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多數(shù),在諸多文章中有很多細節(jié)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媽媽》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老媽媽》閱
讀原文:我問:“剛才那個女同志是誰?”
旁邊的同志說:“同志們都管她叫老媽媽。算咱這個醫(yī)院的副隊長,又是政委、看護員、炊事員、采購員……反正這洞里的事她一手包干。人倒是個好人,就是年歲大了,腿腳不靈,嘴又啰唆……“聽著聽看,我不知不覺又睡看了。
天放亮的時候,外面的聯(lián)絡員傳過回消息:“外面到處是敵人,在找傷員。”一聽這情況,洞里頓時亂了起來。旁邊的老劉第一個放大啋門兒喊看:“唉!這下子可完了,完了……“我也急得不知怎么是好。超然客校對
正在這時,老媽媽忽然霍地站了起來,走到老劉跟前,厲聲地說:“老劉呀,什么完了,完了!你想想,你說這話能對得住長征路上的那些同志不?……"她從腰里摸出一件什么東西,用力抖了抖,里面錚錚作響,“這是特委留下的錢,我可以偷著下山買術給你們做飯吃;錢花光了,我就是下山討飯,也不能讓你們餓看……”
她說完話,洞里鴉雀無聲。
山上的松濤呼嘯著,鳳,把早晨的濃霧一團團地刮走洞里來。
休息了一會兒,老媽媽欠起身,低聲叫道:“主力上下來的張同志,你能到外面來嗎?”洞外,是一塊光坪。太陽已經露臉了。從彌漫的大霧里看去,像個通紅的大火球。她攙著我向一棵大樹走,忽然自言自語地說:“大媽,有開水嗎?我可要開的。”
聽到這句話,我不由得一怔。迎著朝陽,我瞇著眼睛仔細地打量起了她。蒼老的臉上,刻著一條條深深的皺紋,門牙也殘缺不全,在她的左眼下,有一個黃豆大的疤痕……噢,想起來了。三年前秋天,我奉命到潮汕地區(qū)去和一個新成立的組織接頭。這是我們約定好的聯(lián)絡暗語。她就是我的聯(lián)絡人。她比三年前老多了,看上去約有六十歲的樣子,嘴角上添了皺紋,鬢角也花白了。
她把我扶到樹下一塊石頭上坐好,收斂了笑容,說:“老張,這里就咱兩個在黨,得把這擔子擔起來。”
我們把事情商量好了,又回到洞里。大概因為我是主力上來的,又是個干部,大家都同意我暫時負責。我拿過那支駁殼槍來揮著。這工夫,老媽媽早已趁著霧大、不會暴露目標的時候,點上了火,燒了開水;她把開水舀出來一些,沖了鹽水;又把米下到鍋里。然后,端著一茶缸鹽水,挨個給傷員擦洗、包扎傷口。她這一切做得那么仔細,那么沉著,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護士似的。這種鎮(zhèn)定的情緒感染著洞里的所有人,大家都安定下來了,人們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老媽媽把事情弄完了以后,抄起一根竹杖,對我說:“我去了。"
時間真難熬啊,太陽已經落了,還不見老媽媽回來。我出去眺望了好幾次,除了遍山荒草、大樹、怪石,什么也看不到。更難的是糧食沒有了,同志們都在忍著餓呢!
黃昏時分,我決定順著山路去找找看。我沿著小路往下爬才約莫半里路,實在爬不動了。我靠著一棵大樹,四下晇望了一下,遠遠地看見路旁草叢里好像有一個人影在蠕動,我警惕地掏出了槍,問了聲:“誰?”一個微弱的聲音回答:“是我。“我走上去一看,正是老媽媽。只見她臉上、手上滿是血適,兩肘兩膝上的衣服也破了。她趴在地上,頭前放著一個包包,她用手和頭頂著那個包包,正吃力地往山上爬。我連忙跑上去,激動地叫了聲:“媽媽!”她見我來了,咧開干燥的嘴唇笑了笑。我用一只手拎著東西,她扶著我,就上了山。
她一進洞口,就忘記了勞累,擠在人堆里,看看這個,瞧瞧那個,像多久不見的親人一樣。她摸著年齡最小的和竹子的手,抱歉地說:“孩子,餓壞了吧;上了幾歲年紀,走道不利索,真是……來”說著,解開了包包。這個包包簡直是個雜貨攤,里面有約莫十來斤的一小袋術,有打糕,有窩窩、紅薯、干紅薯絲子,有一塊豆腐,有一個小南瓜,還有幾卷各種顏色的布一一-大概是給我們包傷口用的。她把可吃的東西按人們的傷情輕重分了分。
同志們餓了一天,現(xiàn)在每人都拿著一樣東西吃起來。大家有說有笑,洞里的空氣頓時活躍了。正吃著,忽然和竹子喊了聲:“老媽媽哪里去了?”
我連忙跑出洞來找,只見她老人家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兩手捧著一樣東西在吃呢,見我去了,忙把手里的東西掖在衣服底下藏起來。我好奇地搶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塊草根、菜葉、紅薯絲、爛南瓜雜拌的窩窩。我眼眶子一熱,一把抱住她:“媽媽,你……"
“別嚷,別嚷,別叫同志們聽見。”·
我硬把自己手里的一塊煮紅薯和她換過來。這天夜里,我被老媽媽的行動感動著,久久不能入睡。笫二天清晨,老媽媽早早做好了飯,換完了藥,又下山了。
一個白天,我把老媽媽下山討飯的經過和她瞞著大家吃的東西給大家說了說。最愛嚷嚷的老劉也怔怔地沉默了一天,最后才對我說:“老張,我的傷勢輕,有什么事只管叫我干,要不,我對不住媽媽呀?。?hellip;…
日子過得飛快,我已經康復了。黃昏,我收拾停當,就要上路了。走出了好遠,回轉頭來看時,只見老媽媽還站在嶺頭上向我張望,她那花白的頭發(fā),迎著山鳳,微微地飄動著。
1955年10月8日(有刪改)
《老媽媽》閱讀題目: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在老媽媽暗語的提示下,又通過辨認她的容貌,認出她是當年的聯(lián)絡人。
B.老媽媽錚錚作響的錢袋子,既說服了同志們,也為后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埋下伏筆。
C.老媽媽拿回的食物包,種類豐富,讓同志們吃得開心,而她自己累得沒有胃口。
D.老媽媽為了上山,頭頂著包,a用爬的方式爬山,是因為搞糧食太累,身體衰弱。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寫老劉這個人物面對敵人來找傷員時慌亂、悲觀、不知所措,目的是與老媽媽這個人物構成對比襯托的關系。
B.小說寫“我”回憶三年前跟老媽媽接頭時她的相貌與現(xiàn)在的相貌形成對比,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C.小說敘寫老媽媽點火,燒開水,沖鹽水,擦洗、包扎傷口等一系列行為,主要是為了突出老媽媽身體衰老的特點。
D.小說收筆寫頭發(fā)花白的老媽媽站在嶺頭為“我”深情送別的畫面,不僅生動感人,同時也給讀者留下回味的空間。
8..小說中兩處劃線都是景物描寫,請簡要說明各有什么效果?(4分)
9.小說中為什么沒有寫老媽媽下山討飯的情節(jié)?請從敘述藝術角度進行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