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理解的提升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的學(xué)習(xí)成績就會提高的,我們需要在課下自己經(jīng)常多練習(xí),而且要培養(yǎng)自己對于閱讀的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艘黄痘驑s記》,感興趣的同學(xu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提起我們花橋榮記,那塊招牌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dāng)然,我是指從前桂林水東門外花橋頭,我們爺爺開的那家米粉店。黃天榮的米粉,桂林城里,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我自己開的這家花橋榮記可沒有那些風(fēng)光了。我是做夢也沒想到,跑到臺北又開起飯館來。我先生并不是生意人,他是行伍出身的,我還做過幾年營長太太呢。哪曉得蘇北那一仗后,我先生便下落不明,慌慌張張地我們眷屬便到了臺灣。頭幾年,我還四處打聽,后來夜里常常夢見我先生,總是一身血淋淋的,我就知道,他已經(jīng)先走了。
顧客里,許多卻是我們廣西同鄉(xiāng),為著要吃點家鄉(xiāng)味,才常年來我們這里光顧,尤其是在我們店里包飯的,都是清一色的廣西佬。包飯的客人里頭,只有盧先生一個人是我們桂林小同鄉(xiāng),你一看不必問,就知道了。人家知禮識數(shù),是個很規(guī)矩的讀書人,在一間小學(xué)已經(jīng)當(dāng)了多年的國文先生了。他剛到我們店來搭飯,我記得也不過是三十五六的光景,一徑斯斯文文的,眼也不抬,口也不開,坐下去便悶頭扒飯,只有我替他端菜添飯的當(dāng)兒,他才欠身笑著說一句:不該你,老板娘。盧先生是個瘦條個子,高高的,背有點佝,一桿蔥的鼻子,青白的臉皮,輪廓都還在那里,原該是副很體面的長相;可是不知怎的,卻把一頭頭發(fā)先花白了,笑起來,眼角子兩撮深深的皺紋,看著很老,有點血氣不足似的。
聊起來我才知道,盧先生的爺爺原來是盧興昌盧老太爺。盧老太爺從前在湖南做過道臺,是我們桂林有名的大善人,水東門外那間培道中學(xué)就是他辦的。盧老奶奶最愛吃我們榮記的原湯米粉,我還跟著我們奶奶到過盧公館去過呢。“盧先生,”我對他說道,“我從前到過你們府上的,好體面的一間公館!”他笑了一笑,半晌,答道:“大陸撤退,我們自己軍隊一把火,都燒光嘍。”“哦,糟蹋了。”我嘆道。我還記得,他們園子里種滿了有紅是白的芍藥花。
所以說,能怨我偏向人家盧先生嗎?我這么巴結(jié)他,其實也是為了秀華。
秀華是我先生的侄女兒,男人也是軍人,當(dāng)排長的,在大陸上一樣地也沒了消息。秀華總也不肯死心,左等右等,在間麻包工廠里替人織麻線,一雙手都織出了老繭來,可是她到底是我們桂林姑娘,凈凈扮扮,端端正正的。我把她抓了來,點破她。“乖女,”我說,“你和阿衛(wèi)有感情,為他守一輩子,你這份心,是好的??墒悄憧粗銒鹉?,就是你一個好榜樣。難道我和你叔叔還沒有感情嗎?等到今天,你嬸娘等成了這副樣子——不是我說句后悔的話,早知如此,十幾年前我就另打主意了,就算阿衛(wèi)還在,你未必見得著他,要是他已經(jīng)走了呢?你這番苦心,乖女,也只怕白費了。”
秀華終于動了心,掩面痛哭起來。
于是一個大年夜,我便把盧先生和秀華都拘了來,做了一桌子的桂林菜,燙了一壺?zé)釤岬慕B興酒。我把他們兩個,拉了又拉,扯了又扯,合在一起。秀華倒有點意思,盡管抿著嘴巴笑,可是盧先生這么個大男人,反而害起臊來,我縱著他去跟秀華喝雙杯,他竟臉紅了。
“盧先生,你看我們秀華這個人怎么樣?”第二天我攔住他問道。他忸怩了半天也答不上話來。
“我們秀華直贊你呢!”我瞅著他笑。
“不要開玩笑了——”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
“什么開玩笑?”我截斷他的話,“你快請請我,我替你做媒去,這杯喜酒我是吃定了——”
“老板娘,”盧先生突然放下臉來,一板正經(jīng)地說道,“請你不要胡鬧,我在桂林老家,早訂過婚了的。”說完,頭一扭,便走了。氣得我渾身打顫,半天說不出話來,天下也有這種沒造化的男人!
一個九月中,秋老虎的大熱天,我在店里流了一天的汗,到了下午五六點,實在熬不住了,我把店交給我們大師傅,拿把蒲扇,便走到巷口那個小公園里,去吹口風(fēng),透口氣。公園里那棵榆樹下,有幾張石凳子,給人歇涼的。我一眼瞥見,盧先生一個人坐在那里。他穿著件汗衫,拖著雙木板鞋,低著頭,聚精會神地在拉弦子。我一聽,他竟在拉我們桂林戲呢,我不由地便心癢了起來。從前在桂林,我是個大戲迷,小金鳳、七歲紅他們唱戲,我天天都去看的。
“盧先生,你也會桂林戲呀!”我走到他跟前說道。他趕忙立起來招呼我,一面答道:“并不會什么,自己亂拉亂唱的。”我在他身旁坐下來,嘆了一口氣。“幾時再能聽小金鳳唱出戲就好了。”“我也最愛聽她的戲了。”盧先生笑著答道。“就是呀,她那出《回窯》把人的心都給唱了出來!”
我說好說歹求了盧先生半天,他才調(diào)起弦子,唱了段《薛平貴回窯》。我沒料到,他還會唱旦角呢,挺清潤的嗓子,很有幾分小金鳳的味道:十八年老了王寶釧——聽得我不禁有點刺心起來。
“人家王寶釧等了十八年,到底把薛平貴等著了——”盧先生歇了弦子,我吁了一口氣對他說,盧先生笑了一笑,沒有做聲。
“盧先生,你的未婚妻是誰家的小姐呀?”我問他。
“是羅錦善羅家的。”
“哦,原來是他們家的姑娘——”
半晌,他才若有所思地低聲說道:“我和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她是我培道的同學(xué)。”盧先生笑了一下,眼角子浮起兩撮皺紋來,說著他低下頭去,又調(diào)起弦子,隨便地拉了起來。太陽偏下去了,天色暗得昏紅,起了一陣風(fēng),吹在身上,溫濕溫濕的,吹得盧先生那一頭花白的頭發(fā)也顫動起來。我倚在石凳靠背上,閉起眼睛,聽著盧先生那咿咿呀呀帶著點悲酸的弦音,朦朦朧朧,竟睡了過去。忽兒我看見小金鳳和七歲紅在臺上扮著《回窯》,忽兒那薛平貴又變成了我先生,騎著馬跑了過來。
“老板娘——”
我睜開眼,卻看見盧先生已經(jīng)收了弦子立起身來,原來早已滿天星斗了。
我曾在盧先生那里看到過一張照片,背景就是我們的花橋,橋底下是漓江,橋頭那兩根石頭龍柱還在那里,柱子旁邊站著兩個后生,一男一女,男孩子是盧先生,女孩子一定是那位羅家姑娘了。盧先生還穿著一身學(xué)生裝,清清秀秀,干干凈凈的,戴著一頂學(xué)生帽。我再一看那位羅家姑娘,就不由地暗暗喝起彩來。果然是我們桂林小姐!那一身的水秀,一雙靈透靈透的鳳眼,看著實在叫人疼憐。兩個人,肩靠肩,緊緊地依著,笑瞇瞇的,兩個人都還是十八九歲的模樣。
(有刪改)
10.概括盧先生這一人物形象特點。
11.畫橫線句中,秀華“動了心”卻“痛哭起來”,試簡析人物心理。
12.賞析末段畫波浪線句子的語言特色。
13.白先勇常在小說中穿插戲曲描寫,試結(jié)合本文戲曲描寫,探究小說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