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huì)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bǔ)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寫杭州西湖的詩句古詩篇一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
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shí)休/暖風(fēng)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仲夏夜之夢(mèng) 垂柳依依 西湖暖風(fēng)醉游人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shí)休
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頭研鮮細(xì)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tái)。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shí)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mèng)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西湖十景》詩: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兩峰插云)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蠗壟c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jiān)?。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斷橋殘雪)
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鐘)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風(fēng)原似酒。
(曲院風(fēng)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yīng)比鼓吹。
(柳浪聞鶯)
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靜聽孤飛雁,聲輕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觀魚)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宋)蘇軾
天欲雪,去滿湖,樓臺(tái)明滅山有無。
水清出石魚可數(shù),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日不歸對(duì)妻孥,名尋道人實(shí)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云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園蒲。
天寒路遠(yuǎn)愁仆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見野鶻盤浮圖。
茲游淡泊歡有余,到家怳如夢(mèng)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
長至日與同舍游北山
(宋)范成大
歲晚山同色,湖平霧不收。
寒云低閣雪,佳節(jié)靜供愁。
竹柏森嚴(yán)立,蒲荷索莫休。
瘦筇知腳力,政爾耐清游。
柳梢青
(宋)周密
夜鶴驚飛。香浮翠蘚,玉點(diǎn)冰枝。
古意高風(fēng),幽人空谷,靜山深幃。
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邊帽敧。
寫杭州西湖的詩句古詩篇二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wù)撔路ū撞?。王安石頗感憤怒,于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過失。蘇軾于是請(qǐng)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在出任杭州通判期間蘇軾留下許多關(guān)于杭州詩詞。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硖K軾在杭州西湖詩句,希望大家多多閱讀!
宋代: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
此意自佳君不會(huì),一杯當(dāng)屬水仙王。
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yuǎn)道而來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xiāng)。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沒有完全領(lǐng)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神奇美麗,還是應(yīng)酌酒和西湖守護(hù)神“水仙王”一同鑒賞。
⑴飲湖上:在西湖船上飲酒。
⑵朝曦:早晨陽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這組詩共二首,但許多選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鮮為人知。其實(shí)第二首雖好,卻是第一首注腳。第一首所說“此意自佳君不會(huì)”“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寫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妝濃抹各盡其態(tài)。不選第一首,題中“飲”字也無著落。蘇軾意思是說,多數(shù)人游湖都喜歡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處。湖上有水仙王廟,廟中神靈是整天守在湖邊,看遍西湖風(fēng)風(fēng)雨雨、晴波麗日,一定會(huì)同意自己審美觀點(diǎn),因而作者要請(qǐng)水仙王共同舉杯。這一首首句“艷”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若只看第二首,則“濃抹”一層意思便失之抽象。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在燦爛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shí),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瀲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dòng)樣子。
③方好:正是顯得很美。
④空濛:細(xì)雨迷茫樣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時(shí)代越國有名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⑥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shí)陽光明麗,后來下起雨。兩種不同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shí),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fēng)景正好;下雨時(shí),西湖周圍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盀囦佟保ü忾W動(dòng)?!翱彰伞?,煙雨迷茫。這兩個(gè)詞都是疊韻詞,增強(qiáng)詩歌語言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湖光,又寫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nèi)容是很多。但從另一個(gè)角度看,又很籠統(tǒng),因?yàn)檫@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shí),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huì)有個(gè)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shí)、太具體,不能傳達(dá)出西湖給人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藝術(shù)概括性,同時(shí)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感受用詩語言表述出來。同時(shí),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胸襟與達(dá)觀自適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shí)越國有名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dòng)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gè)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美麗,卻只存在于個(gè)人心中。而西湖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jié)約多少筆墨,而它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duì)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shí)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想象去發(fā)揮詩內(nèi)涵。這一出色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佳句,以致“西子湖”成西湖別名。也難怪后來詩人為之?dāng)R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寫杭州西湖的詩句古詩篇三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dú)W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jiǎng)⒁?/p>
12、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jiǎng)⑾?/p>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fā)奮識(shí)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huì)作詩也會(huì)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shí)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寫杭州西湖的詩句古詩篇四
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陸游
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元·虞韶《日記故事》
4、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唐·杜甫《蜀相》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shí)君。唐·高適《別董大》
6、滿招損,謙受益?!渡袝?/p>
7、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
8、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9、會(huì)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1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11、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12、命里有時(shí)終須有,命里無時(shí)莫強(qiáng)求。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13、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盾髯?勸學(xué)》
15、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妒酚洝せ袀鳌?/p>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西晉·陳壽《三國志》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晉·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1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る墓隆?/p>
20、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吨袷?/p>
2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吳承恩《西游記》
22、橫眉冷對(duì)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23、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稘M江紅》
24、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則必智。蒲松齡《聊齋志異》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吨芤住?/p>
26、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云《覽詩中之句》
27、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shí)器。劉勰
2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29、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曹雪芹《紅樓夢(mèng)》
3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3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睹献印す珜O丑》
32、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3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3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对狸枠怯洝?/p>
35、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独献印の迨苏隆?/p>
36、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37、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爭(zhēng)報(bào)恩》
3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游《病起》
40、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41、等閑識(shí)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4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43、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lián)璧?處事》
44、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盾髯?儒效》
46、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墩撜Z·衛(wèi)靈公》
4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蛾惿媸兰摇?/p>
48、一葉浮萍?xì)w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吳承恩《西游記》
49、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逗蟪鰩煴怼?/p>
5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51、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馮夢(mèng)龍《古今小說》
52、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对娊?jīng)·大雅·抑》
5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清顧炎武《日知錄》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55、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56、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出師表》
57、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各自回頭看后頭。明·馮夢(mèng)龍《古今小說》
58、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馮夢(mèng)龍《古今小說》
59、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傳》
60、假作真時(shí)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紅樓夢(mèng)
寫杭州西湖的詩句古詩篇五
2、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冻喙取?/p>
3、此行何去?贛江風(fēng)雪迷漫處?!稖p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4、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缎新冯y》
5、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队^放白鷹其一》
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tái)?!侗憋L(fēng)行》
7、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侗憋L(fēng)行》
8、浴鳧飛鷺澄波綠?!镀兴_蠻梅雪》
9、撥雪尋春,燒燈續(xù)晝?!短ど性Α?/p>
10、煙蓑春釣靜,雪屋夜棋深?!侗憋L(fēng)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