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一
1、校務會參加人員有:正副校長、正副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工會主席、總輔導員。
2、會議由校長主持。
3、會議一個月舉行一次,必要時可隨時舉行。
4、會議主要討論研究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要指示,討論學校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教學工作,對學生的紀律處分。
1、行政會議參加人員有:正副校長、正副教導主任、總務主任,必要時可請有關人員參加。
2、會議由校長主持。
3、會議每周召開一次。
4、會議主要傳達、布置上級部門下達工作任務,研究解決學校日常行政工作的重要問題。
1、傳達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上級批示和學校決議,并通過組長貫徹執(zhí)行。
2、討論研究學校教育教學計劃,教改方案、進修規(guī)劃和教學總結等重大事項。
3、結合工作任務,組織組長學習教育理論,提高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
4、討論教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聽取組長的'匯報,布置工作。
5、會議由教導主任主持,全體行政參加。
6、會議每月召開一次,必要時可臨時召開。
1、班主任工作會議參加人員有:校長、教導主任、總輔導員和班主任。
2、原則上每學期不少于二次,必要時可召開臨時會議。
3、會議由教導主任主持。
4、會議主要討論和研究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班級工作。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二
為加強會議室的管理,對會議室的管理更加規(guī)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 會議室使用管理:
1、 會議室使用管理由公司廠辦協(xié)調負責,并實施監(jiān)督。
2、 為了避免會議發(fā)生沖突,各單位使用會議室需提前1天與廠辦人員電話確認登記,以便統(tǒng)一安排。
3、 未經(jīng)允許,會議室不得挪借他用。
4、 非參加會議及培訓的人員,未經(jīng)允許不得隨意進入會議室。
5、 臨時召開的公司級緊急會議需要占用會議室時,由廠辦人員進行協(xié)調布置。如遇到會議之間發(fā)生沖突,要堅持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公司會議優(yōu)先于部門會議,部門會議之間由部門之間本著重要、緊急優(yōu)先的原則自行協(xié)商解決。
6、 各部門申請使用會議室時,需明確使用時間、參加人員等;
7、 開會期間,請愛惜會議室的設備及物品,不得擅自使用和操作,挪用的桌椅等設施要及時歸位。
8、 會議結束后,會議主持人負責安排及時整理會議場地,關閉電器、電源設備等,如發(fā)現(xiàn)設備故障和公物損壞應及時上報廠辦,以便及時修理,保證其他會議的準時進行。損壞辦公室用品(如:水壺、暖壺、杯子等)有使用單位進行賠償。
9、 會議室的使用部門,要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完畢后及時清理打掃,將移動的桌椅及時放回原位,以方便其他部門使用。
10、 嚴禁在會議室打牌、嬉戲打鬧、聚會、大聲喧嘩等。 11、 衛(wèi)生間使用后立即沖洗。
12、 室內物品未經(jīng)批準,不得私自轉借他人或挪借他用。若要借用會議室內的物品,需填寫物品借用申請表,并要及時歸還原處。
13、 會議結束后關閉電源、電器、門窗;保持會議室整潔干凈。
14、 若出現(xiàn)物品損壞不賠償或故意損壞物品、未遵守會議室使用規(guī)定則廠辦對其追責。
20xx年5月21日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三
第一條為改善工作作風,精簡會議,縮短會議時間,提高會議質量,加強會議管理,根據(jù)上級有關規(guī)定,結合本所實際,制定本辦法,會議管理辦法。
第二條會議的有效組織和管理是改善辦公秩序,及時傳遞、執(zhí)行和保存辦公信息,提高辦公效率的一種重要手段,本所各部門應重視對會議的組織和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指的會議,包括本所黨組會議、行政會議、所長辦公會議等例會,各職能部門、業(yè)務部門組織的全所性不定期工作會議,以及在重要來訪或外事活動過程中組織的全所性會議。
不包括本所及所屬各部門組織的各類專業(yè)技術培訓會議。
第四條會議的管理部門為所辦公室,會議的具體會務工作由承辦部門協(xié)作安排。
第五條本所及各部門召開會議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精簡。大力壓縮會議,盡量縮短會議時間,減少與會人員。逐步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和通信傳播工具部署工作,能合并召開的會議盡可能合并召開。
(二)高效。召開會議應具備必要性,注重實效,主題鮮明,準備充分。
(三)務實。把工作重點放在科研、開發(fā)、管理和生產(chǎn)等重要部位,加強調研和督查,集中精力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可采取現(xiàn)場辦公會議等形式,及時協(xié)調研究解決有關問題。
(四)節(jié)儉。會議要厲行節(jié)儉,凡涉及經(jīng)費開支的會議應嚴格按照有關廉政建設的各項規(guī)定執(zhí)行,嚴禁鋪張浪費。
第六條本所例行會議均列入例會制度,要求按照例行會議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和資料組織召開。
第七條本所臨時組織的會議,涉及本所有關部門的,部門負責人應給予第八條本所各部門組織的全所性不定期會議,均須經(jīng)分管所領導批準后,提前7天報送所辦公室列入會議計劃。所辦公室負責于每周星期五將全所各類會議統(tǒng)籌安排,編制會議安排表,印發(fā)到會議參加人員。
第九條會議召集部門應做好會議準備工作,將會議主持者、議題、議程、與時間、地點安排報送所辦公室,由所辦公室統(tǒng)籌安排。
第十條列入會議計劃的會議,如遇特殊情景需更改日期、地點或會議資料時,會議召集部門應提前3天報送所辦公室調整會議計劃。未經(jīng)所辦公室同意,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隨意打亂或更改正常會議計劃。
第十一條凡需要所領導參加的會議,召集部門應提前請示分管所領導,按分管所領導指示辦理。
第十二條對于參加人員相同、資料接近、時間相近的幾個會議,所辦公室有權合并召開。對于準備不充分,或有重復性,或無多大作用的會議,所辦公室有權拒絕安排。
第十三條不定期會議必須服從統(tǒng)一安排,各部門會議不應安排在全所例會同期召開,應堅持部門會議服從全所會議,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
第十四條會議召集部門應做好充分的會前準備工作,擬定會議議程、準備會議材料、落實布置會場、做好報到簽到等工作。
第十五條會議應有專人負責記錄和整理:所黨組會議由所人事勞資處負責記錄,行政會議、所長辦公會議由所辦公室主任負責記錄;各部門召集的全所性專業(yè)會議由各部門派專人負責記錄;全所性的行政事務會議由辦公室負責記錄;部門會議由各部門負責記錄。
第十六條會議原始記錄應由會議主持人和主要與會人員簽字認可。
第十七條會議構成決議或決定事項需要所屬各部門組織職工學習、貫徹、執(zhí)行或全所職工知曉的,可編制會議紀要,及時印發(fā)各部門。
第十八條會議材料的歸檔:各級會議的文件資料、會議記錄、紀要、簡報、照片、錄像、領導講話和題詞等均應及時整理,按時歸檔。
第十九條與會人員應遵守如下紀律:
(一)與會人員必須按會議通知時間準時到會,無特殊情景不得遲到、早退或缺席,會議期間應將手機和傳呼機打到振動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會前另行通知)。
(二)會議須限時召開,無特殊情景應按時結束。發(fā)言應確定時間,緊扣主題,簡明扼要,嚴禁偏離主題,延誤會議進程。
(三)會議資料如有保密事項,與會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紀律。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xx年3月1日起實行。原規(guī)定同時廢止。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所辦公室負責解釋。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四
為節(jié)約公司資源,提高各部門會議效率,保障會議室正常使用狀態(tài),綜合管 理部現(xiàn)面向公司內部實施會意思使用管理制度,具體如下。
二、適用范圍
三、權責
① 會議室使用接收、審核及相關協(xié)調工作;
② 會議室物資準備
③ 會后會議室整理
四、具體流程
五、注意事項
1、會議室如需使用電腦請各部門自行準備,并請認真做好保密on工作嚴禁傳播 泄露公司商業(yè)機密。
2、會議室使用須愛護設備和物品。
3、會議室使用遵循先全局后部門會議、先緊急后一般的原則,如遇到會議室占用,綜合部將負責協(xié)調。
4、投影儀等設備有專門的人員調試,未經(jīng)允許,不得隨意變動。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五
為了使公司的會議管理規(guī)范化、有序化,提高會議質量。
適用于_______有限公司會議召開。
3、1行政人事部負責公司級會議的組織、會場紀律的管理,會議記錄;
3、3各單位內部會議由各單位自行組織,行政部予以協(xié)助。
4、1會議召開的原則
4、1、1公司所有的會議必須以精簡、有效、節(jié)儉的原則進行;
4、1、2只有在需要時才召開會議;
4、1、3公司嚴格控制未預見的臨時性會議,對此類會議須按一會一報原則審批(臨時會議需報行政部批準)。
4、2會場紀律
4、2、1公司定于每周_______下午_______召開周工作總結與計劃例會,由行政部負責組織,緊急會議提前半小時通知。 周會的議程:總結上周工作,安排本周主要工作任務,商討工作中出現(xiàn)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
4、2、2月底會議、季度會議、年度會議由行政部根據(jù)具體工作安排確定時間,提前二天通知各部門,各部門會議由各部門自行確定會議時間。
4、2、4會場內嚴禁吸煙,未經(jīng)批準,不得在會議期間進行私自討論;
4、2、5與會人員因為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出席會議,須在會前向會議組織單位請假,并以書面形式說明不能按時出席會議的原因(特殊情況可以采取口頭形式請假),得到組織單位批準后,才能請假。
4、2、6會議中途與會人員如有急事需離開,需向會議主持人提出申請,得到批準后方可離開。
4、3會議管理體制
4、3、1公司級會議召開前期,行政部準備好會議相關文件或資料,必要時進行會場布置、設備調試。
4、3、2行政部需在會議進行中做好記錄,記錄方式主要是速記筆錄。
4、3、3行政部做好會議記錄,并存放于公司共享資料相應文檔內。
4、3、4除各單位內部會議外,公司級會議資料由行政部整理、立卷、歸檔。
4、3、5對于沒有按時出席會議而又未請假者,由行政部參照公司《獎懲制度》予以處罰。
無
6、1《會議記錄》、《會議記要》、會議任務跟進表》
7、其它
7、2本規(guī)定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六
為貫徹國家、省市關于厲行節(jié)約、制止奢侈浪費和精簡會議的有關精神,加強和規(guī)范部機關會議費管理,提高會議效率和質量,節(jié)約會議經(jīng)費開支,根據(jù)《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有關規(guī)定,參照《松原市市直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結合我部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會議范圍
按照《松原市市直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會議分類規(guī)定,我部召開的會議定為二類至五類。
3.四類會議。以市委組織部或科室名義召開,要求縣(市、區(qū))、開發(fā)區(qū)和市直部門(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的單項工作會議。
4.五類會議。其他業(yè)務性會議,包括小型研討會、座談會、評審會等。
二、會議計劃及審批
實行會議計劃審批制度。每年10月底前,各科室提出下一年度會議計劃(包括會議名稱、召開的理由、主要資料、時間地點、參會人員、工作人員數(shù)及所需經(jīng)費等),由辦公室分類、匯總,構成市委組織部擬召開的年度會議計劃,并按照以下程序審批。
1.二、三類會議。會議計劃經(jīng)部長辦公會研究后,報送市委辦公室審核、市委批準后執(zhí)行。三類會議原則上每年不超過1次。
2.四類會議。會議計劃經(jīng)部長辦公會研究審批后執(zhí)行,并將會議計劃報送市委辦公室備案。四類會議原則上每年不超過2次。
3.五類會議。由分管部長審核并報部長批準后執(zhí)行。
4.沒有列入年度會議計劃又確需召開的會議,相關科室應將會議方案報分管副部長審核,再報部長或部長辦公會審定。
三、會期
1.二類會議會期,按照批準的會議方案從嚴控制;三、四、五類會議以及傳達、布置類會議會期均不得超過1天。
2.會議報到和離開時間,二類會議合計不得超過2天,三、四、五類會議合計不得超過1天。
四、會議規(guī)模
1.二類會議參會人員按照批準規(guī)模執(zhí)行,嚴格限定會議代表和工作人員數(shù)量。
2.三類會議參會人員不得超過80人,其中,縣(市、區(qū))、開發(fā)區(qū)參會人數(shù)控制在3人以內。
以市委組織部或科室名義召開的單項工作會議,參會人數(shù)不得超過120人,其中,縣(市、區(qū))參會人數(shù)控制在1人以內。其他業(yè)務性會議參會人員視資料而定,一般不得超過50人。
五、會務管理
(一)會務工作由承辦科室和辦公室共同負責。
(二)承辦科室負責的會務工作如下:
1.代擬會議方案、領導講話、主持詞、新聞通稿等;
2.印發(fā)通知、組織報名;
3.布置會場;
4.印發(fā)會議材料;
5.組織與會人員入場、簽到,統(tǒng)計會議出席狀況。
(三)辦公室負責的會務工作如下:
1.省級領導、市領導和部領導到會的協(xié)調和座次安排;
2.協(xié)調落實會議新聞宣傳、安全警衛(wèi)、交通疏導、醫(yī)療服務等事宜;
3.安排與會人員食宿和接待;
4.配合承辦科室安排和布置會場;
5.制作會議證件,準備會議用品;
6.帶給必要的車輛保障;
7.會務的其他協(xié)調和服務工作。
六、會議經(jīng)費管理
(一)會議經(jīng)費支出
1.會議費開支范圍包括會議住宿費、伙食費、會議室租金、交通費、文件印刷費、醫(yī)藥費等。交通費是指用于會議代表接送站,以及會議統(tǒng)一組織的代表考察、調研等發(fā)生的交通支出。會議代表參加會議發(fā)生的城市間交通費,按照差旅費管理辦法規(guī)定回單位報銷。
2.會議費開支實行綜合定額控制,各項費用之間能夠調劑使用。綜合定額標準為300元/人天,其中:住宿費150元/人天、伙食費100元/人天,其他費用50元/人天。綜合定額標準是會議費開支的上限,應在綜合定額標準以內結算報銷。
3.不得向參會人員收取會議費或以任何方式向下屬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地方轉嫁、攤派。
(二)會議經(jīng)費結算
1.由辦公室按照會議計劃編制經(jīng)費預算,報請部領導審批。會議結束后7個工作日內,辦公室財會人員會同承辦科室,共同審核會議實際發(fā)生的各項費用,確認無誤后,由辦公室統(tǒng)一結算。
2.會議費報銷時應當帶給會議審批文件、會議通知及實際參會人員簽到表、定點飯店等會議服務單位帶給的費用原始明細單據(jù)、電子結算單等憑證。
七、有關要求
(一)每年年底將非涉密會議的名稱、主要資料、參會人數(shù)、經(jīng)費開支等狀況在部內進行公示,理解監(jiān)督。
(二)嚴禁借會議名義組織會餐或安排宴請,嚴禁套取會議費設立“小金庫”,嚴禁在會議費中列支公務接待費。
(三)嚴格執(zhí)行會議用房標準,不得安排高檔套房;會議用餐嚴格控制菜品種類、數(shù)量和份量,嚴禁帶給高檔菜肴,不上煙酒;會場一律不擺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帶給水果。
(四)不得使用會議費購置電腦、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固定資產(chǎn)以及開支與本次會議無關的其他費用;不得組織會議代表旅游和與會議無關的參觀;嚴禁組織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嚴禁以任何名義發(fā)放紀念品;不得額外配發(fā)洗漱用品。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七
第一條:嘉實集團會議制度指黨委會議、董事會會議、監(jiān)事會會議、黨政聯(lián)席會議、集團公司辦公會議、經(jīng)營工作會議、部室會議、員工全體會議等會議,為規(guī)范會議形式,提高會效率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黨委會議是集團公司黨委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組織形式之一。為了更好地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提高黨委會議的議事質量和效率,保證集團公司黨委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本制度特作明確規(guī)定。
第三條:會議原則。堅持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堅持議大事、抓大事的原則。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堅持群眾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
1、貫徹學習中央、上級指示精神,研究執(zhí)行意見,解決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部署和總結一個時期的工作。
2、審議集團公司黨委向上級組織的重要請示和報告。
3、審議作出集團公司黨委的重要決議。
4、討論研究集團公司改革和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重大資金的使用以及改革、發(fā)展工作中重要措施的制定和調整。
5、研究集團公司黨的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對一個時期在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廉政建設等作出部署,討論決定相關的總結表彰、獎懲和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事宜。
6、按“三定方案”研究集團公司機構的設置及調整。
7、討論、決定集團公司黨委管理干部的任免、獎懲和職責追究,研究決定集團公司所屬部門領導班子和負責人的配備與調整,確定向上級推薦的干部人選。
8、研究紀律檢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審議并構成對違紀干部的處理決定,就一個時期的紀檢工作作出部署。
9、研究集團公司精神禮貌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就一個時期的理論學習、思想教育、宣傳工作作出部署。
10、研究集團公司信訪和穩(wěn)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就信訪和穩(wěn)定工作中的`重大事項作出決定或決議。
11、研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對一個時期的綜合治理工作作出部署。
12、研究工會、共青團、統(tǒng)戰(zhàn)、計劃生育中的重大問題,就有關工作進行部署。
13、研究處理重大突發(fā)事件,并及時向上級報告狀況。
14、研究需黨委會討論決定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五條:會議準備
1、提交黨委會議討論的議題,會前務必做好充分準備。黨委成員如有提交上會研究的事項,應寫出簡明扼要的意見稿,提前一至兩天送集團公司辦公室。
2、集團公司黨委根據(jù)需要,指定有關部門或人員列席黨委會議并作工作匯報。有關部門或人員需提前將匯報稿報送辦公室,由辦公室按程序送黨委書記或副書記審閱,再列入黨委會議議程。
3、辦公室負責對提交黨委會討論的議題進行匯總,報送黨委書記或副書記審定后,列入黨委會議程。會議議題一般應提前通知黨委成員。有些議題材料應根據(jù)需要和可能,盡量于會前印發(fā)給黨委成員審閱并準備意見。
4、會議主持人和與會人員都應分別做好有關準備工作。包括擬好會議議程、提案、匯報提綱、發(fā)言要點、工作計劃草案、決議決定草案等。
5、辦公室應提前落實會場,準備好會議所需的各種材料,通知與會人員等。
第六條:會議組織
1、黨委會議由黨委書記召集并主持(或委托副書記主持),黨委成員出席。
2、黨委會議務必有三分之二以上黨委委員到會方能舉行。委員同志無特殊狀況不準請假,如黨委委員參加其他會議、活動如與黨委會議有沖突的,應服從黨委會議。
3、會議議題涉及部門負責人等需要列席會議的,由主持會議的負責同志確定,辦公室負責通知。議題涉及部門等列席會議的人員,在其有關議題討論完畢后,即可退席。
4、黨委會議應嚴格按照議程和程序逐項進行,不得臨時動議。
5、黨委會議所作出的決議、決定以及相關資料,在必須時限內屬于保密范疇的,與會人員要嚴格遵守保密紀律。
6、黨委會議所作出的決議、決定,有關職能部門和職責人要按規(guī)定時限貫徹落實到位。
7、辦公室負責做好會議記錄,整理會議紀要,并做好文字材料的歸檔和處理工作。
第七條:會議時間
1、集團公司黨委會議原則上每月召開不少于一次,如遇重要狀況隨時召開。
2、集團公司黨委每月組織一次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每年召開一次黨政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第八條: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集團公司章程有關規(guī)定等,結合集團公司的實際,本制度特作明確規(guī)定。
第九條: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
第十條: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參加,公司監(jiān)事、財務負責人、經(jīng)營班子成員列席。董事長認為有必要時,可邀請市政府或有關部門領導列席會議。
董事會會議每年召開1-2次。董事長認為有必要、執(zhí)行董事提議、三分之一以上董事聯(lián)名提議,能夠召開臨時董事會議。
第十一條: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公司法》規(guī)定的外,由集團公司章程規(guī)定。
第十二條:董事會應當對所審議事項構成會議決議,并由董事簽字。
第十三條:董事會會議主要議題:
(二)審議、批準集團公司工作報告;
(四)審議、決定集團公司年度經(jīng)營、工作計劃;
(五)審議、批準集團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決算;
(六)審議、決定集團公司的資產(chǎn)經(jīng)營收益狀況;
(七)審議、決定集團公司章程修改方案、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的方案;
(九)審議、決定集團公司對外投資和對外擔保事項;
(十)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部門經(jīng)理、副經(jīng)理及其報酬事項。
(十一)其他需董事會審議、決策的重要問題。
第十四條: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及集團公司章程有關規(guī)定,結合集團公司監(jiān)事會實際,本制度特作規(guī)定。
第十五條:監(jiān)事會會議由監(jiān)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jiān)事會主席如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shù)以上監(jiān)事共同推舉一名監(jiān)事召集和主持監(jiān)事會會議。
第十六條:監(jiān)事會會議每年擬召開1-2次。監(jiān)事會主席認為有必要時,能夠召開臨時監(jiān)事會。
第十七條:召開監(jiān)事會會議,應于會議召開十天前通知全體監(jiān)事,并將會議時間、地點、資料等告知監(jiān)事。
第十八條:監(jiān)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公司法》規(guī)定的外,由集團公司章程規(guī)定。
第十九條:監(jiān)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構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監(jiān)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字。
第二十條:監(jiān)事會決定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監(jiān)事會決議應由半數(shù)以上監(jiān)事表決透過。
第二十一條:監(jiān)事會會議主要議題:
1、傳達貫徹市政府、市國資委的重要文件、指示、決定和有關會議精神;
2、審議監(jiān)事會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草案;
5、其他需監(jiān)事會審議的重要事項。
第二十二條:黨政聯(lián)席會議由黨委書記主持召開,參加人員:黨委成員、經(jīng)營班子成員,以及需要列席會議的有關人員。黨政聯(lián)席會議一般每月1-2次。
第二十三條:黨政聯(lián)席會議主要資料是:
2、研究集團公司工作的思路、要點、措施、步驟;
4、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jīng)理認為需要提請黨政聯(lián)席會議討論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四條:辦公室根據(jù)召集人指示,做好會前準備工作,并負責會議記錄、保管、存檔及有關協(xié)調落實工作。
第二十五條:必要時,由辦公室及時起草會議紀要,由召集人審批后印發(fā)。
第二十六條:集團公司辦公會議由集團公司中層以上干部參加會議。會議由董事長主持,每兩個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每月初的第一個工作日召開。
第二十七條:集團公司辦公會議主要資料是:
2、總結、交流、布置月度工作;
3、董事長、總經(jīng)理認為需要通報、討論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八條:行政辦公室根據(jù)召集人指示,做好會前準備工作,并負責會議記錄、保管、存檔等工作。
第二十九條:經(jīng)營工作會議由集團公司經(jīng)營班子成員、集團公司各承資企業(yè)負責人、相關部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總經(jīng)理主持,每季度至少一次,一般在每季度初召開。
第三十條:經(jīng)營工作會議主要資料是:
2、各承資企業(yè)總結、交流上季度工作;匯報下季度工作計劃。
3、董事長、總經(jīng)理認為需要通報、討論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一條:辦公室根據(jù)召集人指示,做好會前準備工作,并負責會議記錄、保管、存檔等工作。
第八章:部室會議制度
第三十二條:集團公司各部室應建立部室會議制度,部室會議指由各部室組織召開的各類會議。每月至少一次由本部室人員參加的部室學習或討論會,討論部室工作、傳達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與領導要求等。
第三十三條:由公司領導主持召開,公司全體員工參加。主要資料:傳達有關指標精神;組織政治、業(yè)務學習;總結表彰、部署、通報工作;宣布有關公司管理工作、員工福利等綜合事宜。全體員工會議根據(jù)需要不定期召開。
第三十四條:針對具體議題,各類會議可擴大到相關人員參加。
安全生產(chǎn)例會每季初召開一次,投資發(fā)展部負責召集,集團公司所屬企業(yè)分管領導及安全專管員參加;項目進度匯報會,原則每季一次,由投資發(fā)展部召集,所屬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
條線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相應部門須建立會議記錄,需構成專題會議紀要的,由舉辦會議部門擬稿,相關部門會簽,分管領導審閱,董事長簽發(fā),辦公室存檔。
會議管理制度會議管理制度及流程篇八
1、目的:落實安全會議資料、形式和會議職責人要求,確保各項安全生產(chǎn)工作的落實。
2、范圍:班組以上部門。
3、職責者:班組長以上人員。
4、程序:
4.1為了及時了解、掌握各時期的安全生產(chǎn)狀況,加強安全生產(chǎn)管理,用心明白、主動地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生產(chǎn),務必認真貫徹安全生產(chǎn)會議制度。
4.2會議資料以安全生產(chǎn)為主,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4.2.1了解前段時間、前一班的安全、生產(chǎn)、工藝狀況,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布置下一步安全、生產(chǎn)和工藝操作等工作。
4.2.2學習安全生產(chǎn)標準、安全規(guī)章制度、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知識,傳達上級部門的有關通知、文件精神。
4.2.3通報違章違紀、先進事跡。不良現(xiàn)象和不安全行為。
4.3會議形式和會議職責人
4.3.1班前、班后會由班長或車間主任(部門主管)負責召開,在每一天空上班前15分鐘開始,時間一般5—10分鐘,地點由各車間部門自定。在各班組交接班記錄中進行記錄。
4.3.2部、車間(部門)級安全會議要求每月一次,由部長、車間主任(部門主管)負責召開,時間不限,地點由召集人決定。并在部、車間(部門)安全記錄中進行會議記錄。
4.3.3公司級安全生產(chǎn)會議,由付總經(jīng)理決定,每月至少一次,由安全部負責記錄。
4.3.4各專業(yè)性安全會議由各主管職能科室領導負責,根據(jù)需要召集有關人員召開,由召集人負責記錄。
4.3.5緊急會議視狀況由部門領導決定召開。
4.4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fā)會議紀要。
4.5通知參加會議人員時,要把會議主要資料、開始時間、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會議地點交代清楚。
4.6被通知需要參加會議的人員,都應按時參加會議,做到善始善終,確實不能參加的要在開會之前和召集人說明狀況,并得到允許。
4.7會議上決定的狀況各部門和職責人,務必不折不扣的認真執(zhí)行,及時完成。
4.8對未經(jīng)允許擅自不參加或遲到、早退的人員,會議召集人有權對其進行經(jīng)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