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說的瘦西湖是西湖嗎?
選項A:是
選項B:不是
人們常說的瘦西湖是西湖嗎?
選項A:是
選項B:不是
不是
瘦西湖是在揚州,西湖在杭州...
瘦西湖本名“保障湖”,是自隋唐以來由人工開鑿的水道。其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湖與杭州西湖做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保障湖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yīng)喚作瘦西湖。”應(yīng)該說,瘦西湖的命名,傳形得神,妥帖而有妙趣,湖因詩名,可謂美談。
擴展知識
瘦西湖為我國著名的湖上園林,坐落在揚州市西北,自古以來便是江南的游覽勝地。瘦西湖總面積103.7公頃,其中水面面積 49.9公頃,是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蜀岡——瘦西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核心部分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回曲折,迤儷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帶,媚態(tài)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shù)次南巡揚州,當(dāng)?shù)氐暮兰潬幭嘟▓@,遂得"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說。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yīng)喚作瘦西湖。"歷代的詩人墨客喜愛把瘦西湖比喻為清秀婀娜的少女,而區(qū)別于嫵媚豐腴的杭州西湖。從范圍上講,瘦西湖子史公祠向西,經(jīng)大虹橋、長堤春柳、西圓曲水、小金山、白塔、五亭橋、至觀音山而止,而瘦西湖公園則從長堤春柳至觀音山。瘦西湖全長四點三公里,沿湖分布著許多小巧別致,依山傍水的建筑物。有的伸入湖中,有的架于波面,有的曲徑通幽,有的建于山上,各個姿態(tài)萬千,清絕深邃
揚州是人文薈萃之地,歷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畫家、藝術(shù)家云集,在揚州留下了無數(shù)典籍詩文、書畫、音樂歌舞,也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故事。故游覽瘦西湖,在欣賞美景秀色時,也可以說在讀一本內(nèi)容豐富的史書,充實人們的知識,使人們得到心靈的升華。
瘦西湖園林既有的自然風(fēng)光,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四時八節(jié),風(fēng)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無窮奇趣。瘦西湖的景點經(jīng)多年修建,變得格外嫵媚多姿。 尤其待到江南的春色降臨,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漫步與瘦西湖畔,但見幾步一柳,好似綠霧般的柔媚動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鵑、碧桃等嫵媚的花樹陪伴,更覺舒卷飄逸,窈窕多姿,萬般的詩情畫意盡現(xiàn)其中。
西湖是一個湖泊型的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整個景區(qū)面積達4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為5.6平方公里,湖中有三島: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繞湖一周約15公里。 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兼可眺湖,游湖亦并看山。有時山影倒置湖心,有時湖光反映山際,兩者相得益彰,不可分離。尤妙者瀕湖筑塘,隔江為二,湖鎖塘內(nèi),江流塘外,兩者若相即若不相即,江潮湖影,乃并壽于無窮矣。 在西湖勝景中,一類是以天氣命名的。春有“蘇堤春曉”夏有“曲院風(fēng)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寶石流霞”,晚有“雷峰夕照”。另有“吳山天風(fēng)”,“玉皇飛云”等。 一類是由天氣的特殊條件,地貌的多姿而形成的奇景。有“三潭印月”,“雙峰插云”,“九溪煙樹”,“阮墩環(huán)碧”等。 一類是物以景勝,景以物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可觀魚鳥花木之盛;“曲院風(fēng)荷”可賞芙蓉出水,“云棲竹徑”去聆聽修篁;孤山靈峰可踏雪尋梅,“滿隴桂雨”可秋涼賞桂;牡丹園看國色天香,環(huán)湖沿岸桃柳迎春。
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fēng)景名勝區(qū),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fēng)景名勝”之一。2003年10月1日建成的西湖西進工程為杭州西湖增添一大亮點。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