么呢?4、再讀課文,高興的石榴娃娃還會做什么動作呢?(結合“扒開、張望”指名表演)。
第四自然段我不急于讓學生朗讀學習,而是先讓學生看我手中拿的“石榴”果,讓同學們猜石榴果實里的子兒是什么顏色,猜一猜石榴子兒的味道,這時為了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我用刀打開石榴,淡紅的汁水立刻流了出來,學生忍不住叫出聲來。我舉起手中的兩半石榴:“誰說說石榴子兒的顏色和樣子?”“我覺得石榴子兒是淡紅的。”“我覺得石榴子兒是透明的,而且挨得緊緊的”……為了鼓勵同學們,也為了讓每個同學都體驗一下石榴的滋味,我給每位學生都發(fā)了兩顆石榴子兒,讓他們都親口嘗一嘗,“甜甜的”,“有點酸的”,“滑滑的”,“有股香味的`”……,再讓同學們到書本中朗讀品嘗。領悟第四自然段石榴的樣子、顏色和滋味,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第四自然段為學生寫水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教學之后,我給同學們一個水果(香蕉)展示,讓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觀察香蕉的顏色、樣子和味道,并寫成一段話,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上完這節(jié)課,有很多地方令人遺憾。
一、重難點突出,可完成不夠充實。由于時間緊,學生在朗讀這一塊花費很多,導致后來設計的許多環(huán)節(jié)都一帶而過。
二、在朗讀方面達不到“通順、流利、有感情朗讀”,同學們朗讀中體會不出語言文字的美,即石榴樹的形態(tài)美、色彩美,主要原因是老師不夠重視。
總之,這節(jié)亮相課讓我學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我會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探索,爭取一天比一天上得好,不斷提升自己。
小班石榴教學反思篇三
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生活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后,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志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
課文配了兩幅插圖。第一幅圖:小朋友王力力在想辦法逗石榴笑,顯得天真可愛,讓人忍俊不禁,極具兒童情趣。第二幅圖: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基礎上,能初步感悟到課文意義,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共鳴。學生能較準確表達內心所想,并能說一句完整的話。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石榴笑了的意思。
3、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石榴笑什么時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讓學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會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課件、兩張石榴圖片、詞語卡片
1.揭課題。
a、師:今天讓我們繼續(xù)學習15課,齊讀課題(石榴笑了)。
b、讓學生同桌互相笑一笑。
2、讀生字。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和課文的生字寶寶交了朋友,它們迫不及待地想我們見面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
a、做猜字游戲。
b、齊讀生字。
(一)學習第一段
1、(課件出示石榴圖)師:石榴是一種水果,它為什么會笑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里去找答案吧!
2、(出示課文插圖1)引導學生說說力力看到了什么?
3、指導朗讀句子:
“院子里有棵石榴樹,樹上掛滿了石榴?!?讀出石榴又大又多,力力心里高興。)
4、指導學生用“掛滿”造句。
5、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這么多的石榴,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6、師:是呀,望著一個個可愛的石榴,力力小朋友可想吃了,石榴什么時候可以吃呢?指導讀媽媽的話。
(二)學習第二段
1、力力多么希望石榴早點笑啊,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力力嗎?
2、力力想了什么辦法?
a、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力力逗石榴的辦法,用“——”劃出來。
b、(課件出示 )抽生反饋。 (板書:唱歌、跳舞、講笑話)
c、結果怎么樣?(板書:不笑)
3、此時,力力的心情怎么樣?
4、指導朗讀,讀出力力的可愛與著急之情。
(三)學習第三段
1、(觀看動畫)師:力力可著急了,誰來幫忙了?(風婆婆)石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板書:笑了)
2、(出示學習小提示)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a、石榴是怎么笑的?
b、石榴什么時候會笑?
3、指名反饋。
(課件出示:“樹上的石榴慢慢地咧開嘴,露出牙齒,笑了?!?
a、理解“慢慢地”,并用其說一句完整話。
b、(觀看插圖)石榴有牙齒嗎?指的是什么?石榴笑了跟小朋友的笑一樣嗎?石榴笑了指的是什么?(板書:成熟)石榴什么時候會笑?(板書:秋天)
c、討論: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為什么秋風來了,石榴就笑了呢?
d、指導朗讀。
4、力力看到笑吟吟的石榴,他的心情會怎樣呢?生高興地讀一讀這段。
5、站在石榴樹下,力力會想什么?生想象說話。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注意用自己的表情、語氣表現(xiàn)力力的不同心情。
2、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你還知道秋天一到,哪些水果會笑嗎?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多!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懂得了: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只要小朋友們平時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規(guī)律。
說一說:你還知道什么水果或莊稼一般情況下在什么季節(jié)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樣子的?
15.石榴笑了
唱歌
跳舞 貼圖 秋天 貼圖
講笑話 不笑 笑了(熟了)
本節(jié)課我以“讀”為本,以“品”為主,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課堂上,我緊扣“笑”字,帶著學生逐層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石榴的生長規(guī)律。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直觀感受不笑的石榴和笑了的石榴是什么樣的,再結合學生的回答以及觀察動畫,緊扣“慢慢地咧開嘴,露出牙齒”這些關鍵詞語來讀一讀、悟一悟、品一品,感受石榴“笑”的具體過程,明白笑了是什么意思,以及讓學生知道石榴是在什么時候笑的。通過讓學生討論: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為什么秋風來了,石榴就笑了呢?讓學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鼓勵學生平時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最后給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石榴一笑,力力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活他們的思維,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如:整堂課只注重讓學生讀、理解、感悟,缺少寫的訓練,對個別學生的關注還不夠,學生的傾聽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小班石榴教學反思篇四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美散文,既描寫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寫了石榴的內在精神美,同時其文章的語言美也值得咀嚼品味。我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教學方案,教學過程設計合理,現(xiàn)做以下反思: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實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枺瑤椭鷮W生理清課文思路: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個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讓學生讀,先是自瀆,邊讀邊想石榴葉、花、果的樣子,有什么特點,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讀、自悟;接著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再通過實物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今后在有層次、多形式的`朗讀上還應努力。
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痹诮虒W這部分時,老師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悟,“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小喇叭”寫出了花的形狀。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在吹呢。”講花開得多,開得旺。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在學了第四段引導學生仿寫時,設計簡略,有以下改進建議:
遷移練習:(出示桔子、香蕉、水蜜桃等水果)
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水果,同學們還帶來了很多水果。談話:
①你帶了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顏色的,形狀、大小怎樣?
②這些水果可真誘人啊,快嘗嘗它的味道。談話:你的桔子什么味道?你的香蕉呢?蘋果呢?葡萄呢?
③你能把剛才說過的話連起來說嗎?這個句子能幫助你們:
(文:剝開的外皮,只見,輕輕咬上一口,。)
(說說外面、里面和滋味)。第一個同學說完,請大家猜猜他說的是什么水果。
④一年四季有很多水果,比如:西瓜、桔子、香蕉、水蜜桃等等。你還喜歡什么水果呢?喜歡它的什么?試試用上這個句子說一說。(指導學生從營養(yǎng)、方便、長相誘人,口感酥軟、嫩滑等方面說。)
2.大家說得真不錯,看來寫一種水果只要抓住它的外形、顏色和味道的特點,就能寫好。請你選擇你最喜愛的一種,欣賞它們各具特色的外形,去品嘗它們獨特的味道,然后按照《石榴》這一課的寫作方法把它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