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法制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國人民長期為之奮斗的目標。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一個世紀的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個具有較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這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歷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項獨一無二的成就……孫中山稱之為“一盤散沙”的中國,迅速凝聚成一個具有強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強大的現代民族國家。
——【美】莫里斯·邁斯納《毛澤東的中國及后毛澤東的中國》
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會發(fā)現……難以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這一錯誤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內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來解決……從而混淆了國體民主和政體民主,把精力過多的集中在國體民主上而忽視了本應是重點的政體民主建設。與此相適應,黨的治國方略、方式就不是與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設相適應的“依法治國”,而只能是適合階級斗爭的“政策治國”……以上三個方面交織在一起,相互強化,最終導致“文革”悲劇。
——宋新濱《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及啟示》
材料三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fā)展農村基層民主,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
——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議
(1)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針對“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這一謬誤,列舉建國初期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成就。
(2)據材料二,指出“文革”時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壞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認為解決問題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創(chuàng)立的一項什么制度?該民主制度有何特點?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發(fā)展歷程的階段特征。從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認識?