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在官府名詞解釋
學在官府名詞解釋
學在官府是夏、商、西周文化教育制度的特點。其表現(xiàn)有二;一是官師合一。由國家職官師氏、保氏、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大司徒、鄉(xiāng)大夫、鄉(xiāng)師、父師、少師等掌握學術,擔任各級學校的教師。二是政教合一。學校既是施教的場所,又是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 清章學誠云:“理大物博,不可殫也, 圣人為之立官分守,而文字亦從而紀焉。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書,故官守其書。有書斯有學,故師傳其學。有學斯有業(yè),故弟子習其業(yè)。官守學業(yè),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為治,故私門無著述文字。”
“學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對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國奴隸社會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學術和教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規(guī)、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的禮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