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科舉不避時政,有價值的答卷相當于政治磋商活動中的提案,因而士人特別關心國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據時事做了數(shù)十篇的策論,而后在科舉考試中被考官選中,這說明唐代的科舉制
A. 具有匡時濟世的功能
B. 體現(xiàn)近代民主議政的特點
C. 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
D. 助推注重教育的風氣形成
唐朝科舉不避時政,有價值的答卷相當于政治磋商活動中的提案,因而士人特別關心國事,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據時事做了數(shù)十篇的策論,而后在科舉考試中被考官選中,這說明唐代的科舉制
A. 具有匡時濟世的功能
B. 體現(xiàn)近代民主議政的特點
C. 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
D. 助推注重教育的風氣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講述科舉制出題的方向集中在時政以及如何治理國家,體現(xiàn)考試服務于政治以及匡時濟世的功能,故A正確。材料反映唐朝時期科舉,與B時間不符,B錯誤。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與這個材料內容不符,C錯誤。 材料沒有體現(xiàn)助推注重教育的風氣形成,D錯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