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一
在我看來,他更是一個“特別”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方法與眾不同。偶然的一次,我聽到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魯迅先生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衣服去理發(fā)店理發(fā),一位年輕的理發(fā)師打量了他一下,以為魯迅是一個乞丐,于是就胡亂地給他理了幾下,于是魯迅也就亂抓一把鈔票給那位年輕的理發(fā)師,理發(fā)師便數(shù)了數(shù),呀!他猛地一驚,多了許多錢!他的心里樂開了花,真想魯迅多來幾次理發(fā)。
過了一個月,魯迅再次來到那家店理發(fā),那位年輕的理發(fā)師認出了魯迅,就笑容滿面地給魯迅細心地理發(fā),理完后,魯迅細心地給年輕的理發(fā)師付錢,理發(fā)師數(shù)了數(shù),咦?怎么錢剛好?他用疑惑的眼神望著魯迅,魯迅便笑著說:“前一次你亂理我的頭發(fā),我也就亂給你錢,但今天你仔細地理頭發(fā),那我也仔細的給你錢。。。。。?!奥牭紧斞傅囊环?,那位年輕的理發(fā)師慚愧地低下了頭。當我看到這里時,我心想:魯迅的教育方式真的很特別!
魯迅不但是個特別的教育家,更是一個關心祖國青少年的好老師。這是我學了《一面》這篇課文后才知道的。
文中的阿累有一次在內山書店買書時,發(fā)現(xiàn)買書的錢不夠,為了讓年輕人可以汲取書里的知識,魯迅把自己翻譯的書送給了年輕人??梢婔斞甘株P心和愛護進步青年,他希望這些青年可以成為國之棟梁,為國效力!
魯迅的身體雖然隨著歲月變成了白骨,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魯迅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像當年一樣——從來沒有過改變。。。。。。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二
翻閱課本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篇課文都出于魯迅先生的手,我曾經(jīng)思考過,為什么時代不一樣了,課本上總是有魯迅那樣在特定背景下才能讀懂的文章呢。很多人和我一樣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有的人甚至還說:“魯迅是被教科書毀掉的作家”,因為他的文章考點最多,需要深入理解的地方也比一般的文章多,文中不時夾雜著文言詞語,所以很多同學抵觸魯迅的文章。
我可偏偏喜歡魯迅,因為魯迅的文章中有太多我們現(xiàn)在缺少的東西,甚至很多中國人缺少的信仰,倘若能夠讀懂魯迅,我們一定會成長很多,學會很多不止用于應付考試的東西。
我最喜歡的文章是魯迅先生寫的《故鄉(xiāng)》,一篇蘊含著出門在外的游子與兒時的玩伴變得陌生的凄涼情感,現(xiàn)在我都能記得文末的語句:“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睍r過境遷,滄海桑田,年少的玩伴也漸漸被歲月改變的唯唯諾諾,心里變得卑微麻木。而作者本人也年年流轉,辛苦著生活。這樣的文字不僅讓人思考,成長的路上自己丟失了什么。
魯迅的文字還有一部分很有警醒作用,看了《孔乙己》我們知道了人不應該被封建禮數(shù)約束著,讀了《藥》我們學會要分辨正義是非,不做伸著脖子旁觀的麻木的路人。魯迅的文字鋒利又有力量,激勵我們團結起來,鼓舞著我們堅守中國人的初心。他的文字,任何年代都不會過時。
我們需要魯迅,需要他文中的良藥,需要他那般正義的文字。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三
魯迅先生,是我國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他那種深切真實的感情,和高尚的愛國情操。在他所生活的年代里,彌漫著封建黑暗的氣息,那個污濁的社會,不但沒有讓他成為一個普通的“受眾”,反而成為一個擁有高尚人格的作家,就像高爾基的作品《童年》之中的阿廖沙一樣。
起初,面對日益衰微的舊中國,魯迅先生和孫中山一樣在學醫(yī),就在快學成時,魯迅先生才真正意識到:想要救國,光憑身體上的健康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從思想上喚醒民眾,自由的束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束縛。從那以后,魯迅先生便棄醫(yī)從文,真正開始從思想上讓民眾覺醒。
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有無數(shù)的人因魯迅的文章而徹底醒悟,可也有人企圖讓魯迅先生“碰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濒斞赶壬廊荒闷鸸P,堅定不移的寫著,即使前方有無數(shù)的暴風雨,他也會說“:我所走的路,為的是全中國的人民,他們不了解我,我沒有怨言,我堅信,我所走的路,一定是對的?!薄捌鋵嵉厣媳緵]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
在為革命做出偉大貢獻的同時,魯迅先生還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
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在共產(chǎn)黨成立九十周年的今天,我們記起了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他們都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出偉大貢獻。但是別忘了,還有一個人;還有一個以筆為武器的普通作家;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膫ゴ蟾锩?,魯迅。
魯迅是一個普通的人。
是一個站在我們中間的人。
是一個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人。
我聽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四
在少年時期,你遍訪青山綠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你和許多文人一樣,認為 “學而優(yōu)則仕”。期望著輔佐君主,在政壇上大展經(jīng)綸。初生牛犢不怕虎,你胸懷大志不畏權勢,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終于,你得到了玄宗的禮遇。求用心切的你,在迎合聲中躊躇滿志,滿以為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時機已經(jīng)來到,“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醉后更加縱逸不羈的你,即使天子召見也不畢恭畢敬,而是自稱“臣是酒中仙” 。
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皇上是多么寵信你,甚至允許 “文章獻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然而殘酷現(xiàn)實澆醒了你不實的夢想。你卻仍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面對人世的悲歡離合,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終有一天,你將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云帆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你敢以布衣之身傲視封建王侯,“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蹦闩泻头纯钩弥械暮诎担粸槊T,也不向權貴屈服?!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是你高潔的傲骨。人們都知你嗜酒成性,可誰能夠了解你心中的種種愁苦。曾有多少次,你推開手中酒杯,沉默半晌后拿起筷子卻又默默放下,離開座位,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緒茫然。
深知“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你縱酒行樂,與心中的憤懣一同沉湎在醉意中。將傲氣寄情山水,你再次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于是成就了千古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或許才是真正的你。縱情于山水之間,遠離世俗的煩憂,與清風為伴,與日月為友。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崩寺h逸的詩風、奇妙的意境、清新雋永的語言,共同締造出了這位偉大詩仙——李白!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五
家境敗落的他
魯迅先生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原本是個不愁吃穿的“小公子哥兒”,但13歲那年,遠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最終家境敗落下來。
在敗落困頓中,魯迅先生看清了人世間丑惡的面目。父親辭世前,人們還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魯迅。可惜,人走茶涼,父親因為庸醫(yī)的醫(yī)治遺憾的離開人世后,彼此間竟只剩冷眼相待,避而遠之。那時他便明白,曾經(jīng)的關懷備至,都只是那些人為功名利祿前來恭維,以表“孝心”、“關心”罷了。
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親的離開成了魯迅先生永遠的痛。父親的辭世,世態(tài)的炎涼讓魯迅先生失望至極。于是他遠赴外地求學,以求日后可以救助更多像父親這樣的人。多年以后,魯迅先生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p>
家境的敗落,給魯迅先生的童年填充了些灰暗的'色彩,短暫的不幸并未讓這個少年失去生活的方向,反而,他迎著眼前的不幸,樹立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想想自己,無比慚愧,每每挫折來臨,就逃避哭泣,動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認真幽默的他
我們對魯迅先生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教科書中,那時只知道他是一個愛國愛民的讓人欽佩的大作家,心中滿是敬意卻不敢靠近。偶然查閱起他的趣事,竟發(fā)現(xiàn)他如此認真、幽默。
小時候他就無比熱愛讀書,對書也是視若珍寶。每每看書前,必須要洗洗手,才鄭重的拿起書籍閱讀,好像生怕弄臟了那神圣的書籍似的。他對書的熱愛遠遠超出了對物質的享受。有一次,因為成績優(yōu)秀,學校給他獎勵了一枚金質獎章,結果他竟跑到街頭將它賣了換錢。年幼的他又做了一件超乎我們意料的事情,他竟然沒有拿著那些錢去買好吃的,而是拿著那些錢買了一串紅辣椒和幾本書。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串紅辣椒是給他看書時提神驅寒用的。每當晚上寒冷難耐,他就摘下一顆紅辣椒放入口中吃起來,以此抵擋嚴寒和困頓。
他那愛書的樣子、吃辣椒噴火的樣子,認真看書的樣子仿佛就在眼前,不覺讓人覺得親近了幾分。要是你還知道魯迅先生那些幽默的故事,相信你會更喜歡他。
有一次他被特務跟蹤,由于特務穿著比較破爛,他心生戲弄之意,給了特務一個銀元,讓他去買點吃的。想想那個特務當時的臉色,該是一陣紅一陣青吧。晚年的魯迅先生除了奮筆疾書,還多了幾分孩子氣。據(jù)說有一次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作,結果被屋外的野貓打斷了好幾次思路,于是他就拿起香煙盒對野貓發(fā)起了攻擊,讓那貓落荒而逃。想想一個如此厚重的大文豪竟也會有如此舉措,著實讓我大吃一驚,卻也讓我更喜歡他了。
真希望自己也能如魯迅先生這般熱愛讀書,也能擁有這般幽默的處事智慧。
手執(zhí)利劍的他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誓要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中,而事實上,他也拼盡全力實現(xiàn)了心中的愿望。
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民,給了國家,他的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斗。他曾不遠萬里奔赴日本學醫(yī)救民救國,無奈卻看透了中國人的麻木不仁和精神殘缺,于是他棄醫(yī)從文,以筆代搶,向那風雨飄搖的社會發(fā)出時代的強音?!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笔囚斞赶壬簧哪繕撕蛯懻?。面對反動派一次又一次的激壓,他沒有放棄,沒有屈服。他打的是一場以筆為槍的永無休止的沒有硝煙的思想和精神之戰(zhàn)!日本留學期間發(fā)生的看電影事件,讓他深深明白,中國需要的是思想上的治療,需要的是一次痛入骨髓的精神“治療”。那雙原本拿起針管的雙手拿起了注入民族精魂的筆,此后便用利劍般的文字刺向那些埋在人們思想中的“毒瘤”。他用這把“利劍”擊破了人世間一張張丑惡假意的嘴臉,揭開了那帝國主義的“人面獸心”。事實證明,他實現(xiàn)了自己救國救民的愿望,他是成功的,是全勝的!
魯迅先生就像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歷久彌新,在往后的日子里,魯迅先生的精魂也將被我們永遠銘記,他的浩然正氣必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中華文明而學習,為祖國富強而拼搏。而此時,我要讓自己喜歡上讀書,并努力實現(xiàn)自己小小的夢想——考上理想高中。為此,我會堅定不移的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六
時代與空間相隔的很遠很遠,可我的耳旁卻分明在響起那執(zhí)著的聲音,千古不變的執(zhí)著,萬古長存的精神——這是魯迅先生,也是所有那些若干年前為國家、為人民,聲歇力竭的吶喊者的人的寫照。
窗外在下著凄涼的雨,是在為那些逝去的可貴默哀么?還是在替魯迅先生默默的繼續(xù)注視著這個他所深愛的大地?我無從得知。
但我卻仿佛融在了這片深沉的雨中,仿佛看見了那蒼老的面龐……
布滿歲月滄桑的臉上,透出深深的疲憊,似乎已經(jīng)厭倦了一切。眼神卻很是平和,帶了幾絲善意的笑,溶解了所有的緊張與防備。只是,——他卻那么像一個過早老去的孩子。
“您,就是魯迅先生么?”我語氣里帶了幾分尊敬,那錚錚鐵骨的魯迅先生,實著令我欽佩。
他沒有回答,只是無言的在嘴角勾起一絲弧度,像是默認般的點了點頭。
“若是當今世上像您這樣的人多一些便好了,可是昔日的您醫(yī)術明明那么精湛,又為何提筆寫起了文章呢?醫(yī)術不也可以照樣很好的挽救回一些無辜的世人的性命么?”
魯迅先生沉默了良久,這才緩緩開口;“挽救世人的性命又有何有,他們的靈魂是愚蠢的啊,那是一種可悲的愚蠢。即便替其延長了壽命,也只是無用功罷了。所以我便出了書,以筆為武器,教世人如何掙扎著起來反抗,教世人如何挽救自己愚昧無知的靈魂?!?/p>
“那么,您一輩子都在為世人吶喊著,到自己的生命終結之時都沒有停歇過,你沒有后悔過么?”
“實話說,后悔是必然的,我的確沒有那么堅定的毅力,但每次我想去不在乎,想去遺忘之時,百姓那哀苦的面容便又總是聚集在我眼前,令濃郁的凄苦將我包圍,無法脫身。我便又只能無奈地拿起筆來,依舊寫下去,依舊無望的為世人吶喊著?!濒斞赶壬D了頓,接下去說:“很多人認為死是個可怕的字眼,不愿提起它,我也曾害怕過它,只是真正讀透它的意思只是,便也不覺得這是什么難以了了的難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只要堅持到生命終結之時都一直在默默奉獻著,便也瞑目了,起碼,我做別人了點什么。”
他的深沉的面容便融在里寂靜的雨中,就如他來的毫無預料一般,他也就這么毫無預料的走了。
這是,像他說的一般,我也在這片雨中,得到了點什么。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七
明月高懸于天,繁星不見;晚風清涼拂面,萬籟同歇;一人仰臥亭間,愜意悠閑??此乒律硪蝗?,實則與朋飲酒盡歡顏。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且看亭中人歌舞,歌得月徘徊,舞使影零亂。高潔引月為知己,逍遙閑逸勝謫仙。要問此人何姓名?李白是也。
要談李白,吾定感嘆,此人的經(jīng)歷足以稱作傳奇了。生于碎葉,幼時隨父東遷至四川。尚至弱冠便仗劍游歷天下。廣交朋友,吟詩作對,好不快活。李白的詩浪漫綺麗,想象豐富,精彩絕倫。在有意無意地展示下,其美妙詩篇便得以名滿天下、家喻戶曉。他幾經(jīng)周折得人引薦,終供奉翰林。本來愿望一展宏圖,可惜玄宗并非伯樂,竟“只談風月”,令李白大失所望。李白思想獨到、向往平等自由,但貴族們的等級森嚴、飛揚跋扈令他無法忍受,終是辭了官職,變?yōu)槭?。在某個月夜,舉酒獨飲。忽見水中明月似在相邀,欣喜不已。遂沉入水底,抱月而終。此等綺麗人生,如同一首詩般,浪漫、傳奇、憂傷。
月,之于李白,早已超出了它本身。
在李白幼時,那天空中潔白的一輪便已與眾不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美麗皎潔、似玉盤一樣的神秘在李白小時便已激起了他的萬分興趣。高高懸于青云之端的月亮,真正是圣潔美麗、無物能及呀!
與家人分居兩地,歸鄉(xiāng)無期,一人獨坐床頭之上,忽見月光透過窗欞,撒在床前,猶如霜霧般。對于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難以消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惫枢l(xiāng)何時能回?親人何時能相見?歸期渺茫,身邊哪有親人?獨有這月似是李白的知己一般了解他的悲傷,安靜相伴。
友人別離,相見更難,何以寄我憂思,訴我思念與友人呢?自然是月亮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即使相距再遠,只要腳踏一片方土,頭頂一片藍天,只要著明月還在,我的思念,友人終將明白。有此明月,又何愁知己難見,又何懼孤獨寂寞?
舉酒邀月,對飲三人。這月和酒一樣早已成為李白身邊不可缺少的存在。只有有了月亮,李白才更加完整,才更像那雖貶下凡塵但纖塵不染的謫仙,才更加令人向往,令人敬慕。他詩中的浪漫,只有有了月亮的配襯,才顯得更加絢爛多彩,令人傳誦千古、夸耀百世。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八
說起"李白"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許多人都愛讀他寫的詩。我對他的理解也很深刻。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享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祖籍是隴西郡成紀縣,出生于蜀郡綿州冒隆縣。李白逝世于762年,因病卒,享年61歲。他為后人留下了詩文千篇有余,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的詩數(shù)不勝數(shù),人們世世代代都在吟誦。
李白的詩中,我最喜歡的是《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與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掄送我情?!币馑际钦f,李白游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這首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關于李白,有一個故事,叫“李太白跳月”。故事講: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亮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那邊半個。它為什么會分成兩半?這之間還有一個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正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做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性,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弄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還有許多故事,他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九
魯迅先生,多么了不起的人物,我就來談談我心中的魯迅來先生。
我心中的魯迅先生,是一個樸素的人。讀魯迅先生的文章,覺得很親。他不像別人用華麗的詞語來修飾文章,他用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我們展現(xiàn)出了一個最真實的魯迅。
我心中的魯迅先生,是一個關心人民的人。關心新一代的成長,關心新一代的未來。對中老年人,他就像朋友一樣對待。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拉夫車腳受傷了,魯迅先生仔仔細細的為他包扎傷口。
我心中的魯迅先生,是個勤勞的人。魯迅是時間如生命一樣寶貴,為了人民的生活,魯迅先生常常早起晚睡。在《一面》中,作者阿累六次描寫了魯迅先生的瘦,那是為人民忙碌形成的。
我心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愛看書的人、愛護書的人。魯迅先生的書都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就相信的一樣。而且魯迅先生看書前都要把雙手洗干凈,桌子擦干凈。
我心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
對魯迅先生的印象,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江西中考語文作文十篇題目篇十
大千世界,擁有著千千萬萬顆耀眼的明星。可我的偶像不是善于思考的愛迪生,也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而是喚醒當時封建社會的作家——魯迅。
在我所了解中的魯迅,他時常穿著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fā)也像刷子一樣直豎著。臉上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滿臉滄桑,一身疲憊。但是誰能想到,就是在這樣一個瘦弱的身體內,卻蘊藏著火一樣的憤世嫉俗和直指人心的犀利的眼光。他痛恨社會的痼疾,時事的多端,更“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于國人的愚昧和冷漠,他想用他瘦弱的身軀扛起喚醒所有人的重擔。
魯迅剛開始的夢想是做一名醫(yī)生,以后救治病人,減少疾苦。有一次,魯迅在東京看見在畫片上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則顯出麻木的神情。那一刻,偉大的魯迅先生便覺得學醫(yī)學已不是一件緊要事了。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魯迅想要推動文學,改變他們的精神。于是,魯迅就開始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他曾先后著有《吶喊》、《魯迅雜文精選》、《朝花夕拾》等書,在這么多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吶喊》,《魯迅雜文精選》其后。在《吶喊》中有許多文學形象:狂人、阿q、孔乙己、閏土…….早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典型也是最為成功的人物刻畫。而雜文,也是他針砭時事最有利的武器。這種極具戰(zhàn)斗性的文體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成為了一把最鋒利的匕首,一枝最尖銳的投槍,刺破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帶來一絲光明。
我在閱讀魯迅的作品中,經(jīng)??吹健鞍酌琛钡氖址?,寥寥幾筆,市井小民,潦倒書生的嬉、笑、怒、罵便呼之欲出,江南水鄉(xiāng)的民俗風物則歷歷在目,對革命即將發(fā)生前的看似平靜實則已風動暗涌的壓抑場景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這份動力,值得我細細揣摩,用心研習。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在他逝世的前三天,還給別人翻譯在蘇聯(lián)小說集寫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魯迅一直戰(zhàn)斗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從沒浪費過時間。
總之,魯迅先生的一生是戰(zhàn)斗的一生,魯迅所留下的豐富的精神財富更值得我窮一生之力去研究和學習。他是我的偶像,我以后也要當一名偉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