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水的顏色隨溫度是如何變化的?
鐵水的顏色隨溫度是如何變化的?
在正常冶煉過程中,鐵水的最高溫度會得到控制,出鐵溫度不會超過2000℃,而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溫度損失,在到達煉鋼爐前溫度一般會到1500至1600℃之間,由于此時溫度還相當高,用肉眼直接看是非常刺眼,通過煉鋼鏡觀看,溫度越高,顏色會越發(fā)藍,相反溫度越低,顏色越發(fā)紅。
鐵水是液態(tài)鐵的俗稱,它的成分是單質(zhì)鐵,為純凈物,是液態(tài)的鐵,鐵的熔點為100+度 吸熱快散熱慢的物質(zhì)。鐵水的密度=7138 kg/m3 。鐵水與少量氯氣反應生成三氯化鐵。
看試樣斷口及凝固狀態(tài)判斷含硅量
(1)看斷口。
1)冶煉鑄造鐵:
當[Si]為1.5%~2.5%時,模樣斷口為灰色,晶粒較細;
當[Si]大于2.5%時,斷口表面晶粒變粗,呈黑灰色;
當[Si]大于3.5%時,斷口逐漸變?yōu)榛疑?,晶粒又開始變細。
2)冶煉煉鋼生鐵:
當[Si]小于l.0%時,斷口邊沿有白邊;
當[Si]小于0.5%時,斷口呈全白色;
當[Si]為0.5%~l.0%時,為過渡狀態(tài),中心灰白,[Si]越低,白邊越寬。
(2)看凝固狀態(tài)。
鐵水注入模內(nèi),待冷凝后,可以根據(jù)鐵模樣的表面情況來判斷。
當[Si] 小于1.0%時,冷卻后中心下凹,生鐵含[Si]越低,下凹程度越大;
當[Si]為1.0%~l.5%時,中心略有凹陷;
當[Si]為1.5%~2.0%時,表面較平;
當[si]大于2.0%以后,隨著[Si]的升高,模樣表面鼓起程度越大。
3.用鐵水流動性判斷含硅量
在生鐵含[S]合格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鐵水的流動性來判斷爐溫。
(1)冶煉鑄造生鐵。
當[Si]為1.5%~2.0%時,鐵水流動性良好,但比煉鋼鐵黏些;
當[Si]大于2.5%時,鐵水變黏,流動性變差,隨著[Si]的升高黏度增大。
(2)冶煉煉鋼生鐵。
鐵水流動性良好,不粘溝。
4.生鐵含[S]的判斷
(1)看鐵水凝固速度及狀態(tài)。
1)當[S]小于0.04%時,鐵水很快凝固;
2)當[S]在0.04%~0.06%時,稍過一會兒鐵水即凝固,生鐵含[S]越高,凝固越慢,含[S]越低,凝固越快;
3)當[S]在0.03%以下時,鐵水凝固后表面很光滑;
4)當[S]在0.05%~0.07%時,鐵水凝固后表面出現(xiàn)斑痕,但不多;
5)當[S]大于0.1%時,表面斑痕增多,[S]越高,表面斑痕越多。
(2)看鐵水表面油皮及樣模斷口。
1)當[S]小于0.03%時,鐵水流動時表面沒有油皮;
2)當[S]大于0.05%時,表面出油皮;
3)當[S]大于0.1%時,鐵水表面完全被油皮覆蓋。
(3)將鐵水注入鐵模,并急劇冷卻,打開斷口觀察。
1)當[S]大于0.08%時,斷口呈灰色,邊沿呈白色;
2)當[S]大于0.1%時,斷口為白口,冷卻后表面粗糙,如鐵水注入鐵模,緩慢冷卻,則邊沿呈黑色。
出鐵過程中前后期鐵水成分變化不大,一般說明爐缸工作均勻,爐況正常。若相差較大,說明爐溫向某個方向發(fā)展,據(jù)此可掌握爐況發(fā)展的趨勢。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