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感悟,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dāng)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感悟篇一
駱駝隊、惠安館、鬧市、新簾子胡同……這一幕幕宛如流水一般,在腦海中輕輕的流淌,靜靜的回味。讓我仿佛身臨其境。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英子在心中默念著。在他的童年里無憂無慮,可父親的突然離開,讓英子明白,她告別了父親,同時也要告別童年。年僅十三歲的她必須承受一個孩子無法承受的責(zé)任!這是英子成長的轉(zhuǎn)折點,她在也不是小孩子了!這是城南舊事的最后一章,這章給與我的印象也最為深刻。
童年美好、天真。但是他也有保質(zhì)期,一旦童年過期了,我們必須和他說拜拜,因為往后再也不能相見——不能與父母撒嬌;不能看的喜歡的東西就纏著他們買;不能再依賴他們;不能輕易放棄……童年與成長的過程可能只在那一剎那。
整本書每一章都感人肺腑,但似乎每一篇的主人公都會離作者而去——井邊的的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草垛里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孩子的德先叔、朝夕相伴的宋媽,最后,連親愛的爸爸也走了。
他們不經(jīng)意體現(xiàn)出林海音童年里離別的悲痛,也為此故事畫上了一個美麗而又憂傷的句號。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感悟篇二
愛唱戲的妞兒,草叢里的小偷,有趣的蘭姨娘以及緘默的“四眼狗”,這些人物都出自于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城南舊事》。關(guān)于小說,我普通只是看個開頭和結(jié)尾,少數(shù)會看完。而《城南舊事》,至今我曾經(jīng)看了八遍,我深深地愛上了書中那個叫林英子的孩子。
《城南舊事》講述的是林英子小時分的故事。作者站在一個小孩子的角度,生動地描畫了老北京城人們的生活,也記載了一個孩子由任性變得靈巧懂事的過程。隨著英子的生長,一些事,一些人也都在變化。一個個好朋友、好親人都隨著英子童年的完畢而分開。到最后,她的爸爸也走了,英子不再是個小孩子了。
我愛英子,愛她的天真。她與那個蹲在草叢中的小偷成為朋友,用真心看待每一個人。她與妞兒的一切,都顯得那么有趣,深深感動人心。英子也淘氣,她賴床不想上學(xué),但后來,在爸爸的教育下,她養(yǎng)成了天天早起的好習(xí)氣,成了每天等候校工開大門的學(xué)生之一。那個小小的孩子真是太心愛了!
我愛英子,愛她的剛強。在妞兒與她媽媽分開之際,她終于撐不住倒下了;在爸爸離世時,她疾速冷靜下來,只為了完成爸爸的囑托——剛強地生活下去。那個小小的孩子真是太懂事了!
我愛英子,我不幸她。她還那么小,就失去了爸爸,就要承當(dāng)起作為一個小大人的義務(wù)。相比我而言,我們似乎差了十萬八千里。我是溫室中的花朵,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主式”生活,有時還要挑三揀四。英子讓我懂得了,年齡不會成為承當(dāng)義務(wù)的限制。小小的我們,也有著一份小小的,關(guān)于社會和家庭的義務(wù)。我們應(yīng)該去主動承當(dāng),像英子一樣,關(guān)懷他人,照顧他人。那個小小的孩子真是太了不起了!
有人說,《城南舊事》是虛擬的、杜撰的,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歡。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童真,看到了仁慈,看到了屬于兒童的美。它帶給我的,不只僅是一張張生動的生活畫卷,更重要的是一次次的打動和其中包含著的道理。這就是我愛這本書的緣由,這就是我愛上那個孩子的緣由。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心愛的生物?!币稽c兒也沒有錯!英子讓我入迷!她的童年,有坎坷有淚水,當(dāng)然也少不了歡樂和笑聲。我愛英子,愛她的童年,愛她的“城南舊事”。
愛上那個個孩子,愛上那份童真!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感悟篇三
這是我第一次讀林海音《城南舊事》。很奇怪,過去許多次,拿起書了,就是沒有耐心讀下去?;蛟S,那些年月,燥熱不安,是讀不進(jìn)去的吧。
冬天來了。天氣真冷。周遭一片冷落。是百無聊賴的日子。就隨手翻翻這本書吧。沒想到,很好讀,一口氣,就讀完了。意境很美,故事很淡,但總有那么點點的憂傷。因為寫的都是離別的故事。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奈保爾的《米格爾街》。自然,兩本書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但就是莫名地想起了。或許是,都是寫的離別的原因吧。
現(xiàn)在是只喜歡讀散文化的小說。小說腔太濃,總懷疑了作者的不真誠。我現(xiàn)在,喜歡讀真一點的東西。
用童年視覺,去寫往事,往往容易動人。但真沒想到,林海音寫得那么感人,那么真切。閉上眼,能夠感受到那冬天里呵出來的白氣,能感受到透過槐樹葉子,灑落下來的陽光,能感受到噼噼啪啪地打落在磚地上的北京的雨,能感受到那個藏著童年秘密的草地,能感受到那散散落落的夾竹桃,和掉在地上的石榴。心中,一片柔和,很軟,又有些痛。
看過了大陸不少寫童年往事的,有共鳴,但缺乏一種情感上的認(rèn)同。到底是《城南舊事》,到底是朱天文《童年往事》,讓人浸在她筆下所散發(fā)著的氣息里,不能自拔。人物形象是飽滿的,是立體的,是活生生的人,日常生活中的人。喜怒哀樂,平平常常,卻實實在在。北京的風(fēng),北京的塵,北京的雪,北京的雨,北京的花開花落,北京的日出日落。那剃頭擔(dān)子,那賣驢打滾兒的攤子,那戲院。一一落入作者的筆下,一段段難忘的城南的舊事,也就鋪陳而來,讀后,讓人不能忘懷。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感悟篇四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瓎柧巳讜r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暑假我看完的第一本書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各種深意。夢幻的故事,輕叩心弦的文字,將我?guī)У搅死媳本┠铣堑哪切┚吧腿宋锢?,將我?guī)У搅擞⒆拥氖澜纭S⒆右酝傻碾p眼,觀看著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了人世復(fù)雜的情感,繪透了北京南城的風(fēng)光。
英子眼中有著和大人不同的世界。大人說,駱駝長脖子上系著一個鈴鐺是為了防止被狼侵犯,英子認(rèn)為,給駱駝系個鈴鐺是為了增加行路中的情趣;大人說,惠安館中的秀貞是個瘋子,英子認(rèn)為,秀貞只不過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喜歡倚在門邊看來來往往行人的大姑娘;大人說,妞兒雖然長得俊命卻很薄,英子認(rèn)為,妞兒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很溫和,是最好的朋友;大人說,藏在草叢里的那個年輕人是個賊,是個不折不扣的壞人,英子認(rèn)為,他很善良,他愛他的弟弟。英子用單純的雙眼解讀著大人眼里那個復(fù)雜的世界。
英子的心沒有上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出入。她和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成了好朋友,幫助她找到了她丟失的孩子——小桂子,遺憾的是母女倆在走向新生活的夜里慘死在了火車的輪子下。在英子的新家——新簾子胡同,她又與躲在草叢里的那個年輕人結(jié)識。年輕人為了能夠供應(yīng)弟弟上學(xué),迫不得已走上了偷盜的道路。理解他的只有英子,而且他們還有了一個美麗的約定——看海去。英子用純真的胸懷接納著她認(rèn)識的每一個人,體味著他們的喜怒哀樂。
那些曾經(jīng)陪伴英子成長的人,好朋友妞兒,駱駝隊的領(lǐng)隊,惠安館的秀貞,躲在草叢里的小伙子,從不理會小孩子的德安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奶媽,小栓子,小丫頭,都一個個陸續(xù)地離開了英子,就連最摯愛她的爸爸的花兒也凋落了。英子切身經(jīng)歷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她長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英子的童年一去不還了。我們的童年也像英子的童年一樣一去不還了。
林海音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匆姸栂碌鸟橊勱犠哌^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于她的心頭。
我的思緒也隨著海音的駱駝隊飄回到了童年的那片時空。春風(fēng)吹綠了柳條后親手制作的柳笛的悠揚聲,炎炎夏日午后河邊柳樹上焦躁不停的知了聲,夏夜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到的狼外婆的故事,秋風(fēng)起后的周末去樹林里撿拾的枯黃的落葉,大雪后的野外和小伙伴堆雪人的歡鬧聲……一切的一切隨著記憶閘門的打開緩緩地流瀉出來。童年的時光一去不返,但美好的畫面、痛苦的經(jīng)歷卻都烙印在了心靈的深處。
我們實際的童年已經(jīng)過去,但我們心靈的童年永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