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必修二教案 高一化學選修一課本篇一
油脂的成分;油脂的.水解
1、油脂的成分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即高級脂肪酸與甘油所生成的酯。
上面的結構式中,r1、r2和r3分別代表烴基,如果r1、r2和r3相同,這樣的油脂稱為單甘油酯,如果r1、r2和r3不相同,這樣的油脂稱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為混甘油酯。
甘油三酯發(fā)生水解,即生成高級脂肪酸(r1cooh、r2cooh、r3cooh)和甘油(ch2oh—choh—ch2oh)。
2、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飽和度和油脂的熔點之間的關系
飽和度取決于高級脂肪酸中的烴基(r—)中碳碳雙鍵(—c= c—)的數量,碳碳雙鍵的數量越多,脂肪酸的飽和度越小。
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飽和度大,則油脂的熔點較高,如動物油;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飽和度小,則油脂的熔點較低,如植物油。所以在室溫下,動物油通常呈固態(tài)而植物油通常呈液態(tài)。
3、油脂在人體內發(fā)生的變化
在人體中,油脂主要在小腸中被消化吸收,這個過程的實質是油脂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從而進入人體。
被吸收的油脂大部分成為脂肪組織存在于皮下、腹部、臀部,有保持體溫、保護人體內部組織、防止皮膚皸裂等作用;還有一些以卵磷脂、腦磷脂、糖脂等形式存在于人體的各大器官中,起著獨特的生理作用。
油脂水解產生的高級脂肪酸被人體吸收后,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脂肪酸還可以儲存在脂肪細胞中。所以油脂也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質。
有些脂肪酸在體內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有些則是合成人體所需的其他化合物的原料。因此油脂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
但是,油脂的攝入應該適量,如果攝入過多,過量的脂肪在體內堆積,則會造成肥胖。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通常情況下,植物油的熔點比動物油的熔點高
人體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質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時,油脂產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d、油脂在人體中,能夠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是油脂水解生成的甘油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屬于油類,具有相同的組成
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所生成的酯
d、人體內的脂肪有保持體溫的作用
3、油脂是油與脂肪的總稱,它是多種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質和用途與其含有的不飽和雙鍵(c=c)有關的是
適量攝入油脂,有助于人體吸收多種脂溶性維生素和胡蘿卜素
利用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可以生產甘油和肥皂
植物油通過氫化,即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脂肪是有機體組織里儲存能量的重要物質
練習題答案
1、c
解析:1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約15.6kj的能量;1g脂肪氧化時放出約39.3kj的能量,可見c是正確答案。
2、cd
解析:煤油和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烴,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它們的組成是不相同的,a是錯誤的;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b是錯誤的。
3、c
解析:加成反應發(fā)生在不飽和鍵上。其他說法雖然正確,但與油脂是否含不飽和鍵無關。
高一化學必修二教案 高一化學選修一課本篇二
1、蛋白質的組成和結構
2、蛋白質的性質
蛋白質的螺旋結構
1、氨基酸組成了蛋白質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包含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氨基酸的通式是:
氨基酸分子中,氨基顯堿性,能與酸反應生成鹽;羧基顯酸性,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即氨基酸具有兩性。
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所以說氨基酸組成了蛋白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人體內重新結合成人體所需的各種蛋白質。人體所需的氨基酸中有些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須由食物獲得,稱為必需氨基酸。
2、多肽
一個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跟另一個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之間消去水分子,發(fā)生縮合反應而生成的產物叫做肽,其中的酰胺基結構(—co—nh—)叫做肽鍵。
由兩個氨基酸分子消去一個水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多個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形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就是多肽。多肽常呈鏈狀,因此也叫肽鏈。
3、蛋白質的螺旋結構
由于氨基酸的種類很多,組成蛋白質時種類不同、順序不同以及排列次序不同造成蛋白質的結構很復雜。一個蛋白質分子中含有一條或多條肽鏈,肽鏈中一個肽鍵中的氧原子與另一個肽鍵中氨基中的氫原子通過氫鍵連接(見下圖),形成類似于螺旋狀的結構,從而形成具有三維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4、蛋白質的性質
①蛋白質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具有兩性。
②有的蛋白質能溶于水,有的則不溶。
③蛋白質的鹽析
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某些濃的無機鹽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質凝聚而從溶液中析出,這種作用叫做鹽析。
鹽析是一個可逆的過程,析出的蛋白質可以重新溶解在水中而不影響蛋白質原來的性質。可以用鹽析的辦法來分離提純蛋白質。
④變性
在一定條件下(如加熱、紫外線或x射線照射、強酸、強堿、某些重金屬鹽以及一些有機化合物的作用),蛋白質發(fā)生凝固的現象,就是蛋白質的變性。
變性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變性的蛋白質不僅失去可溶性,也失去了生理活性。
⑤顏色反應
蛋白質可以跟許多試劑發(fā)生特殊的顏色反應,如遇濃硝酸顏色變黃。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切重要的生命現象和生理機能都與蛋白質密切相關
b、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c、具有不同分子結構的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基本相同
d、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2、為了除去蛋白質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鈉,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過濾b、電泳c、滲析d、加入agno3溶液,過濾
練習題答案
1、c
解析: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不同,其生理功能也不同。
2、c
解析:蛋白質溶液是膠體溶液,蛋白質分子不能穿過半透膜,而氯化鈉電離產生的na+和cl-都能夠穿過半透膜,所以可以采用滲析的辦法來除去蛋白質溶液中的氯化鈉。
高一化學必修二教案 高一化學選修一課本篇三
1、重點
葡萄糖的還原性;淀粉的水解;葡萄糖、淀粉和纖維素的生理功能
2、難點
葡萄糖的還原性;淀粉的水解
1、葡萄糖還原性
葡萄糖的結構簡式是: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把中間重復的部分合并,寫成ch2oh(choh)4cho。
每個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個羥基(—oh)和一個醛基(—cho),是一種多羥基醛,因此葡萄糖具有還原性。主要表現在兩個反應上:
(1)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
將葡萄糖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混合加熱,葡萄糖被氧化為葡萄糖酸,氫氧化銅(+2價)則被還原生成紅色的氧化亞銅(+1價)沉淀。
ch2oh(choh)4cho + 2cu(oh)2 ch2oh(choh)4cooh + cu2o↓ + 2h2o
葡萄糖酸氧化亞銅
這個反應的現象明顯,常被用來檢驗病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以確定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2)與銀氨溶液反應——銀鏡反應
反應中,銀氨溶液里的主要成分氫氧化二氨合銀[ag(nh3)2oh]中的銀(+1價)被還原為單質銀(0價),葡萄糖被氧化為葡萄糖酸后再與溶液中的nh3結合生成葡萄糖酸銨[ch2oh(choh)4coonh4]。
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 + 3nh3 + h2o
做銀鏡反應時,為了保證能夠在試管內壁生成光亮的銀鏡,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①選用潔凈的試管
②銀氨溶液現配現用。配制銀氨溶液時,要逐滴將稀氨水加入到硝酸銀溶液中,到生成的沉淀剛好完全溶液為止。氨水不要過量。
③水浴加熱
2、淀粉的水解
在人體內,淀粉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生水解的。淀粉的水解也可以用酸做催化劑。
(c6h10o5)n+ n h2o催化劑n c6h12o6
淀粉沒有還原性,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因此可以用銀鏡反應來檢驗淀粉是否水解生成了葡萄糖。不過要注意做銀鏡反應之前,要先向水解液中加入適量的堿中和淀粉水解時用來做催化劑的酸。
3、葡萄糖、淀粉和纖維素的生理功能
(1)葡萄糖
葡萄糖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供能物質,1g葡萄糖完全氧化,能放出15.6kj的能量。
c6h6o12(s) + 6o2(g) 6co2(g)+ 6h2o(l)
[練習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分子組成符合cn(h2o)m的化合物屬糖類
b、有甜味的物質不一定屬于糖類
c、糖類可看做是碳的水化物
d、糖類物質在空氣中燃燒都生成co2和h2o
2、有關纖維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纖維素是一種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纖維素是一種多糖,能夠水解生成葡萄糖
人體內含有能夠促使纖維素水解的酶,纖維素在人體內能夠被消化吸收
纖維素是白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纖維狀結構的物質
3、某淀粉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62000,可推知此種淀粉的每個分子中平均具有的葡萄糖單元是( )
a、450 b、500 c、900 d、1000
練習題答案
1、bd
2、c
解析:纖維素在人體內不發(fā)生水解,無法被消化吸收。
3、d
解析:淀粉中每個葡萄糖單元的組成是c6h10o5,其相對質量是162,因此相對分子質量為162000的淀粉分子中含有1000個葡萄糖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