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樣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下列關于該書及這段文字的解讀,最恰當?shù)氖牵ǎ?/p>
A.描繪了一個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歡看歷史書,并且看書比較仔細
C.估計成書于五四運動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了封建儒學的虛偽,是新文化運動主要活動基地。
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樣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下列關于該書及這段文字的解讀,最恰當?shù)氖牵ǎ?/p>
A.描繪了一個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歡看歷史書,并且看書比較仔細
C.估計成書于五四運動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了封建儒學的虛偽,是新文化運動主要活動基地。
D
考點名稱:《新青年》的創(chuàng)辦
《新青年》: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于上海,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肚嗄觌s志》從第二卷開始改名為《新青年》,并從上海遷到北京。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先后成為《新青年》的編輯和主要撰稿人。主要宣傳民主和科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十月革命后,《新青年》開始宣傳十月革命,介紹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一度成為黨的機關刊物。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復刊后改為季刊,成為中共中央的理論刊物?!缎虑嗄辍穼χ袊锩a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敗后,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中國先進分子為改變這種局面尋找新的出路。
經(jīng)濟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fā)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的發(fā)展資本主義。
思想文化方面: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日盛,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介紹到中國,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凱在文化領域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2、興起: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大量發(fā)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后來,《新青年》遷到北京,主要撰稿人還有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他們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學的思想。這些思想成為了新文化運動前期的知道思想。那時候,《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長的北京大學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