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jié)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jié)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jīng)驗和教訓,引出規(guī)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jié)很難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jié)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期中考試總結(jié)作文集合篇一
在平時,我沒有為這次考試做準備,在考試前一天晚上拼命突擊復習,結(jié)果得不償失,不僅在考試時哈欠連天,而且因為先慢后快,到時間緊急的時候,才做完了試卷。
在考英語的時候,因為我們第一次使用答題卡,我有些不適應,所以有些題,在試卷上寫對了,卻在答題卡上寫錯了。
再說數(shù)學,雖然題特別簡單,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錯了好幾個。而且錯的那些都是一些老師講過的一些題。唉,真是欲哭無淚呀!
考完試,老師又給我們講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聽完以后,我感觸頗深。
我們學生之間就應該互相競爭,那樣才能把壓力轉(zhuǎn)化為動力,學習別人身上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
為什么我們班這么亂呢?老師也給出了答案。因為我們班正氣基本上沒有,邪氣直往上升。既沒有讓正氣光明,也沒有讓它正大。
老師還提起了她以前教的那個九年級五班。他們愛護集體,團結(jié)一致,雖然也有不遵守紀侓,但是他們都發(fā)展不起來,所以班級還是管理得井井有條。
其中,我還是最喜歡那個鯰魚效應。
講的是沙丁魚的味道十分美味,但是在運輸?shù)倪^程中十分容易死掉。后來,一個漁夫想了一個辦法:因為沙丁魚的天敵是鯰魚,所以那個漁夫把一條鯰魚放在養(yǎng)沙丁魚的魚缸里,這樣魚就不會死了。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只有有壓力,才能有前進的動力。因此,我們在學習時也要這樣做!
期中考試總結(jié)作文集合篇二
前兩天,我們做了期中測試。我自我感覺還不錯,但老師還不滿足,所以就有了下面得期中考試總結(jié)會。
老師一進了教室,原來喧嘩的的教室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了。老師原來慈祥的目光不見了而我們看見的是一雙憤怒的眼睛。還是我們同學有錛傃凵錛偅頓時,教室里一片死寂。老師猛地將卷子扔在講桌上?!澳銈冞@次考的好得很呢!
”老師先給我們來了個當頭一棒,我們知道這是老師說反話?!皬囊荒昙夐_始學拼音,到六年級還不會,到一年級去算了?!崩蠋熡纸o我們來了個“馬后炮”?!霸缟蠈W校開會,老師教的學生考的好加獎金,老師教的學生考的不好,還扣!
老師的命運都掌握在你們的手里呢!
”哎呀!
老師怎么由來個抒情戲。老師看局勢差不多了說“那你們以后好好學習不?”哎呀媽呀,誰著得住這樣的攻擊呀。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好好學習!
”老師一聽這話,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一看,呀,老師為了我們的學習費這么大的功勞,我發(fā)現(xiàn)的才是老師為我們做的冰山一角。老師我愛您!
和藹可親的老師,階梯似的老師,愛我們勝過愛自己兒子的老師,我——愛——您!
期中考試總結(jié)作文集合篇三
這次的期中考試之于我的意義是比較大的,因為這是我轉(zhuǎn)學以來的第一次中考,畢竟對于一般人來說轉(zhuǎn)學所要面臨的新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方式、課本內(nèi)容,要適應,都是比較費神的一件事,更何況我還是從其它市轉(zhuǎn)來的。
比如像我以前是從來不會考口語的,學生那么多,哪有可能讓老師一個個的來糾錯。所以在面對筆試和聽力部分還不怎么緊張的我,一聽要考口語,心里不禁就緊張起來,害怕考不好。果然,到了考試那一天,我們一共有四名同學(包括我自己)被分到了同一考場內(nèi),我們幾個就在門口推讓著,沒有一個敢率先進去的,最后還是監(jiān)考老師讓我們所有人一起進去,我們才進去了,原來考法是讓我們四個分別抽一張紙,上面所標注的內(nèi)容就是我們要考的內(nèi)容。我很幸運地抽了張我能夠完成的紙,可就算如此,還是因為我的過于緊張,有的地方很是結(jié)巴,當我背完后,還把監(jiān)考老師的水杯當成自己的給拿了起來,哪起后我才反應過來那是監(jiān)考老師的,并不是我的。在考的時候雖然緊張,但考完后就輕松多了。
而其它科目,考起來我覺得還是比較輕松的,除了時間我沒有把握好,而導致了做題速度比較慢,往往沒有多少時間來看一遍前面做的題,所以有的題就那樣丟了分。
直到考完試,到了面對分數(shù)時,我才又開始了緊張的狀態(tài),說實話,我是那種有點兒鴕鳥心態(tài)的人,所以我不敢去問分數(shù),往往不是從其他人的嘴里了解我得了多少分,就是聽老師公布成績,這樣就造成我是最后一個知道自己成績的人,而這中間內(nèi)心所承受的煎熬就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了。
在知道成績后,我自我分析了一下,說實話分數(shù)我不是太滿意,我自認為我其實可以考得更好。其中,讓我失分如此嚴重的就是我自己的做題速度,尤其是在數(shù)學上,因為我的速度慢,導致了b卷的兩道大題我沒有做,就因為如此我就被扣了15分;其次就是語文,也是因為速度問題,我做完作文后也就剩下五六分鐘的時間,根本就檢查不出幾道錯題,這又得失分;最后英語還好,我起碼還是糾出了幾道錯題。除了速度外,這次的考試也讓我明白我有些知識點,我自以為懂了,可是在這次的考試中還是犯了錯。還有就是閱讀理解,我也應該提升下能力。
總的來說,除了政治和歷史我是上了班級的平均分,但語數(shù)外就沒有上,還拖了班級的后腿,這讓我反省了下自己的學習,我認為我應該重新制定一下學習計劃,使自己的成績能有所提高。
期中考試總結(jié)作文集合篇四
考試!考試!
就像一場雷陣雨,很早地便烏云密布。教室里,同學們個個埋頭寫字,沙沙聲不絕于耳;就像一場雷陣雨,猛烈地肆虐著,瘋狂卷來,又悄然而去,留下一群呆若木雞,手中還攥著留有口水的筆頭的我們;又像一場雷陣雨,雖已過去,但人們已是草木皆兵,任何相關的字眼都會使全身細胞輕輕顫動起來。
數(shù)學109分,看到分數(shù)時,暗暗舒了口氣,同時也有點小小的患得患失——全部栽在了計算上,被整整扣了8分,看得我心直滴血。其中一道計算題尤為簡單,估計連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也能做對。我居然漏掉了一個加數(shù)——某某長輩怎么說的?“計算題一定要上下看看有沒有遺漏再進行計算?!笨磥砦沂菦]太在意了。
另外的三分扣在了填空上,圖形題“最多”看成了“最少”,這種題目就應該多畫圖,仔細看題,圖形題的陷阱最多,變化也最多。
最后一道大題雖然結(jié)果對了,可是浪費太多時間,導致來不及檢查。這也告訴我,要仔細對待每一道題,一遍做對,不要抱著“還能檢查”的僥幸心理。其實那一題我想多了,根本不用做出這樣那樣的種種假設,究其根本還是概念不熟,尤其是平常做的各種習題,要多多留心了。
英語119,錯了一個單詞,而且是一開始寫對了,后來又改錯了的單詞。
這也側(cè)面反映出了我記得不熟,平常老師總說記單詞、記單詞,可我有時也會有那么一點點小的僥幸心理,因為我的英語基礎好。可能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心態(tài),倒是這次考試讓我清醒了一下。
語文96,閱讀題被莫名其妙地扣了很多分,大部分我直到卷子發(fā)下來也不理解。甚至課內(nèi)閱讀,也被扣掉了整整4分,其中有兩道題稍微簡單,考試時也考慮了一下,終究放棄了??磥砦铱紤]得還是不到位,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刻,對輔助教材也不夠重視。
歷史算是考得不錯了,36分。錯得實在是具有戲劇性,其中有兩道選擇題,選對了,填答題卡時卻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地寫錯了。另外有一道解答題,問商鞅變法是否成功?我只填了成功的原因,而沒有填意義。審題沒審好,以后做題時要細看題了,不光歷史,其他科也是如此。另外,多讀書,對這幾門學科也很有幫助。
地理就錯在七大洋上,沒有記住它們的輪廓形狀,導致連著錯了兩題,
生物錯的主要原因,是概念不熟。平時功夫不到,臨時抱佛腳,終究是不那么有用的。
期中考試,是對前段時間學習的總結(jié),是一個深刻的教訓,讓我明白了很多東西,也清楚了初中的學習方法。
單論考試,我要更加細心,爭取一遍做對,多動手計算,畫圖。認真審題,多讀書,加深理解。
平時,認真對待每一科,提高效率,像郭老師說的:“做作業(yè)就是考試,考試時就會把它當做平常作業(yè)了?!被镜母拍钜欢ㄒ涀?,定期復習總結(jié)是很必要的。
另外,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半個學期中,多勞動,多運動。
加油吧。
期中考試總結(jié)作文集合篇五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2、大?。簶O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4、經(jīng)線:在地球儀表面,連結(jié)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
經(jīng)線有四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地球儀上任何兩條相對的經(jīng)線,都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4)任何一個經(jīng)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
經(jīng)度:0°—180°;0°經(jīng)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jīng),用字母e表示,0°經(jīng)線以西為西經(jīng),用字母w表示;
5、緯線:在地球儀表面,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的圓圈叫緯線
緯線特點:①、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后成一個點);③、自成一個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為界;
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zhuǎn)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chǎn)生了現(xiàn)象:晝夜更替、不同經(jīng)度地方時不同、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10、地球的公轉(zhuǎn):公轉(zhuǎn)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zhuǎn)軌道:橢圓。地理意義: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四季更替、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1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shù)字式
13、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nèi)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nèi)容越簡單。15、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16、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用經(jīng)緯網(wǎng)定向法: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17、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18、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shù)字。19、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2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21、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鞍部:兩側(cè)的等高線比較高。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山谷發(fā)育成河流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陸地上山脈主要分布在兩大地帶:一是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太平洋東岸自北向南縱貫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西部的日本群島、臺灣島和菲律賓群島等一系列呈弧形分布的島嶼山體,構(gòu)成了沿太平洋西岸山脈帶。二是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地勢。
7、板塊構(gòu)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柴R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10、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nèi)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jīng)常變化的。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wěn)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詞語判斷]:
夜里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暴風驟雨,飛砂走石,風和日麗、陰雨綿綿,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五原春色歸來遲,二月垂柳來掛絲,岳陽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長冬無夏(氣候)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課本p72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①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②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③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13、世界降水的地區(qū)差異:
⑴緯度:緯度高氣溫低、緯度低氣溫高;低緯降水多、高緯降水少⑵海陸:距海近多雨、距海遠少雨;距海近溫差小、距海遠,溫差大
⑶地形:海拔高氣溫低,海拔低氣溫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⑷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⑸人類活動:植樹造林、修水庫則風調(diào)雨順旱澇災害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形成溫室效應,冰雪融化、水溫上升,引發(fā)洪澇災害氣候也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活動(其中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最顯著)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7、能舉例說明氣候?qū)ιa(chǎn)和生活的影響。
(1)傣族人地處熱帶,氣溫高,穿著單??;愛斯基摩人身處極地,氣候寒冷,穿著毛皮服裝以抵制寒冷;藏族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藏民穿著藏袍非常方便。因此不同的地區(qū)由于氣候不一樣,穿著也就不同
(2)從倫敦到莫斯科1月平均氣溫越來越低,因此,由沿海向內(nèi)陸,墻壁厚度逐漸增加。其表
現(xiàn)具體說來,即歐洲民居的墻壁,自西向東、向南向北逐漸增厚。
(3)我們廣東茂名屬于亞熱帶帶季風氣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多雨。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來說,這種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適合種植水稻農(nóng)作物。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shù)÷面積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qū):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及北美洲和南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稀疏區(qū):干旱的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都不適宜于大量人口長期居住4、人口問題:
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yè)、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人口問題對策控制人口數(shù)量(人口過多的國家進行計劃生育,人口過少的國家鼓勵生育),提高人口素質(zhì),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相適應,與環(huán)境、資源相協(xié)調(diào)
6、鄉(xiāng)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原因:農(nóng)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難;城市里有較好的醫(yī)療、教育條件,較多的發(fā)展機會等。過多人口向城市遷移導致城市?。鹤》繐頂D、交通堵塞、垃圾噪音污染等7、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也屬于黃色人種
期中考試總結(jié)作文集合篇六
隨著最后一門語文成績出來,九上期中考試基本落下帷幕。鉑原延續(xù)了初中以來每次階段考文科與理科的“蹺蹺板”風格,似乎還沒有文理同時考好的記錄。說實力也好,說運氣也罷,總有顧此失彼的遺憾。
這次考試最值得欣慰的是思品,雖然成績并不算高,但相比之前動輒比最高分差15分甚至20分而言,卻是進步最大的。聽鉑原說,最后問答題他核對答案后,至少有3分是被多扣的。他拿著試卷找任課老師,任課老師讓他找閱卷老師。他又拿著試卷去找閱卷老師,閱卷老師讓他找任課老師。他心不甘,氣不餒,回頭又找任課老師,并且據(jù)理力爭,說:“我這3個觀點全寫出來了,至少應該加1分吧。”老師果真只給他加了1分,高興之余,他又跟我說:“還是虧了,我應該堅持加3分的,以后觀點要寫在顯眼的位置,省得老師看不到?!笨粗址直貭幍哪?,感受到一股強力進取的精神,真讓人喜歡。
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數(shù)學上。因為過程不規(guī)范,他被扣得很慘,當天晚上氣呼呼地說:“平時這樣寫都算對,考試全扣分,我們數(shù)學老師不負責任。”第二天告訴我加回2分,看來不服氣去找老師了??上в幸坏喇媹D題,他自己審錯題丟分,沒辦法找老師理論。
其余科目都平平,不突出,也沒拉多少分。唯獨語文最傷感情,50分的作文只得29分,直接把一盆冰冷的水澆到鉑原頭上??纪曜晕腋杏X作文很給力,正好與平時寫過的一篇差不多,可以直接用上。本以為這次作文很安全,至少拿35分,想不到……
我看了一眼作文,題目《精彩》,鉑原寫的是如何從排斥到愛上閱讀,從而感受到書中的精彩。但他并沒有著重寫怎樣精彩?如何感受到精彩?確實有泛泛而談、入題不深之嫌。跟鉑原交流我的看法,他說:“那也不至于不及格吧?我并沒有偏題。”讓他找語文老師請教一下,他說怕被批評,我鼓勵他說:“就算老師嘮叨幾句,聽著好了,只要能找到作文改進的方法,怎樣都值。”希望他以后都能鼓起勇氣找老師面批作文。
鉑原的語文老師非常優(yōu)秀,剛剛獲得“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第一名,是名師中的名師。只是相對嚴厲,鉑原怕他口才太好批評個沒完,有什么問題都不敢去問。我有幾次鼓勵他去請教作文,都沒能如愿。如果這次能讓鉑原跨出這一步,并且以后都能積極主動尋求身邊“資源”的幫助,該是多么幸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