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訶夫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shù)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jié)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演說家》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演說家》閱讀原文:
早上,八等文官基里爾·伊凡諾維奇·瓦維洛諾夫下葬。在送殯行列離開教堂前往墓地的時候,死者的同事,一位姓波普拉夫斯基的人,去找他的朋友格里戈里·彼得羅維奇·扎波伊金。這個扎波伊金,具有一種罕見的才能,他擅長在婚禮上,葬禮上,各種各樣的周年紀念會上發(fā)表即席演說。
“我呀,朋友,找你來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說,“快穿上衣服,跟我走。我們有個同事死了,這會兒正打發(fā)他去另一個世界。要是死個小人物,我們也不會來麻煩你,可這人是秘書——某種意義上說,是辦公廳的臺柱子。給這么一個大人物舉行葬禮,沒人致辭是不行的。”
“啊,秘書!”扎波伊金打了個哈欠,“是那個酒鬼吧?”
“沒錯,就是那個酒鬼。這回有煎餅招待,還有各色冷盤……你還會領(lǐng)到一筆車馬費。走吧,親愛的!到了那邊的墓地,你就天花亂墜地吹他一通,到時我們就千恩萬謝啦。”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我知道你們那個秘書,”他說著坐上出租馬車,“詭計多端,老奸巨滑,但愿他升天,這種人可少見。”
“得了,罵死人可不妥啊。”
“那當然。對死者要么三緘其口,要么大唱贊歌。不過他畢竟是個騙子。”
為死者做了安魂祈禱,等大家安靜下來,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眾人掃了一眼,開口了:
“能相信我們的眼睛和聽覺嗎?這棺木,這些熱淚漣漣的臉,這些呻吟和哭號,豈不是一場噩夢?唉,這不是夢,視覺也沒有欺騙我們!眼前躺著的這個人,不久前我們還看到他是如此精力充沛,像個年輕人一樣活潑而純潔,這個人不久前還在我們眼前辛勤工作,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釀的蜜送進國家福利這一總的蜂房里。如今卻已變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質(zhì)的幻影。不可彌補的損失??!現(xiàn)在有誰能為我們?nèi)〈兀亢玫奈墓傥覀冞@里有很多,然而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卻是絕無僅有的!他直到靈魂深處都忠于他神圣的職責,他不吝惜自己的精力,通宵達旦地工作,他無私,不收受賄賂。他嫉惡如仇,那些想方設(shè)法損害公共利益的人,那些利用種種誘人的生活福利來拉攏他,讓他背棄自己職責的人,統(tǒng)統(tǒng)遭到他的鄙視!由于他忠于職守,一心行善,他不知道生活的樂趣,甚至拒絕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你們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個單身漢!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張刮得干干凈凈的、深受感動的臉,它對我們總是掛著善意的微笑;就在此刻我也能聽到他那柔和的、親切友好的聲音。愿你的骸骨安寧,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安息吧,誠實而高尚的勞動者!”
扎波伊金繼續(xù)說下去,可是聽眾卻開始交頭接耳。首先,大家弄不明白,為什么演說家稱死者為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死者明明叫基里爾·伊凡諾維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輩子都同他的合法妻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單身漢。最后,他留著紅褐色的大胡子,為什么演說家說他的臉向來刮得干干凈凈的。
“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演說家眼睛望著墓穴,熱情洋溢地繼續(xù)道,“你總是愁眉苦臉,神色嚴厲,可是我們大家都知道,你有一顆正直而善良的心!”
不久,聽眾開始發(fā)現(xiàn),演說家本人發(fā)生了某種奇怪的變化。他定睛瞧著一個地方,不安地扭動身子,自己也聳起肩膀來了。突然他打住了,吃驚得張大了嘴巴,轉(zhuǎn)身對著波普拉夫斯基。
“你聽我說,他活著呢!”他驚恐萬狀地說。
“誰活著?”
“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邊呢!”
“他本來就沒有死!死的叫基里爾·伊凡諾維奇!”
“可是你剛才親口說的,你們的秘書死了!”
“基里爾·伊凡諾維奇是秘書呀。你這怪人,都搞亂了!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是我們的前任秘書,他兩年前就調(diào)到第二科當科長了。”
“咳,鬼才搞得清你們的事!”
“你怎么停住了?接著講,不講可不妙!”
扎波伊金又轉(zhuǎn)身對著墓穴,憑他三寸不爛之舌繼續(xù)致中斷了的悼詞。墓碑旁果真站著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一個臉面刮得干干凈凈的年老文官。他瞪著演說家,氣呼呼地皺著眉頭。
“不好呀,年輕人!”行完葬禮跟扎波伊金一道返回時,普羅科菲·奧西波維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話說死人也許合適,可是用來說活人,這簡直是諷刺挖苦,先生!天哪,您都說了些什么話?什么無私呀,不被收買呀,不受賄賂呀!這些話用來說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先生!”
一八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有刪改)
《演說家》閱讀題目:
7.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波普拉夫斯基沒有反駁扎波伊金私下對死者表達的看法和評價,這既暗示死者與其前任具有共同特點,又為后文扎波伊金的失誤埋下伏筆。
B.小說詳細描寫扎波伊金在葬禮上即席所致的悼詞,主要目的在于與題目“演說家”相照應,突出其所具有的杰出的語言才能。
C.在作者筆下,聽眾只對扎波伊金所致悼詞的對象是誰暗自懷疑,卻沒有懷疑悼詞中對死者品格不切實際的稱頌,這樣寫包含著作者的深意。
D.契訶夫的小說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這篇小說諷刺的對象幾乎是文中涉及的所有人物,包括聽眾,而不只是“演說家”扎波伊金。
8.契訶夫是十九世紀后期俄羅斯批判現(xiàn)實主義短篇小說大師,請說說這篇小說對當時的現(xiàn)實作了哪些批判。(6分)
9.小說極具喜劇效果,這種效果是如何制造出來的?請簡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